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特拉克尔的第一部中文全集,包括诗歌、散文诗、剧本(断片)和大量异文诗。早期诗歌(《诗集》)具有巴洛克风格,华丽而迷狂;《梦中的塞巴斯蒂安》显示出中期成熟的诗艺,气韵舒畅,收发自如,透出一种悲切而肃穆的美;晚期作品则冷峻凝缩,诗才渐趋枯竭。诗人的风格自成 一体,堪称生命的绝唱。
特拉克尔诗歌的多义之声来自一种汇聚,即来自一种旨在其自身的、始终不可言说的合奏。这种创作的言说之多义性不是轻率者的模糊,而是执中者的严谨,后者介入了谨慎的“公正的直观”,并顺从于这种直观。
我们常常很难把这种在其自身之中完全有把握的更多义言说——它适合于特拉克尔的诗作——与其他诗人的语言划分开来,后者的多义性出自无把握的诗的摸索之不确定,因为后者缺乏本真的诗及其位置。特拉克尔的本质上更多义的语言所独具的严谨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是如此单义的,以至于它甚至无限超过仅仅科学—单义的概念的一切技术上的精确。
——马丁·海德格尔,《格奥尔格•特拉克尔,对他的诗的一种阐释》,1952
特拉克尔的形象属于利诺斯似的 神话形象;我凭直觉在《埃利昂》的五种现象中把握了此形象。就算它或许不是出自他自身,它或许也未必更明确……
在此期间,我得到《梦中的塞巴斯蒂安》,读过许多:感动、惊奇、猜测、茫然;因为我旋即明白,这种音韵和声响的条件独一无二,不可复得,正如一个梦可能恰恰赖以出现的那些情况。我想象,面对这些外观和内省,即使是亲近的人也总是像贴着玻璃窥探,被隔在窗外:因为特拉克尔的经历似乎进行于镜像之中,并且充塞了他的整个空间,而这个空间无法进入,如同镜中的空间。(他可能是谁?)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致路德维希·封·菲克尔的信,1915
他是一个酒徒,又是一个瘾君子,但是他从未丧失他那高贵的、经受过精神磨砺的姿态;从来没有人见过他酒醉后摇摇晃晃或多嘴多舌,尽管他那种柔和的、仿佛环绕无尽的缄默旋转的谈话方式常常在饮至夜深时奇怪地变得僵硬、尖锐、恶声恶气。但这样往往使他比旁人更痛苦,他让他言辞的短剑放射寒光,从他们的头顶闪入沉默的周遭;因为在这样的时刻,他显得具有某种简直使他的心流血的真实……
——路德维希·封·菲克尔,给库特·平图斯的报道,1919
在《梦中的塞巴斯蒂安》里面,他已经以如此巨大的激情吟唱他那首单调的歌,以至于不再有什么区别,只有这本狂热的书中的散文篇章暗示出一条突破诗歌的无法超越的完美的道路。阴郁的预言般的散文幻景让人强烈地预感到一种如今已被毁灭的发展潜力。可是人们竟让这位寂静的诗人——他与其杀人不如自杀——作为志愿兵上了屠杀战场!现在他完全寂静了。生于萨尔茨堡,死于克拉考——其间则是古老的奥地利。维也纳、因斯布鲁克和柏林有些人认识他。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谁;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作品:奥地利没有谁写过比特拉克尔更美的诗。
——阿尔贝特·埃伦施泰因,《被谋杀的弟兄》,1919
愧对蓝色的死亡(代序)_1 刘小枫
诗集
乌鸦_7
少女_8
入夜的罗曼司_14
在吉他回荡的红色树叶间……_16
米拉贝尔花园的音乐(第二稿)_18
傍晚之忧郁_20
冬日黄昏_22
叠句诗_24
祝福女人_25
美丽的城市_26
在一个废弃的房间里_28
雷雨之夜_30
傍晚的缪斯_32
恶之梦_34
灵性之歌_36
