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
( Beyond Sound Art: The Avant Garde, Sound Machines, and the Modernity of Hearing )
感官特化分工是現代主體建構的知覺基礎,其中尤以視覺為其核心,無論文學史、藝術史,乃至音樂史的建構,皆由視覺文本出發。 在現代文化架構中,西方帝國與其殖民地的關係,可以由視覺主體的建構過程來理解。殖民地文化成了西方主體以視覺機器量測的對象物,西方在窺看的過程中讓自己成為主體,讓被窺看者的文化成為「落後」的參照體,並且依此模型來構造世界。緣此,「聲音」或可另闢蹊徑,提供解構視覺中心主義的思想資源。
本書由前衛藝術、現代音樂一直介紹到戰後的龐克搖滾與科技舞曲,並非為了構建某種新學門(如「聽覺藝術史」),以之對抗視覺藝術史的感官分工政治(如若依此邏輯,未來還要發明嗅覺藝術、觸覺藝術等新學門),而是反過來以聲音為方法,以聲音作為穿透視覺主體分工體系的象徵,質疑人文與科技的二分,文學、音樂、美術、劇場、建築專業的特化,反思「新媒體」、「跨領域」等等時興的學科統合計畫,而其方法在於擴張僵化的聽覺認知模式,還原聲音生產過程中的身體性與機械性,由聲音來追溯音樂、圖像、符號不可分割的源頭。
本書使用方法 - 感謝名單 (Acknowledgements)
本書特有名詞解釋 (Glossary of Technical Terms)
簡介(Introduction)
前言(Foreword)
楔子(Prelude)
第一章 前衛之聲 (Sounds of Avant Garde)
1.未來主義(Futurism)
1.1.1.機器美學(Machine Aesthetics)
1.1.2.未來政治(Futurism Politics)
1.1.3.自由語言(Free-Word Poetry)
1.1.4.醜聞劇場(Success from Scandal)
1.1.5.噪音裝置(Motor-Noise Plastic Complexes)
1.1.6.噪音藝術(The Art of Noise)
1.1.7.未來廣播(La Radia: Futurist Radio Manifesto)
2.俄國前衛主義(The Russian Avant-Garde)
1.2.1.革命風潮與神秘主義(The October Revolution and Mysticism)
1.2.2.工業之聲(Industrial Sounds)
3.達達主義(Dada)
1.3.1.達達倫理學(Dada Ethics)
1.3.2.伏爾泰噪音(Noises from the Cabaret Voltaire)
1.3.3.原始主義(Primitivism)
1.3.4.史維特斯(Kurt Schwitters)
1.3.5.杜象(Marcel Duchamp)
1.3.6.音節詩(Phonetic Poetry)
1.3.7.達達與未來派(Dada and Futurism)
4.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1.4.1.非樂(No Music)
5.皮耶.夏飛、皮耶.亨利
(Pierre Schaeffer and Pierre Henry)
1.5.1.具象音樂的誕生(The Creation of Musique Concrète)
1.5.2.具象樂器(Machines of Musique Concrète)
1.5.3.皮耶.亨利(Pierre Henry)
6.許鐸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6.1.西北德廣播電台(WNDR)
1.6.2.許鐸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6.3.爭議人物 (The Controversial Figure)
7.謝納奇斯(Iannis Xenakis)
1.7.1.謝納奇斯傳奇(The Life of A Composer)
1.7.2.由建築到音樂(From Architecture to Music)
1.7.3. 微觀/巨觀的統一(Unifying the Micro and Macro Structures)
1.7.4.多媒體創作(Multi-Media Performance)
8.聲音詩(Sound Poetry)
1.8.1.文字解放/聲音解放(The Liberated Text / The Liberation of Sound)
1.8.2.電子聲音詩(Electronic Sound Poetry)
1.8.3.翁托南.阿鐸(Antonin Artaud)
1.8.4.威廉.伯洛斯(William Burroughs)
1.8.5.聲音詩的轉型(Sound Poetry Variations)
9.原生音樂 (Musique Brute)
1.9.1.原生音樂(Music Brute)
1.9.2.錄音科技(Recording Technology)
10.激浪前後(Fluxus and It’s Contemporaneousness)
1.10.1激浪噪音(Fluxux Noise)
1.10.2.通過儀式(Rites of Passage)
1.10.3.凱基(John Cage)
1.10.4.波依斯(Joseph Beuys) 1.10.5.克萊茵(Yves Klein)
1.10.6.拉蒙揚(La Monte Young)
1.10.7.白南準( Nam June Paik)
1.10.8.刀根康尚(Yasunao Tone)
1.10.9.佛斯帖爾(Wolf Vostell)
1.10.10.馬克雷(Christian Marclay)
11.龐克運動(Punk Movement)
1.11.1.藝術搖滾(Art Rocks?)
