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卷首语谈口述历史
评议与思考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口述史学
——在“首届中华口述史高级论坛”
开幕式上的讲话
历史中“人”在哪里
——关于“口述历史”的跨文化对话
名流青史
梁漱溟:执著探求人生问题和中国
问题的思想家
周有光访谈录
归去来兮
——东北抗日义勇军老战士谷梦麟访谈
逝者留声
启功访谈
——民国时期北京画学研究会及
北京传统画坛情况
赤安(三边)事变
沉浮跌宕爱同一生
——我的父亲包尔汉传奇人生的一些经历
苏尤木乌依古尔·沙依然口述
长卷先睹
上海市委平反王申酉冤案的前前后后
跟随张闻天在驻苏联使馆工作
百姓沧桑
胰岛素研究:1966
“勤行”的手艺
一位老神父的自述
钻石婚
有生之年我一定要知道他的下落
——中国共青团创始人之一
俞秀松夫人访谈录
西南联大琐忆
本书内容分为“评议与思考”、“名流青史”、“逝者留声”、“长卷先睹”、‘百姓沧桑“五个专栏讲述历史。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朋友们: 我非常高兴能参加“首届中华口述史高级论坛暨学科建设会议”,非常高兴能和史学界的同仁们一起探讨口述史这门当今备受学术界关注的学问。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当代中国研究所,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论坛的东道主扬州大学表示衷心感谢,向扬州大学的师生们致以良好祝愿! 十多年前,我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时,为了撰写老一代革命家的年谱,曾经拿着录音机,采访过一些知情的老同志,整理过访谈笔记,有的还经被访谈人审阅后发表过。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从事口述史工作;即使后来知道了口述史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究竟什么是口述史,自己仍然不甚了了。只是因为这次应邀来参加口述史论坛,临时抱佛脚,现找了一些有关的书和文章学习,这才对口述史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 究竟什么是口述史呢?据我所知,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我认为,从广义讲,所谓口述史应当是指历史工作者利用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可以说是一个有着悠久口述史传统的国家。孔子著《春秋》,就运用口头传说追述了唐、尧、虞、舜的历史:司马迁写《史记》,更是大量引用口述史料,从而使笔下的秦始皇、荆轲、陈胜、刘邦、项羽、韩信等等人物显得栩栩如生。但是,科学意义上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之上的,而传统口述史的致命弱点恰恰是,或者口头传说在流传过程中,或者历史工作者在记述某种口述史料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失真的情况,从而有损作为主体的历史的科学性。因此,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人类发明了录音机,以后又发明了录像机时,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历史工作者利用现代声像技术手段访问历史口述者以保证口述史料不失真的方法。我们现在所说的口述史,正是这种由史学工作者与口述者合作的建立在录音、录像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口述史。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口述史学,也是这种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无疑,这个意义上的口述史和口述史学,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还是比较年轻的。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与国际史学界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录音、录像设备的日益普及,现代口述史也逐步发展起来,并有不少成果相继问世。例如,扬州大学立足本地,开展了有关辛亥革命和扬州人物的口述史实践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和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也在对近现代国共两党人物和思想文化界名人,以及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等问题的研究中,进行了口述史的有益尝试。但从整体上看,我们无论在口述史实践还是口述史学科建设方面,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由史学界召开这个口述史的高级论坛。回顾和展望中国大陆的口述史工作,交流近年来口述史工作的经验,研究口述史的学科分类和学科建设问题,讨论并设法制定口述史的工作规范、标准和原则,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我国的口述史发展及其学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口述史是建立在口述基础上的史学研究方法,为了保证口述本身的真实性,口述者的口述无论是以人物,还是以事件,还是以专题为中心,都应当是他的亲历、亲见、亲闻,就是说,应当是“活史料”。显然,这一要求在古代史研究领域是无法做到的;就是在近代史研究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难以满足。相比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或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以及地方志当代部分的编修,恰恰是*适宜运用口述史方法的领域;同时,历史研究和地方志编修中的当代部分,也是口述史*能大显身手的时段。因此,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当代中国地方史研究。以及地方志编修的学者,应当高度重视口述史工作,并和口述史学的研究者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口述史学科的发展。 口述史不仅是历史研究的一种工作方法,一种成果形式,也是一种新的理念。它突破了以往历史著述偏重于政治和上层、较多地“自上而下”写历史的传统,使普通人的生活、社会的变迁、人民大众对历史的认识更多地走进了史学领域,从而有助于把 “自上而下”写历史和“自下而上”写历史结合起来。