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以来,我做了十余年的法律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的《法理学》课程的授课教师,从同学们——当然还包括那些并非正式授课对象但依然经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上的本校与非本校的、法律专业或者非法律专业的各年级本科生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向我表达的种种疑惑与提出的各种问题中,我在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我国目前千篇一律的“法理学”教科书的不满足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他们作为学生所具有的与我作为法学理论专业课程教师所同样具有的对我们的《法理学》教材的共同感受。那就是:**,我们所学习的《法理学》基本上是板着面孔的教条式的说教,它要我们记住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由强式“论断”方式所形成而没有真正的“论证”的各种“真理”性的“知识”性的命题;第二,我们所学习的《法理学》显得极为骄纵、霸道而专横,它高高在上,并因其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而显得冷漠世故——与我们这些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真实生活距离太远;第三,我们所学习的《法理学》千人一面,并不具备独立与自主的学术立场,也很少有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理论阐释力,在很多情况下它基本上是现实政策的一种理论性的法律话语注解或者法律话语转换,话很多但虚妄之词与霸权话语不少,因而相当无趣。
因此.在90年代中期参加的一次在长春举行的由当时的国家教委高教司委托吉林大学法学院的郑成良教授主持编写的《法理学教学大纲》的讨论会上,我提出了彻底改变我们的《法理学》的教材内容设置与教学重心安排的意见,即,改变以“法学知识传授”为主要特色的《法理学》,而变为以对学生的“法律精神熏陶”、“法治观念启蒙”和“法律思维方式培育”为核心与重点内容的《法理学》。但遗憾的是,我的意见在当时并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与会专家的认可,大家认为我的意见理想性的成分太多而且技术操作也太困难因而不可行。但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一直坚持自己对《法理学》基本功能的看法,即,作为法律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的“法理学”,其在法律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中的作用,主要的并不在于为他们“提供有关法律的知识”,而在于为他们“灌输基本的法治理念”、“传播现代法律的精神”、“培育职业法律思维”、“塑造理想的法律职业人格”、从而使他们“具备优良的法律头脑”。所以,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对“法理学”教科书进行了从内容到体系结构的“个性化”改革。本书就是这种教学改革的一个初步的总结。
我之所以说本书是对我的“法理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总结”,是因为:
首先,本书力图弱化“法理学”的“教条化”与“说教”味,使之回归“理性”而“说理”。大体说来,本书基本上反映了我本人对作为教科书的《法理学》的基本看法,反映了我理想中的《法理学》教科书的大致思路与框架结构的总原则——注重对学生的“法律精神熏陶”、“法治观念启蒙”和“法律思维方式培育”,“法律知识的传授”只能居于次要地位(主要应当有各个部门法学来承担和完成)。所以,纯粹的正式的“法理学”的内容在本书中被高度压缩,篇幅也减少了很多,《法理学》教科书的正式内容就由“厚”变“薄”了。之所以这样设计,也是为了给教师“个性化”地讲授“法理学”和学生自主地自学“法理学”留下更大的发挥与思考的空间。
其次,本书力图改变“法理学”的“僵硬”面孔,使之“生动”、“和蔼”而“有趣”。本书在一些章后所附的“阅读与思考材料”部分,辑录了以学术随笔、[1]学术论文与著作节录(中英文)、网络新闻、司法解释、英文的案例(判决书或者法官的判决意见与异议意见)。这一部分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学习和体悟“法理学”的热情与兴趣,更主要的考虑是学生在阅读这些“课外内容”的过程中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法律精神熏陶”、“法治观念启蒙”,并使自己得到“法律思维方式”的培育与训练。
再次,尽管只是一个极其初步的尝试,但本书的现有结构与内容安排的主要目的确实是力图使“法理学”回到真实的现实的人的具体的生活中来,使“法理学”“生活化”。我希望尽可能地使学习“法理学”的同学逐步明白:“法理学”的根基就在我们所过的平实、真切而生动的日常生活之中,“法理学”的各种理论问题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它们离我们很近,那些远离我们的真切的生活的所谓“法理学”只不过是些“僵死”的东西,既无真正的“理论”内涵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法理学”的“学习”是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在我们的真实的生活中去逐步体验、回味和领悟的。而这样的一个体验、回味和领悟“生活之理”与“法律之理”的过程,并不仅仅只是《法理学》课程的学习,而且还包括对各种部门法学的学习,以及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甚至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更重要的还必须包括在生活本身中进行的以经验为内容的学习,这样,修习法律者,就既可以明辨“生活之理”,又懂得法律运用的“法律之术”(Art ofLaw),还深谙“法理之学”(Jurisprudence)。如此,我们就可以说修习法律者具有的“法律的头脑”和“法律思维”的能力。
我之所以说本书是对我的“法理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初步”的总结,是因为还有如下的工作本书还没有做到或者做好:
首先,虽然我本人对于我国现行的各种《法理学》教科书以及“法理学”的课程教学安排并不是那么满意,但是,要写出一部令人满意的《法理学》教科书确实太困难——比起写作个人专著来困难要大得多、也多得多,我本人对自己的这部《法理学》教科书也很不满意——不仅仅是体系结构而且还包括具体内容。比如,本书原来的设计就有“法律文化”一章,但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在正式写作中决定暂时排除这一章,待今后考虑成熟后再补充进来。
其次,由于本人对于当代中国的司法案例研究不够,只好暂时放弃精选一些当代中国的司法案例作为本书一些章之后的“阅读与思考材料”的内容的计划,这一工作也只有等待今后逐步加以完善了。
再次,虽然在总体上本书也考虑了各章之后的“阅读与思考材料”的内容与本教科书该章的内容在一定意义和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性,但本书在这一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仅仅只是一个初步的安排,其更加精致化的思考与安排也只能有待于今后的逐步完善。特别要加以说明的是,在“阅读与思考材料”中收录的本人的随笔,其所涉及的社会事实情况如今可能已经有所改变,但为表明我写作这些文字当时的客观情况的真实以及保持这些文字的历史真实,我在收录这些文字时未做任何改动。
*后,本书也没有安排专章介绍西方法理学主要流派——主要因为在吉林大学我们有专门的一门课程《当代西方法哲学》来承担这一任务,这是本书的一个缺陷。我本人倾向于在今后的修订中,本书也同样不设专章但将西方法理学主要流派的主要观点融入到相关章节的内容中加以介绍和分析,而完成这一工作的条件目前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提出上述想法,也正是想借此表达我作为编著者的真诚希望:希望读者诸君、各位同仁对本书提出你们的批评意见,你们的批评意见对我进一步修订本书真的非常关键和重要。
勇者一行人打敗了魔王,救出美麗的公主,凱旋歸來。面對勇者,國王龍心大悅地表示:「不管你想要什麼,我都會賞賜給你。」按照長久以來的慣例,勇者大人一定會請求國王把公...
