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段子

北京段子

作者:萨苏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年:2006-01-01

评分:5分

ISBN:7543635356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北京段子 目录

机场段子
机场段子
美味段子
卖肉夹馍的大刀妞儿
美国佬出洋相
中国厨子
胡同段子
侯宝林的礼物
胡同纪事兼忆隆福寺
大学段子
我的北师大
穷得叮当响的日子
萨大白话出西域记
卖了师兄卖师姐
不远万里骑象来
过把瘾就死
外企段子
我们办公室的“大销售”们
面试阿拉伯王子
文人段子
记忆中的陈景润
一个震撼中国农机化所的美国农民
龙要走了
科学院的职称
动物段子
野生动物园的故事

北京段子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机场段子”、“美味段子”、“胡同段子”、“大学段子”、“外企段子”、“文人段子”及“动物段子”七部分,纪录了各种场景里的人的生活。

北京段子 节选

一、入门教育和打扫厕所 20世纪90年代初,萨大学毕业后无所事事,投笔从戎到了北京机场。为什么是投笔从戎呢?因为机场当年都是保密厂系列,军事编制,虽然90年代已经是一个大得过火的合资企业,但还保持着半军事化的许多传统。 新来的,不管你干什么工作,先下大队去锻炼三个月,说是“培养感情 ”,确切地说,就是做地勤勤务,专业上叫外场。您80年代或者90年代初坐过飞机没有?那时候飞机一落地,就能看到一帮穿大破棉袄、戴猪八戒式棉帽子的弟兄们围上去,等乘客下了飞机,就打扫卫生、检查仪表、更换轮胎等等。就是这个工作,那种两边带翅、像两个大耳朵唿扇唿扇的棉帽子是那时候我们的标准打扮,故此地勤兄弟们自嘲说自己是“我见犹怜的猪八戒” 。 说起来,日常维护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飞行无小事,就是一个螺丝也是责任——我们刚到总队,就有人给我们讲,50年代,咱们从朝鲜下来的两架战斗机在××地失事,就因为一个螺丝。 当时两架飞机穿云下降,整整齐齐地撞到地上,炸出一对儿大坑来。那个时候飞机像金子一样,飞行员也像金子一样,一个双料的一等事故,连军委都惊动了。飞机刚用了一年多,驾驶员打过仗,技术过硬,又没有阶级敌人破坏——就是破坏,也没有两架一块儿往下栽的啊。让人挠头。 后来一位胡某某,有经验的分析人员,发现了问题,那就是长机的驾驶杆的三个连接螺丝都断了,从断口看,明显不是摔的,一模拟,是愣让飞行员掰断的。以这个为线索,找出了毛病。原来在起飞前做维护的时候,飞机传动系统里掉进了一个螺丝,刚好卡死了操纵尾翼的连杆,这样,无论你使多大的劲儿拉杆,飞机也不能往上升了,因为尾翼锁死了,尾翼不动,飞机就没法俯仰。 从技术上说,要是在高空,可以操纵襟翼代替尾翼工作,但当时是穿云下降,离地面相当近了,而且当时的米格15又没有低空跳伞设备,发生这样的事儿,飞行员只有等死一拉杆的螺丝都断了,可以想象长机的飞行员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用了多大蛮劲儿——但是,他忙于拉杆解脱,也就没有来得及通知僚机拉起。那时候我军是铁的纪律,没有长机的命令,僚机就算有疑虑也不能自作主张,等他跟着长机出云看到地面,一切都晚了。 一切都因为一个螺丝。美军据说也有类似的悲剧,因为扣子掉进操纵系统出事,结果是现在美军飞行员服装全用尼龙搭扣,一个扣子也没有。老职工用这事儿告诉我们日常维护也不能掉以轻心。现在,我还时时想起那位拼命拉杆的绝望的飞行员,对这个故事可谓印象深刻。 外场这个工作很累,很枯燥,而且是三班倒,没有多少人愿意干。*惨的是夜班,有的时候飞机半夜飞来,就要整夜在机场的砖平房里头守着。 不过,现在记得更多的是弟兄们搂着破棉袄——千完活儿一身油泥,谁舍得穿新装?20世纪90年代后期老总傅宝鑫下了严令,大伙儿才开始穿米色制服,当然,那时候,新式的洗衣房也建起来了——喝两口儿,上下五千年地侃大山。都是年轻人,虽然辛苦,倒也其乐融融。萨那会儿孤身一人,干这个工作是高高兴兴,夜班补贴高,伙食真好,机场食堂的炖牛肉*棒,我估摸八成是50年代跟老毛子学的手艺,百吃不厌。现在想想,也不觉得怎样艰苦。 在外场学了不少知识,比如飞机上大家方便以后的“五谷轮回”,各位知道是怎样的结局么?——我原来以为是从半空中直飞下去,类似投弹,后来才明白那样机舱不能密封不说,方便的朋友大概也早被便盆吸到飞机外边去了。实际上都进了一个小型的集装箱,到了机场,把它卸下来,往绿地里一倾,就处理完了。您可能得瞪眼睛,这就算完了?完了。因为倒出来的都是乳白色,半固体类似酸奶的物质(您要是喝不下酸奶别怪我啊),毫无异味,转眼就渗入地下去了。集装箱里预先装有药物,和那些不洁之物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将其充分分解,飞机的上升下降,正好起到搅拌和促进反应的作用。我曾经问老师傅,干嘛不用这个药物处理咱们宿舍的厕所呐?又干净,又省事。人家说:是不错啊,不过用三回的费用,就够咱们重建一次厕所的了…… 这就是“菜鸟”的问题。我们这些“菜鸟”干不了别的,也就是帮人家搬个梯子、推个轮子什么的,这种活儿,人家认为有老人儿带着,再菜的鸟儿也出不了事儿。 可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活儿,我们就愣能给“整”出点儿事儿来,还真不是小事儿……

