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1867年(庆历三年)2月9日,东京人。夏目家在江户地方有庞大势力,金之助身为家中幺子(排行第八),由于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渐没落,双亲并不希望这位幺儿的降生,所以出生后一度被寄养在别人家,两岁时便被过继为严原家的养子,此后因养父母情感不睦以及养父的工作影响而经常迁居。十岁时才总算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然而这样的幸福日子极其短暂,父兄一向与他不睦,并对他浓厚的文学志向不以为然;其母在他十五岁时便因病去世,金之助十九岁时就已离家开始其外宿生涯。这些遭遇相信对于金之助的心境及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从几部带着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如《少爷》、《三四郎》、《之后》、《道草》等等都可见其端倪。故事里的主人翁多半有着良好的家世,却不受父兄所重视,也因此他们往往是孤独地,很早就意识到要自力更生,但内心里则无不渴求亲情的温暖。有人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作家因自身的遭遇或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意识到真实世界的不完满,呕心沥血发而为文,才有感人的作品问世,但这份感动人心的力量往往来自于苦痛与不幸。重新回顾夏目漱石的生平,便知此言不虚。1874年,七岁,入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夏目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
1888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中学。与同学--后来的俳句运动倡导者正冈子规结为挚友,22岁那年,便以汉文来评论正冈子规的《七草集》诗文集,并以汉诗体作游记《木屑集》。就在这年,首次使用“漱石”为笔名。这个颇具汉学意涵的名字据说其典故取自于中国的《晋书》孙楚传,相传孙楚年轻时想体验隐居生活,便对朋友王济说要去“漱石枕流”,王济对曰:“流不能枕,石不能漱。”孙楚于是辩称:“枕流是为了洗涤耳朵;漱石是为了砥砺齿牙。”这个故事显现了孙楚的不服输。金之助以“漱石”为笔名正符合他坚强的意志,但也有另一说法是金之助和孙楚均被视为怪人,故以“漱石”的典故以自喻。从此明确了“以文立身”的人生宗旨。同时他察觉到学习英语成必然的趋势,唯有精通英语才得以跟上时代潮流、强化国家,跻身为社会菁英份子。
1890年,23岁夏目漱石的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就读,成绩斐然,并不时发表学术论文,因此1893年大学一毕业,他就在校长的推荐下顺利进入东京高等师范任教,同时积极参与正冈子规的俳句革新运动。两年后他辞职到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次年转入熊本第五高等学校。此后便一直担任教职到33岁(1900)1900年,夏目漱石奉教育部之命前往英国留学两年。夏目漱石不以在英文的优异表现自满,相较于明治维新之后时人竞以西学为尚的举动,夏目漱石却以他原有的汉学及日文基础,积极创作,发表了不少诗歌、俳句。苦读的生涯自然也影响身心健康。27岁罹患肺结核,为了养病,赴鎌仓圆觉寺参禅,参禅的生活丰富了日后创作的题材,但他的病情并未十分好转,再加上神经衰弱,厌世的心情由是萌发。
回到东京后没多久与中根镜子结婚并于同年升任教授,留学时期,夏目漱石体认到所谓的英国文学和他以前所认识的英文有着极大差异,精通英文不足以增强国势,这使夏目漱石赖以生存的理想几乎幻灭,再加上留学经费不足,妻子又因怀孕而极少来信,他的神经衰弱因此更为加剧,一直到回国后他始终为神经衰弱所苦,但也刺激他更专注于写作。1903年返回日本,任第一高等学校英语教授和东京大学英国文学讲师,并常给《杜鹃》杂志撰写俳句、杂文类稿子。1905年,38岁时在(杜鹃)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我是猫》,备受好评,应读者要求而一再连载。深受鼓舞的夏目漱石因而有了创作的力量,此后十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
在夏目漱石《文学论》的序文里,有这样一段:“在这里我决定,将从根本上解释‘何谓文学’的问题。同时我下决心,利用今后一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个问题,从而把它当做该研究的第一阶段。我把一切的文学书籍都收拾在行李底层,已经把自己关在一家租房里。我之所以要通过阅读文学书籍来知道何谓文学,是因为我相信以血洗血的手段乃为有效。我发誓,一定要追究文学到底产生于怎样的心理需要,因而在这个世界里生成、发达和颓废的。也发誓一定要追究,文学到底产生于怎样的社会需要,因而存在、兴隆和衰亡的。”
红与黑 本书特色 在中国*有影响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海明威推荐的“必读书”;毛姆赞之为“真正杰出的文学书” 虽有精彩绝伦的爱情故事,实则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小说...
本书系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一部名著。它写成于1854年,其时英国的宪章运动已被反动的资产阶级镇压下去,阶级矛盾愈来愈尖锐。主
来自旧金山的绅士 本书特色 布宁从自己对俄罗斯大自然的记忆的不尽宝库中,能够重新吸取到创作的愉悦和欲望。他以自己生活于其中的那个时代之同样的简朴,来想像俄罗斯的...
福尔摩斯探案精品集 内容简介 柯南·道尔(1859——1930),英国杰出的侦探小说家、剧作家。毕业于爱丁堡医科大学,行医10余年,收入仅能维持生活。后专写侦探...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内容简介:这部故事集于1807年在伦敦以两卷本的形式出版,副标题是“专为年轻人而作”,是世界公认的非常优
简.爱-世界经典文学名著文库(英文原版附评注) 内容简介 简·爱(下称“简”)是个孤儿。自幼父母双亡,被寄养在盖茨海德庄园他舅舅家里,过着凄苦的生活。她的舅父去...
名著插图本--老妇还乡 内容简介 《老妇还乡》是以情节的双线节的双线对比发展为其基本结构的:一条是居伦人在贫穷中经不起金钱势力的引诱而良心被收买的过程,一条是男...
金银岛 本书特色故事的主人公吉姆,是一个十岁大的小男孩,吉姆的父母在黑山海湾旁经营一家旅馆名为「本鲍上将」。有一天,旅馆来了一位脸上带着刀疤、身材高大结实、非常...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内容简介:本书既保留了原作无规则的标点符号和异乎寻常的书写方式,又突出了原作完成和未完成的两个部分
童年.少年.青年-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 内容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童年·少年·青年》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SomersetMaugham)于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父亲是律师,当时在英国驻法使馆供职。小毛姆不满十
白鲸 本书特色 《白鲸》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梅尔维尔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土*优秀的小说之一,因描写了海上航行和纷繁的捕鲸生活,而被誉为“捕鲸业的百科全书”,《...
《树屋》是一部直视人生绝境的温暖疗愈小说。比起努力地活着,有时候逃避更需要勇气。日本三大女作家之一角田光代文坛二十年巅峰
叶甫盖尼.奥涅金 本书特色 ●主编:著名的外国文学学者柳鸣九先生主持●著名的译者:如几个主要语种的翻译者——罗新璋“傅译传人”法语著名翻译家;杨武能“文学翻译家...
《伊索寓言》内容简介: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译本) 本书特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译本)》系作者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参与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参与重建国民...
彼得·潘,满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树叶和树浆做的衣服,一个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可爱的小男孩。因为害怕长大,他在出生
《瓦尔登湖》内容简介:《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1845年3月,梭
《契诃夫小说选集·医生集》内容简介:本集收入小说3篇。《医生》写一个女人因为贪财,在亲生儿子奄奄一息的时候,仍不免于作假;《
少女小光迎来了她家的新成员,一只前脚裹着白毛的小狗。妈妈给她起名叫袜子。妈妈经常教给小光,要和袜子交朋友,不要忘记与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