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山庄》:司法小说的经典
◎南方朔
英国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着作等身。他在小说上的地位,接近莎士比亚在戏剧上的地位。但非常可惜的,乃是他那部被许多评论家如萧伯纳、切斯特顿、康拉德、崔尔琳认为是「创下小说写作高峰」的鉅着《荒凉山庄》(Bleak House),在我们社会里始终未获重视。我们不知道卡夫卡的《城堡》受到这本小说极大的影响,而从小说史的角度来看,许多后来的类型与写作方式,也都从这里发生。
《荒凉山庄》,在有些提到此书的评论文章里,也被人译为《萧斋》。它卷帙极大,乃是狄更斯最长的作品之一。就整体而言,它是个把惊悚的传奇包裹在道德和人性关怀密网里的故事,让人们看到邪恶的操控支配,报复心态等力量与向上昇华的纯真,善良相互争战,最后是善良获胜。而从细部来说,这部小说则有更多意旨了:它谈论爱情,压迫,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个时代的结构与价值改变,体制的不公不义。它是一部万花筒式的眾生相。它有关废墟的叙述,替艾略特的《荒原》做了最好的準备。它对法庭和律师这种行业的揭发,不但啟示了《城堡》与《审判》,也让「体制之恶」的问题浮上面。甚至於它那种抽丝剥茧,让真相显露的笔法,也影响后来通俗侦探惊悚小说至鉅。当然,这部小说也是狄更斯「城市三部曲」里的最重要作品。
《荒凉山庄》最核心的部份,说的是英国古老的「大法官庭」(Chancery),它是司法体制顢頇、邪恶、无能的象徵。狄更斯早年曾在律师事务所当过见习生,对法律体系的虚假不义,律师假借公义之名而行讹诈、欺瞒之事早有了亲身的体验,并在他以前的作品里陆续提及,但在这部作品里则做了全面的揭露。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荒凉山庄》乃是第一本「法律小说」。
小说一开始,狄更斯就细细描述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泌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披天盖地的氛围,而雾即是司法的象徵。
在小说里,英国的「大法官庭」受理了一桩遗产诉讼官司,法官和律师们围绕着这个案子,像兀鹰般的用诡辩、拖延等各式各样的方式,分享着这个案子的利益,最后纠缠数十年,期待从这个案子得到遗产利益的,死的死,疯的疯,案子在耗尽了遗产后,才自动「永远结束」。
而除了这起遗产官司外,它还駢生出了另一条轴线,那就是一个戴洛克男爵(Leicester Dedlock)的妻子,早年曾经失足,与一个上尉军人生下私生女艾瑟‧萨莫森(Esther Summerson)。艾瑟纯真善良,后来和一对表兄妹被与该遗产案有关的「荒凉山庄」主人约翰‧詹狄士(John Jarndyce)收为「被监护人」。在一个偶然机会里,男爵夫人的私生子丑闻被那一群律师兀鹰得知,於是刨根究柢的扒粪遂告开始。他们并不只是为了邪恶的好奇,而是要藉此来对男爵夫妇威胁图利。在整个过程里,他们无所不为,包括整死了无辜的流浪少年,藉着挑拨分化而剥夺着许多人际关係,最后是其中的一名律师被他所利用的人杀害,男爵夫人离家出走,死於风雪中,而那起遗产官司也因诉讼标的被完全耗光而自动结案。
《荒凉山庄》里有关司法和律师为恶的这个部份,狄更斯其实已展现出无比的透视力。在这里他看到了司法权力在自我不断生产后,已自动的成了一匹邪恶的怪兽。它肆无忌惮的吞噬着一切与它有关的人与事。那是一种体制化之后的暴力与邪恶之源。它已非关个人的是否善良,而成了一个自动化的机制。狄更斯对恶律师的那些精準描述,以及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体制性邪恶」,单单这个部份,就足以让这部作品不容或忘。
而做为人道写实主义高峰的狄更斯,当然不会只停留在这种消极的层次上。在这部小说里,像「荒凉山庄」男主人约翰‧詹狄士,私生女艾瑟,以及另一美丽善良的被监护人艾达‧克莱尔(Ada Clare)都是纯真,无机心的正面人物,他(她)们不把人际关係视为一种可以剥削利用的资产,因而心存善念。这是人性的光明之源,穿透了那茫茫黑雾,成了救赎人性的起点。而这种在黑暗里仍能看到光的呈现方式,也正是狄更斯作品的特性。
因此,《荒凉山庄》乃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真正经典之作。
在小说叙事上,它开创出了一种「双重叙述」的表现手法。小说在主乾部份是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而另一部份则由主角之一的私生女艾瑟以自叙方式来表现,它衔接完整,相互呼应,从早期理论家切斯特顿(G.K. Chesterton)到晚近的哈洛‧卜伦(Harold Bloom)都推崇这是一种高难度、高表现的突破。
而在故事细节上,英国现代警察侦探制度始於一八四二年,比这本小说早了十年,因而对世事知之甚深的狄更斯,遂将现代侦探推理的逻辑用来做为呈现真相的过程,这使得作品的悬疑性大增,只有读到终卷,才有恍然之感。这种把世界视为一个神秘文本而加以细读的推理方式,也使得阅读本身增加了许多悲喜交集的气氛。这也是近代文本理论喜欢把这部小说当做一个范例的原因。
