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官制度。它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衰亡于明清。可以说,科举制度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度过了1300年。这1300年中,在儒家思想指导下,依“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通过科举考试,选用官吏,以达到官僚阶层日益庞大,国家机器日益完善,封建统治日益巩固的目的。要深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机制,官僚阶层的形成壮大,乃至教育体制和仕学相长的发展,都要研究科举制度。《中国科举辞典》虽然是一部工具书,但其中凝结着主编和作者们长期研究的科研成果,包含着不少创见和新见。因此,本辞典的出版对我国科举制研究无疑将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 32开精装,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1版1印
★本书总体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正文,二是附录,正文为词条,分为【科举名词】和【科举人物】;附录主要是【科举大事记】和【进士名录】
★ 有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机制、官僚阶层的形成壮大,乃至教育体制和仕学相长的发展变迁
★ 不仅对于普通读者有阅读的趣味性,对于专门学者和文学作家来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一个收藏丰富的资料库、情节库,对作家的创作不无借鉴作用
友情提示:本书年版久远,纸张较薄,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官制度。它由国家设立科目,用分级统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它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衰亡于明清。从建立到废止,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复杂的变化。可以说,科举制度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度过了1300年。这1300年中,在儒家思想指导下,依“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通过科举考试,选用官吏,以达到官僚阶层日益庞大,国家机器日益完善,封建统治日益巩固的目的。要深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机制、官僚阶层的形成壮大,乃至教育体制和仕学相长的发展,都要研究科举制度。
《中国科举辞典》由清史专家翟国璋教授主编,虽然是一部工具书,但其中凝结着主编和作者们长期研究的科研成果,包含着不少创见和新见。其内容丰富翔实,行文简练畅达,使用方便。既能反映科举历史的发展变化,又能展示具体制度全面准确的真貌。科举制在那个时代所具有的合理性,是我们今天需要总结的宝贵财富。同时科举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作为封建统治者文化专制主义的工具,它在束缚人们思想方面起了阻碍社会前进的作用。《中国科举辞典》注意到科举制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作用,做了客观公允的分析。
本书总体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正文,二是附录,正文为词条,又分为【科举名词】和【科举人物】;附录主要是【科举大事记】和【进士名录】。
【科举名词】:约1700条,包括有关科举制度的名词、科目、俗语相关教育和书籍、科场案件等等。有的是属于某一朝代特有的。而有的像“秀才”、“进士这些名词,从隋至清始终存在,但又有变化,这些名词要写成“通条”反映出它的变化。还适当选入了隋以前的教育、铨选内容。
【科举人物】:共约7000条,主要包括状元和进士。状元必须有简单事迹者,进士则是有较多事迹者。释文尽量突出其科举经历。此外也选入了少量与科举有关的人物。
【科举大事记】:从隋至清1300年的科举考试,从开始到结束,中间不断变化。这一部分,按时间顺序,以系年的方式,用较少的篇幅,概述其兴衰变化历程,以反映中国科举制度的概貌。
【进士名录】:包括唐至元的各科进士。本书将作者们搜集到的、较有把握的各朝、各科进士的名单,按朝代、科次排出。其中两宋的进士名录是许多年的研究成果,元代的进士名录更是查阅了作者们所能见到的正史、笔记、方志、碑拓、胶卷,以及类书、著述等等。
一,本辞典收古代科举名词、术语、书院、学案、著作、人物等方面的词目约9000条。
二,词目表分“科举名词”及“科举人物”两类。“科举名词类”以笔画为序;“科举人物类”先按朝代排列,同一朝代中再以笔画为序。
三,“笔画为序”指以该词目第*字的笔画多少顺序排列;笔画相同者,按起笔笔形一丨丿丶乛顺序排列;同一单字起首的词目,按该词目字数多少顺序排列;字数相同的,按第二字的笔画数排列。
四,释文中的地名,为当时的历史地名,一般于括号内注今地名,今地名省、市、自治区、县等名称省略。
五,释文中人物生卒年无法考证者,不予括注;生、卒年有一项不确者,用“?”表示;知其大约者,用“?”表示;有稽可查者,均括注生卒年。
六,释文中的历史年代,用旧纪年(帝王纪年或帝王年号)并括注公元,惟省“公元”字样;其后同年号的年代在同一词目释文中出现时,年号和括注均省略。
七,个别词目中有文字脱落,脱落的文字用“□”表示。
八,词目表中科举人物词目带星号者为状元。
九,释文力求吸收*新研究成果,对有争议的问题或一时不能遽下结论者,则用一说为主,数说并存的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本书特色 文件单行本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
一带一路百问百答 本书特色 ★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带一路百问百答 内容...
这是一本人人能读的实用政治学手册。40个直击生活痛点的问题,涵盖自由、平等、权威、公正和权利的方方面面。109位政治学巨擘,犀利点出日常情景所隐含的政治学内涵。...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三卷 本书特色 《朱镕基讲话实录》选入的是朱镕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991年4月至1998年3月)、国务院总理(1998年3月至2009年...
《英语历年真题精解及全真预测试卷(第9版)》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为面向MBA、MPA、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等多个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
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学术研究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从民族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着力探讨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文化研究中所涉及的诸多层面,并运用...
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 本书特色 1.热占关注:全书在反思中外历史的基础上,探讨了官僚主义的起源及其发生作用的规律,有很多独到的学术见解,显示了作者深厚的马列主...
三十年来中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和俄罗斯的政治改革与发展,这两个世界大国既有众多的形似之处,也有各自显著的特点。目前两国的改革经历了初期的...
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 本书特色 《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作者安东尼·奥罗 姆)是国际知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奥罗姆的代表作 之一,也是政治社会学领域的...
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 内容简介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加迪斯是近20多年来*重要的美国外交史学家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史家乃至战略思想家。他精...
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法治秩序的建构增补版 本书特色 这本论文集的初版、再版以及增补版记录了现代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十五年来制度变迁的曲折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 本书特色 1952年春,钱穆先生应有关方面之邀,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进行了五次讲演。《钱穆先生著作系列:中国历代...
叶永烈-邓小平改变中国 本书特色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国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轨,而是深受“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极左路线的干扰。这两年的时间...
谭安奎(1977—),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2009—2010)、哈佛燕京学社(2014—2015)访...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书特色 本书以马克思世界历史性思想为主线,深刻总结了以往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性事业建设的经验教训,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谁激怒了美国-秘密与谎言的500天 本书特色 亚马逊社科政治类畅销书第1名两届乔治·波尔卡奖获得者两度普利策奖提名作家*新力作参考600小时采访、数以千页非法窃...
毛泽东文集 第6卷 本书特色 《毛泽东文集》(第6卷)的注释,大量的是对人物、事件、引语、文件等的注释,还有通过注释介绍与正文内容有联系的毛泽东的思想观点,或通...
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 本书特色 《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东方编译所译丛。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
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论 本书特色 郑林华所著的《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 论》从墨家思想这一新视角初步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源...
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为政思想不但表现于政治、法律、军事、外交等方面,更涵括经济、社会、伦理、教育及宗教诸议题,其意旨精微,内容宏富,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