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精美的中国古典造型艺术图录。书中图片取自各博物馆庋藏的珍品和近数十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时间涵盖新石器时代至元明清;其简洁优美的文字由兼具专业知识和公众眼光的知名作家陈平原、扬之水、郑岩和孟晖执笔,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体会和新鲜敏锐的艺术感觉将给予读者诸多启发。是一本融知识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礼品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监制,文物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2006年1版1印
★印制精良,装帧精美,大16开布面精装,配精制木纹函套,内页为铜版纸全彩图文,锁线装订
★特约撰稿人包括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编辑孟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专家扬之水
★一部精美的中国古典造型艺术图录,一部融知识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礼品书
这是一部精美的中国古典造型艺术图录,也是一部融知识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礼品书。全书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美玉与彩陶】【青铜与礼法】【铠甲武士与仙人奔马】【帝后礼佛与兰亭兴集】【天青月白与关山行旅】【幽涧寒松与青花斗彩】,分别对应新石器时代艺术、夏商周艺术、秦汉艺术、三国至隋唐艺术、五代宋辽金艺术、元明清艺术。
书中图片取自各博物馆庋藏的珍品和近数十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时间涵盖新石器时代至元明清;其简洁优美的文字,由兼具专业知识和公众眼光的知名作家陈平原、扬之水、郑岩和孟晖执笔,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体会和新鲜敏锐的艺术感觉将给予读者诸多启发。
【特约撰稿人】
陈平原(北京大学)
导论:《大圣遗音——文明的碎片以及阅读的乐趣》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
图说:新石器时代至三国魏晋南北朝
孟晖(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
图说:唐至元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图说:明清
故宫博物院里,静静地躺着一张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所制、名为“大圣遗音”的古琴。据有幸弹抚此琴的近代著名琴家管平湖先生称,此琴“九德兼备”。这里用的是《太古遗音》的说法,即琴有九德: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能兼及九种各臻其极的音色,自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可对于无缘抚琴或听琴的观众来说,我们看到的,只是其制作工艺的精良。当然,单是形制、弧度、漆色、断纹、款识等,还有附着在上面的一千二百多年的时光,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那十六字琴铭,便能让有心人心旷神怡:“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可单有形态而没有声音的古琴,其实是不完整的,起码很难让我们深入体会先民(比如唐人)的音乐感觉以及精神风貌。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元2003年),今天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去刻意保护的“古琴”,乃传统中国文人必不可少的艺术修养。只要你念过一点中国文学,你肯定记得《诗经·关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至于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嵇康临刑前弹一曲《广陵散》,还有陶潜蓄一张无弦琴,闲时抚弄以寄意,所有这些故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可如今,我们只能透过玻璃,仔细观赏作为“珍贵文物”的古琴——那形制,那断纹,还有那仿佛微微颤抖着的丝弦。可惜的是,丝弦下,不再流淌着动人心魄的“高山流水”。这就是文物的命运——已经脱离了特定的生存环境,需要借助深厚的历史知识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方能得到较好的阅读与阐发。
在这方面,专家与大众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解读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两件琴状石器,那是考古学家的事,我能欣赏的,是那些造型明确且动作优美的石刻或绘画。比如,1977年出土于四川峨眉县双福乡的那尊东汉石雕,头戴方冠,腿上放置着五弦琴,右抚左拨,神态怡然,自得其乐。还有,故宫博物院所藏《听琴图》,乃是那位设“万琴堂”以藏天下名琴的宋徽宗赵佶所绘。苍松翠竹间,抚琴者固然高明清雅,听琴者或俯或仰,想来也是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中。
阅读文物,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必须始终记得,眼前的这一切,并非事物的全部(整体),而仅仅是“文明的碎片”。所有文物,从它出土或征集进博物馆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脱离了具体的历史时空,不可能是原本的样子了——或残缺,或变形,或位置改动,或功能转移。借用诗人的语言,眼前这些精美的彩陶、玉器、青铜、石雕等,全都是早就消逝在历史深处的“大圣”之“遗音”。
阿房宫上的瓦当,莫高窟里的壁画,赵州桥上的浮雕,自然有其审美价值;可必须回到当初的语境,你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同一件石刻,屹立于天地之间,与陈列在博物馆里,或者干脆进入艺术图册,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像宫殿或皇陵那样的大型建筑,必须亲临现场,你才能体会其气势磅礴,至于玉器、瓷器或书画,则更适合于就近观察,仔细把玩。当初的局部(细节),摇身一变,成了独立的观赏对象,这个时候,阅读的角度及眼光也会随着改变。经过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时光淘洗,五彩斑斓已经消退,完整造型略显残缺,但所有这些,无碍文物的美,反而因其“古雅”,而更能召唤读者纵横六合,驰骋想象。在这个意义上,时间是把双刃剑,对于文物或艺术品来说,既是减损,也是增益。
