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妇鸡丁是我偶然在乡间一家小餐馆发现的,尝后非常满意。此菜集辛辣之大成,麻烫刺激,外焦里嫩,嗅之异香,入口舌迷,令口腔粘膜陶醉,入喉更有痛快淋漓之感,胃肠为之歌咏,魂魄舒张欲仙。后来我多次带亲朋从市里远奔此小馆,品尝此菜,还建议该店干脆就以此菜冠名。
我近年来所撰文字,多有与菜肴点心水果零食结缘的,开始是不自觉状态,渐渐地自觉起来。我注意到,当前全球文学创作中,都有饮食文学涌现,比如美国名厨安东尼·伯尔顿的《厨师之旅》,影响就很大,我们这边三联书店也出了译本。我国台湾地区的二鱼文化事业公司,也推出了“饮食文学系列”,2002年出版了我一本《藤萝花饼》散文集后,2004年又出了我中篇小说《泼妇鸡丁》单行本。
作为饮食男女中的一员,我已悟出,我们的生命其实是贯穿在一日不可废除的吃喝中的,从解饥渴求温饱的*低层次上提升以后,我们对美的追求,对情的寄托,对自己与对别人的慰藉,对今日与未来的期许,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了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餐桌享受中。
《泼妇鸡丁》这部小说,是我自觉地进入饮食写作的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成果。饮食男女,当有饮食文学,而在饮食文学里,揭人间真相,绘浮世风景,把人生百味、世态千滋汇为一席,力求以一粒米现大千世界、一盘菜显幽深人性,谁说只是菜谱的堆砌、唾沫的狂欢?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先入你眼,再浸你心,于谐谑中觉甘苦,于乱象中悟真谛。
也许有人一听饮食文学,就觉得不雅,甚至会以为是一种逃避社会责任玩世不恭的文字,我劝他们还是看了再加臧否。你吃过泼妇鸡丁吗?尝过多半喜欢。我现在坚信:美从口入,情从口出,饮食之间,大义存焉,耙剔梳理、消化吸收、融会升华,此种文字,时之所需,道之所载,须自黾勉,再接再厉!
《泼妇鸡丁》篇幅较长,在2006年出版的(刘心武自选集》里,作为《民工三部曲》之一收入了它。这本《藤萝花饼》是涉及饮食的散文随笔集,没吃过泼妇鸡丁,尝尝藤萝花饼也不错。我为台湾读者编成的繁体字竖排本,在海峡那边颇获好评,《中国时报》等媒体都有报道评论。“藤萝花饼” 口味比较清淡,菜量也较小,更适合快节奏中的忙碌者作为“休闲零食”品尝。这个为内地读者印行的简化字横排本,保留了台湾版的所有内容,但特意增加了新的一辑《花果满山》,这新增入的文章都是2002年后新写成的,仍是那样的写法——不是写寻味指南,而是借饮食来展示时代风貌,咏叹世道人心并试图挖掘人性。
中国的美食物,世界**;语言文辞之美,更是冠绝天下。美食与美辞交会时互放的光亮,遍照寰宇。刘心武的这本美食散文,就是*新的绝佳明证。本书乡土味十足,从文革、贫乡到“美食”,他写的是平淡生活中平常饮食,道出了其中的情与味,情味里还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这是一本可口的饮食散文,以隽永的文字激起味蕾的快感,以文化的热度烹调怀念的滋味,每一道食物都飘散出浓郁的人情掌故。本书是刘心武首次在华文地区出版的饮食散文,全书共四辑:五花肉、美丽的胡萝卜、小糖火烧、秀色可餐,谈食物,也谈人情掌故。本书处处流露文化情怀,在人文中烹调美食,香味浓郁;在食物中见人情关怀,在人情中品尝美食滋味。
《藤萝花饼》是刘心武迄今唯一的饮食文集,整理出版时,他发现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常常“用味蕾写作”,希望自己*后退化的身体器官是味蕾,否则生命即失去了意义。然而“比口舌更知味的,是心舌,或者叫灵舌,那上头的味蕾,能感受到更微妙的滋味。用心舌的味蕾写作,应成为我越来越自觉的追求”。可见刘心武真正在意的,并非饮食本身,他往往通过饮食的体验或观察,抒发怀旧、人情、乡愁之味,和生活的感受及领悟。
《藤萝花饼》是刘心武迄今唯一的饮食文集,整理出版时,他发现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常常“用味蕾写作”,希望自己*后退化的身体器官是味蕾,否则生命即失去了意义。然而“比口舌更知味的,是心舌,或者叫灵舌,那上头的味蕾,能感受到更微妙的滋味。用心舌的味蕾写作,应成为我越来越自觉的追求”。可见刘心武真正在意的,并非饮食本身,他往往通过饮食的体验或观察,抒发怀旧、人情、乡愁之味,和生活的感受及领悟。
书摘
声音又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打小他就总有这么个要求。陌生,是因为小时候他总用一
种稚气的口吻:“爸,妈,带我去公园吧!”可今天听去,那口气倒像是:
“爸,妈,我带你们去公园吧!”
