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明权研究

阐明权研究

作者:张力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6-04-01

评分:5分

ISBN:7562028702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阐明权研究 目录


引言
**章阐明权的历史演进及其制度背景
**节大陆法系阐明权的历史演进
一、阐明权的涵义
二、大陆法系关于阐明权性质界定的发展
三、大陆法系阐明权功能的变迁
四、大陆法系阐明权的价值评析
第二节英美法系民事诉讼对阐明权的借鉴趋势
一、英国:判例法故乡法官权力的演进与现状
二、美国:现代判例法典范的法官诉讼职权的新发展
三、当前英美法系民事诉讼借鉴阐明权的制度实践
第三节阐明权的制度背景
一、阐明权的确立根据:特定诉讼基本原则的采纳
二、阐明权的制度土壤: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和法院的作用分担机制
三、阐明权的法律原理:多元的民事诉讼目的和价值
四、阐明权的现实需要:当事人实际诉讼能力的差别
第二章当代中国设立阐明权的必要性与制度构建的基本问题
**节当代中国建立完善阐明权制度的必要性
一、当代中国协助当事人处分型机制的基本确立
二、当代中国民事诉讼目的的变迁
三、当代中国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
四、当代中国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能力的不平衡和专业法律帮助制度的非周延
五、当代中国民事诉讼法律实践关于阐明权的规定不足
第二节构建我国阐明权制度的原则
一、对域外相关制度经验的态度
二、关于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有关理论和实践的启示与反思
三、关于我国阐明权的价值目标和立法范式
第三节在我国阐明权的涵义及其性质界定
一、在我国阐明权的涵义
二、我国阐明权的性质界定
第四节我国阐明权的特征
一、我国阐明权制度的基本性
二、阐明权属于具体司法权力的一种
三、关于我国阐明权的概括性和具体性
第三章阐明权的种类
**节阐明权的种类概述
一、法律阐明和事件阐明
二、消极的阐明与积极的阐明
三、辩论主义领域的阐明和处分权主义领域的阐明
四、立案的阐明、准备程序的阐明和庭审的阐明
五、一审程序的阐明、二审程序的阐明和再审程序的阐明
六、普通事项的阐明和特别事项的阐明
七、定型化阐明与非定型阐明
第二节法律阐明和事件阐明
一、法律阐明
二、事件阐明
第三节消极阐明和积极阐明
一、消极阐明
二、积极阐明
第四节立案的阐明、准备程序的阐明和庭审的阐明
一、立案阐明、准备程序阐明和庭审阐明的划分根据及其意义
二、立案阐明
三、准备程序阐明
四、庭审阐明
第四章阐明权的适用界限
**节阐明权适用的程序界限
一、适用阐明权的民事案件
二、不适用阐明权的民事案件
三、非讼法理与诉讼法理的交错适用——关于非适用阐明权民事案件的例外
第二节阐明权适用的诉讼事项界限
一、适用阐明权的诉讼事项
二、不适用阐明权的诉讼事项
第三节阐明权适用的主体界限
一、当事人
二、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
三、特殊情形的案外人
四、有权启动再审程序的人
五、其他参与诉讼的人不适用阐明权
第四节阐明权的时间界限
一、阐明权的基准时及其例外
二、诉讼中的阐明和诉讼外的阐明
第五节阐明权适用的特别事项
一、阐明的强制反诉
二、再审事由的阐明
三、关于部分请求诉讼的阐明
四、请求权竞合时的阐明
五、抵消抗辩的阐明
六、诉的变更的阐明
第五章阐明权的行使
**节阐明权行使的主体
一、阐明权的主体属性
二、关于阐明权行使主体的具体情形
第二节阐明权的进行
一、阐明权行使的要件
二、阐明的开始
三、阐明的方式
四、阐明的结束
第三节阐明处分
一、阐明处分的涵义和属性
二、阐明处分的内容
三、阐明处分和其他阐明措施的区别
四、阐明处分与证据调查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节阐明与法院其他诉讼行为的区别适用
一、阐明与诉讼指挥
二、阐明与诉讼上的告知、命令
三、阐明与诉讼送达
第六章阐明权的法律效果及其保障
**节阐明权的法律效果
一、阐明权的法律效果概述
二、事件阐明的效果
三、阐明效果的特别情形:关于答辩失权和缺席判决
第二节不当阐明及其救济
一、不当阐明的涵义
二、不当阐明的救济
第三节阐明权的保障机制
一、阐明权的内在制约机制: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实在化
二、阐明权的审判构造保障:集中审理
三、阐明权的主体保障:法官职业化
后记

阐明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借鉴国外阐明权理论和制度,分析了有关阐明权实践和理论的问题,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关于阐明权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架构。研究了我国民事诉讼的现状与我国所特有的国情。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