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的假说,并用这一套模式去解释中国社会、文化两千年来的宏观结构变迁及其基本特点。由于本书观点在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海内外学术界也普遍受到关注,一般认为是中国十年改革时期重新诠释中国历史的最重要理论著作之一。
1992年增订本序言 / 1
第一章 一个古老的难题 / 1
1.1 对思考的再思考 / 1
1.2 以往学说的疑难 / 3
1.3 问题的正确提法 / 7
1.4 社会结构及周期性、停滞性 / 11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 / 21
2.1 “大一统”之谜 / 21
2.2 两个生动的比喻:“马铃薯”与“混凝土” / 24
2.3 儒生、官僚及语言、通讯工具 / 26
2.4 郡县制、儒家国家学说及一体化结构 / 31
2.5 封建大国的自发分裂倾向 / 35
2.6 一体化功能之一:对分封制的调节 / 38
2.7 一体化功能之二:限制人身依附关系 / 41
2.8 一体化功能之三:抑制军事割据 / 43
2.9 两种不同结构的封建社会 / 46
2.10 一对同构体:家庭与国家组织 / 50
2.11 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脆性 / 55
2.12 维持脆性的平衡———强控制 / 57
2.13 繁荣与阴影 / 60
第三章 无组织力量及社会结构的老化 / 70
3.1 历史病:官僚机构及人员的膨胀和腐化 / 70
3.2 封建特权与低薪制 / 75
3.3 皇帝的调节作用与权力金字塔 / 81
3.4 皇权的放大:宦官、外戚干政 / 85
3.5 什么是无组织力量 / 89
3.6 经济结构中的无组织力量:土地兼并 / 92
3.7 土地兼并的自发趋势和受控阶段 / 96
3.8 危机爆发的突然性 / 100
3.9 无组织力量的汇流 / 102
3.10 王朝威信(天命)的丧失 / 107
第四章 变法与动乱 / 117
4.1 变法效果递减律 / 117
4.2 王朝中后期变法对社会危机的加剧 / 120
4.3 封建剥削的可控部分与不可控部分 / 124
4.4 剥削放大效应 / 128
4.5 农民大起义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 132
4.6 动乱规模与无组织力量成正比 / 136
第五章 中国封建王朝的修复机制 / 145
5.1 奇异的修复能力 / 145
5.2 大动乱的调节作用 / 147
5.3 新王朝稳定性与无组织力量残存程度成反比 / 150
5.4 第一块修复模板:宗法同构体 / 154
5.5 皇权主义:农民对第一块模板的意识 / 157
5.6 第二块修复模板:一体化目标 / 159
5.7 两块模板的拼合:新王朝建立的三种途径 / 162
5.8 与一体化不相容力量的淘汰 / 167
第六章 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 / 175
6.1 从一个寓言谈起 / 175
6.2 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障碍之一:强控制和郡县城市 / 179
6.3 资本主义因素结合的障碍之二:缺乏中介 / 184
6.4 原始积累的中断 / 190
6.5 封建王朝崩溃前的“假资本主义” / 194
6.6 脆性瓦解的悲剧 / 201
6.7 严峻的选择 / 206
6.8 永恒的萌芽 / 208
6.9 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 219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亚稳态结构及其他 / 227
7.1 一体化调节的失灵 / 227
7.2 中原的虚弱和少数民族内迁 / 228
7.3 玄学、佛教的兴起 / 232
7.4 政治结构的变化:分裂、贵族化及九品中正制 / 236
7.5 经济结构的变化:坞堡组织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加强 / 240
7.6 亚稳结构与魏晋封建说 / 244
7.7 重建一体化的道路 / 246
7.8 南朝的贡献与死胡同 / 248
7.9 中华民族大熔炉 / 251
7.10 超稳定系统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 254
7.11 中国社会超稳定系统形成发展的阶段 / 262
第八章 意识形态结构的系统分析 / 268
8.1 如何分析意识形态的结构 / 268
8.2 儒家、墨家、道家的结构 / 271
8.3 意识形态结构的内和谐 / 280
8.4 一体化对意识形态的要求 / 283
8.5 内和谐、外适应与意识形态结构的演化 / 286
8.6 儒家和道家的互补结构 / 292
8.7 冲击、反刍和融合 / 298
8.8 理学的僵化与反僵化斗争 / 303
8.9 价值观反省 / 308
第九章 科学技术与古代社会 / 311
9.1 李约瑟问题 / 311
9.2 蒸汽机革命和一步之差的困惑 / 315
9.3 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整体观 / 320
9.4 近代科学技术结构:在西方社会结构演变中成长 / 323
9.5 中国古代“大一统”技术结构 / 326
9.6 阴阳观念和直观外推的思想方式 / 332
9.7 伦理中心主义对科学的影响 / 334
9.8 社会结构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容量 / 336
第十章 社会结构演化理论 / 346
10.1 “整体分析”方法 / 346
10.2 社会结构的三个子系统 / 352
10.3 形态组合和社会结构调节原理 / 360
10.4 结构稳定性和脆性 / 366
10.5 从存在到演化:潜结构的形成 / 371
10.6 功能耦合系统的破坏:结构老化和无组织力量的增长 / 377
10.7 社会结构演化的四种模式 / 384
