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追梦年华、疑惑与反思、耕耘心路、山路弯弯、缘结大巴山、林场的歌、动荡年代等章节的内容。
因为研究上山下乡史的缘故,这些年我结交了不少知青朋友。《无声的群落》的编委卢晓蓉和邓鹏二位,虽相识较晚,却称得上一见如故。这与其说是缘分,倒不如说是思想的契合。
从一九六二年正式把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列入国家计划到一九七九年这场运动接近尾声,十七年里一共有一千七百七十六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中“文革”前下乡的将近一百三十万。这一百三十万人是上山下乡运动中真正意义的“老知青”。一九六四一一九六五年,两万多名重庆知识青年到四川东北部的大巴山这落户,邓鹏和卢晓蓉也在其中。俯仰之间,四十年过去了,大巴山知青已不再年轻,但这个群体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却依旧当年。经过长期酝酿和反复修改,他们终于在*近完成了五十余万字的回忆文集《无声的群落》。捧读这部沉甸甸的书稿,我曾夜不成寐;主人公的坎坷命运,令我热泪涟涟。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知青题材的出版物据说已有百种之多,其中不少出自四川知青的手笔。《知青档案》、《知青岁月》、《红土热血》、《蹉跎与崛起——五十五位知青的人生道路》、安知《知青沉浮录》、邓贤《中国知青梦》、火木与梦想——中国知青二十五年史》、费声《热血冷泪 ——世纪回顾中的中国知青运动》,都是其中脍炙人口之作。还应该提到戴思杰的小说《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这部获得法国文学大奖的小说,使知青话题拥有了更广泛的读者。但是,上面提到的这些作者,没有一个是“文革 ”以前下乡的老知青;集体性回忆文章中,也罕有老知青的作品,这无疑是知青研究的一个重大缺憾。而《无声的群落》收集了大巴山的重庆老知青近百篇文章,是老知青这个群体**部大规模的回忆录,其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细节生动、视野广阔、文风朴实,在有关知青上山下乡的文献中独树一帜。唯其如此,它对研究中国知青史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关于当时中学的政治教育与“阶级路线”的推行、组织下乡的政策和手段、知青的安置方式与社办农场、“文革”初期的知青返城风、造反动机与造反过程等问题,在迄今为止的相关出版物中,或者浅尝辄止,或则语焉不详。《无声的群落》记录的大量事实,为还原“文革”前的上山下乡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手材料。
不同形式的作品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满足读者日益多元的需求。但就我本人讲,*看重的还是切近历史之作。戴思杰的小说《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以两个知青与一个农村小裁缝的感情纠葛为线索,展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冲突,自有它的价值。但文学可以“创造” ,当作者虚构出小裁缝在巴尔扎克小说感召下毅然逃离农村,去大城市寻找新生活这样一个“光明”的结尾,却未免离奇。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不要说几亿农民被各种有形无形的枷锁牢牢束缚在公社的土地上,就是上千万下乡知青,又何尝有选择自己命运的自由?那是一个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口号喧嚣中亢奋地制造人间灾难的时代,只要你直面那段历史,就难以摆脱梦魇的沉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掀起初澜之际,正值祭起“阶级斗争”大旗之时。一九六二年,八届十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阶段仍然存在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以后,一部分出身 “不好”学生的处境明显恶化。腐朽的血统论一旦与阶级斗争理论相融接,势必在青年中间制造出不同的等级。于是,出身“不好”的学生,无论学习如何优异、品行如何高尚,参加升学考试只有落榜一途。当这部分青年的升学、就业之路变得日益狭隘时,另外一条据说可以使其“革命化”的“光明大道”摆在他们面前,也就是那场席卷全国的上山下乡运动。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这部分青年构成了“文革”以前上山下乡运动的主力。赴新疆支边的十万上海知青中,多达百分之七十是所谓“资本家”、“右派”等家庭的子女;在湖南长沙的下乡知青中,出身“不好”者占有同样高的比例;在北京 、重庆等大城市的老知青当中,情况大同小异。被扼杀的思想先驱遇罗克,几次高考成绩优秀,只是因为出身的关系,名落孙山。他后来下过北京郊区农场,当过临时教员,不管他怎么努力,出身带来的歧视始终如影随形。为此,他撰写了振聋发聩的《出身论》,公开挑战不可一世的“血统论”,为唤醒走火入魔的“革命群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无声的群落》的作者多数正是当年“血统论”淫威肆虐下的受害者,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早在学生时代,就被打入政治的另册,瘦弱的双肩从此承受起父一辈、子一辈的苦难。他们中许多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却被过早地剥夺了升学、就业乃至迁徙的权利。在本书的许多文章中,作者回忆了自己选择上山下乡道路时的无奈和到农村后的坎坷与艰难,更通过他们和他们的家庭那些不幸的经历,揭示了阶级斗争理论对中华民族造成的损害。
在撰写《中国知青史——大潮》这本书时,我曾重点探讨了“血统论” 这个历史现象。在遭受“血统论”茶毒的众多无辜者中,知青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仅当时农村,就有多达几千万的“黑五类”子女,他们的悲惨命运比起知青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时至今日,人们对这段惨痛历史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史学工作者中,也鲜有人关心这些弱者的命运。但一叶可以知秋,一斑可以窥豹,感谢《无声的群落》的作者,他们沉重的记忆,为历史留下了新的证言。诚如主编邓鹏在《前言》中所言:“《无声的群落》的文章是老知青人生经历的忠实写照,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史,也不是纯粹的文学作品,但我们可以预言:这些证词般的文字必将成为社会史学和文学创作的无价之宝。”
