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现代中国--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

名家讲现代中国--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

作者:夏晓虹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06-01-01

评分:4.8分

ISBN:9787101048391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名家讲现代中国--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 目录

新版序
**讲 导言:“觉世之文”与“传世之文”
第二讲 从“文学救国”到“情感中心”
——梁启超文学思想研究
第三讲 “新小说之意境”与“旧小说之体裁”
——梁启超小说研究
第四讲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梁启超诗歌研究
第五讲 “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
——梁启超“新文体”研究
第六讲 反叛与复归
——梁启超与传统文学观念
第七讲 借途日本学习西方
——梁启超与日本明治文化
第八讲 “以稗官之异才,写政界之大势”
——粱启超与日本明治小说
第九讲 “欧西文思”与“欧文直译体”
——梁启超与日本明治散文
第十讲 结语:“但开风气不为师”
附录一 梁启超学术年表
附录二 梁启超著述要目
后记

名家讲现代中国--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 内容简介

近代这个激烈动荡的转折年代,牺牲了却也成全了梁启超们。当年多少一心吟诗、不问世事的纯文人早已被人遗忘,多少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也已烟消云散,只成为历史家的研究对象;可是,充满矛盾的梁启超还活着,起码他的追求、他的苦恼和欢乐仍萦绕在今天的文学家心中。
文学革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副产品,也是中国文学自身新旧嬗变的历史产物。梁启超关于文学革命的理论倡导与建构体现了20世纪新的文学审美意识与审美理想的萌芽,是中国文学审美理念更新的重要阶梯。本书系统地回顾了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发展历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名家讲现代中国--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 节选

这个玉成梁启超的时代,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充满了苦难。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处在列强势力包围中的中国,面临着弱肉强食的瓜分危险;腐朽势力的倒行逆施,也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而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出现的“西学东渐”,则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不学习西方进行变革,就要亡国,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同认识。
梁启超生当中国历史上这个重大的转折时期,他顺应时代的要求,以报刊为阵地,大声疾呼变法图强,猛烈攻击顽固守旧派,宣传西方文明与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法律学说及其他科学思想,给沉闷闭塞的中国带来了新生气。无论其说是否粗疏浅陋甚至多有错误,也无论其人的政治立场为保皇、改良抑或其他,梁启超大量著述的实际效果却是激发起人们对清政府的仇视与反抗情绪,加速了新思想在国内的传播,从而为政治上、文化上的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和封建社会同样悠久的封建文学,到晚清也失去了光辉,具有近代意识与近代色彩的改良文学随之兴起。作为这一文学运动领袖的梁启超,以日本明治文学为榜样,利用手中刊物《清议报》、《新民丛报》与《新小说》,为改良文学提供了切实的理论指导与专门的发表园地,团结了大批作者,造成了强大声势,终于使改良文学成为晚清文学的主流。虽然文学改良运动是与政治改良运动相辅而行的,但两者的命运很不相同。梁启超所从事的政治改良运动因落后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而未获成功,而他所发起、领导的文学改良运动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先声,自有其不容低估的历史价值。
由于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具有无所不在的影响,研究这一段的文学或文化,便不可能越过梁启超。梁启超又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完满的典型代表,其内心的矛盾与困惑也缠绕着整整这一代人,并由这种共同的文化心态塑造出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乃至文化史的基本面貌。揭示梁启超的矛盾与困惑,因而成为本书的重点。
P2-3

名家讲现代中国--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 作者简介

夏晓虹,1953年出生于北京。文革期间,在吉林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1984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捷克、韩国、英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事研究与参加学术会议,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1998)、日本东京大学(1999—2001)客座讲学。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及社会文化。学术著述之余,间或发表文化随笔。
著作除本书外,尚有《诗界十记》(1991)、《晚清文人妇女观》(1995;日译本名为《纏足妇女》,1998)、《旧年人物》(1997)、《诗骚传统与文学改良》(1998)、《晚清魅力》(2001)、《晚清社会与文化》(2001)、《返回现场——晚清人物寻踪》(2002)、《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2004)、并主編“学者追忆丛书”、《季镇淮先生纪念集》,編校《梁启超文选》、《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启超卷》、《追忆康有为》、《追忆染启超》、《(女子世界)文选》、《<饮冰室合集>集外文》等;另有合著《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同学非少年》,合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大旧事》、《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等数种。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