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龄名人谈养生

当代高龄名人谈养生

作者:崔普权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6-01-01

评分:5分

ISBN:7306026518

所属分类:心理健康

书刊介绍

当代高龄名人谈养生 目录

前言
科技名士
1.百岁院士的平常心——贝时璋:细胞生物学家
2.勤用脑,亦为养生之道——陈省身:数学家
3.老中医的养生秘诀——关幼波:中医学家
4.锻炼,不能“一曝十寒”——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家
5.忘了死,才能长寿——贾兰坡:古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
6.捐出遗体是我的心愿——刘曾复:生物医学家、戏曲学家
7.年过百岁的“双桥老太太”——罗有明:中医正骨专家
8.徜徉在爱河中的国家功勋——钱学森:科学家
9.动静结合的养生之道——钱伟长:上海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10.学习、工作、健康、长寿——苏步青:国际数学泰斗
11.“妻管严”管得我好享福——谈家桢:遗传学家
12.规律生活、平衡膳食、动静结合、心情舒畅——吴英恺:医学家
13.人老尤需好心情——吴阶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医学家
14.人间重晚晴——朱仲丽:作家、全国政协委员
15.跨越三个世纪的老部长——张含英:中国**任水利部
副部长
16.要旅游、要幽默、要——张开济:建筑大师
17.养生在每日的生活中——张岱年:哲学史界泰斗、国学大师
18.“一二三四”健身术——张光斗:水利水电学家
19.且就吾身谈养生——郑集:抗衰老研究的领头人
艺术名家
20.动则不衰,乐则祛病——陈述:电影表演艺术家
21.养生三件宝:运动、心情与饮食——陈强:电影表演艺术家
22.我哪儿有什么养生之道——丁聪:漫画家
23.杜澎和他的《忘记歌》——杜澎: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
24.董寿平的寿不平——董寿平:画家、书法家
25.跳舞使我受益终生——戴爱莲:舞蹈家、舞蹈教育家
26.忙得没有生气的工夫——方成:漫画家
27.体能要储蓄,不要透支——华君武:漫画家
28.心平气和,随遇而安——胡絮青:画家
29.稀里糊涂进九秩——黄苗子:画家、美术史学家
30.饮茶叩齿促养生——黄均:画家
31.宽容达观,食无禁忌——刘海粟:国画大师
32.乐观和毅力使她离开了轮椅——李健:电影表演艺术家
33.有病不愁病奈何——李德伦:指挥家
34.养花养出我的健康来——凌元:电影表演艺术家
35.笑口常开人不老——马三立:相声表演艺术家
36.拍打健身过“米寿”——欧阳山尊:话剧表演艺术家
37.笑口常开,青春常在——浦克:电影表演艺术家
38.父亲教我养生之道——齐良迟:画家、书法家
39.“闻鸡楼”与八段锦——秦岭云:画家
40.清心寡欲,笔耕不辍——孙其峰:画家
41.坚持快乐度时光——舒适:电影表演艺术家
42.摇扇摇出健康来——王一新:书法家、收藏家
43.寄情书画宜健康——吴青霞:画家
44.坚持跑步60年——项垄:电影表演艺术家
45.九三老媪笔犹健——萧淑芳:画家
46.百炼走为先,习书体自健——谢冰岩:书画家
47.童心未泯,笑对人生——谢添:导演、表演艺术家
48.丹青岂知老已至——叶浅予:画家、美术教育家
49.生活要精、气、神——杨萱庭:书法家
50.神安才能长寿——严寄洲:电影导演
51.洗脚养生贵在坚持——晏少翔:画家、美术教育家