几年前,一位从事考古的学者跟我聊天时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你看,你们知青对过去念念不忘,这些年居然写了那么多关于上山下乡的东西;再看看我们这批人:当初在大学挨整,以后被送到农村‘改造’,接着上‘ 五七干校’,‘臭老九’的帽子一戴就是多少年,但回过头一看,却几乎没有给历史留下什么记忆。”言罢连呼“惭愧”。的确,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各色人群中,大概只有知青没有放弃自己的历史责任。知青的书籍长久不衰,从回忆到口述,从小说到历史,形式多样,相得益彰。在中国,这大概算是一个奇迹。奇迹不仅在于它的数量,更在于它的过程,即以一种民间的力量,渐进式地推翻了有关上山下乡运动的一切权威的武断,修正、补充和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这个重要篇章。
众多知青参与到历史的回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业。它使少数人把持的文学和史学从象牙之塔走出,去接近民众,把握时代的脉搏,并且重新焕发出生机。《无声的群落》的出版就是一个明证。
苏轼诗集合注(全六册) 本书特色 推荐《苏轼诗集合注(套装共6册)(繁体竖排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BR〉在宋时诗坛舆苏轼并称为苏黄的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说...
人生卷-张中行散文精品集 本书特色 读张中行老先生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我们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
青灯 本书特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不是他的诗,而是他的散文与小说。《青灯》集中收录了诗人北岛17篇新作,**部分是忆念,主要是怀念熊秉明、蔡其矫、魏斐德、冯亦...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
《这幅画里原来有狗》内容简介:什么时候第一只欧亚灰狼被驯化成了狗?艺术史上最早出现的狗的形象是什么样?古埃及人为何会在亲人
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当代诗坛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他为宫崎骏、手冢治虫的动画作词,给荒木经惟的摄影集和佐野洋子的画配诗,他影响了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北岛等无数人,曾多...
名家名译--纪伯伦散文诗精选(彩色插图本)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纪伯伦的十四部散文诗集,分别为《先知》、《先知园》、《沙与沫》、情与思》《音乐短章》人泪与笑》、...
两只蝴蝶 目录 水煮泡妞高手PSG潜伏计划培训班的隐秘山水之间有帅哥乎?粱兄,我的粱兄!吃苹果的紫蝴蝶能捎我一段吗?奔向蝴蝶谷空姐之恋火家都是有身份证的人萍水相...
1979-2000深圳重大决策和事件民间观察 本书特色 这是迄今惟一一本关于深圳二十年改革跌宕沉浮的民间史,作者历时六年叩访了一百五十四名重大决策和事件亲历者,...
落花生-许地山专集-经典彩绘本 本书特色 《落花生:许地山专集(经典彩绘本)》:这触动灵魂的优美文字,源自文学大师的心灵深处,在岁月的长河中,如宝石般熠熠生辉,...
本书对初唐、盛唐及中唐前期32位诗人的生平事迹及著述情况,作了详密的考证,或填补空白,或订正错误,资料翔实,论证严密,多发
有意思的中国文豪故事-听老师讲古典文学 本书特色 《听老师讲古典文学》此套书共七本,双色印刷,此为其中一本。此套书梳理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些主要门类,如唐诗、宋...
2011-中国年度随笔 本书特色 《2011中国年度随笔》,本书由中国随笔界选家选编的2011年度随笔,是从全国数百种文学报刊当年发表的数以千万字的随笔作品中精...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哈佛大学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荣休教授。著作包括《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追忆》、《迷楼》、《中...
桃李春风一杯酒-宋诗经典解读 内容简介 宋代诗歌的成就和价值,不仅表现在作者的众多、作品数量的巨大以及名家辈出、众派纷呈,而且表现在诗歌特质的“新变”上。在唐诗...
1949我不在清华园一位清华学子在共和国诞生前后的经历 本书特色 作者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之后,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新的角度去回顾那一页不应忘却的历史,去...
雾 雨 电-巴金选集-四 目录 前记新记《雾》的序《雨》的序《电》的序雾(1931)雨(1932)雷(1933)电(1933)附录一 《爱情的三部曲》总序附录二...
顾随(1897-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终生执教并从事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
《挣脱:史上最强劲的心灵越狱计划》内容简介:人的一生是在跌宕起伏中度过的,修炼自己的心灵,建立强大的心灵气场,就会从苦役般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小妇人(全译本)(精装) 本书特色 《小妇人》是由美国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8年。该作是一部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