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理一直是一个说话“带骨”的人。广东话“带骨”就是话中带刺,永远用一种批评的角度。我希望,他这本书,能够带给大家一种冲击,因为那种“带骨”的表达,其实是需要很深厚的功力的。——凤凰采访总监 闾丘露薇
在香港文化界,林沛理自成一派,卓立独行,很有自己的一套。以《反语》月旦文章,需要有交手对象,他几乎跟我所有尊敬的前辈都曾交手,可见其勇气。在重视读者诠释的社会,真正与文本对话的,往往是读者而非作者。我们都在光影中瞻前顾后,林沛理却能乐在光影,不止自我陶醉,更令读者都沉醉起来了。——香港国际关系学者 沈旭晖
香港少数的文化精英。——台湾著名歌手 罗大佑
本书为香港著名评论家林沛理杂文集,分为五部分,谈及香港、政治、经济、民主、教育、80后、媒体、电影、文化名人、明星等。文章风格独特,逻辑严明,持之以据,主旨鲜明,论述简洁有力。
推荐序 一个唱反调的人_闾丘露薇
第一部分 香港作为标本
香港大学的尴尬
被打入冷宫的“常识”
通识教育培养批判力
假象与欲望绑架香港书展
香港人不懂得玩英文
英文的无孔不入
香港人的粤语乡愁
香港城市生活的力学和美学
玻璃就是城市的本质
商场在香港人生活中的角色
港人去哪里抽烟?
寂寞不寂寞
中产阶级的永恒困境
对富豪从崇敬到憎恨
贫穷与我们常在
富得只剩下一层豪宅
香港走到拐点了吗?
反高铁究竟反什么
错误口号与错误心态
被驯服的他者
重估香港价值
台湾行,香港不行?
香港社会的精神分裂
香港人主体性失落
港人新主体性的关键
英国核心价值与香港——香港人的“非典型被殖民者心态”二之一
香港为何是殖民特例?——香港人的“非典型被殖民者心态”二之二
第二部分 谁又懂得
谁又懂得张爱玲
张爱玲的反讽秘密
张爱玲的警世寓言
张爱玲与伍尔夫
认真审视龙应台
龙应台的感伤主义
一味靠“故”
绝版的韩寒
政治公关师余秋雨
可惜挥霍了白先勇
谁也不可以活两次童年
艺术作品的“改造性的提升”
第三部分 娱乐至死
拒绝Facebook的理由
Facebook的代价
维基揭密的壮观幻象
香港观众需揭竿起义
香港电视的另类迷奸
免费背后的巨大成本
香港是一个滔滔不绝的“谈话城市”
沟通与窃听的艺术
文化民粹主义的悲哀
媒体的选择与担当
传媒对名人的病态包装和炒作
第四部分 另一种影像敘事
李安是狐狸不是刺
张爱玲不相信眼泪
李安未解放性压抑
她将自己释放出来
女性的罪与罚
早就说过的故事
写给自由的情书
走出悲情的海角七号
中国电影与香港
中国网民是品味判官
“艾滋孤儿”的真相错位
功夫梦里的西方心态
电子游戏化的电影
延伸乐趣与考验智商
香港电影怎么了
香港电影作者已死?
香港电影:春梦了无痕——“寻找香港电影的香港性”二之一
香港电影挥别香港性——“寻找香港电影的香港性”二之二
第五部分 所在之处
中国妈妈的软权力
虐人又自虐的婚姻
常识在日常生活中节节败退
中文将会成为世界强势语言吗?
中国可以输出什么文化?
也谈中国受挫之痛
马可波罗式的敬畏
不期而遇的台湾经验
大悲当前,谦卑无语
我失掉的澳门
用庄子修正资本主义
过度自信的代价
马克思主义卷土重来
文字力量不容忽视
当性与政治纠缠
言论自由与冒犯的权利
后记
本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纽约知识分子观念的缩影,特里林采用了一条更宽广的途径——文学与文化的交叉研究,来应对当时的新批评主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荷兰九年的田园种植生活。其中包含了酸、甜、苦、乐,让读者领略不一样的异国(荷兰)风土人情。目录 1不算是序
本书评点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鲁迅诗歌,二是散文诗《野草》,三是回忆散文《朝花夕拾》。鲁迅研究专家吴中杰教授对每首诗歌
读林采宜的文字,经常会眼前一亮,心中一惊。作者善解人类风情,既能入乎其中,洞察幽微,又能超乎其上,俯视大千。——周国平几
《灵魂与心》内容简介:本书为钱穆先生探讨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的重要论著,是一部中国思想文化的养成史略。先生对中国古圣先贤
《苦菜花》内容简介:《苦菜花》以山东昆嵛山地区的农村为背景,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如何同日寇、汉奸、封
《侵权公平责任论(第二版)》内容简介:侵权公平责任是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以来,我国侵权法上长久不衰的理论
饮食、穿衣、单位、家庭、人情、面子……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惟其是最基本的,人们对这些时时处处可见的现象,也就习以为
RobertC.Martin,世界级软件开发大师,设计模式和敏捷开发先驱,敏捷联盟首任主席,C++Report前主编,被后辈程序员尊称为“Bob大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内容简介:从西周、东周到春秋,就是我们民族的少年时代。那时的人,是有着真性情、真血气的,因此有情有
《政府单位会计实务》内容简介:为了满足广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学习《政府单位会计制度》的需要,我们根据《基本准则》、目前印
《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内容简介: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老北京天桥的文化生态,作者对这一“杂吧地”独特的民俗与文化进行
本书是著名网络奇才和菜头的第一部个人文集。和菜头用我们最常用的语言作了一种奇妙的文字组合,恣意奔放、细小怒骂,笔力到处,
★黑塞常被人说起的是他的小说,也因小说闻名于世。但他同时也是位出色的诗人与散文家,这些散文多记录的是他对历史、社会的观察
朋黨、朋黨之爭與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有著不解之緣,但又深為歷代最高統治者所忌諱,正如唐人李絳對憲宗所云:"臣歷觀自
为了更好地普及鲁迅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出版了16卷注释本《鲁迅全集》和多种鲁迅作品的选本、单行本之后,从2002年春天开始,
毛尖寫影評多年。早年的影評集《非常罪,非常美》頗多「舊夢重溫」,是對大家傑作的致敬,但不少篇章盡顯洞見,更見修養。這本書
《拥抱逝水年华》内容简介:本书是“德波顿作品系列”之一。普鲁斯特的煌煌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那种谁都觉得自己应该去读但对大
《那个姐姐教我们的事》是沈奇岚在《女友》三年的专栏文章合集。文字漂亮、温暖,亲切,富有感染力。作者注重是一个人的内心和精
这本小说集,就是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的合集,包括了作者的全部短篇小说;所有各篇的编排都依照作者自己原来编订的次序。因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