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臨
1932年6月2日生,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香港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一級教授,德國性學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顧問,亞洲性學聯合會副主席。
劉教授創下中國數個第一:第一個公開的性學系列講座、第一個性教育培訓班、建立第一個性學學術團體、創辦第一份性學刊物,組織並完成第一次全中國兩萬例性調查(1989-1990)、承辦第一屆國際性學研討會、搶救許多珍貴性文化遺產並建立第一個性文化博物館。
劉教授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性科學,被譽為「中國的金賽博士」;1994年柏林第五屆國際性學大會獲頒「赫希菲爾德國際性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學者;2001年美國授予「赫伯˙林格倫獎」;美國時代《時代》週刊譽為「引導中國走向幸福的21世紀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版80多部學術著作,並譯為英、德、日、韓等多國語言。「同性戀性史」為作者繼「性史圖鑑」、「性愛進化史」後另一代表性著作。
第一章 中國古代的同性戀
第一節 歷史上最早的同性戀記載
第二節 同性戀的一些稱謂
第三節 迷於同性戀的兩漢皇帝
第四節 古代同性戀的性角色
第五節 社會環境影響同性戀
第六節 男風氾濫的明清朝野
第七節 清代文人筆下的同性戀
第八節 中國歷史上的女同性戀
第二章 中國現代的同性戀
第一節 中國現代對同性戀研究的狀況
第二節 同性戀者知多少
第三節 同性戀者的分類
第四節 人們對同性戀的看法
第五節 同性戀者的婚姻問題
第六節 法律、政策與同性戀
第七節 同性戀與愛滋病
第八節 同性戀在香港和台灣
第九節 文藝介入同性戀探索領域
第三章 調查數據分析
第一節 艱難的調查之路
第二節 文化程度和婚姻狀況的特點
第三節 性生理發育和手淫
第四節 擇偶標準
第五節 相識與相聚
第六節 同性戀伴侶之間的關係特徵
第七節 性行為
第八節 性觀念
第九節 性教育和性知識
第四章 典型事例
第一節 意向型同性戀
第二節 性感型同性戀
第三節 性樂型同性戀
第四節 複合型同性戀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内容简介: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她终其一生,横空出世地来,旁若无人地活,听天由命
目前,齐泽克著作的中译本已经出版六七种之多,但老实说,其著作并不好读。对于许多既不熟悉他思想的两大来源———黑格尔和雅克
林奕华,当前游刃于剧场界与演艺圈间最炙手可热的香港舞台剧作家、导演。从1989年开始至今,林奕华在18年的时间里保持年年有新作,
《词源注 乐府指迷笺释》内容简介:《词源》,张炎著。两宋词学,盛极一时,其间作者如林,而论词之书,实不多观。张炎的《词源》,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收入了南怀瑾先生与彼得·圣吉等人的访谈对话记录。内容涉及禅宗的修持方法,以
《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全新修订升级版)》内容简介:您知道孩子的大部分疾病都是源自脾虚吗?您知道家庭气氛不好,
《尚永亮说唐诗》内容简介:本书是尚永亮教授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唐诗艺术》首次结集修订版。用讲座的形式,以诗歌艺术手
《愿你往事不回首,余生不将就》内容简介:抛弃那些投资圈风生水起的名声和荣耀,撇去在男人和资本鱼塘中畅游的灵活身段,气场超强
《日日100》内容简介:本书由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弥太郎精选出日常生活中一百件爱不释手的物品,写下物品背后的故事:一百件物品
《团队学习法》内容简介:团队学习起源于行动学习,逐渐演变为一种人才发展与组织发展方法。本书详细介绍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场
《超级工作整理术》内容简介:你愿意你的工作是一团糟吗?你愿意你的人际关系阻碍你的发展吗?《超级工作整理术》这本书会引导你快
1.台湾作家林清玄执笔45周年散文典藏,并亲笔题写书名“自心清净,能断烦恼”,且随书附赠林清玄亲笔书法作品“金粉画像”复刻版
《暗盒笔记》是著名“故乡诗人”于坚的思想片段的集合。作者漫步于中国大地和世界各地,去观察和描述被浮躁的工业化社会视为庸常
這本書曲麗而近晦澀的文字,飄忽刁鑽的人物及情境,龐大綿延的體例,乃至作者李永平為創作而放棄教職的壯舉,在在皆曾為引人側目
《愿上帝保佑法兰西厨子》内容简介:第一口咬在法国面包和法国黄油上,我那还在沉睡中的味蕾突然苏醒了,一阵痉挛……我失去了我的
《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主要内容:鲁迅辑录的古小说集《古小说钩沉》,是典范的唐前小说史料整理著作,在中国小说史研究方面
《最好金龟换酒》内容简介:惊觉迷失在世俗标准与别人世界里的傅真,决心用一场间隔年寻找自我。她与丈夫毛铭基辞掉令人羡慕的工作
不是诉说风光景物和风土人情的游记,而是着力于捕捉旅途中突然冒出来的、顷刻间容易烟消云散的念头和感觉,一件件小事,一幅幅画
作者的反礼教思想是集中外新旧思想而成的,是诚实的表现,这里有三层含义:一是思想的性质与来源,一是思想家的启蒙主义者色彩,
继《典型文坛》《典型文案》之后,著名学者李洁非“典型三部曲”压轴力作《典型年度》,乾嘉朴学的功力,当代学术的轨范,重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