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鲁迅始于中学时代,记得刚进学校,便买了一册《鲁迅小说集》。然而,在明净的玻璃窗下,*多只能在字面上浮游一些时,至于深隐的意义,那是无由体察的。到了“文革”,阅读才算是比较有系统,虽然买不到全集,但所有的单行本都给我弄齐了。与其说这是书林中的一次邂逅,无宁说是带有一定意向性的选择。不过,只有这时候,我才意外地发现,鲁迅的著作原来是一服强力止痛剂。
“文革”初期,我被打成“小邓拓”、“牛鬼蛇神”,后来被红卫兵运动冲掉了。几年后,父亲先后两次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有一年多的时间被关押在一个叫“三结合”的监房里。大姐为了同隔别多年的丈夫团聚,于是成为“偷渡犯”,入狱不下数次。那时,“群众专政”是不管吃饭的,我便充当了一个送粮食的脚色,奔走于“大队”与“公社”之间。*荒诞的有一次,因为送粮食的时间晚了,把我也给关了起来,直到一周过后才被释放出来。每当政治运动届临,宣传队工作队进驻村子,不问而知,我家必定*先成为审视的对象。惊恐、焦虑、屈辱和苦痛笼罩了每一个日子。在这个世界上,有谁能给我慰藉?谁能给我以生存的勇气,教我走人生的长途?我庆幸自己能够阅读,因为在焚余的有限的书籍中,我得以重新认识那个叫鲁迅的人。
是人,不是神。人们谈“文革”是“现代造神运动”,其实所造的乃是别的神祗,并非鲁迅。鲁迅永远是无权者的灵魂的保护人——这是我,从自身多年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中所感知的,而不是从圣谕或权威著作中获得的结论。鲁迅从困顿中来,深知底层的不幸;他经历过各式革命: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国民革命、共产革命(除了出版物,主要通过左联及留苏朋友的关系),对革命和革命者有深刻的观察;他一直经受黑暗的压迫,从国家这头怪兽到出没无常的鬼蜮,都曾一一见识过,交战过。他站在壕堑里,但有时也走出来,露出笔直的颈项、骨头和血肉,抵抗背腹两面的夹击。然而,即使在搏战*激烈的时候,他仍然不忘以宽大的布衣护卫弱小的一群。他说过,他本人更偏于“姑息”的一面。然而,社会不容他姑息,他唯一可选择的只有抗争。
“文革”进入后期,气候不但不见晴朗,反而愈加恶劣。在乡村寂静的夜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一共写下十余篇论文:《鲁迅论秦始皇》、《鲁迅与瞿秋白》、《鲁迅论〈水浒〉》、《鲁迅论写真实》……这些文字,都是为当时的时代语境所激发的,而且都同鲁迅有关。除了论《水浒》一篇在多年以后拿出发表外,其余没有发表,写作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发表,相反极其害怕被发现。稿纸写满后,便小心地一页一页投放到木匠朋友为我的桌子特制的活动夹层里。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鲁迅当年说他是戴枷锁跳舞,我却是在枷锁中静静地呆着,想象当众跳舞的幸福。记得巴金曾经说他在“文革”中翻译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每译到那些诅咒沙皇暴政的话,就有一种复仇般的快意。我很能体会这种心情。
[前言]朋友告诉我,说有一位海上批评家说我是鲁迅的“凡是派”,问我意下为何?我回答说荣幸之至,只是愧不敢当。在中国,鲁迅是唯一使我确信的一位真正能为中国的进步和底层大众的命运着想的知识分子。不同于权势者,他没有指挥刀可供驱遣,所以教人向往者,全凭人格和思想的魅力。然而,以他的博大、崇高、深邃,实在难以追蹑,用一句古话来说,就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所谓“止”,换言之,也就是虽欲“凡是”而不能。举*简单的例子。鲁迅要英俊出于中国,甘愿做“人梯”,让别人踏着他的肩背攀登向上。他后来加入左联,就是乐于为激进的青年所利用,但从当时的私人通信看,他早已看清这班人“皆茄花色”,却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份做牺牲的用心,坦白说我是没有的,相信那位自以为超拔的批评家也未必便有。
狂人所目睹的吃人的惨剧是在夜里展开的;单四嫂子的希望是在夜里破灭的;神往于革命的阿Q,是在夜里迷迷糊糊地被提到县城里去的。陈士成、祥林嫂、魏连殳、子君,还有范爱农,还有柔石,或死于阒寂之夜,或死于喧阗之夜,或死于余生者的无尽的怀悼之夜,总之是在夜里。整个吉光屯为夜——昏睡的白天——所笼罩,不然,何以要点长明灯呢?……守夜者的故事已经远去,惟夜留下,以及出没无常的兽群……”人生*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他常常慨叹于中国人的健忘。权势者的愚民手段之一,就是不避重复地粉饰现状,篡改历史。身为奴隶尚不足悲,可悲的是安于做奴隶。“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卡夫卡只有天堂,没有道路:鲁迅则只有道路,没有天堂。——林贤治人生*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卡夫卡只有天堂,没有道路;鲁迅则只有道路,没有天堂。瞿秋白说:鲁迅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
林贤治,1948年生,广东阳江人。著有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政治事件与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自治的海图》、《时代与文学的肖像》,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等。主编《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书库》、《蔓陀罗译丛》、《流亡者之旅译丛》、《流亡者丛书》、《世纪散文丛编》等丛书丛刊多种。选编《绝望的反抗》、《野百合花》、《鲁迅档案:人与神》等数十种。
《天上大风:良宽俳句·和歌·汉诗400》内容简介:良宽是日本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以清贫孤独而自得的人生经历,以及独特的诗歌世
重庆号军舰起义的故事 内容简介 “重庆”号军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送给蒋介石的一份厚礼,当时中国派出一千名年轻的海军官兵去...
