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
( Beyond Sound Art: The Avant Garde, Sound Machines, and the Modernity of Hearing )
感官特化分工是現代主體建構的知覺基礎,其中尤以視覺為其核心,無論文學史、藝術史,乃至音樂史的建構,皆由視覺文本出發。 在現代文化架構中,西方帝國與其殖民地的關係,可以由視覺主體的建構過程來理解。殖民地文化成了西方主體以視覺機器量測的對象物,西方在窺看的過程中讓自己成為主體,讓被窺看者的文化成為「落後」的參照體,並且依此模型來構造世界。緣此,「聲音」或可另闢蹊徑,提供解構視覺中心主義的思想資源。
本書由前衛藝術、現代音樂一直介紹到戰後的龐克搖滾與科技舞曲,並非為了構建某種新學門(如「聽覺藝術史」),以之對抗視覺藝術史的感官分工政治(如若依此邏輯,未來還要發明嗅覺藝術、觸覺藝術等新學門),而是反過來以聲音為方法,以聲音作為穿透視覺主體分工體系的象徵,質疑人文與科技的二分,文學、音樂、美術、劇場、建築專業的特化,反思「新媒體」、「跨領域」等等時興的學科統合計畫,而其方法在於擴張僵化的聽覺認知模式,還原聲音生產過程中的身體性與機械性,由聲音來追溯音樂、圖像、符號不可分割的源頭。
本書使用方法 - 感謝名單 (Acknowledgements)
本書特有名詞解釋 (Glossary of Technical Terms)
簡介(Introduction)
前言(Foreword)
楔子(Prelude)
第一章 前衛之聲 (Sounds of Avant Garde)
1.未來主義(Futurism)
1.1.1.機器美學(Machine Aesthetics)
1.1.2.未來政治(Futurism Politics)
1.1.3.自由語言(Free-Word Poetry)
1.1.4.醜聞劇場(Success from Scandal)
1.1.5.噪音裝置(Motor-Noise Plastic Complexes)
1.1.6.噪音藝術(The Art of Noise)
1.1.7.未來廣播(La Radia: Futurist Radio Manifesto)
2.俄國前衛主義(The Russian Avant-Garde)
1.2.1.革命風潮與神秘主義(The October Revolution and Mysticism)
1.2.2.工業之聲(Industrial Sounds)
3.達達主義(Dada)
1.3.1.達達倫理學(Dada Ethics)
1.3.2.伏爾泰噪音(Noises from the Cabaret Voltaire)
1.3.3.原始主義(Primitivism)
1.3.4.史維特斯(Kurt Schwitters)
1.3.5.杜象(Marcel Duchamp)
1.3.6.音節詩(Phonetic Poetry)
1.3.7.達達與未來派(Dada and Futurism)
4.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1.4.1.非樂(No Music)
5.皮耶.夏飛、皮耶.亨利
(Pierre Schaeffer and Pierre Henry)
1.5.1.具象音樂的誕生(The Creation of Musique Concrète)
1.5.2.具象樂器(Machines of Musique Concrète)
1.5.3.皮耶.亨利(Pierre Henry)
6.許鐸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6.1.西北德廣播電台(WNDR)
1.6.2.許鐸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6.3.爭議人物 (The Controversial Figure)
7.謝納奇斯(Iannis Xenakis)
1.7.1.謝納奇斯傳奇(The Life of A Composer)
1.7.2.由建築到音樂(From Architecture to Music)
1.7.3. 微觀/巨觀的統一(Unifying the Micro and Macro Structures)
1.7.4.多媒體創作(Multi-Media Performance)
8.聲音詩(Sound Poetry)
1.8.1.文字解放/聲音解放(The Liberated Text / The Liberation of Sound)
1.8.2.電子聲音詩(Electronic Sound Poetry)
1.8.3.翁托南.阿鐸(Antonin Artaud)
1.8.4.威廉.伯洛斯(William Burroughs)
1.8.5.聲音詩的轉型(Sound Poetry Variations)
9.原生音樂 (Musique Brute)
1.9.1.原生音樂(Music Brute)
1.9.2.錄音科技(Recording Technology)
10.激浪前後(Fluxus and It’s Contemporaneousness)
1.10.1激浪噪音(Fluxux Noise)
1.10.2.通過儀式(Rites of Passage)
1.10.3.凱基(John Cage)
1.10.4.波依斯(Joseph Beuys) 1.10.5.克萊茵(Yves Klein)
1.10.6.拉蒙揚(La Monte Young)
1.10.7.白南準( Nam June Paik)
1.10.8.刀根康尚(Yasunao Tone)
1.10.9.佛斯帖爾(Wolf Vostell)
1.10.10.馬克雷(Christian Marclay)
11.龐克運動(Punk Movement)
1.11.1.藝術搖滾(Art Rocks?)