秋天_38
向晚我的心_39
农夫_40
万灵节_42
伤感(第三稿)(淡蓝的幻影。哦,你们,一双双黑眼)_44
生命的灵魂_45
澄明的秋天_46
林边的角落_47
冬天_49
在一本古旧的纪念册上题诗_50
转化(第二稿)_51
小小的协奏曲_52
人类_54
散步_55
深渊(一场黑雨落在收割后的庄稼地)_59
喇叭_61
暮霭_62
欢快的春天(第二稿)_64
焚风中的城郊_67
老鼠_69
忧郁(第一稿)_70
低语传入下午_72
诗篇(第二稿)_74
玫瑰花环歌(三首)_77
朽坏_80
在故乡_82
一个秋天的傍晚_84
人类的痛苦(《人类的悲哀》第二稿)_86
在村庄_88
傍晚之歌_91
三窥亚麻布_93
夜歌_97
埃利昂_98
梦中的塞巴斯蒂安
童年_109
时辰之歌_111
途中_113
风景(第二稿)_115
致男童埃利斯_116
埃利斯(第三稿)_118
霍亨堡(第二稿)_121
梦中的塞巴斯蒂安_122
沼泽地(第三稿)_127
春季_128
兰斯的傍晚(第二稿)_129
僧山(第二稿)_130
卡斯帕尔·豪斯之歌_131
夜_133
恶之转化(第二稿)_134
孤独者的秋天
公园_139
冬天的傍晚(第二稿) _140
被诅咒者_141
索尼娅_144
追随_146
秋魂(第二稿)_148
阿弗娜(第二稿)_150
孤独者的秋天_151
死亡七唱
安息与沉默_155
阿尼芙_156
诞生_158
没落(第五稿)_160
致一位早逝者_161
灵性的暮霭(第二稿)_163
西方之歌_164
澄明_166
焚风_168
流浪者(第二稿)_170
卡尔·克劳斯_172
致沉寂者_173
基督受难(第三稿)_174
死亡七唱_176
冬夜_178
逝者之歌
威尼斯_183
人间地狱_185
太阳_187
笼中乌鸫之歌_188
夏天_189
残夏_191
年_193
西方(第四稿)_194
灵魂的春天_198
昏暗之中(第二稿)_200
逝者之歌_201
梦魇与癫狂_203
《勃伦纳》诗篇(1914—1915)
在赫尔布鲁恩_211
心_212
长眠(第二稿)_214
雷雨_215
傍晚_218
黑夜_220
悲情_222
还乡(第二稿)_224
悲诉_226
献身黑夜(第五稿)_228
在东方_229
控诉_230
格罗德克(第二稿)_231
生前发表的其他作品
诗歌
早晨之歌_237
梦游者_239
赫尔布鲁恩的三个湖(第一稿)_241
圣彼得墓园_243
一个春天的傍晚_245
在一座古老的花园_246
傍晚的圆舞(第二稿)_247
夜之魂(第三稿)_249
散文
启示与没落_253
梦境—一段插曲_257
取自金圣餐杯—巴拉巴斯(一段随想)_263
取自金圣餐杯—抹大拉的马利亚(一段对话)_267
孤独_273
剧评
总导演弗里德海姆_279
古斯塔夫·施特赖歇尔_282
遗作
诗集(1909)
三个梦_289
寂静的白昼_293
黄昏_295
恐惧_297
着迷_299
安息日_301
夜的颂歌_303
深沉的歌_312
谣曲(有个傻瓜把三个词写到沙上)_313
谣曲(你找不到她,一颗心哀怨)_314
谣曲(一座闷热的花园立在黑夜里)_315
水妖(我的窗前黑夜在痛哭)_316
朽坏 _317
诗_319
夜歌(我唱着自己悲伤的歌)_320
窗前_321
等待老妇死去_322
吉普赛人_323
自然之剧场_324
虚弱_326
尾声_327
齐唱_328
耶稣受难像_330
赎罪经_331
沉默_332
日出之前_333
血罪_334
相遇_335
完成_336
变成肉身_337
傍晚漫步_338
圣人_339
擦肩而过的女人_340
僵死的教堂_341