10.8 社会行动的新理论 / 390
第十一章 数学模型和王朝寿命研究 / 402
11.1 历史学家与数学家的合作 / 402
11.2 从事件到数轴的映射:寻找主要变量 / 404
11.3 王朝稳定性的数学表示 / 405
11.4 行为曲面与盛衰曲线 / 408
11.5 王朝盛衰方程 / 412
11.6 王朝寿命讨论及其他推论 / 415
后 记 / 421
《Python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从Python基础入门讲起,到应用Python进行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挖掘建
无悔之路-与不破哲三共同生活 本书特色 1.作为日本知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破哲三的夫人,上田七加子是一位令人钦佩和学习的女性,她既有男儿性格般的直爽、豪气,又有...
《面对的勇气》内容简介:恐惧是人类本能的情感,也是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是我们各类担忧的总和。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安全感
小狗也要叫 本书特色 内容:读张鸣的文章既可以作轻松的享受,也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近代史的知识,可以说是读史的捷径。作者:《辛亥:摇晃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另类...
《扬雄传》内容简介:扬雄是一位成长于蜀地的极负盛名的学者,其成就覆盖哲学、文学、语言等多个学科,他又是蜀地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漫眼看历史:中华文化遗产图画书(全12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以12大具有传奇魅力和知名度的中国古代文化遗...
《Python神经网络项目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讲述了神经网络的重要概念和技术,并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神
《马克思与青年》内容简介:本书面向青年讲述马克思主义,在重温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历程和人生之旅中激励青年,在解读马克思主义与世
斯坦利·佩恩StanleyG.Payne,西班牙现代史、法西斯研究权威学者,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
《战后欧洲史(卷三)》内容简介:20世纪70年代,战后欧洲的经济繁荣热潮退却了。美国单方面废除布雷顿森林协定,稳定世界金融秩序
《成事在天:走进王志纲工作室》内容简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智纲智库的战略策划之路又再次昭示了这个传统而又充满现代内涵的道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上 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颠覆性解读误读*深之大隋王朝权威力作2011年*强人气主讲人蒙曼深入揭秘隋文帝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大隋风云”再现西方...
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在北大讲授四年,前来旁听的学生众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
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1.邀请国内*顶级的国学专家撰文、定调国学大师楼宇烈先生亲自写序推荐,从中西文化对比、传统文化复兴角度寄语年轻人多读民国大师的经典作品。国...
全球通史3-中古时代(500年至1000年 彩图版) 本书特色 《全球通史3·中古时代:500年至1000年(彩图版)》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全球通史...
中国古史寻证 本书特色 本书是“名家与名编——世纪初的对话”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收入了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郭志坤与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的访谈录。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
《最好朝南》内容简介:★让女性自己发声,讲述女性自己的故事 ★近100年后的中国当代女性对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回应 女性在
世界通史-(全两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一本史学大家串联世界几千年的历史五星级读物,可读性极强★全球狂销200万册,被译成30多国文字,...
中国全史:百卷本(全10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年7月1版1印★ 《中国全史》是原人民出版社出版百卷本《中国全史》的再版修订版本★...
大中国史 本书特色 《大中国史》原名《白话本国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通史著作。它以历史事件为经,以政治、经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