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作者:(英)弗兰克·麦克林恩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年:2006-04-21

评分:5分

ISBN:7501227179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拿破仑传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纪史”性著作,它对拿破仑作为一位历史人物和一种人格的两面性,给予尽情揭露。作者在全面和充分肯定拿破仑的伟大历史地位、他的卓越天才和功绩的同时,也将他“方方面面拆开来看”,以一种冷峻的眼光,撇开加在拿破仑头上的种种光环,还他以一个非虚拟的、实实在在的伟人形象。书中充满深刻的评点和辛辣的剖析,读来往往妙趣横生,发人深省。
拿破仑是中国读者*为熟悉的西方历史伟人之一。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毛泽东就将拿破仑与华盛顿并提为“西方资产阶级英雄”,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的传奇一生,一直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崇敬。 本书以大量篇幅,浓墨重彩描述了拿破仑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书中还包含着万花筒般的私隐轶闻,这绝不是一种廉价的文字上的入微写照。从心里历史传记的观点来看,这些陈言琐事、家长里短,往往是些零散的历史痕迹、宝贵的证明材料和指标,从中可以窥视传主的内心奥秘,寻求这位非凡人格从生成到泯灭的心理轨迹,探索拿破仑及其帝国悲剧命运的蛛丝马迹。

拿破仑传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纪史”性著作,它对拿破仑作为一位历史人物和一种人格的两面性,给予尽情揭露。作者在全面和充分肯定拿破仑的伟大历史地位、他的卓越天才和功绩的同时,也将他“方方面面拆开来看”,以一种冷峻的眼光,撇开加在拿破仑头上的种种光环,还他以一个非虚拟的、实实在在的伟人形象。书中充满深刻的评点和辛辣的剖析,读来往往妙趣横生,发人深省。拿破仑是中国读者*为熟悉的西方历史伟人之一。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毛泽东就将拿破仑与华盛顿并提为“西方资产阶级英雄”,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的传奇一生,一直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崇敬。本书以大量篇幅,浓墨重彩描述了拿破仑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书中还包含着万花筒般的私隐轶闻,这绝不是一种廉价的文字上的入微写照。从心里历史传记的观点来看,这些陈言琐事、家长里短,往往是些零散的历史痕迹、宝贵的证明材料和指标,从中可以窥视传主的内心奥秘,寻求这位非凡人格从生成到泯灭的心理轨迹,探索拿破仑及其帝国悲剧命运的蛛丝马迹。

拿破仑传 目录

前言
家世和童年
军校生活
开始军旅生涯
法国大革命和科西嘉岛政治风云
土伦之役崭露头角
葡月事变和巴黎政坛新星
**次意大利战役
军事天才和政治野心
远征埃及
雾月政变和登台执政
第二次意大利战役
拿破仑的治国之道
波拿巴家族和拿破仑其人
加冕称帝和封官赐爵
侵英未遂和奥斯特利茨大捷
征服德意志
进兵伊比利亚半岛
降服奥地利
拿破仑的帝国神话
兵陷西班牙
另立皇后和“大陆封锁”
入侵俄罗斯,进占莫斯科
1812年冬季大溃败
德意志战役受挫
巴黎陷落
流放厄尔巴岛和重返巴黎
滑铁卢之战
流放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传 节选