至於最重要的,当然仍在於这部作品在宏观角度上对价值与社会变迁上所做的细部观察和愿景呈现了。它除了指出司法的体制性邪恶和所造成的体制性压迫外;对维多利亚时代那些颓废没落的贵族阶级,以及仰赖贵族的寄食阶级,都做出了罕有其匹的细腻描写,狄更斯文笔之美之準,纵使优秀诗人亦不一定可望其项背。而更独特的,乃是小说里对伦敦贫民窟的「废墟书写」,乃是一种首创,道德与人际关係的败坏,社会的压迫,使得它成了黑雾中的黑暗中心,予人无比的惊惧之感。但也就在看到贵族没落,城市败坏的同时,狄更斯也看到了资本工业文明的新合理性,这种新的合理性,加上书中念兹在兹的善良纯真,遂成了拯救沉沦的起点。当然更别说小说里有关纯真之爱,舍己为人之爱等有关高尚价值的呈现了。
《荒凉山庄》精采好看,它拥有小说一切最好的元素,无论价值视野,小说情节,以及细部的文采,都让人虽然捧着这部超过六十万字的巨着,但却毫无沉重之感。也正因此,当我们读与谈狄更斯的时候,不要避重就轻的疏忽掉《荒凉山庄》了!
《高龙巴(插图珍藏版)》内容简介:本书是法国现实主义大师梅里美的经典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发生在法国科西嘉岛
忏悔录 本书特色 奥氏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列为古代西方文学...
《安娜·卡列宁娜》这部小说是以安娜·卡列宁娜的名字来命名的。在小说中,安娜的形象的确居于中心的位置。安娜是一个天生丽质、
《童年》内容简介:1851年,列夫·托尔斯泰跟随哥哥去高加索,在部队里服役了两年半。在那里,作为作家的列夫·托尔斯泰开始诞生。
《瓦尔登湖》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
小妇人 本书特色适读人群 :大众“中译经典——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版”丛书有以下优势: 一、内容专业,足本翻译。本套丛书所选译本全部为名家译作,原汁原味呈现作品的经...
◇这个冬天最YUMMY~的暖心套餐◇卸下孤单的包袱再一次用舌尖感受温暖◇最新日系【深夜美食+情感治愈】系列小说◇让人【哭了】又
《契诃夫小说选集·美人集》内容简介:本集收入短篇小说15篇。《美人》写了两个美丽的姑娘,其中一个白白地埋没在荒野中,另一位用
爱伦•坡的小说,以永恒的死亡为主题,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浪漫主义死亡的感伤,亦与哥特小说死亡的纯粹恐怖有差异,当然也不同于现代
卡门是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流着吉卜赛血液的女郎。她活过,爱过,但这一切都源于她自由的选择,任何人也不能操控她的心,使她屈服
《绿野仙踪》内容简介:一个名叫多萝西的小姑娘与叔叔和婶婶住在美国堪萨斯大草原上。有一天,她和她的小狗,连同她所住的房子被可
本书是英国启蒙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菲尔丁的第一部小说。作者本来打算写来嘲笑理查逊的劝善式小说“巴玫拉”,结果他的成就远超出
《安娜·卡列宁娜(插图珍藏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
《高名凯译文集(共19册)》为巴尔扎克小说的翻译留下独特的参照文本,也为闽派翻译保留一份历史的见证。高名凯翻译巴尔扎克小说有
《简·爱》内容简介:出身贫寒的简·爱在做家庭教师时,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产了真挚的爱情。就在两人的婚礼上,简•爱发现罗切特家的阁
《爱的饥渴》发表于1950年,中篇,是一部极重要的纯文学小说。小说人物不多,但都具有戏剧的鲜明性格。主人公悦子在丈夫去世后,
红与黑 本书特色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经典长篇小说,被誉为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终失败的经历这一...
名家名译--少年维特的烦恼(彩色插图本) 内容简介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早年时期*重要的一部著作,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丰硕的成果,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内容简介:20世纪普通人的心灵之书!你经历过的每一个小愚蠢,总能被欧·亨利治愈! 全书精选了30篇欧·亨
《世界文学文库(插图本)·小妇人》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家庭小说,作者是美国女作家路易斯·梅·奥尔科特(1832—1888)。路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