只是有感于此,本书没有讨论不可移动的大型建筑(比如龙门石窟或明清皇陵);偶尔涉及,也只是关注其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配饰。这自然是个遗憾,可相对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来,再伟大的文物,也都只是“细枝末节”。关注殷墟、三星堆这样的大型遗址,与欣赏湖北江陵浮现的越王剑或甘肃武威跃出的铜奔马,同样折射出整个的历史进程及民族命运。
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与作为人类足迹的“文明(历史)”,二者之间多有勾连,有时甚至是互相重合。经济的发展与政治的变革,固然深刻影响着某个时代的艺术进程,而文学趣味以及宗教思潮对于艺术风格的制约,更是一目了然。因此,在文物及艺术品中,我们不仅读出工艺或审美,更读出神话与历史、理想与现实、宗教与民俗,还有人类的喜怒哀乐以及历史的悲欢离合。
人类文明史上,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固然震撼人心,一挑一剔、一笔一划,艺术家及工匠的精心劳作,同样——即使不说更加——让人感动。细微处见精神,你不是被震慑,而是从容把玩,神游冥想,因而也就有更多的体味与思考。就在这些小小的器物上,凝聚着多少英雄豪杰、能工巧匠、骚人墨客的诚与激情、才华与理想、爱恨与情仇。假如你凭吊文明遗址时怦然心动,假如你阅读史书时浮想联翩,你就应该有兴趣、也有能力借助若干精美的文物及艺术品,来理解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一传统说法,曾一度受到严峻的挑战。因为,按照历史编年,中国只有商周以后四千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近二十多年,“中国文明起源”再次成为考古学界的热门话题,只是由于对“文明”概念理解不同,各家说法不一。随着大量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成功发掘,尤其是辽西地区考古新发现(祭坛、女神头像、大型积石冢等),“中华五千年文明曙光”重现,其轮廓变得日渐明晰。
中国现代文论新编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文论新编》是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文艺学系列教材之一。中国现代文论新编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论主要指向“文学”、“中国文学”...
鲁迅作品十五讲 本书特色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大师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的思想与文学具有一种原创性,后人可以不断地向其反归、回省,不断地得到新的启示,激发...
中国各体文学理论史丛书---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 (修订版) 内容简介 书中有些愚者千虑的一得之见,略举其大者:如认为中国诗学思想史可以宋代为《诗》、《骚》之辨;...
德国儿童文学纵横 本书特色 《世界儿童文学研究丛书》共10本,由韦苇、王泉根、朱自强、方卫平、舒伟、孙建江等专家学者执笔,以儿童文学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作家作品及文...
唐代诗学 本书特色 杨启高为民国学人。上世纪30年代出版过好几种成体系的唐诗研究著作,但大多止于对唐代诗坛总体风貌的一般性论述,确有独特见地的专题性著述较少,而...
学海蠡测 内容简介 此书是作者涉足文史研究以来的心得与体悟。文史领域,浩瀚广博,深不可测。 此书以文学和史学两大体系结构而成。而文、史学科各以其不同的论题展衍开...
散文课 本书特色 复旦大学创意写作MFA专业散文课 靠前本对现代散文进行条分缕析的创意写作指南 现代散文以自然的语言形态,照亮我们连绵不断的生命经验与复杂情感...
小说课 本书特色 毕飞宇,1964年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赴南京任教。1998年入江苏省作家协会。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小说创...
少年―それは、ひとつの思想である。この分野の創始者の一人をもって任じる著者が、竹宮恵子・木原敏江・青池保子・ささやななえ
《文学,是诗意的历险》内容简介: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及其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翻译家、法语文学
《生于一九九叉》主要内容简介:所谓九叉后,如果你们一定要把十年划分为一个时代,我只想说,哪一代都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傻瓜辈
中国古代玺印 目录 目录 上编 古玺印的肇始和形成 秦汉玺印的艺术成就 一、玺印肇始于捺抑陶器的徽记 二、玺印在春秋战国形成 1.春秋战国官鉨 2.春秋战国私鉨...
璀璨星座—竹林七贤 本书特色 《竹林七贤》:在文学的星空下,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初唐四杰……依然静静地燃烧着火把一样的光芒。仰望是我们的视线,阅读是交流的...
大书库中华国学大典(4卷) 本书特色 《中华国学大典(套装共4册)》选录了多本广为流传且又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名作,同时参考各家集注,力求准确、流畅地翻译原典,真...
中国名画遗珍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2005年1版1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汇集流失海外的历代名画名作360余幅★ 囊括马公显《药山李翔问答图》、苏汉...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本书特色 本书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在全书体系的建构上,作者首先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念起来不仅声调和谐,节奏响亮;…………童蒙念熟
寻归荒野-增订版 本书特色 程虹编著的《寻归荒野(增订版)》是自然文学中的一个关键词,对荒野的理解堪称美国自然文学的精华。“寻归”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走向自然,更...
神话与诗-老清华讲义 本书特色 《老清华讲义:神话与诗》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神话与诗-老清华讲义 内容简介 《神话与诗》是闻一多先生的古典文学论文集。全书...
古籍举要 本书特色 长夏无事,课从子锺汉读番禺陈澧兰甫《东塾读书记》,时有申论,随记成册。其中有相发者,有相难者,每卷得如干事,尽四十五日之力讫事。陈氏以东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