诗歌(1909—1912)
水妖(是什么,是什么把我惊醒)_345
穷人之夜_347
夜歌(冲我来吧,痛哭!伤口在燃烧)_348
深渊(死人的屋子夜色茫茫)_349
在墓园_351
晴朗的下午_352
时代_353
影子_354
奇异的春天_355
一个下午的梦_357
夏日小夜曲_358
闪光的时辰_360
童年的回忆_362
一个傍晚_364
季节_365
在葡萄园_367
昏暗的山谷_369
夏日拂晓_371
月光里_373
童话_375
一个春天的傍晚_377
怨歌_379
灵魂的春天_380
西方的暮霭_382
教堂_384
致天使(第二稿)_386
在乳液和荒凉之中……_390
傍晚的梦幻_392
a小调中的冬日漫步_394
愈加昏暗_395
在途中(第二稿)_396
十二月的十四行诗(第二稿)_399
诗歌(1912—1914)
一张壁毯,上面遭罪的地方变得苍白……_403
粉红的镜子:丑陋的形象……_405
夜里的春雨之歌实在暗淡……_406
幽暗岩石的清凉,那里有栖居的形象……_407
谵妄_409
在一眼古井的边缘(第二稿)_410
沿墙而去_411
一只苍白的兽沉眠在朽坏楼梯的阴影里……_412
死者的寂静爱这古老的花园……_413
山岩以粉红的台阶沉入沼泽地……_414
蓝色的夜在我们的前额缓缓升起……_416
哦,栖居在暮色花园的寂静里……_417
傍晚(蓝蓝的小溪、山道和傍晚绕过破败的茅屋)_418
审判_419
妹妹的花园(第二稿)_421
风,白色的声音在沉醉者的太阳穴絮语……(第一稿)_422
如此轻悄……_423
春天的露珠从昏暗的树枝……_425
哦,光秃秃的山毛榉和暗淡的雪……_426
致诺瓦利斯(第二稿)_427
忧伤的时辰_428
夜的哀怨(第一稿)_430
致约翰娜_431
伤感(蓝色的灵魂默默将自己封闭)_434
致卢客斐耳(第三稿)_435
蓝色的傍晚,把一只兽的长眠拿去吧……_436
傍晚(第二稿)(依然是黄色的草,灰色和黑色的树林)_437
新酿葡萄酒(第一稿)_438
黑夜已吞噬红红的脸……_440
还乡_441
梦幻(第三稿)_443
诗篇(寂静;仿佛盲人扑倒在秋天的墙垣)_445
秋天的还乡(第三稿)_447
残韵(第二稿)_448
暮年_449
向日葵_450
如此肃穆,哦,夏天的暮晚……_451
异文
十二月(《沼泽地》第一稿)_455
在冬天(《冬天的傍晚》第一稿)_457
傍晚的镜子(《阿弗娜》第一稿)_458
没落(第一稿)_460
没落(第二稿)_461
没落(第三稿)_462
没落(第四稿)_463
在山岗(《灵性的暮霭》第一稿)_464
流浪者的眠息(《流浪者》第一稿)_465
基督受难(第一稿)_467
西方(第二稿)_472
沿墙而去(《昏暗之中》第一稿)_482
长眠(第一稿)_484
致(《还乡》第一稿,《秋天的还乡》第一稿)_486
组合诗
僧侣久久倾听树林边垂死之鸟……_489
一只棕色的兽在灌木丛阴暗地流血……_494
夏天。葵花丛中腐烂的骸骨黄黄响动……_495
剧本
蓝胡子—一部木偶戏(断片)_501
唐·璜之死[一部三幕悲剧]第三幕(第一稿)_516
剧本断片(第一稿)_522
剧本断片(第二稿)_528
箴言
特拉克尔生平和创作年表_537
译后记_543
附录:《梦中的塞巴斯蒂安》译后记及附记_549
闲情偶寄-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读“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一品三百年前中国人的优雅慢生活配有近300幅明清版画插图闲情偶...