1.11.2.馬爾空.麥克萊倫(Malcolm McLaren)
1.11.3.自己做文化(DIY Culture)
12.工業音樂(Industrial Music)
1.12.1.景觀媒體(The Media Spectacles)
1.12.2.獨立組織 (Independent Organizations)
1.12.3.恐怖主義 (Media Terrorism)
1.12.4. 悸動軟骨(Throbbing Gristle)
1.12.5. 負面之國(Negative Land)
1.12.6. 萊巴哈(Laibach)
13.日本噪音(Japanese Noise)
1.13.1.日本噪音 (Japanese Noise)
14.科技電音(Techno Music)
1.14.1.身體音樂(Body Music)
1.14.2.混音文化(Mix Music Culture)
1.14.3.著作權(Copyrights)
1.14.4.去作者(The Death of the Author)
1.14.5.發電廠樂團(Kraftwerk)
1.14.6.艾菲克斯雙生子(Aphex Twin)
1.14.7.傑勒米.戴樂(Jeremy Deller)
15.解構電音(Electronic Deconstructive Music)
1.15.1.解構電音(Electronic Deconstructive Music)
1.15.2.錯誤美學(Aesthetics of Failure)
1.15.3.OVAL(OVAL)
1.15.4.拉斯特–諾頓,聲音與非聲音檔案(Raster-Noton. Archiv für Ton und Nichtton)
16.聲音裝置(Sound Installation)
1.16.1.聲音裝置?(Sound Installation)
1.16.2.能量轉換(Energy Transformation)
1.16.3.身體空間(Body Space)
1.16.4.聲音雕塑(Sound Sculpture)
1.16.5.廣播空間(Radio Space)
1.16.6.錄影之聲(Video Sounds)
1.16.7.文件展覽(Documentation as Form)
17.音景(Soundscape)
1.17.1.音景 (Soundscape)
第二章 聽覺現代性(Modernity of Hearing)
1.視覺主體(Visual Subject)
2.1.1視覺主體(Visual Subjectivity)
2.1.2.視覺機器(Vision Machines)
2.1.3.純粹視覺(Pure Vision)
2.1.4.藝術建制(Art Establishment)
2.聽覺主體(Aural Subject)
2.2.1.聽覺主體(Hearing Subjectivity)
2.2.2.聽覺機器(Audio Machines)
2.2.3.純粹聽覺(Pure Listening)
2.2.4.音樂建制(Music Establishment)
2.2.5.古典音樂(Classical Music)
2.2.6.民族音樂(Ethnic Music)
2.2.7.序列音樂(Serial Music)
2.2.8.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
2.2.9.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
2.2.10.現代音樂主體困境(The Predicaments of Contemporary Music Development)
3.前衛之聲與擴張聽覺(Sounds of Avant Garde and Listening Expansion)
2.3.1.前衛噪音解主體(Avant Garde Noise as an Agent of Deconstruction)
2.3.2.前衛的馴化(The Taming of the Avant-Garde)
2.3.3.擴張聽覺(Listening Expansion)
第三章 聲音機器(Sound Machine)
1. 聲音機器(Sound Machine)
3.1.1.聲音機器(Sound Machine)
3.1.2.身體機器(Body Machine)
3.1.3.社會機器(Social Machine)
3.1.4.反媒體藝術(Anti-Media Art)
2.通用機器(General Machine)
3.2.1.耳朵原始(Primitive Ear)
3.2.2.空間認知(Spatial Cognition)
3.2.3.心理物理(Psychophysiology)
3.2.4.主觀聽覺(Subjective Hearing)
3.2.5. 非典聽覺(Unconventional Hearing)
3.2.6. 說話機器(Speaking Machine)
3.2.7. 文字機器(Writing Machine)
3.傳輸機器(Transmission Machine)
3.3.1.傳輸藝術(The Transmission of Art)
3.3.2.空氣傳輸(Air Transmission)
3.3.3.聲音與建築(Sound and Architecture)
3.3.4.投音空間(Projection Space)
3.3.5.電報(Telegram)
3.3.6.電話(Telephone)
3.3.7.廣播-無線電(Radio)
3.3.8.廣播藝術(Radio Art)
3.3.9.數位音樂界面(MIDI)
3.3.10.電聲現像(Electronic Voice Phenomena)
4.紀錄機器(Recording Machine)
3.4.1.錄音藝術(Recording Arts)
3.4.2.樂譜機器(Sheet Music Machines)
3.4.3. 自動樂器(Automatic Instruments)
3.4.4. 留聲機(Phonograph)
3.4.5. 磁帶錄音(Magnetic Recording)
3.4.6. 光學錄音(Optical Recording)
3.4.7. 錄音與原真性(Recording and Authenticity)
5.合成機器(Synthesis Machines)
3.5.1. 合成前史(The History before the Innovation of Sound Synthesis)
3.5.2. 謝樂鳴(Theremin)
3.5.3. 瑪特諾之波(Onde Martenot)
3.5.4. 光學合成(Optical Synthesis)
3.5.5. 合成器(Synthesizer)
第四章 超越聲音藝術(Beyond Sound Art)
4.1.1.誰的現代藝術? 誰的聲音藝術? (Whose Contemporary Art Is It? Whose Sound Art Is It?))
