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的假说,并用这一套模式去解释中国社会、文化两千年来的宏观结构变迁及其基本特点。由于本书观点在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海内外学术界也普遍受到关注,一般认为是中国十年改革时期重新诠释中国历史的最重要理论著作之一。
1992年增订本序言 / 1
第一章 一个古老的难题 / 1
1.1 对思考的再思考 / 1
1.2 以往学说的疑难 / 3
1.3 问题的正确提法 / 7
1.4 社会结构及周期性、停滞性 / 11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 / 21
2.1 “大一统”之谜 / 21
2.2 两个生动的比喻:“马铃薯”与“混凝土” / 24
2.3 儒生、官僚及语言、通讯工具 / 26
2.4 郡县制、儒家国家学说及一体化结构 / 31
2.5 封建大国的自发分裂倾向 / 35
2.6 一体化功能之一:对分封制的调节 / 38
2.7 一体化功能之二:限制人身依附关系 / 41
2.8 一体化功能之三:抑制军事割据 / 43
2.9 两种不同结构的封建社会 / 46
2.10 一对同构体:家庭与国家组织 / 50
2.11 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脆性 / 55
2.12 维持脆性的平衡———强控制 / 57
2.13 繁荣与阴影 / 60
第三章 无组织力量及社会结构的老化 / 70
3.1 历史病:官僚机构及人员的膨胀和腐化 / 70
3.2 封建特权与低薪制 / 75
3.3 皇帝的调节作用与权力金字塔 / 81
3.4 皇权的放大:宦官、外戚干政 / 85
3.5 什么是无组织力量 / 89
3.6 经济结构中的无组织力量:土地兼并 / 92
3.7 土地兼并的自发趋势和受控阶段 / 96
3.8 危机爆发的突然性 / 100
3.9 无组织力量的汇流 / 102
3.10 王朝威信(天命)的丧失 / 107
第四章 变法与动乱 / 117
4.1 变法效果递减律 / 117
4.2 王朝中后期变法对社会危机的加剧 / 120
4.3 封建剥削的可控部分与不可控部分 / 124
4.4 剥削放大效应 / 128
4.5 农民大起义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 132
4.6 动乱规模与无组织力量成正比 / 136
第五章 中国封建王朝的修复机制 / 145
5.1 奇异的修复能力 / 145
5.2 大动乱的调节作用 / 147
5.3 新王朝稳定性与无组织力量残存程度成反比 / 150
5.4 第一块修复模板:宗法同构体 / 154
5.5 皇权主义:农民对第一块模板的意识 / 157
5.6 第二块修复模板:一体化目标 / 159
5.7 两块模板的拼合:新王朝建立的三种途径 / 162
5.8 与一体化不相容力量的淘汰 / 167
第六章 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 / 175
6.1 从一个寓言谈起 / 175
6.2 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障碍之一:强控制和郡县城市 / 179
6.3 资本主义因素结合的障碍之二:缺乏中介 / 184
6.4 原始积累的中断 / 190
6.5 封建王朝崩溃前的“假资本主义” / 194
6.6 脆性瓦解的悲剧 / 201
6.7 严峻的选择 / 206
6.8 永恒的萌芽 / 208
6.9 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 219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亚稳态结构及其他 / 227
7.1 一体化调节的失灵 / 227
7.2 中原的虚弱和少数民族内迁 / 228
7.3 玄学、佛教的兴起 / 232
7.4 政治结构的变化:分裂、贵族化及九品中正制 / 236
7.5 经济结构的变化:坞堡组织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加强 / 240
7.6 亚稳结构与魏晋封建说 / 244
7.7 重建一体化的道路 / 246
7.8 南朝的贡献与死胡同 / 248
7.9 中华民族大熔炉 / 251
7.10 超稳定系统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 254
7.11 中国社会超稳定系统形成发展的阶段 / 262
第八章 意识形态结构的系统分析 / 268
8.1 如何分析意识形态的结构 / 268
8.2 儒家、墨家、道家的结构 / 271
8.3 意识形态结构的内和谐 / 280
8.4 一体化对意识形态的要求 / 283
8.5 内和谐、外适应与意识形态结构的演化 / 286
8.6 儒家和道家的互补结构 / 292
8.7 冲击、反刍和融合 / 298
8.8 理学的僵化与反僵化斗争 / 303
8.9 价值观反省 / 308
第九章 科学技术与古代社会 / 311
9.1 李约瑟问题 / 311
9.2 蒸汽机革命和一步之差的困惑 / 315
9.3 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整体观 / 320
9.4 近代科学技术结构:在西方社会结构演变中成长 / 323
9.5 中国古代“大一统”技术结构 / 326
9.6 阴阳观念和直观外推的思想方式 / 332
9.7 伦理中心主义对科学的影响 / 334
9.8 社会结构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容量 / 336
第十章 社会结构演化理论 / 346
10.1 “整体分析”方法 / 346
10.2 社会结构的三个子系统 / 352
10.3 形态组合和社会结构调节原理 / 360
10.4 结构稳定性和脆性 / 366
10.5 从存在到演化:潜结构的形成 / 371
10.6 功能耦合系统的破坏:结构老化和无组织力量的增长 / 377
10.7 社会结构演化的四种模式 / 384
10.8 社会行动的新理论 / 390
第十一章 数学模型和王朝寿命研究 / 402
11.1 历史学家与数学家的合作 / 402
11.2 从事件到数轴的映射:寻找主要变量 / 404
11.3 王朝稳定性的数学表示 / 405
11.4 行为曲面与盛衰曲线 / 408
11.5 王朝盛衰方程 / 412
11.6 王朝寿命讨论及其他推论 / 415
后 记 / 421
东北边疆卷-八-柳边纪略-龙沙纪略-宁古塔纪略(外三种) 本书特色 ★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由《文库初编:近代稀见边疆名著点校及解题》与《文库二编:...