马尔博夫对波拿巴一家人起到保护人的作用,自然不必多说。拿破仑在**次离开法国回到家乡休假时,曾说他悔恨失去了他一生中两位可敬的长者,他实际把马尔博夫与卡洛同等对待。我们还看到,拿破仑曾宣誓效忠路易十六,但在如何对待这位国家之父这一点上,他的态度是暧昧不明的。国王亡命瓦雷讷一事,并未起到离间拿破仑的作用。而且1792年在巴黎两度发生暴民疯狂冲入杜伊勒里宫时,他的主导心情是同情国王,而不是袒护群众。拿破仑对卡洛的矛盾心理,也反映在他对路易十六的暧昧态度上;他在一定程度上主张革命,反对所有国王,但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这位国王,反对这一批特定的革命群众。拿破仑之*后与路易十六一刀两断,是因为他逐渐真正意识到,国君请求外强入侵法兰西的土地。 在拿破仑的心目中,这四位“父亲人物”均属叛逆之流。不管莱蒂齐亚与马尔博夫伯爵是否有恋情(一些零星的证据充分表明他们有过),拿破仑肯定认为他们曾经相恋。这一创伤对他日后的生活,特别是对他的两性关系以及他鄙薄女人的心理有着深刻影响。他对保利与他教母鬼混一事表现出来的惊恐不安,可能不是针对这件事本身而言,这是一种根本改观了的幻觉,暗示着莱蒂齐亚与马尔博夫的私通。拿破仑的“母亲情结”与他的过敏感觉有关,他不能肯定谁是他的父亲,但我们在上面已经谈到,莱蒂齐亚与马尔博夫可能私通一事和拿破仑没有什么实际关系,他肯定是卡洛所生。重要的问题是,他总以为事有蹊跷,所以在后来的拿破仑法典中有一项精辟条款:“ 禁止调查父亲关系”,这正是他焦虑心情的反应。 《博凯尔晚餐》一文表达了拿破仑对科西嘉与法国联合的极度忧虑:“ 他帮助科西嘉与法国联合”,“他勾结外国人攻击祖国”。十分可能,这就是无意识地显露出,他对莱蒂齐亚与马尔博夫私通感到焦虑,以及他对卡洛竟然任由这种丑事发展而感到愤慨。拿破仑因在科西嘉被保利打败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愤懑,助长了由截然不同的其他事情引起的愤怒。因为保利是一个父亲式人物,拿破仑会把自己对卡洛和马尔博夫的怒气发泄到他身上。 他作为一个年轻人对法国的愤怒,他因布里埃纳军校的“祖国”在花园事件中遭到同学入侵而大动干戈,他整个强烈的仇法心理,都可以按照这种假设加以解释。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他偏偏在这个时候对保利爆发出来 ?几乎可以肯定,答案就在1793年路易十六被处以极刑这件事上。在卡洛和马尔博夫退出之后,拿破仑自觉地崇拜保利,但同时夹杂着因为“父亲过失 ”而对他产生的一种不自觉的对抗情绪;及至路易十六独占上风,拿破仑对保利的崇拜才消退了一阵子。拿破仑对那些把祖国出卖给外国的人物满怀愤怒,而1792年末,拿破仑作为一名雅各宾分子,显然将这份怒火集中到了背信弃义的波旁国王身上。矛盾心理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划分爱与憎的对象时,让全部负面感情都倾注于“海德”一方,而所有正面感情都保留给“哲基尔”一方。简单地说,1792年末路易十六惹到身上的火,后来烧到了保利头上。 在拿破仑的眼里,路易十六的处死等于是得到了救赎,此时拿破仑积郁在心中的对莱蒂齐亚与马尔博夫私通的一番仇恨,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发泄焦点。恰恰在这个时刻(1793年1月),拿破仑坚决果断地投向法国。在一些人看来,与保利决裂纯粹出于偶然,出于政治原因,而他们往往忽视一点:在决裂变得不可避免以前,拿破仑已和萨利切蒂以及反保利集团携手合作了。不管怎么说,一旦路易十六归天,拿破仑照理就会在不自觉之中解脱剩下的这位人物,这样一来他就会成为父亲。从象征意义上说,他幼年时期恋母情结的幻想现今是部分减缓了。却加剧成为一种母亲情结。 必须强调的是,拿破仑因与保利闹翻而陷于一场灾难之中,他丧失了全部家财,再没有任何希望能挽回他们波拿巴家族的资产。从理性和自身利益的观点来看,拿破仑在1793年初反对保利是根本讲不通的。历史学家所以在 “拿破仑的是和非”问题上激烈争论不休,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他们深信拿破仑大智大睿,他举凡有何作为必定有其充分理由。对拿破仑心灵隐蔽深处的研究表明,情况不一定如此,自我毁灭的心理冲动通常能起一定作用,有时候还起主要作用。在拿破仑一生中,后来有过不止一次的类似情况,他借口势在必行、考虑国家利益和“别无办法”,不顾一切地鲁莽行事,其荒唐之处实在难以解释。 P66-67

拿破仑传 作者简介

弗兰克·麦克林恩就读于英国牛津沃德汉姆学院和伦敦大学。1987~1988年在牛津圣安东尼学院任阿里斯泰尔·霍恩基金赞助的研究员,现任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文学系客座教授。弗兰克·麦克林恩为专业作家,早年著有《H.M.斯坦利》和《里察德·伯恩》等部传记,以及以詹姆斯党运动为题材的若干著作.其中《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一书获1989年度“最佳苏格兰作家”默克维逖奖最终提名。《英国詹姆斯党军队》一书获1985年度切尔滕纳姆文学奖。近作有《菲茨罗伊·默克莱恩》、《罗伯特·路易·斯蒂文森》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