52.“三淡主义”的养生之道——彦涵:画家
53.活动活动,想活就得动——袁世海:京剧表演艺术家
54.把身体当地种——袁阔成:评书表演家
55.乐观,运动,和年青人在一起——周小燕:歌唱家、音乐教育家
56.心灵乐观、豁达,健康必常驻——赵子岳:电影表演艺术家
57.梳头健身——钟灵:画家
学界名宿
58.老年人的饮食要讲科学——艾青:诗人
59.豁达大度,荣辱不惊——冰心:作家
60.吃冷饭的传奇老人——常任侠:美学家、书画评论家
61.老伴老伴,老来相伴——冯亦代:作家、翻译家
62.健康,没有秘诀可言——季羡林:教育学家、语言学家
63.不知不觉就90岁了——贾芝:民问文艺学家
64.我喜欢绿色的植物——刘白羽:文学家
65.有心处处皆养生——马少波:剧作家、戏曲理论家
66.新华社的老头儿——穆青:原新华社社长
67.启功先生的养生轶事——启功:文学家、书法家
68.闭目可养生——任继愈:哲学家
69.清晨一趟走,中午一碟肉——单士元:历史档案学家、古建筑学家
70.想活命,就不要坐享清福——王朝闻:美学家、雕塑家
71.玩出一个好身材——王世襄:文物鉴赏家
72.要锻炼,但不要垂死挣扎——文怀沙:文学家、楚辞学家
73.我现在是在吃“老本儿”——吴祖光:戏剧家、全国政协委员
74.用生命去拥抱大自然——魏巍:作家
75.喜爱武术运动,身体壮如“健牛”——肖军:作家
76.按摩:既治病疗疾,又保健强身——徐邦达:书画家、书画鉴定家
77.健心为养身之本——徐柏涛:篆刻家
78.名利无求心自安——萧乾:作家、翻译家
79.养生八字:勤、正、坦、深、创、韧、情、喜——于光远: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经济学家
80.以心地的清寂去面对尘世的嘈杂——严文井:作家
81.没有恒心,百事不成——姚雪垠:作家
82.“象鼻子”运动——周有光:语言文字学家
83.且就红楼谈养生——周汝昌:红学泰斗
84.凡事均需适度行——周而复:作家、书法家
85.没有健康,一切都是纸上谈兵——钟敬文:民俗学家
86.大葱大蒜是我的法宝——臧克家:诗人
社会名流
87.恬淡宁静宜养生——阿沛·阿旺晋美:全国政协副主席
88.生活要有个规律——爱新觉罗·溥杰:末代皇弟
89.少吃多动祛百病——程思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90.“国舅爷”的自我保健——郭布罗·润麒:末代皇后婉容之兄
91.平静淡?白仁者寿——孔德懋:全国政协委员
92.旷达得高寿,九三未觉老——刘建章:原铁道部部长
93.养生三大招:读书、打桥牌、打网球——吕正操: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94.热爱生活是*好的锻炼——雷洁琼:社会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95.锻炼因人异,坚持是关键——牟作云:篮坛泰斗
96.生活讲究规律,运动必须适当——钱信忠:原卫生部部长
97.双脚走出健康来——孙毅:老将军
98.宽容是通往长寿之门的钥匙——邵逸夫:实业家
99.动手动脑,乐观不恼——王定国:老红军
100.长寿当从无我得——文强:全国政协委员
101.恬淡是一种幸福——吴清源:围棋名宿
102.不老的爱情宜身心——夏征农:作家
103.诗书双峰百岁翁——萧劳:诗人、书法家
104.百年心事归平淡——袁晓园:画家、书法家
105.修身养性的“六六赠言”——庄炎林:前全国侨联主席、书法家
106.运动有恒,爱心无限——张国基:前全国侨联主席、书法家
107.“三有限斋主人”的养生之道——周巍峙:原中国文联主席
108.养生无术即是术——赵朴初:佛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
后记