北京段子 相关资料

文坛外高手:会讲故事的萨苏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14:46 中华读书报

文/丁杨

虽说萨苏在2005年先后出版《中国厨子》、《嫁给太监》、《梦里关山走遍》三本书
,2006年又出了《北京段子》,并且这几本书销量还不错,但时至今日,“萨苏(点击进入萨苏新浪博客)”这个名字同他那些妙趣横生的文字仍不为更多人所知。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写作热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写东西是极好的休息”,而这“休息”得来的文字为他的读者带来太多久违的阅读之乐。

萨苏姓弓,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大学里学的是图书馆学,六年前赴日,在一家驻日美国公司做IT工程师,每天上班跟电脑、数据打交道,等到晚上闲下来就可以静静地神游天外,任键盘敲出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文字。这些文字首先出现在“西西河”网上论坛,并被众多网友发现、热读,后来其中的若干篇什被印成铅字在内地正式出版。

不得不承认萨苏拥有极佳的文字表达天赋,又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举凡旧京掌故、父辈往事、儿时记忆、个人经历皆可入文。或许因为写作是他业余的兴之所至,也或许是当年网络帖子的风格使然,萨苏的文字幽默流畅,轻松坦率间颇多可读性。这些文字在保持上述风格的同时,亦不乏文字背后的性情与思考,这也是萨苏文字与大多网上帖子的不同之处。

除已经出版的4本书,萨苏在去年12月份开张的博客里有着更加丰富的文字天地,博客首页注明他的文章分类——梦里关山(纪实,传奇),海东碎叶(异域,散记),天下英雄(演义,武侠)……其视野之广笔触之杂由此可见一斑。他在博客里保持着半年来几乎每天发帖若干篇的纪录,他贴得比读者读得还快!对此他解释道:“很多是原来的文字整理出来的,写的比读得快?萨苏不是妖精,绝对没这个本事。”

关于出书,萨苏认为“出书要顺其自然,要看有没有真正能够吸引编辑和读者的内容。”他希望能把写故乡的《梦里燕赵》和描写机场的《蓝天轶事》变成书,前者同心出版社正在进行编辑,后者他打算再增加一些内容。父亲在科学院工作,他的童年记忆自然有大量相关片断。记者手中有一份萨苏亲自打印装订的《科学院传奇》,是他写的一组关于父辈科学家的回忆性文字,生动形象地勾勒出那一代科技工作者的生活侧面与精神风貌。他同样希望这些文字也能早日结集出版:“他们都是我的父辈,他们较真和谦逊的脾气我多少是了解的。期望它能够变成书,让人们认识到一代‘士’在新中国的真实故事。”

萨苏作品:北京段子青岛出版社出版

对于有读者称其为“文坛外高手”,萨苏觉得过誉了,他所写的文字能为读者喜欢,“大体因为我是作为一个记录者,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敬畏来写它吧”。对于文学,萨苏颇有感慨:“看到一些真正以文学为职业的朋友和前辈的文字,我感到一种带有敬佩的愉快——今天的中国文坛并非沼泽,浮躁红尘中依然有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生生不息,对文学有着深深敬畏。好的作家,笔是不受自己控制的,而是自己被笔所控制,如丛维熙先生。”

萨苏始终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主轴”,加上女儿的出生打破了他和日籍妻子二人世界的平静,写作在他的生活中已经退到工作和女儿之后。他的幸福溢于言表:“虽然女儿只有一岁,她的疯狂与快活,还有那种对爸爸妈妈的依恋,让我只能这样形容我现在的生活:痛并快乐着。”他曾告诉记者,打算尝试为女儿写写童话,这个计划也在筹备阶段:“闺女的童话我想和日本的一位女作家,我的邻居大城一美合作,她的漫画我非常喜欢。怎样做才好呢?不管它,先准备材料再说。”
相关图书:《嫁给太监》、《中国厨子》、《梦里关山走遍》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