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
萨福是古代希腊抒情女诗人。她的活动时期大约在公元前610—前580年。她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传说中的司文艺的女神有九位,而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关于萨福的生平和身世,存在着各种矛盾的说法,美国学者达得理•费茨甚至说:人们告诉我们许许多多关于萨福的事情,而我们却几乎什么也不知道。今天的读者未必会读对那些烦琐的考证感到兴趣,因而下面谈的只是一种被认为可以接受的说法。
萨福出身于累斯博斯岛的米蒂利尼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叫斯卡曼德罗尼摩斯,母亲叫克勒斯。她和安德罗斯岛的一个叫凯科拉斯的商人结婚,据传由于政治原因,她和其他贵族一起被暴君庇塔库斯放逐,在西西里岛的锡拉丘兹度过一段流亡生活。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米蒂利尼度过的。她有一个女儿也叫克勒斯。她有三个兄弟,其中一个叫卡拉克索斯,因为花钱为一个叫多加丽的妓女赎身,曾引起萨福的不快。据传她爱上了一个年轻的渔夫法翁,失恋后从琉卡迪亚悬崖上跳海自尽。这大约是后人编造的故事。另一种说法是:她是在家中在她女儿克勒斯照料下病逝的。下面这首诗,就是她在临终前写给她女儿的:
我得提醒你,克勒斯
悲叹的声音
在一个诗人的家里
是不相称的
它们,对我们的家
也不合适
关于萨福所从事的活动,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她是女祭司,有的甚至说她是妓女,这些说法都缺乏事实根据。
在萨福的时代,即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科学和文化艺术都是繁荣的。累斯博斯岛被认为是希腊歌曲的源泉。在米蒂利尼,上等人家的妇女可以参加社交集会,写诗和吟诗。萨福的诗,就是一边弹着竖琴,一边吟唱的。她就是这些社团的主要人物之一,由于才华出众,慕名而至的人很多。有些人家把自己的女孩子送到萨福身边,向她学习技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类似学校的团体。萨福在诗中提到的一些女孩子的名字,如安娜多丽雅、阿狄司、贡吉拉、希罗、泰玛斯等等,可以看作是她的学生或是女伴。她们在一起弹琴,唱歌,跳舞,参加一些宗教性的活动,例如祭祀爱情和丰饶女神阿佛洛狄忒。下面两首诗,可以看作是这种生活的写照:
在春天的薄暮
在满月盈盈的光辉下
女孩子们聚集在一起
好像环绕着祭坛
*
而她们的脚移动了
有节奏地,好像从前
克利特岛的姑娘们
用温柔的脚步
在开花的柔滑的草地上
围绕着爱的祭坛
跳起环舞
萨福就是在这样的希腊文明的背景下,在这样的悠闲幽雅的生活中,从事着诗歌艺术的创造。
现存最早的萨福作品的版本,是公元前3世纪写在纸莎草纸上的抄本残片。没有资料能够说明前此300年间萨福作品的出版和流传情况。根据萨福现存作品颇多异文和变体来推断,她在世时可能并没有写下来的稿本,而是以(或主要是以)口头传播的方式在流传,并由别人记录下来。直到亚历山大时代,她的作品才得到搜集整理,编为抒情诗九卷,哀歌一卷。这个版本在中世纪失传,此后只能在别人作品中见到她的作品的引文。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尼西奥斯引用过她的阿佛洛狄忒颂歌,郎加纳斯在《论崇高》中引用过《他不只是英雄》一诗,亚里士多德引用过《我们完全知道》一诗的断片。一些语法学家也引用过她的一些断片或残句。因而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萨福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断章残简。
从萨福现存的作品来看,她所抒写的大多是个人的情怀,几乎没有触及当时的政治或时事。她是用当地的口语写作的,大多是和她的学生或女伴的谈话,对神的祈祷,坦率地谈她的爱,嫉妒,以及对敌手的攻击。她也写了一些供女孩子们在婚礼上歌唱的祝婚歌,以及庆祝阿佛洛狄忒节日的颂歌。她的诗是情深意挚而又朴素自然的,是独具特色而又富于魅力的。可以说,她为我们创造了一个2500多年前的富于生活情趣的女性世界。
近百年来,西方一些学者和翻译家在研究和翻译萨福的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值得注意的有:亨利•瓦尔顿的《萨福》(伦敦,1885),是当时最完备的英译本。J.M.爱德蒙的《希腊抒情诗》(伦敦,1922,1928),较前书更为完备。C.R.海内斯的《萨福•诗和断片》(伦敦—纽约,1926),书中附有不少插图,包括钱币、花瓶、绘画、雕塑等。阿瑟•韦加尔的《累斯博斯的萨福》(美国加登城,1932),为传记和背景材料,正文中,间或有诗。C.M.鲍拉的《希腊抒情诗》(牛津,1955),有萨福的十二首诗和一些断片的译文,并附评论。S.夸西莫多的《希腊抒情诗》(米兰,1951),其中有萨福作品的希腊原文和意大利译文。
1958年,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玛丽•巴纳德的《萨福》一书,有的评论家誉之为“接近完美的英译本”。译文保持了萨福的真挚、朴素、自然的风格,没有多余的文饰,不把一些断片“拉长”或改写为完整的诗,然而从中仍能感到萨福的机敏和诗意。
萨福的名字很早就传入我国。1908年,苏曼殊译了拜伦《唐璜》中的一章,即为人熟知的《哀希腊》,首两句是:“巍巍希腊都,生长奢浮好。”奢浮即萨福。然而,多年来,萨福的作品却只有零星的译文。因取前面提到的玛丽•巴纳德的《萨福》作为蓝本,将萨福的诗和断片100首全部译出。除若干残句外,萨福现存的作品大都在此了。这个译本旨在为我国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提供一个可读的本子,因此不去比较各种版本的异同,注释也尽量从简,不去作烦琐的考证。译文采用现代汉语,并力求保持原作口语化的特点。
萨福曾经充满自信地说,未来的人们是不会忘记她的。译完本书,我觉得她说得不错。
罗洛
1986年夏,上海
闲话-倾城之恋 本书特色 因为从小素食,丰子恺自带了酱瓜乳腐,每餐吃三两饭,劳动是采棉花,洗脸用的是河浜的水,睡的是稻草床,却是铺在地上的!冬天下了雪,他和另一...