当代高龄名人谈养生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的长寿文化有其自己的特点:古朴、凝重,既注重理念的作用,又注重实践的功效。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从未中断过对于长寿的追求: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炼丹求药的典故;从岁逾八百的彭祖,到持桃献寿的麻姑;从颐养天年的妙法,到保健长寿的运动……人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寻求和实践着长寿之道,也苦心孤诣地在信仰、礼仪、生活里创造和应用着长寿之术。
本书精选了108位各行各业的当代高龄名人,他们以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职业、自己的饮食、自己的心态、自己的民族……向我们讲述了养生观点、养生意识、锻炼要领、保健健身、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来将会使您兴趣盎然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可借鉴的养生方法。

当代高龄名人谈养生 节选

1.百岁院士的平常心 ——贝时璋:细胞生物学家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年长的院士贝时璋老先生度过了他102岁的生日。 贝时璋,一位有着卓越贡献的细胞生物学家,是一位世纪老人,他在科学之路上孜孜不倦的同时,也见证了近百年来华夏民族的沧桑巨变。他于19 21~1928年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历任浙江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曾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自20世纪20年代起他就一直从事实验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细胞重建理论。 走进毛主席纪念堂,当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这位伟人遗容的时候,会看到这么多年过来了,毛主席的遗体依然保存完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当年,贝时璋曾经为如何妥善保存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了大量的构想,并做了许多细致入微的工作,那些至关重要的细节现在看来,是成功的。 这位值得尊敬的科学家,始终生活在人们仰慕的目光里。他是怎样一路走来的,他的晚年生活状况怎样?让我们来关注他的现实生活,他的情感世界。 贝时璋走过了漫长的人生之路,他在科学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他是一个非常谦逊非常执着的老人,经历了一个世纪的上下求索,对生命乃至活着的意义有另一番精妙的注解。贝老认为,他已经100多岁了,是可以对生命的本质问题发表看法了。他觉得把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哲学等学科糅合起来,才构成一个丰满的生命,才能探讨生命的本质,而这种深刻而立体的认识与年轻时是不能相比的。那时,可能只对一个单薄的独立的生命感兴趣。他一直以来都没放弃过在细胞重建领域内的研究,他坚定地认为,眼下是生命科学全面深入发展的时代,人类的长寿之梦可望实现,到时,人人将成为快乐的老寿星,甚至比《射雕英雄传》中的那个老顽童还要生动、健康。 “我用自己的生命研究生命科学。”作为一位求真求实的老人,他说这话时,是有底气的,也是他对自己学术方面的一个回顾与总结。但他同时也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自从我提出细胞重建学说以来,在这一漫长曲折的科研征途中坎坷逾半世,没有受到学术界广泛的严格的检验,引以为憾!”这并不矛盾,恰恰相反,这正是一位老科学家所具有的虚怀若谷的情怀。是的,他对生命科学有热情,也有敬畏;他是一位对职业有着崇高感的优秀科学家。 虽然已经年迈,但他喜爱和年轻人相处,他有一群合作非常愉快的年轻人,他们共同在一个课题上反复研究,相交甚欢。他认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必须依附群体生活,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老年人离退休后,迫切希望能与知心朋友交心、沟通,一旦得到朋友的理解、信任和帮助后,心里会涌起一种愉快欣慰的感觉,大脑就会分泌一种物质。这种分泌物是一种自然的镇静剂,能使内心获得温暖,解除心中的烦闷,使心理功能处于*佳状态,增强人的免疫力。而性格内向,老来无所事事者,一般为孤独寂寞所困扰。人若长期陷于寂寞的“陷阱”之中,心中有忧郁无处倾诉,心中有苦恼无法吐露,久而久之,便会憋出病来。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友之外,还要多交“ 忘年交”。年轻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头脑敏捷,接受新鲜事物快,多和年轻人交朋友,能使老年人萌发童心,可以调节心理,保持愉快心情,消除孤独、烦躁、忧郁等不利于健康的情绪。 生活中,贝老是独身。老伴过世了,贝老平时要用的书和资料都整整齐齐地码在妻子的床上,谁也不许动,即便是孩子们也不行。倘若谁平时随便摆什么东西,贝老也是一定要讲的,他喜欢把东西摆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他认为这就是他惟一的“怪”处了,其实他是爱过有条不紊的生活,这恐怕是他把对科学严谨的态度延续到自己的生活中了。 贝老的好脾气和对人的亲和力仿佛是天生的,不管对谁,只要是客人,是朋友,他都彬彬有礼,哪怕对方是后生晚辈,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人,他都平等相待。只是因为耳朵听不到小的声音,他以为别人也听不到,所以,他总是很大声地说话,但是那一口绵长的浙江腔,竟让人感觉不到生硬和突兀。 谈到养生,他说:“从我个人来讲,长寿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精神方面,这里包括两个方面问题:对于名利要看得淡泊,不计较名利就没有什么思想负担,心宽了,心情就舒畅了。单纯为了名利、为了荣誉、为了金钱就会伤脑筋,就要影响自己的健康。对事要公平,对人要厚道,不要刻薄地对待别人,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认为对得起别人了,自己也就心平气和了,这也是长寿的修养之一。第二,身体方面,要注意营养。吃饭要讲究蛋白质、矿物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的搭配。蛋白质很重要,吃得少对脑子影响很大,脑子要用蛋白质来补,要多吃一些。油不要吃得太多,动物脂肪少吃,植物油关系不大。碳水化合物少吃一些。我一日三餐,不吃零食。早餐吃得好一点,蛋白质含量多一些;晚上吃得少一点。第三,运动方面,要经常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我经常出去走,每天要走3000步。我还要自己打扫房间做家务,什么擦桌子、洗衣服等我都干,连衬衫、短裤、手绢都是自己洗。”“是吗?”我惊讶地问道,“您洗得动吗?”“当然洗得动了。”这时,贝老伸出他的手握着我的手,自信地问我:“你看我有劲吗?我洗得动吧!” 贝老认为,对老年人在生活及健康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怀和照顾是非常必要的,但对老年人过多帮助反而会促进他们的衰老过程。一些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对老人关怀备至,老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包括能够自理的,如穿衣、穿鞋、梳理等都由护理员代劳,结果形成了一种依赖关系,使老人的生活失去了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无法根据个人意志和爱好来安排生活,由此促进了身心的衰老过程。因此,应多鼓励老年人按自己的兴趣来安排日常活动,凡是老人能够处理的事情*好让他们自己做,能够使老人勤动脑筋和多动手脚,这样对四肢骨骼和肌肉的强健大有益处,也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发生,有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作于2004年)

当代高龄名人谈养生 作者简介

崔普权,1952年生于北京,山西文水人,大学文化,笔名晋公、山佳等。长期为统战、政协、文史等部门做文笔工作,系多家协会和组织的成员。 主要著作有:《艺坛玉屑》、《老北京的玩乐》、《百年儿童服饰史》、《名人谈吃》、《名人养生录》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