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写的总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了我古近代文学的基本面貌,要求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限于主客观的种种条件,实际的工作必然和上述要求有所距离,书中的不当以至错误必然不可避免。
下面是对编写工作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说明: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负责总纂,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协作编纂;本书各册的编写方式不取一致,采用主编或编著者负责制,即各册的学术观点、学术质量统一主编或编著者;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各种原因,本书中不仅对少量用汉语写成的少数民族古典文学作家、作品作了论述。
本书的断限上起刘宋,下迄隋代。其中“十六国”文学大部分产生于东晋,陶渊明的不少重要作品则在刘裕代晋以后。为了叙述上的方便,经编委之间协商,决定把“十六国”文学划归本书,陶渊明划归《魏晋文学史》。
目 录
编写说明
第一章 南朝文学概说
第一节 南朝的社会和文化
第二节 南朝文学的繁荣
第三节 南朝文学的特色
第四节 各体文学的发展
第二章 晋宋之间诗文风气的嬗变
第一节 玄言和山水
第二节 题材的多样化
第三节 艺术形式的发展
第三章 谢灵运和谢惠连
第一节 谢灵运的生平
第二节 谢灵运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性格
第三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其他作品
第四节 谢惠连
第四章 颜延之和谢庄
第一节 颜延之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颜延之的诗文
第三节 谢庄
第五章 鲍照
第一节 鲍照的生平
第二节 鲍照的乐府诗和其他诗歌
第三节 鲍照的赋和文
第四节 鲍照的影响和鲍集的版本
第五节 鲍令晖
第六节 汤惠休
第六章 江淹
第一节 江淹的生平
第二节 江淹的诗歌
第三节 江淹的拟古诗
第四节 江淹的赋和文
第七章 永明诗风的新变
第一节 从元嘉到永明
第二节“永明体”的特色
第三节 诗歌声律的探讨
第四节 新体诗
第八章 谢�和王融
第一节 谢�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谢�的诗歌
第三节 谢�的辞赋和骈文
第四节 谢�的影响
第五节 王融
第九章 沈约及范云 任�
第一节 沈约的生平
第二节 沈约的文学主张和作品
第三节 范云
第四节 任�
第十章 王俭、张融、孔稚�和齐代其他作家
第一节 王俭和齐初文人
第二节 虞炎 虞羲及其他诗人
第三节 张融
第四节 孔稚�和刘绘
第十一章 何逊、吴均、柳恽和梁代前期作家
第一节 何逊
第二节 吴均
第三节 柳恽及其他作家
第十二章 《文选》
第一节 总集的出现和《文选》的编定
第二节《文选》的选录和分类
第三节《文选》的影响和后人对《文选》的研究
第十三章 从“永明体”到“宫体”
第一节 宫体诗的出现
第二节 宫体诗出现的原因和对它的评价
第三节 萧衍父子
第四节 庾肩吾和刘孝绰兄弟
第十四章 徐陵 阴铿和梁陈之间文学
第一节 徐陵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节《玉台新咏》
第三节 阴铿
第四节 沈炯 周弘正和陈初作家
第十五章 江总和陈代其他作家
第一节 陈代诗风的变化
第二节 张正见 刘删 祖孙登
第三节 江总 姚察
第四节 陈后主及其侍从文人
第十六章 南朝乐府歌辞
第一节 南朝乐府新声的兴起和发达
第二节“吴声”和“西曲”
第三节 南朝乐府歌辞的文学特色
第十七章 《文心雕龙》和《诗品》
第一节 刘勰和《文心雕龙》
第二节《文心雕龙》的创作论
第三节《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和文学批评史观
第四节 钟嵘和《诗品》
第十八章 北朝文学概说
第一节 北朝的社会和文化
第二节 北朝文学的发展和分期
第三节 北朝文学的特色
第十九章“十六国”文学
第一节“十六国”文学概况
第二节 王嘉和《拾遗记》
第三节 苏蕙 苻朗和僧肇
第四节 张骏和李�
第二十章 北魏和北齐文学
第一节 北魏初期文学
第二节 北魏中后期文学和温子�
第三节邢劭 魏收和北齐作家
第二十一章 《水经注》 《洛阳伽蓝记》和
《颜氏家训》
第一节《水经注》
第二节《洛阳伽蓝记》
第三节 颜之推和《颜氏家训》
第二十二章 庾信
第一节 庾信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庾信前期的作品
第三节 庾信后期的作品
第四节 庾信的成就和影响
第二十三章 王褒和西魏北周文学
第一节 西魏的文化和文学
第二节 王褒
第三节 北周其他作家
第二十四章 北朝乐府和歌谣
第一节 北歌的创作和流传
第二节 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木兰诗》和《敕勒歌》
第二十五章 《世说新语》和南北朝志怪小说
第一节 小说在南北朝的发展
第二节《世说新语》
第三节 志怪小说
第二十六章 隋代文学
第一节 隋代文学鸟瞰
第二节 卢思道
第三节 薛道衡
第四节 孙万寿和由北齐入隋的文人
第五节 隋代的南方文人
第六节 杨素和隋炀帝杨广
第七节 民歌和农民起义的诗文
第二十七章 南北文风的融合
第一节 南北文风的区别
第二节 南北文风的融合过程
后记
茶语者 本书特色《茶语者》是一本有关茶的主题散文集,分“茶之史”“茶之事”“茶之人”“茶之器”四部分,系统地从茶的发现,栽培,加工,营销,品饮、传播种种,进入哲...