白居易诗词赏析-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本书特色《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白居易》中一百首精选名诗,注释、题解、赏析等全方位的解读内容,深入浅出的赏析文字,...
从心上来(王朝闻自选集) 目录 目录自序石墙女神·战士只研朱墨作春山小传·黄山好风流千载“臭美’略析从心上来意内而言外*喜小儿无赖理有恒存加倍热闹萝卜西西智也无...
《宋诗选》内容简介: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宋诗取得的高度成就,就是这一文化空前繁荣的表征之一。宋人对自己创造
经典国学读本:辛弃疾词 内容简介 辛奔疾,南宋著名词人,其词多抒写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慷慨悲壮、激情飞扬。也有不少闲适抒怀、吟啄河山及怀古寄情之作,题...
中国爱情诗歌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多名优秀作家的精彩作品,包括徐春芳的《月光见证》、穆晓禾的《小小的幸福》、王晓波的《七夕》、周亚的《蓝色之恋》等等。本书所...
中间代诗全集(全二册) 本书特色 随着中间代概念探讨的不断深入,中间代诗群的面目日益清晰起来。这一批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诗人,在八十年代末登上诗坛,并且成为...
晚明小品研究-(修订本) 本书特色 《晚明小品研究》:全面展现“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晚明小品文。 追求个性解放、现世乐趣和享受的小品文之盛行,如何见出小品文的...
何其芳集 内容简介 何其芳(1912-1977),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诗人、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本书收...
艺术金庸 本书特色 煌煌巨著《陈墨评金庸:艺术金庸》将近45万字,是"金学家"陈墨以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艺术的视角,从叙事艺术、形象塑造、审美境界三个方面,将金庸所...
郭麐诗集-(全三册) 本书特色 郭麐(1767—1831),字祥伯,号频伽、复庵等,诗、书、画、金石具精。其诗文著述数量惊人。《郭麐诗集》收录《灵芬馆诗》之初集...
2001-2016-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 本书特色 《光明日报》推荐图书《中华读书报》推荐图书“自二十世纪末,我心甘情愿放下写小说的笔,投身于文化遗...
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
江湖侠义.推理奇谈-读者文摘-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的民国作家文章,内容有武侠传奇,有侦探推理,有诙谐奇闻等,故事精彩,情节曲折,有很强的可读性。江湖侠义....
王实甫卷-愿有情人都成眷属-元曲名家精品类编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集的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风貌,我们对每一道无曲都进行了点评,语言通俗易懂,很容易为小读者们所...
我与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文学体裁分为两部分: 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散文。梁晓声是著作作家,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中国现当...
苍茫书城 本书特色 《书林清话文库》全套**辑分6册,包括6位专家学者的著作。虽然每册书均有自家的侧重,但大家探研古今书籍、藏书文化,典籍聚散的精神内涵却气息相...
浮世澡堂:插图注释版 本书特色 去五尘之垢,磨六欲之皮 一勺钱汤水,浇出浮世嬉笑憨态 日本江户时代滑稽本峰之作 周作人晚年经典译本浮世澡堂:插图注释版 内容简介...
满堂花醉 本书特色 画家冷冰川有一幅黑白的画叫《阳台》,阳台一角上,植物都长得肥硕可爱,簇拥着两三张同样是圆圆胖胖的椅子。画面无人,但坐在其中做点什么或什么都不...
先秦秦汉卷-人间道-左东右西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文学体的中国史纲要,以散文的形式,重新阐述中华民族三千年的金戈铁马、兴亡悲欢.全书由八十篇系列主题散文组成,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