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ology of Production presents three essays by the influential Japanese philosopher Nishida Kitaro (1870-1945), trans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to English by William Haver. While previous translations of his writings have framed Nishida within Asian or Oriental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Haver's introduction and approach to the texts rightly situate the work within Nishida's own commitment to Western philosophy. In particular, Haver focuses on Nishida's sustained and rigorous engagement with Marx's conception of production. Agreeing with Marx that ontology is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is ontology, Nishida in these three essays - "Expressive Activity" (1925), "The Standpoint of Active Intuition" (1935), and "Human Being" (1938) - addresses sense and reason, language and thought, intuition and appropriation, ultimately arguing that in this concept of production, ideality and materiality are neither mutually exclusive nor oppositional but, rather, coimmanent. Nishida's forceful articulation of the radical nature of Marx's theory of production is, Haver contends, particularly timely in today's speculation-driven global economy. Nishida's reading of Marx, which points to the inseparability of immaterial intellectual labour and material manual labour, provokes a reconsideration of Marxism's utility for making sense of - and resisting - the logic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本书主要选取五篇格兰诺维特的论文,向国内读者介绍社会关系网络与经济行动间的关系,也就是新经济社会学以及关系管理学的一些主
《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步》内容简介:12次遛狗,12个哲思时刻。一个喋喋不休的主人,一个听到哲学术语就头疼的狗狗,一场有趣的哲
下乡养儿是一本我们从来没见过也无法归类的亲子书。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个案都以成功者的面目出现。书里的孩子都是成功的,都上
《大客户营销增长策略》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帮助企业解决销售运营粗放低效、销售培训效果无法落地、销售变革项目难见成效、销售人才
《新闻人物素描(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内一部梳理素描绘画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阐述以绘画技法表现新闻人物的特征、展现新闻
《人口原理》从两个不变法则出发:①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②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论证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以算术级
哲学不会使我们富有,却会使我们自由最经典的哲学入门读物,让深奥的哲学立刻生动起来出版第一年连续再版22次,迅速译成18种语言,掀起全球哲学热潮杜兰特首先是一个历...
《符号帝国》是罗兰·巴尔特以符号学观点写成的一部具有比较文化研究性质的著作。他把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各面——诸如语言、饮食、
你从未读到过的哲学导论磨砺审辩性思维技巧的方法指南于哲学实践中锤炼理论想象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用思想实验不停挑战并重塑你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
《六个数》内容简介:作为权威的物理学家,作者以深刻的洞察力用六个数将宇宙学中看似无关的众多发现联系在一起,回答了一个人类追
《正义的理念》是自《正义论》(约翰•罗尔斯著)问世以来,有关正义的最重要的论著。我们为什么需要正义的理论?我们需要一个什么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现象学、诠释学...
《麦肯锡文案写作与沟通技巧》内容简介:《麦肯锡文案写作与沟通技巧》从写作、说话、工作三大方面归纳了麦肯锡公司及其员工数十年
《依旧有声:我的新水墨实验》内容简介:本书精选艺术家杜世禄先生的美学随笔和山水画、人物画作品。杜世禄标新立异的漫画式大写意
《传播政治经济学》内容简介:《传播政治经济学》一书1996年出版后,学界普遍高度评价该书开阔的跨学科视野和深厚的理论归纳。作者
作者赫伯特·甘斯(HerbertJ.Gans)1927年出生于德国,二战期间移居美国。他是当代美国最为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曾于1988年任美
《惧恨拉斯维加斯》是荒诞新闻教父亨特•S.汤普森的代表作,出版四十年来,与《在路上》相若,已成为关于毒品文化和反叛青年的一部
Thisbookisadefenseofmodalrealism;thethesisthatourworldisbutoneofapluralityofworl...
李泽厚学者,哲学家。湖南长沙人,一九五四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歇根大学、科罗...
《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巴学园)(AChildCalledIt)讲述了大卫·佩尔泽早年的亲身经历: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在精神和肉体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