方寸消失的飞蛾:自然与喜悦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写给母亲和初恋的凄美回忆录,作者的初恋即是自然。童年时代的麦卡锡,母亲因身患精神疾病而入院。偶然遇到的五彩斑斓的蝴...
他乡笔记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二十二篇历史文化散文,是作者行走在中国大地上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后附录收录了郁风老师的《蓝印花布的生命》和冯骥才老师的《文...
徐敬亚诗选 本书特色 1.精选著名诗人徐敬亚《早春之歌》《白的雪,黑的土地》《雪·新年·我》等多首诗歌2.至真至诚的诗歌信仰在生命与世俗之上3.紧张的生活需要诗...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195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1985年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成为职业作家。1999年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
未走之路-弗罗斯特诗选 本书特色 本书是“蓝色花诗丛”之一种,收入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的诗作122首。这些诗选自其诗集《雇工之死》《西流的小河》《林间小屋》《牧...
《余音:学术史随笔选 1992—2015》内容简介:国家与民族的动荡不安,把所有学者抛进巨浪颠簸之中,把那个时代知识人的心灵撕得四分
本书从国际文凭(IB)课程的视角重新解读文学经典,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各领域的多部经典名著。作者钱佳楠既是资深的IB中文老师,又是作家,她...
愿将心事付瑶琴:读史随笔 内容简介 古来文人学士多偏处斗室,把管仰屋,兴之所至,即命笔为文,而有行云流水之趣。本书精选作者散文、随笔40余篇,皆挚情实感,字贯珠...
这本童诗集虽然只选了二十首诗,但时间的跨度很长,从新诗发轫时期到近三十年的新时期,都选了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其中包括了叶
全球寻找“北京人” 本书特色 这是迄今为止我读到的描写周口店和和“北京人”全面、系统、真实的一部书。我们这么大一个民族,应该有这么一部书。——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
海外寄霓君 本书特色 “大家书斋”以“名家+经典”的形式组合而成,汇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内容短小精悍、可读性强,...
散文2008精选集 目录 卷壹李汉荣|目光【外一篇】耿立|藏在草间汗漫|盆地书许俊文|青海长云路雪莹|旧城之伤王族|鹿马温|和一座城市相关的几何形状孙远刚|庄稼...
雅舍谈吃 本书特色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初版收录文章57篇,每篇都以一种食物的名称为题目,篇篇精致,充满闲情逸趣,读来常常口齿生津,馋涎欲滴。...
男人东西南北 内容简介 美不盛收的上海男人,木纳闷骚的陕西男人,强悍泼辣的武汉男人,野火湖湘的湖南男人,宽容果敢的广东男人,张嘴一侃爷、闭嘴一哥们的北京男人……...
延龄草 本书特色 1、一个人懂得,为什么这芬芳的旧大陆曾经如此支配了我们的画家和诗人的情感和想象力:因为它渗透了人类的品质,并因时间长久的贮藏而松软肥沃,它是岁...
《战略动态与绩效》内容简介:本书以四家IT行业上市公司中兴通讯、苹果公司、诺基亚、阿尔卡特为研究样本,以战略事件发生的月频次
一对小兔子-胡适夫妇两地书 内容简介 胡适晚年时曾以“过来人”的心情总结过他跟汀冬秀结合四十余年而终于不弃的经验。他说:“我认为爱情是流动的液体,有充分的叮塑性...
在华一年:苏联电影记者笔记(1938-1939) 本书特色 《在华一年》是一部真实记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中国军民团结御敌、奋起抵抗侵略的纪实著作。本书被誉为苏...
雪珂 内容简介 周嬷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天啊!她的独儿子亚蒙,竟敢拐带颐亲王府里唯一的格格私奔!而刚烈的格格雪珂就在新婚之夜,源源本本供出昔日的不贞,并以断指之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