《巡山报告02:如何理解一种全新疾病》内容简介:《巡山报告》是王立铭教授一个宏大的科学写作计划,他计划用30年的时间,持续观察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充电系统检修》内容简介: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相关高电压部件操作必备的安全知识与操
谭延闿集-湖湘文库-全2册-366-甲编 本书特色 周秋光主编的《谭延闿集(共2册)》为研究谭延闿的一生提供目前所能汇集的*为完整、翔实的资料。从资料搜集的范围...
《哥伦比亚的倒影》内容简介:“如果不满怀希望,那么满怀什么呢……”木心散文小说系列之《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晚年编订的首
民国名人的最后结局丛书(全五册) 本书特色 民国名人的*后结局:《总统的无奈》:主要讲述中华民国时期八位总统的*后生活。他们是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
本书有清易代之后,史无成书,谈故事者,乐数清代事实。又以清世禁网太密,乾隆间更假四库馆为名,术取威胁、焚毁、改窜,基于焚
五代史话 内容简介 《五代史话》内容简介:梁晋争雄的40年、叛徒朱温——中原*大的军阀、张全义和河南经济的恢复、局处一隅的李克用父子、后梁政权的没落、夹河苦战、...
《春之祭:噪音、芭蕾与现代主义的开端》内容简介:资深古典音乐学者详解20世纪音乐史上影响深远的作品,带你共赏“死亡之舞”的原
抗战胜利后,人们对国民党寄予希望,期盼重整家园,繁荣社会,振兴中华,建设现代国家。然而,国民党对沦陷区的经济接收,实际上
博物志怪(全4册) 内容简介 华夏文明,传承千载,学问之道,渊深海阔。古人好学,“一事不知,以为深耻”;自古以来,“博物君子”,很受推重。不读书无以博物,欲为博...
《电视场对学术场的介越研究》内容简介:《百家讲坛》开启了学者从学术场走向电视等媒介场的序幕。本书从布厄迪尔的场域理论出发,
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大宝藏,你不知道的,以及想不到的名人故事,都在这里:陈云夫人于若木、王稼祥夫人朱仲丽、毛泽东长媳刘松林、蒋...
日本统治时期台湾原住民抗日历史研究-以北台湾泰雅族抗日运动为例 本书特色 1895年5月日本戰勝甲午戰爭,要求割讓台灣,經營殖民地。當時台灣70%的面積為「蕃地...
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第二卷 本书特色 安东尼·瑞德编著的这本《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年(第1卷)》在考察东南亚在近代早期政治、...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内容简介:★清华大学严飞教授作序:《失业,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吗?》 ★经典纪实著作《我在底层的生活》的
我在故宫修文物 本书特色 《我在故宫修文物》本次将镜头对准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他们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却始终不为人知。书中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文物修复师的...
中国海关通志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附电子版光盘1张,方志出版社出版★ 李岚清、田纪云、吴仪题词★ 全志六百余万字,分为六册,时间跨度两千多年,涵盖了海关建...
中国川菜史 本书特色 本书聚焦于四川盆地内的巴蜀先民创造饮食文化的历史过程,从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巴蜀饮食文化开始,一直写到20世纪中叶,以具体时间断面分别言而...
极简海洋文明史-航海与世界历史5000年 本书特色 《极简海洋文明史:航海与世界历史5000年》【讲述海洋视角下的文明世界,一部全新的5000年“海的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