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内部结构为:
知识网络:归纳单元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揭示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点完全剖析:解读考点,剖析考点,归纳方法,预测高考。
高考基础题典:[高考真题精华]精选近三年高考中基础性强的真题,全面剖析真题考查的角度。夯实基础,备战高考。
[模拟试题启示]从2005年和2004年的高考模拟试题中精选出较基础、典型的试题,对考点进行多角度展示。
高考综合拓展:[高考真题精华]精选近三年高考真题,突出高考题的综合性。点透中高难度度题的题眼,预测高考方向。
[模拟试题启示]本栏目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从2005年和2004年的高考模拟试题中精选出中高难度的试题,从更高的要求解读考点,并对今年的考试方向作出预测。
方法规律总结:总结本单元的考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及部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并在备考方法上作出指导。
新型精品题:突出“新”意,题型新,命题思路新。供新参考高考的学生体验高考新要求。
历届经典题:突出“经典”,从以往高考题中进行精心筛选,启发学生从中举一反三,应对新的高考要求。
名卷压轴题:突出“压轴”,提高难度等级,体现高考梯度;剖析名卷压轴,冲刺名牌高校。
2006年模拟试卷:体现*新高考精神,以原创性的预测试题进行综合模拟训练,既有提高综合能力的作用,又有从容面对高考的心理调节功能。
《焚书之书》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整理记录德国纳粹“焚书事件”中被焚书作家作品及生平的传记作品。1933年5月,德国纳粹在柏林将94名
《后知后觉》内容简介:当前干部队伍中弄虚作假、吹牛拍马、以权谋私等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同干部考评中忽视人品有很大的关系。选
中国通史-(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史学大师写给大家的中国历史入门书,易中天极为推崇的史学大师,“易中天品三国言必称吕思勉。”钱穆十分敬重的授业恩师,备受欢迎的...
怛逻斯之战-唐与阿拉伯帝国的交锋 本书特色 公元八世纪中叶,大唐王朝与阿拔斯王朝在中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著名的怛逻斯之战爆发。由于地缘上的原因,中亚各个小国,也...
《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下)》内容简介:公元前49年,恺撒渡过卢比孔河,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迅速地控制整个意大利半岛,继而进
左传 内容简介 该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468年)止,共255年内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之间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作品比较...
《农村电商》内容简介:农村电商包括下行的电商进村、上行的农产品电商、乡村聚集的“淘宝村”现象和电商要素集成的县域电商等层次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共八篇,分为五大块,分别叙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始,五十年来中国思想的演...
文白对照史记 内容简介 《史记》*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
中原地区两周随葬青铜礼乐器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杨文胜编著的《中原地区两周随葬青铜礼乐器制度研究》通过对考古发掘的两周随葬青铜礼乐器等实物资料的研究分析,论述了两...
知行合一王阳明-轻轻松松读懂《传习录》-4 本书特色 ◆百万印量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全新续作。 ◆用108个有趣的历史故事解读《传习录》,每一个故事,都是一...
《路跑之王》内容简介:路跑赛是集体的成就,每位参与者都是赢家。弗兰克·肖特、比尔·罗杰斯和艾伯托·萨拉查三代“路跑之王”在
历史讲稿-西学源流 内容简介 本书是雅各布·布克哈特于1865—1885年间在巴塞尔大学教授历史课程时的讲稿,*初的德文本由埃米尔·迪尔整理,以《历史段章》为题...
中国陶瓷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上海文博名家名著之一种,是上海博物馆馆长陈克伦先生编选的汪庆正先生有关陶瓷的经典论文汇集。收录了《“粉彩”即“洋彩”考》、《官、哥...
为臣之道-读史长智慧 内容简介 为臣之道,体现了人类生存的智慧,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臣字,在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表示俯首屈从之意。一直指侍奉皇上的...
宋江阴志辑佚 内容简介 《宋江阴志辑佚》主要内容包括卷第1:总叙,分野,风俗,形势,道里,县镇,城社,卷第二:学校贡院附,刑狱,户口,物产,财赋,卷第三:郡守,...
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吗? 本书特色 《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吗?(四色全彩印刷)》全彩印刷,配以近百幅珍贵古代插图,极其精美。随书附赠精装笔记本。封面采用了中...
十七史疑年录 内容简介 历代正史成书以后,在各自的傅抄、刊刻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讹误。中华书局“點校本二十五史”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仍有较多漏校或误校。本...
《论语通译》内容简介:本书是儒家经典,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论语》较全面地记录孔子(前551-前479)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當傳統中國的天圓地方「天下觀」崩壞,新的「世界觀」建立,作為時代結構一環的小說文本,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本書以「概念地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