1.11.2.馬爾空.麥克萊倫(Malcolm McLaren)
1.11.3.自己做文化(DIY Culture)
12.工業音樂(Industrial Music)
1.12.1.景觀媒體(The Media Spectacles)
1.12.2.獨立組織 (Independent Organizations)
1.12.3.恐怖主義 (Media Terrorism)
1.12.4. 悸動軟骨(Throbbing Gristle)
1.12.5. 負面之國(Negative Land)
1.12.6. 萊巴哈(Laibach)
13.日本噪音(Japanese Noise)
1.13.1.日本噪音 (Japanese Noise)
14.科技電音(Techno Music)
1.14.1.身體音樂(Body Music)
1.14.2.混音文化(Mix Music Culture)
1.14.3.著作權(Copyrights)
1.14.4.去作者(The Death of the Author)
1.14.5.發電廠樂團(Kraftwerk)
1.14.6.艾菲克斯雙生子(Aphex Twin)
1.14.7.傑勒米.戴樂(Jeremy Deller)
15.解構電音(Electronic Deconstructive Music)
1.15.1.解構電音(Electronic Deconstructive Music)
1.15.2.錯誤美學(Aesthetics of Failure)
1.15.3.OVAL(OVAL)
1.15.4.拉斯特–諾頓,聲音與非聲音檔案(Raster-Noton. Archiv für Ton und Nichtton)
16.聲音裝置(Sound Installation)
1.16.1.聲音裝置?(Sound Installation)
1.16.2.能量轉換(Energy Transformation)
1.16.3.身體空間(Body Space)
1.16.4.聲音雕塑(Sound Sculpture)
1.16.5.廣播空間(Radio Space)
1.16.6.錄影之聲(Video Sounds)
1.16.7.文件展覽(Documentation as Form)
17.音景(Soundscape)
1.17.1.音景 (Soundscape)
第二章 聽覺現代性(Modernity of Hearing)
1.視覺主體(Visual Subject)
2.1.1視覺主體(Visual Subjectivity)
2.1.2.視覺機器(Vision Machines)
2.1.3.純粹視覺(Pure Vision)
2.1.4.藝術建制(Art Establishment)
2.聽覺主體(Aural Subject)
2.2.1.聽覺主體(Hearing Subjectivity)
2.2.2.聽覺機器(Audio Machines)
2.2.3.純粹聽覺(Pure Listening)
2.2.4.音樂建制(Music Establishment)
2.2.5.古典音樂(Classical Music)
2.2.6.民族音樂(Ethnic Music)
2.2.7.序列音樂(Serial Music)
2.2.8.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
2.2.9.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
2.2.10.現代音樂主體困境(The Predicaments of Contemporary Music Development)
3.前衛之聲與擴張聽覺(Sounds of Avant Garde and Listening Expansion)
2.3.1.前衛噪音解主體(Avant Garde Noise as an Agent of Deconstruction)
2.3.2.前衛的馴化(The Taming of the Avant-Garde)
2.3.3.擴張聽覺(Listening Expansion)
第三章 聲音機器(Sound Machine)
1. 聲音機器(Sound Machine)
3.1.1.聲音機器(Sound Machine)
3.1.2.身體機器(Body Machine)
3.1.3.社會機器(Social Machine)
3.1.4.反媒體藝術(Anti-Media Art)
2.通用機器(General Machine)
3.2.1.耳朵原始(Primitive Ear)
3.2.2.空間認知(Spatial Cognition)
3.2.3.心理物理(Psychophysiology)
3.2.4.主觀聽覺(Subjective Hearing)
3.2.5. 非典聽覺(Unconventional Hearing)
3.2.6. 說話機器(Speaking Machine)
3.2.7. 文字機器(Writing Machine)
3.傳輸機器(Transmission Machine)
3.3.1.傳輸藝術(The Transmission of Art)
3.3.2.空氣傳輸(Air Transmission)
3.3.3.聲音與建築(Sound and Architecture)
3.3.4.投音空間(Projection Space)
3.3.5.電報(Telegram)
3.3.6.電話(Telephone)
3.3.7.廣播-無線電(Radio)
3.3.8.廣播藝術(Radio Art)
3.3.9.數位音樂界面(MIDI)
3.3.10.電聲現像(Electronic Voice Phenomena)
4.紀錄機器(Recording Machine)
3.4.1.錄音藝術(Recording Arts)
3.4.2.樂譜機器(Sheet Music Machines)
3.4.3. 自動樂器(Automatic Instruments)
3.4.4. 留聲機(Phonograph)
3.4.5. 磁帶錄音(Magnetic Recording)
3.4.6. 光學錄音(Optical Recording)
3.4.7. 錄音與原真性(Recording and Authenticity)
5.合成機器(Synthesis Machines)
3.5.1. 合成前史(The History before the Innovation of Sound Synthesis)
3.5.2. 謝樂鳴(Theremin)
3.5.3. 瑪特諾之波(Onde Martenot)
3.5.4. 光學合成(Optical Synthesis)
3.5.5. 合成器(Synthesizer)
第四章 超越聲音藝術(Beyond Sound Art)
4.1.1.誰的現代藝術? 誰的聲音藝術? (Whose Contemporary Art Is It? Whose Sound Art Is It?))