致群山中的她——吉皮乌斯诗选 本书特色 本诗选从吉皮乌斯各个时期的创作中精心编译了*具代表性的作品140余首,这部分作品在展示人类在生命两极之间彷徨、犹豫、挣扎...
掌故-第一集 本书特色 一、赵珩、陈徒手、胡文辉、严锋、谭伯牛等近二十位当代知名作者,聚焦近代以来、百余年内的文坛、学林、政界、艺苑的人物与故实,考订周详,见解...
欧行日记 本书特色 《欧行日记(精)》由郑振铎所著,作者私人生活的纪录,*受读者所欢迎,也*被作者自己所宝重,所以轻易不肯发表。作者郑振铎先生,三年前(...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本书特色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是一部一个人的文学史,一部中国版的《人·岁月·生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ldquo...
园林内外 本书特色 从中国人*钟爱的国兰写到非洲红心兰,从英式庭园写到美国植物名园,一部领你进入绿手指境界的作品,一本以庭园为主角的湖滨散记,今年*春意盎然的散...
寓真词选寓真新诗 目录 寓真词选**辑风雨征途水调歌头京华游园偶感永遇乐登楼念奴娇望雪临江仙酷寒之冬夜渔家傲别羊城浣溪沙远行菩萨蛮珠江如梦令渡海减字木兰花征途天...
春醪集-经典常读 本书特色 梁遇春执着于人生,在生活中苦苦追求,但终是哀怨地沉溺在虚幻的世界里,只能“在这急景流年的人生里,我愿意高举盛到杯缘的春醪畅饮...
此生此情-二十四曲有情人的生命挽歌 本书特色 《此生此情(二十四曲有情人的生命挽歌)》的作者丁东希望能够在目力所及的范围里,选出一集能够直抵灵魂的文字。...
目錄腹語術隱匿的王后和她不可見的城市偵探小說疏忽的細節詠田園詠物某些雙人舞寓言小孩(一)在陣雨之間與動物密談(一)與動物
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本书特色 梁晓声是当代中国真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不愿“出书”的作家。对于自己的书,他给予的评价是“有影响的,但不是畅销的书...
乐腔-陆春祥杂文自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乐腔:陆春祥杂文自选集》精选了陆布衣70余篇杂文精品。文集秉承了他一贯的创新精神,创造出嬉笑谐侃、绵里藏针的杂文风格。全...
甜如蜜(2017笔会年选) 本书特色 “笔会”作为历史悠久的副刊,所刊之文,既有浓厚的书卷气,又不排斥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形成独有的风格。笔会文章多次被中考、高考...
《杜弗的动与静》内容简介:博纳富瓦的诗宗于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以来的象征主义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创新活力,代表
寻访韩国之美的旅行 本书特色 2008年,裴勇俊中断工作,花了一年时间,潜心创作了《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一书,以一颗诚挚之心去触碰、学习和感悟韩国文化,并写下了...
新评新注唐诗三百首 内容简介 《新评新注唐诗三百首》内容简介: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代更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诗歌创作空前繁荣。不仅孕育了李...
康熙大帝 本书特色 日本小说家长与善郎像一个高明的医生,冷静而客观地对康熙一生功过进行具体而微的评析。在书中,作者对康熙剿平“三藩”、收复台湾、征讨准噶尔、对战...
行与思——王军著 内容简介 文集内容广博、思想深邃,透露出的不只是磅礴的气势、荡然的正气,更有济世为民的情怀。作者博引旁征、纵横古今,将一个个如此重大的主题、一...
《悉达多》内容简介:《悉达多》是黑塞最经典的长篇小说之一。故事讲述了英俊聪慧的贵族青年悉达多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为了寻找自
元曲三百首解析 本书特色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与汉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道,成为中国古代文人聪明才智的见证。元曲盛于元代,它不同与唐诗宋词的典雅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