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理解来进行文学史概念的引导,传递出文学史的信息;同时,打破以往文学史一元化的整合视角,以共时性的文学创作为轴心,构筑新的文学创作整体现,显示出特定时代多层面的精神现象。
本书贯穿了主编陈思和的几个颇具创见的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多层面”、“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民间的理想主义”、“共名与无名”等,以此梳理当代文学史的复杂成分和发展流变。
本书以文学现象为依据,在介绍文学运动史料和文学史背景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作品分析方面,使学习者通过解读作品去实现对文学史中体现出的精神传统的理解。书中将当代文学史分为1949——1978、1978一1989、90年代以后三个阶段,对三个阶段的主导特征战争文化规范、和平建设时期新的文化规范以及“无名”时代的文化多元状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本书既是一部普及性的文学史教材,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探索性,适合大专院校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也适合文学研究者做参考。
前言
绪论 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分期和发展概况
第一章 迎接新的时代到来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转型
第二节 胜利者的政治抒情:《时间开始了》
第三节 寻找时代的切合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
第四节 潜在写作的开端:《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第二章 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
第一节 民间文化形态与农村题材创作
第二节 民间艺术空间的探索:《山乡巨变》
第三节 民间立场的曲折表达:《锻炼锻炼》
第四节 民间艺术的隐形结构:《李双双》
第三章 再现战争的艺术画卷
第一节 战争文化规范与小说创作
第二节 战争小说的巨构性探索:《红日》
第三节 战争小说的传奇性:《林海雪原》
第四节 战争小说与人性美:《百合花》
第四章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
第一节 确立现代历史叙事模式
第二节 家族和历史的命运组合:《三家巷》
第三节 旧时代的民间生活浮世绘:《茶馆》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心灵搏斗掠影:《红豆)
第五章 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
第一节 “双百方针”前后的文艺界思想冲突
第二节 新的矛盾和困惑:《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第三节 思想者的苦恼:《望星空》
第四节 受难者的炼狱之歌:《又一名哥伦布》和《有赠》
第六章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第一节 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
第二节 知识分子英雄形象的再现:《关汉卿》
第三节 知识分子心声的曲折表露:《陶渊明写< 挽歌> 》
第四节 清官形象的理论与创作:《十五贯》与《况钟的笔》
第七章 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
第一节 进入汉语世界的多民族文学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整理与改编:《阿诗玛》
第三节 民族风土的记忆与诗惰:《正红旗下》
第四节 汲取民间营养的文人创作:《划手周鹿之歌》
第八章 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
第一节 时代的抒情与个人的思考
第二节 时代的抒情:《桂林山水歌)与《长江三日》
第三节 现实的讽喻:《燕山夜话》及其他
第四节 私人性话语:《无梦楼随笔》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文学的摧残及“文革”期间的地下文学活动
第二节 老作家的秘密创作:《缘缘堂续笔》
第三节 压抑中的生命喷发与现代智慧:《半棵树》与神的变形》
第四节 年轻一代的觉醒:《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与《波动》
第十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
……
第十一章 面对劫难的历史沉思
第十二章 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
第十三章 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
第十四章 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
第十五章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第十六章 文化寻根意识的实验
第十七章 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第十八章 生存意识与文学创作
第十九章 社会转型与文学创作
第二十章 个人立场与文学创作
第二十一章 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
第二十二章 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人生有太多没有来得及说出来的话,直到阴阳相隔,才知道多爱你。”书里有一个平凡而不幸失婚的母亲,50后生人,以最纯粹的母爱
红楼十五章 本书特色 在这个流行伪知识和本本主义的时代,《红楼十五章》是一本罕见的由一个真正的学者写就的有思想创造力,真知灼见并且充满激情的著作。著名旅美思想文...
腧穴特种疗法大全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各种腧穴疗法。详尽叙述其操作方法、适应病证及洋意事项,下篇为腧穴特种疗法,在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科...
环境伦理-全球话语中国视野 节选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一个幽灵在地球上四处漫游。这个幽灵就是生态危机。 20世纪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人类在全...
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思潮 本书特色 《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思潮》以文学精神的演变为主题,由“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这一思想主线贯穿始终,将笔触延伸到了当下正在发生着的“...
西北宗教论丛(第1辑) 内容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拥有30多个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性大学。从它开办之日起,学校开设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课程,为各个专业学生的必...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设计与应用技术 内容简介 地震模拟振动台是抗震研究的重要试验设备之一,是集土建、机械、液压、电子、计算技术和控制技术等高科技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本...
《江泽民文选》学习导读 内容简介 本导读开篇收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和2006年8月1...
花季--与初中生谈作文 本书特色 《花季:与初中生谈作文》作者韩樱小姐,大体上符合的三个标准:谈作文方法的书,尤其是给中学生看的,太多了,真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
词学胜境(纪念典藏本)(精) 本书特色 唐圭璋先生毕生致力于词籍整理与词学研究,《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嘉惠士林,已成为当代学者案头**的经典,...
《曾国藩家训译注(全二册)》内容简介:本书选编曾国藩家训139则,以光绪五年(1879)传忠书局本《曾文正公家训》为底本,以岳麓书
文字学概论-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刘大白编著的《文字学概论》以中国文字为研究对象,首叙文字性质、效用与要素,继而详论汉字的起源、构成、发生演变、形态,终而...
无边的乡愁-悲剧精神与华语诗学 本书特色 田崇雪编写的《无边的乡愁:悲剧精神与华语诗学》研究了周梦蝶、郑愁予、洛夫、余光中、痖弦、黄翔、犁青等几位中国香港、台湾...
斯特拉奇与新传记-历史与文化的透视 本书特色 《斯特拉奇与"新传记":历史与文化的透视》:“新传记”之所以值得研究,是因为它强调人性关怀,注重通过传记追寻历史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宋辽金卷 本书特色 郭预衡编著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宋辽金卷)》是配合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而编的辅助教材,已列入国家教委组织制定...
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系列”的一种。全书以大量翔实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在社会史、思想史的背景上,紧扣先秦与两汉时代社会体制的重...
红殇 内容简介 岑雪屏和吴洁梅是两个漂亮而又性格恬静的军官太太,都酷爱《红楼梦》。当她们相会在北方的一个小城之后,很快成为难舍难分的挚友。然而没多久,命运就将她...
《暗夜独行:今天如何读鲁迅》内容简介:今天为什么读鲁迅?也许一句话就够了:鲁迅是“现代文学第一人”。他一生创作了《呐喊》《
陈世骧(1912—1971),字子龙,号石湘。河北滦县人。1935年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留校任讲师。抗日战争爆发后离开北平,
乌昼啼:1957年“鸣放”期间杂文小品文选 内容简介 《乌“昼”啼》的编者嘱我为此集的出版写篇序言,终于从命,是由于自己同杂文有过线分,几年前还出过一本杂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