老王细一想,这两年来忙来忙去,确实没怎么上公园了。当妈的尽管有
时还去练练气功,但说实在的,也早淡薄了当年那种到公园玩的心境。
去吧!三个人到了公园门口,王抒很自然地去打票。尽管一张票只要五
分钱,可老王夫妇望着一身笔挺西服的宽肩膀儿子,心里都不禁一震:人生
中的那样一个转换时刻,终于来到!
这公园太熟悉了!可又仿佛是头一回来一一是的,是头一回。王抒带着
他们转悠,自自然然地成为了他们的照看者和施爱者
刘心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成为“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之后又陆续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秦可卿之死》、《钟鼓楼》、《风过耳》、《四牌楼》等多部享誉文坛的作品。1993年他开始涉足“红学”研究,并陆续出版多部专著。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节目,并出版了两部同名专著,反响强烈。
目录:第一辑更上长安只剩下蛋炒饭排队买糕团何处觅豆汁从喝“啥”说起走访街坊更上长安台北泡馍的沧桑港人食乜嘢又见西子石碇买
洋酒与鸡尾酒:555种混合饮料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一本通俗易懂的信息手册,不仅适合于调酒师,而且适合于调酒爱好者。它让消费者用家中备有的材料调制出不同款式的鸡尾...
为小吃走天涯 本书特色 这本书讲的是20种台湾小吃,写的是食物的滋味——掺入了浓厚人情的滋味。以一种“老粗语言”,道尽对小吃的热情与亲友的怀念。恰到好处的俚俗腔...
韩之味 本书特色 韩国料理选材天然,素荤搭配合理,追求少而精,有“五色无味”之称,即红、白、黑、绿、黄五色及甜、酸、苦、辣、咸五味。《韩之味》一书中收录了泡菜、...
家庭自制冷饮300例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300种不同风味冷饮的原料配方与制作方法,其中包括传统的中式冷饮和世界流行的西式冷饮。还介绍了制作冷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用电锅做好菜-(第二版) 本书特色 ★来自台湾的帅哥主厨——林志哲倾情奉献。★一只小小的电饭锅,居然可以做出花样如此繁多的菜品!★精美菜品图,重点步骤图,让您快...
茶叶鉴赏 本书特色 早在我国唐代,茶圣陆羽就撰写了世界上**部茶学专著《茶经》,饮茶文化与宗教信仰、传统礼节相互渗透传播,人们从茶的风味与品格中享受到了物质的满...
M.F.K.费雪(MaryFrancesKennedyFisher,1908-1992),美国饮食文学界的指路明灯。其身后诸多饮食书写者追随着她的脚步,却从未超
孤独的美食家巡礼指南 本书特色 一个人,一顿饭,一次经历,一段人生的缩影。如果你还不认识五郎,这本书会为你讲述这位“孤独的美食家”的故事,带你感受食物与生活的魅...
《让孩子不上火、不发炎、发育好》内容简介:一本解决孩子上火、发炎、发育不好的健康育儿书。孩子“上火”和“发炎”看似在生活中
你不懂咖啡 本书特色爱喝咖啡的你,真的“懂”咖啡吗? 生咖啡豆真的需要清洗吗?将刚刚烘焙好的咖啡豆直接密封,为什么袋子会胀得鼓鼓的?萃取时间长短如何影响咖啡的...
《日本美食地图》是蔡澜先生数十年行访日本的经验总汇,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骨灰级日本美食旅行攻略。《日本美食地图》介绍了最值得
本书包含了杨步伟的两部著作:《中国食谱》(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和《怎样点中餐》(How to Order and Ea...
大众美食-新编家常菜谱(名厨指导版) 本书特色 1000例经典家常菜:蔬菜、肉类、菌豆、水产、汤羹、主食、饭品、每日必需菜品,一个都不少;食材搭配巧组合,天天美...
小吃大味-寻访上海的200家小吃店 本书特色 《小吃大味:寻访上海的200家小吃店》通过芮新林个人回忆和亲身寻访,依据包子类、馄饨类、面类、糕团饼类、油煎炸类、...
葡萄酒与爱情 本书特色 《葡萄酒与爱情》内容丰富,阐释了当葡萄酒**次遇到爱情时,那种为爱而醉的感觉;描述了远古时代由于葡萄酒的作用而产生的性爱庆祝会的场面。葡...
下饭菜:瞬间唤醒你的胃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分为无辣不欢、汁浓肉香、鱼虾蟹贝、清新素食、重口味专场几个部分,以下饭菜的不同特点出发,为读者奉上一系列开胃下饭菜肴,...
在这个世上,有两样东西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第一样是我们头顶的璀璨星空,第二样则是让懒人从买菜、洗菜、择菜、切菜,以及煎
咖啡:巴赫的咖啡和甜点: 本书特色 “咖啡巴赫”咖啡店为日本咖啡大师田口护和田口文子夫妇经营了几十年的店铺,每年拥有大量的咖啡爱好者光临品尝。本书精选了86款适...
◎32位頂尖名廚提供的料理技巧、訣竅、捷徑與建議,保證您每次都可以獲得最佳的糕點成品。◎600張精心拍攝的照片,為您解說如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