宪法诉讼的中国探索 本书特色 谢维雁所著的《宪法诉讼的中国探索》首先从厘定宪法诉讼及相关概念入手,力图澄清在宪法诉讼概念上的混乱,消除关于宪法诉讼认识上的讹误,...
连城三纪彦 Renjo Mikihiko一九四八年生于爱知县名古屋市,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毕业。大学期间创作的推理小说《变调二人羽织》获第三届“幻影城”新人奖...
贡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功勋团成员(O.M),高级英帝国爵士(C.B.E)。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从1959年起,担任...
这本书致力于帮助-1到1岁的创业者寻找创业机会,思考商业模式。如果您是初次创业或准备创业,即将进入从0到1的阶段,那么恭喜,这本书就是为您写的。我们从3个角度思...
小棉棒大健康-手耳足简易按摩祛病法 本书特色 《小棉棒 大健康:手耳足简易按摩祛病法》特邀中医泰斗刘弼臣教授嫡传弟子李爱科副主任医师,倾囊传授手耳足按摩经验。主...
阮千瑞自序:2001年,在开始注意打口唱片封面设计的时候,我已经可以成功入侵一台网络服务器,并放上一篇讽刺白领的文章作为首页。那个时候我和朋友在想如何写一个商业...
济人自济经验诸方 本书特色 《济人自济经验诸方》三卷,为清·王梦兰、梁宪应蒋伊所求纂辑,成书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蒋伊...
老生: 70年代人一个总在码字的公务员一个努力前行的思考者一个诗性线条的编织一个灵性文字的耕种者一个正在爱商奔跑的“胖纸”一个被小宝和小宝妈不断欺负却一直幸福地...
本书戏剧性地记载了一个亲密无间的社区三十年里的传奇故事。这个社区是非洲的贡贝,原住民是一群黑猩猩以及一个非凡的女性--她就是古道尔本人,黑猩猩的学生、保护人和历...
缺月男,1979年生人,但本人向来希望自己是90後。年轻时南开、北大混过几年,随後南北浪迹若干年。写小说纯属偶然,因为太偶然就认为是命中注定的了。做为下蛋的母鸡...
他是谁人?他天赋异禀,无师自通地成了多重乐器演奏家,被誉为摇滚界最强节奏吉他手,位列《滚石》“史上百大吉他手”第十;他是动力和弦、回授音效的发明者,大风车扫弦、...
提起冲绳,我们最多想到的便是一望无际的蓝色——天空与海洋的界限已经被模糊,终日高照的太阳——耀眼又迷炫的阳光,色彩鲜艳的花朵以及属于冲绳独特的自在感。或许你已经...
成田良悟:日本轻小说作家,擅长以现代都市为题材,并以复杂的群像描写见长,也乐于尝试各种各样的写作风格。2002年以出道作《永生之酒》夺得第九届电击小说大奖金奖。...
蔡登山 一九五四年生。曾任高职教师、电视台编剧。年代及春晖电影公司企划经理、行销部总经理。沉迷于电影及现代文学史料之间,达三十余年。 著作有:《电影问题·问题电...
Muchresearchhasbeendirectedatunderstandinghowpeopleshareopinions,attitudes,norms...
鲜橙畅销书作家,热门影视剧《太子妃升职记》原著作者。作品以幽默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获得万千读者追捧,充满励志、治愈能量。出版作品:《太子妃升...
ThisbookisacollectionofpapersfromTheAmericanCeramicSocietys35thInternationalConf...
肝病百草良方 目录 乙型肝炎 湿热蕴结证 中药方 茵虎疗肝汤 复乙汤 加味茵陈蒿汤 活血利胆汤 茵前黄柏汤 清肝利湿汤 金茵蛇虎汤 保肝汤 三草煎剂 成药方 复...
《古龙作品集1-66(绘图珍藏本)(套装共66册)》包括:《苍穹神剑》、《月异星邪》、《湘妃剑》、《剑毒梅香.1》、《剑毒梅香.2》、《剑毒梅香.3》、《孤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