4.1.2.科技藝術?(Technology Art?)
4.1.3.媒體藝術?(Media Art?)
4.1.4.跨領域藝術?(Interdisciplinary Art?)
4.1.5.聲音溯源(Tracing the Source of Sounds)
《向曙光之神献花》内容简介:本书人类社会在迈入22世纪后,迎来了科技至上而文化崩塌的“算法时代”。一切以效率为先,所有人的一
《阿来散文》内容简介:《阿来散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点丛书“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中的一种。本书精选阿来经典散文三十篇。
《孤独的狂欢》:三联生活周刊文丛。我在1995年9月接任《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筹备《三联生活周刊》正式以半月刊方式连续出版
《把日子过成段子》:生活没的选择,美好的、幸福的、大尾巴狼的、不如意的、缺乏性爱的、不理智的、居心叵测的,很多种我们往往
《打死我也不说》是专栏作家安东近年随笔文章的合集,分为日落大道、生活大爆炸、当男人爱上女人、春天不是读书天、饮食男女、天
《蛋白质女孩(精)》:两名都市男子的爱情冒险,众多时尚女子的心痛经验。时报出版,时报文化出版公司,独家授权。目录 安静的发
《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后传》内容简介:读《黄帝内经后传》,学习中国历代大医养生祛病的智慧和方法。不读《黄帝内经后传》,我们就不
《丘吉尔传》内容简介: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人、一个政治家、一个历史学家和一个口才最好的反对纳粹德国的演说家,温斯顿·S.丘吉尔是
《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全新修订升级版)》内容简介:您知道孩子的大部分疾病都是源自脾虚吗?您知道家庭气氛不好,
《实验室的魔法手册》内容简介:《实验室的魔法日常》(Daily Experiment of Chemillusionist,DEC)是由网友“真·凤舞九天”(杨
《鲁迅经典全集(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鲁迅是伟大的: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们,却以燃烧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逐者精
《她》究竟是什么书,要等你自己来定义。开玩笑地说:这绝不是一本"厕所书",相反地,在坐马桶时看的书,很可能会让你解不出大便
《书旅人》是作家歌手钟立风几年来阅读、旅行的际遇和感受。近百篇轻快随性的短文,充满灵感的跳动和平淡中的趣见。小钟迷走在自
《全民发呆的澳洲》内容简介:澳大利亚离我们如此遥远,在那儿究竟生活着怎样的人呢? 这一次,享誉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比尔·布莱森
内容简介现今社会,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被人看重。不仅考MBA有逻辑题,而且公务员考试也开始加试逻辑测试题。此外,在一些跨国公司
《夜色和月光》内容简介:本书是梭罗散文选。本书辑录了梭罗的经典散文名篇,既包括《野苹果》《林木的衍生》《马萨诸塞自然史》等
《用后即弃的人》内容简介:如今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奴隶制都是非法的,因此对于许多人来说,奴隶制早已终结。然而,仍有超过2700
《海滩上的爱因斯坦:带上相对论去度假》内容简介:★物理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主任马克·拉谢兹-雷伊写给大家的
现任职东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曾获「全国学生文学奖」小说首奖;教育部「文艺创作」小说第一名;中华文学散文奖第一名及中兴文艺
引領思辨「現代散文,抒情傳統,中文現代主義」等議題的獨特論著。本書為黃錦樹在現代文學領域多年思考的階段性成果。共收長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