隐居.在旅馆 本书特色 叶怡兰的可贵在于她永远在不断超越自己,从不满足于已经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因此她总是能发现更美的地方,这便是她对极致的追寻。幸好有叶怡...
荷花淀纪事-孙犁作品精选集 本书特色 孙犁不仅是独树一帜的小说大师,还是一位功力深厚的散文家,他的许多作品感动了无数读者,也影响了后世诸多作家。其文清新简雅、朴...
且说这根芦苇 父亲 儿子 孙女-柳鸣九文集-卷12 本书特色 柳鸣九先生是我国外国文学界公认的权威学者,他在文艺批评理论、外国文学思潮研究、法国文学研究、文学创...
叙述者说 本书特色 赵玫作为一直以女性视角进行创作的作家,《叙述者说》中所选散文皆为有关女性的话题。其间有对武则天、高阳公主、上官婉儿这类历史人物的评点,有对张...
张中行散文精品集精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他的文字,如冬日悄然落地的雪,暗无声息,却引人转向静谧、超然之境。记人,勾魂摄魄;状物,机智洒脱;言理,冷静超脱。 张中行...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迦陵说诗(平装)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附音频)/迦陵说诗(平装) 本书特色 ☆ 94岁叶嘉莹先生倾毕生之功的古典诗歌国民读物: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全...
《丰子恺散文》内容简介:本书收入《剪网》《渐》《艺术三昧》《山水间的生活》《自然》《儿女》《闲居》《从孩子得到的启示》《忆
89年的秋天 本书特色 埃贡·克伦茨在这本书里叙述了1989年秋天民主德国那些动荡日子里发生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也是他所亲身经历的,这些事情就是民主德国生死存亡的...
一根刺 本书特色《中国书籍文学馆·小说林:一根刺》中微观的生活截面,个体的存在寓言,充满深刻的洞察力。叙述风格亦庄亦谐,充满了夸张、反讽等喜剧性元素。主要内容包...
《零基础学网页UI设计》内容简介:现如今,各种通信与网络连接设备和大众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UI是用户与机器设备进行交互的平台,
《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
异形生存手册:解密人类史上最邪恶、最纯粹、最完美、也是最伟大的怪物 本书特色 1. 解密人类史上*邪恶、*纯粹、*完美也是*伟大的怪物!2. 从来没有一种怪物,...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美文选 本书特色 在自然界,我们的确还能发现其他豪华、繁盛和优雅的壮观景象,其他无数力量的炫目展现:太阳、星辰、千姿百态的月光、蓝天与大海、黎...
没有预约的旅程 本书特色 单身女子,自巴黎开始她的旅程,一路途经伦敦、牛津、米兰、威尼斯,漫游在欧洲*迷人的城市,不仅体验到鲜活的旅行乐趣,更收获了奇妙的爱情与...
《希腊神话故事》内容简介:当你开始阅读这本书时,你首先会被連续不断的紧张情节和旅馆富的细节所吸引。在你还未意识到的时候,你
戴望舒精品文集 内容简介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翻译家和古典文学学者。戴望舒被称为现代派诗人的领袖。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和现代...
聆听者 本书特色在本书中,孙郁以其特有的散文质感在文学世界里穿梭,既有汪洋恣肆的学术点将,又有见微知著的妙感偶得,他提倡文学写作的“逆反之道”,重述夏志清、汪曾...
《鱼翅与花椒》内容简介:这里是中国,一个奇妙的饮食大国。这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扶霞一九九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