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钦文是鲁迅的学生和挚友。从他一九二〇年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的课开始,十数年间,师生之谊,朋友之情,从未问断。他关于鲁迅的这些文字,对走近鲁迅、研究鲁迅,都是很有意义的。 许钦文回忆鲁迅文字的第一次全编,这些文字翔实、细致、亲切,写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容。
三间正屋的后面,中间突出了一点。鲁迅先生指着那凸着的地方说:“ 这一间小房子,在北京是叫做‘老虎尾巴’的;从整排房屋看来,这好像是伏在地面上的老虎拖出的尾巴,所以叫做老虎尾巴。”
鲁迅先生在老虎尾巴里给了我们不少教言,给我们吃了不少点心,也给了我们不少书刊。而且他总是把给我们的书刊亲自包扎得方方正正平平稳稳以后才让我们带走;这是他爱护物品的表现,也是尊重作者的表现,因为送给我们的书,大概是由作者送他好几本,由他转送给我们的。
本书编辑说明在对鲁迅先生的哀悼中铁门相见时的鲁迅先生同鲁迅先生最后的晤谈祝福书(一)鲁迅先生的疑虑在老虎尾巴的鲁迅先生在给鲁迅先生责骂的时候鲁迅先生译《苦闷的象征》鲁迅先生著《故事新编》《鲁迅书简》读后感从“东壁下”看鲁迅先生的生活方式鲁迅先生的实事求是进一步研究鲁迅先生底遗作鲁迅先生的措词陶元庆的书面画鲁迅先生在砖塔胡同在老虎尾巴阿Q——阿桂、阿贵和阿鼠鲁迅先生和古典文学跟鲁迅先生学写小说鲁迅先生刻下的一个“早”字鲁迅先生帮助青年学费《彷徨》的封面画祝福书(二)忆沙滩忆春光社“五四”时期的学生生活鲁迅先生是这样帮助青年的鲁迅先生和图书馆砖塔胡同鲁迅在杭州鲁迅先生和我的《神经病》《鲁迅日记》中的我祝福书(三)鲁迅和陶元庆鲁迅在五四时期来今雨轩假鲁迅伴游杭州老虎尾巴铁门告别最后的晤谈鲁迅先生和青年鲁迅书信中的我鲁迅和副刊鲁迅和戏剧水仙花刺猬石由于左联的感受论鲁迅笔名之多关于《祝福》鲁迅在天津致姜德明鲁迅卖金牌许钦文(自传)《许钦文小说选集》后记《<鲁迅日记>中的我》小引卖文六十年志感
《田艺苗的音乐课》内容简介:随着音乐进入中国孩子的中考范围,音乐教育备受关注。如何从小培育孩子的音乐素养?如何给孩子进行音
《上海法租界的警察(1910-1937年)(英文版)》内容简介:上海法租界警察是法国驻沪领事直接领导下的警察机构,是维持法国在沪乃至
本书是《老成都系列》之一,作者对正史只注重大事件的呆板写法没有多少好感,因此想以鲜活有趣的细节,从传闻、笔记、笑话、民间
“中国人是善于调和的民族”――这话我从前还不大相信,因为那时我年纪还轻,阅历不到,我自己是不大肯调和的,我就以为别人也和
★最清淡优美的京都风物小说:饮酒。待月。看花。听雪。品茶。拾梅。祈愿。★爱情与命运,甘苦自知,百转千回;女子与女子,四季
这是一本集结柯裕棻过去在《联合报》“文化胭脂”专栏、《人间副刊》专栏、《联合文学》“逃逸路线”专栏等的文章、博客文章以及
插图既然是一门独具个性的艺术,是既依附于文字又相对独立于文字的艺术,它就要求创作者的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执著刻苦的创造精
《Python核心编程从入门到开发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以学会、用好Python语言进行软件编程为目标,不仅讲解了基本概念、数据类型、变
鲁迅经典杂文选:插图本,ISBN:9787544312561,作者:鲁迅著目录 1坟2华盖集3华盖集续编4而已集5二心集6南腔北调集7三闲集8花边
《超级工作整理术》内容简介:你愿意你的工作是一团糟吗?你愿意你的人际关系阻碍你的发展吗?《超级工作整理术》这本书会引导你快
《日本东亚政策研究》内容简介:本书研究内容包括琉球问题、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等,对近代日本外交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具有重
《幕味:重访影史与策展实践》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电影文集。作者从多年来从事电影策展工作的经验出发,精选了
这本集子收录的作品,源起自许多年前作者在台北的半载勾留。四格八格接接续续在台北的一份晚报上发表,后来转在香港一份日报里出
ThecreatorofthecomiccharacterSirHumphreyAppleby(of"YesMinister"and"YesPrimeMinis...
★你经常有目光短浅的时候,愤怒的时候,万念俱灰的时候,无聊度日的时候,这个时候,你需要文学和艺术。★这是新世相创始人张伟
简媜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乡村古朴、圆和、亲切的氛围让她获得更多的是生存的宁静。她的笔触抒情如诗,包容着浓烈的柔情,充分
祖籍江苏的香氏,有一妾侍之女,名叫香雪海,由于母亲失宠,雪海从小便在修道院过着孤独的寄读生活,直到父亲临终才与她相认,让
说不尽的阿Q:无处不在的魂灵,ISBN:9787505927575,作者:陈漱渝主编作者简介 陈漱渝,1941年出生于重庆,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
李银河教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性学是她一生的研究主业。这本书的内容,按话题分为性别、爱情、倾向、观念
跟着许知远,再一次梳理这个混乱的世界本书作为许知远任职于《经济观察报》期间写的国际时政评论文集,其中的激情和理智总是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