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台湾散文名家徐国能经典之作
在饮食的记忆中 回顾世代的忧伤与欢乐
收录获奖佳作《第九味》《刀工》《食髓》《毒》《兴亡录》
尽现书写的从容与愉悦
其中收录的散文:
○《第九味》获台湾文建会第三届大专文学奖散文首奖。
○《石榴街巷》获台北市文学奖。
○《刀工》获第二十三届时报文学奖散文第二名。
○《食髓》获台湾省文学奖佳作。
○《毒》获2002年联合报文学奖散文首奖。
《第九味》是台湾散文名家徐国能经典作品集。
全书共分四辑:辑一“昨日之歌”是作者对过往光阴的巡礼,从童年住家的街道,吟咏到在东海就学时,常流连驻足的学校周边商店,作者以感性细腻的笔调铺陈怀旧岁月;辑二“饮馔之间”收录作者得奖散文,娴熟的文字、对烹饪与人生间的深刻体悟,赋予饮食文学新的意境,蕴无味于有味;第三辑雪地芭蕉描述作者观画写诗读诗读史的心得,鞭辟入理的解析,对人生的独到见解,谈史论志时的开阖磅礡气魄,呈现作者纤细之外的另一面貌;第四辑“毒”继续论诗、论棋、论人生。清丽雅致的生活小品,如亭亭夏荷,淡淡吐露季节的芬芳。
名家推荐:
◆徐国能的饮食话语颇具特色,除了滋味中带着侠气,又经常能通过庖膳,给出悟境和智慧。
——焦桐
◆徐国能让我们相信,用文字拖住黑暗,用文字荣耀时间,幸福是必然来到的。
——钟文音
◆徐国能的随笔安静而忧郁,写法非常徐志摩,写法传统又极为现代,是崭新的‘徐’氏风格。”
——钟怡雯
◆徐国能将文字经营得又现代又古雅,正是现代人久违的人文素养。
——董桥
第一辑 昨日之歌
石榴街巷
北城剪影
昨日之歌
怀念东海大学附近的三爿小店
街角的冰淇淋小店
旅次偶札
菊花与宁静
一对瓷瓶
客厅里的主宰
第二辑 饮馔之间
第九味
刀工
食髓
饮馔之间
妈妈的竹叶舟
第三辑 雪地芭蕉
雪地芭蕉
常玉
一些无可名状的
窗前茶花
盒
小诗一首
诗人死生
兴亡录
雾中风景
第四辑 毒
卜居
绕一条比较远的路
棋迷
万年戏
荷尽菊残
秋深
闲说师者
花市
数羊
诗人
毒
【后记】书窗闲札
《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与技术》内容简介:本书以云数据中心网络面临的业务挑战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云数据中心网络的架构设计和技术
这本书分成五辑:第一辑是美国的历史故事;第二辑是有关法制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第三辑是就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
沟口雄三,(1932-2010),生于日本名古屋,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研究生时代师从爱知大学著名支那史家入矢义高,开始李贽文献的阅
本书是一部文集,主题即是先锋书店。店主人钱晓华写其创业的艰辛,文化界名人如苏童、叶兆言、许均、吴炫等等从各个角度讲述了对
李瑾倫總是在找東西。出門前,找車鑰匙;想煮頓午餐給先生送午飯,卻找不到炒菜鏟。她最經典的事蹟是:在冰箱裡面發現一把指甲剪
《神秘邮件》内容简介: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
你一定感觉得到你虔诚的勇敢的表情,就像一块油漆未干的牌子,谁都想在上面按一个手印;让我们模仿,模仿过去,模仿电视剧,让我
《倾我所有去生活》我们总是在毫无防备的时候,陷入绝望。纠缠于现状与梦想的差距,迷茫于对自己的了解和禁锢。其实对于理想的生
《绑架游戏》内容简介:商界精英佐久间为日星汽车做的推广方案遭到驳回,挫败感令他心生怨气。这一晚他来到日星汽车副社长家门口,
编辑推荐◆“文人原本是怪胎”——“公知”为何坍塌?“斯文”如何扫地?易中天系列文章,厘清中国文人的品格和品类,清算古往今
关于一个城市的书并不少见,《一个人的安顺》却有它自己的特点。本书以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贵州安顺小社会为背景,采用“浮世绘”式
《一路随笔》内容简介:工作之余纪录生活的点滴与感悟;喧嚣过后对这个社会诸象作出一次又一次无情剖析与另类思考;夜深之时在心最
《半亩荷塘留清梦》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46篇经典散文。这些散文在内容上或是写亲友间的交往、家庭里的琐事,或是写真
《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内容简介:本书是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肿瘤科主治医生为癌症病人家属写的书,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
青年們上山下海,徹夜派對與搞抗議營隊─這是九○年代英國奇觀之政治與文化景象。《自己幹─派對與革命》重新開啟了「柴契爾世代
《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世纪言说)》选收了12篇文章。即《智慧偏至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另一种分裂》、《为热带人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3》内容简介:《人民币国际化报告》自2012年起每年定期发布,忠实记录人民币国际化历程,深度研究各个阶段的
《浮生六记(彩绘本)》内容简介:《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今苏州)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内容以作者夫妇
《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内容简介:本书共15章,以制度创新、市场发展为切入点,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农村新发展问题,内容包括:
《罗马人的故事11:结局的开始》内容简介:告别了贤君的世纪,帝国的光环褪色了吗?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