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对当下中国的教育现状进行了独到的观察与剖析。身在教育体制之中,作者所见真切,所感颇深。第一辑“以自由看待教育”中的教育观察和教育随笔,反思当下教育,提出个人意见。第二辑“教育从孩子开始”,以父亲的身份,叙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心得乃至惶惑。第三集“守住教师的底线”,以“一厘米主权”为价值标准,讨论教师如何坚守底线,寻找有意义的教育。
序一 公民练习:寻求普通人的意义
序二 《阅读抵抗荒诞》:所有的智慧都在朝阳的那一面
第一辑 以自由看待教育
我所思兮在山腰——从教十三年记
带一本书去课堂
语文是公民教育的通路
高考不开放则作文无自由
高考制度对年轻人的三重束缚
开放只是暂时的,规矩才是永恒的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
“代读”是一个富有智慧的发明
所谓“文理分科”就是穷折腾
制度性歧视与代课教师悲剧的根源
用思想启明教育之光
大学通则的中国困境
教育多元时代的空谷足音
长沟流月去无声——教育史上的“民国范儿”
第二辑 教育从孩子开始
孩子,你慢慢来
未来的主人翁
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人生
请让他们慢慢长大——对小学现行三套语文教材母亲与母爱话题的研究综述
我反对泛道德.而非反对道德
用一生学习做父亲
绘本和孩子
童年的消逝——写给菜虫五周岁的儿童节
祈望天下父母永远懂得孩子的心灵
第三辑 守住教师的底线
观念正确的学生与恪尽职守的教师
卢安克.我们离他的世界还很远
不是心怀理想.而是身怀利器
魔兽世界改善人性——兼谈网络游戏的教育学意义
敢有歌吟动地哀——那些感我至深的诗歌
影响我至深的一本书——《唐宋名家词选》
在鲁迅路口
在悖谬中坚持有趣——有关《独唱团》
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善良
我独爱他孤独的失败人生——有关《放牛班的春天》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我所认识的范美忠
一个人在途中——记我的朋友郭初阳
过去的每一日都饱满有质地——关于我的朋友吕栋
关于杭州三联书店关张答杭外同学问
中小学教师可能是知识分子吗——对话梁卫星
倾听一种自上而来的声音——答童蓓蓓问
后记 不想被世界改变的人
旅行对于吴淡如,就像是一种注定的召唤。她总是克制不住想要出去走走的冲动,她既能享受一个人旅行的自由与浪漫,也能拥抱有伴同
我仿佛结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他们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是的,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路。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每一
本书为作者第一本短文集。作者在书中选辑百余篇短文,按其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学问与学校”,以教育和学术为中心,多是针
《中国奇迹背后》内容简介:2018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邀请
《鲁迅与许广平》内容有:“满天星斗”的教师,第一封信,醉打许广平,师母朱安,广平的初恋,定情,为鲁迅说话,五十得子的欣喜
《暗示》是一本非常独特的书,它的写作缘于《马桥词典》的完成,并试图推翻《马桥词典》的某些结论。“我必须与自己做一次较量,
《世界大师散文坊•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叔本华散文选》内容简介:常识,于社会而言是公民意识,于个人而言则是一种觉悟。这是一本常
《学习的革命:行业精英TOP论坛主旨报告文字实录》内容简介:中国寿险行业正处于专业化经营转型期,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力是“学习力
《朱光潜谈美》主要内容: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泰斗和主要奠基者、开创者之一,也是本世纪以来我国为数不多的德高望重的大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增订本)》内容简介:中国过去四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是和土地制度安排与变革有很大关系的。独特的土
作者希莉格主持「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STVP)多年,是非常成功的創意與創業導師,專門教導大學生(特別是以當工程師為志向)如
《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内容简介:在世纪之交,拉纳·达斯古普塔来到印度德里,一个百万富翁与贫民窟并存,机遇和腐
《青少年身体训练动作手册:徒手训练》内容简介:“青少年身体训练动作指导丛书”共8册,是中国青少年体能训练师认证参考教材,并得
丸尾常喜,1937年出生于九州熊本县人吉市,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后,到大阪市立大学拜增田涉教授为师研究中国文学。增田涉30年代游
《ARKit原生开发入门精粹—RealityKit+Swift+SwiftUI》内容简介:本书采用RealityKit框架,对ARKit原生开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
《声在树间》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亲近乡村的散文集。村庄的每一个地方、每一种动植物、每一个人物、每一则故事都是作者描写的对象
《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夏加尔》内容简介:本书的亮点是每幅经典画作都以孩子的视角、孩子的语言对经典艺术作品提问,以问答的形式
《p5.js互联网创意编程》内容简介:p5.js是一个以Processing语言为基础的JavaScript库,经常用于互联网数据可视化和互动艺术创作。
《聂绀弩杂文集》收录作者生前亲手编定的121题杂文,涵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精品,历史与现实的观照,文学与生活的冲突,社会
1927年生,原籍中国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1980年代初,木心先生旅居纽约,重拾被中辍十余年的文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