4.1.2.科技藝術?(Technology Art?)
4.1.3.媒體藝術?(Media Art?)
4.1.4.跨領域藝術?(Interdisciplinary Art?)
4.1.5.聲音溯源(Tracing the Source of Sounds)
《上海文学的都市性(1990—2015)》内容简介:走进90年代的上海文学 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文学的主角 纪实与虚构、日常与传奇、自我与
《江南明清椅子珍赏录》内容简介:你心中的“江南”。除了田田莲叶,烟雨楼台。还有什么旖旎风光?你知道的“明清”,除了宫廷剧中
母亲葛芬、女儿杨之俊、外孙女陶陶一家三代红颜相依为命。之俊的第一次婚姻失败后,对爱情已无所要求。然而叶成秋之子,花花公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学术专著,力求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客观环境的内在联系及
《工业4.0:概念、技术及演进案例》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完整地论述了工业4.0的概念、框架、主要关键技术以及企业向4.0演进的策略方
该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张中行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如何写作的小书,作者总结自己同语文打五十余年交道的经验和体会,以简明
马蒂在绝境下,不得不踏入伤心咖啡店,在那儿,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追求的事物,吉儿为社会奉献,素园为生活压力所恼,藤条追求财富
《李敖快意恩仇录》是李敖在1997年出版,坦白回忆他个人的成长,一时之间唤起整个社会对的美好回忆,成为横妇书市的风云之作。李
《自立》内容简介:这是美国作家爱默生的随笔集,作为“美国的孔子”,他的思想已经成为美国自由传统的一部分。在这本《自立》,是
《文案爆炸:轻松写出打动人心的销售文案》内容简介:不得不承认,乘着互联网的东风,1个好的文案人已远远强过100个销售员。为什么
《陶庵回想录》内容简介:这本书是现代作家、编辑家陶亢德的回忆录,撰写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没有公开发表。陶亢德曾任上世纪三
《与距离斗争》内容简介:《与距离斗争:中国和西方的古代世界史研究》是长江学者晏绍祥世界古代史研究的合集,共收入七篇古典历史
《中国人的脸》以社会、思想、文化、生活见闻方面的随笔为主,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偏向于“准风月谈”的那一类文字。这些作
《托尔金的袍子》内容简介:《洛丽塔》《在路上》《尤利西斯》《麦田里的守望者》《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场名著珍本的拍卖大
《底色》讲述了十六岁的男孩这样说他的相思:明明知道不可以也不值得,可她的名字就像是生了根一样长在心里。这才是真的喜欢。就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诗出自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的奠基
《谁“拆”了我的汽车:透视底盘构造与原理》内容简介:《谁“拆”了我的汽车:透视底盘构造与原理》是“刘总监解车热线书系”之一
《不断持续的幻觉》内容简介:“爱因斯坦”这个名字已成为天才的同义词,他的相对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而他的方程E=mc²是有
《聆听父亲》是张大春回忆父亲的散文。由于年迈的父亲意外摔倒,张大春于父亲生命进入末期的时候,开始给还未出生的孩子说故事,
《惜君如常》:一份写给中国文化的纯真与深情,以温暖的底色书写中国文人的气韵和文字品格。底色里有山高水长的人间情意,有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