这种新的史学理念,特别适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大家知道,国史研究是从中共党史研究中分离出来的,国史研究离不开党史研究。但是,国史研究与党史研究无论在研究范围上,还是在研究重点、角度上都有很大不同。国史不仅要研究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参政党的关系史,而且要研究其他参政党本身的历史;不仅要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而且要研究国家政权史、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教育史、军事史、民族史、宗教史、社会史、体育史、卫生史、灾害史等等,甚至还要研究民间风俗、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百姓日常生活变化的历史:不仅要研究国家*高权力机关的决策过程,而且要研究各级政府是如何组织实施这些决策的,各族人民又是如何在这些决策的指导和影响下从事各自工作的。国史研究的这些特点使它相对党史研究来说,更加需要通过开展口述史来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活跃自己的研究思路,并弥补史料之不足,丰富写作之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只要它是科学的,就必须有自己的学术规范。现代口述史作为历史科学的分支学科,自然也有它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学术规范。例如,口述史工作计划的形成,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契约的签订,访谈前的研究准备,访谈中的录音、录像技术要求,访谈后的记录整理补充,口述档案的存放、保管,口述史成果的发表形式,以及著作权的归属等等,都需要有一套为学术界公认的规则。这方面,是不分中国和外国,也不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半个世纪中形成的口述史工作的有益经验,我们可以也应当学习和借鉴。但是,我们同时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到,我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自己优秀的治史、修史经验,在口述史的学科建设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吸收和利用这笔丰富的民族遗产。另外,口述史既然属于史学范畴,它就和其他史学分支学科一样,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由于口述史主要适用于当代史研究,因此,它与现实的距离较近,政治性也更强一些。我们在开展口述史工作和进行口述史学科建设时,更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始终站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要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遵守党中央有关建国以来历史问题的决议、决定。文字史有文字史的缺陷,口述史也有口述史的缺陷。我们无疑应当重视口述史,但也应当防止不恰当地夸大口述史的可信性和作用的偏向。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学术性和政治性的统一,牢牢把握正确的学术方向,努力使口述史工作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那么,口述史工作和口述史的学科建设就一定会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就一定会拥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志们,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时间虽然比较晚,但它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十分重视对口述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并陆续发表和出版过一些口述史的成果。我们为能和在座的史学界朋友们结识,共同研讨口述史的学科建设而深感荣幸。我们非常愿意在今后和诸位继续就有关口述史学的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口述史学而不懈努力。 *后。预祝论坛获得圆满成功,祝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身体健康,事业有成!P3-7
文白对照后汉书(上下册) 内容简介 《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主要记载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到献帝刘协近两百年的历史。纪、传的作者是南...
《零基础学编程:树莓派和Python》内容简介:未来是计算机和机器人的世界。软、硬件编程将成为未来世界重要的一项技能。通往山巅的
新书--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名传:皮洛士国王 本书特色皮洛士是伊庇鲁斯国王。他生于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分裂的希腊化世界。他是一位战争艺术的大师,战略之父汉尼拔就自称是...
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
山昔华山馆丛稿--王仲荦著作集 内容简介 简介本文集集合了作者的九部著作,完整地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成果。《鹊华山馆丛稿》是作者的论文集,收文章32篇,内容涉及中国...
《货币的界碑:数字货币的经济逻辑》内容简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到底是不是炒作?为什么有的有价值,有的没有价值?它们背
暮色紫禁城:洋帝师眼中的溥仪与近代中国 本书特色 发现不一样的民国;还原一个聪明、幽默、追求进步却误入歧途的溥仪;毛主席喜欢的一本书;第60届奥斯卡电影《末代皇...
中国日记史略 本书特色 我国古代日记从唐代至清末,有其萌芽、兴起、衰落、发展,而进入繁兴、鼎盛的过程。陈左高著作的《中国日记史略/中国史略丛刊》就是以这样演变的...
《数点梅花陪伴心:养育孩子如何去“娇贵化”》内容简介:本书为上海家长学校“智慧父母成长手册”之一,丛书关注父母的成长启迪和
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春秋战国 本书特色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齐桓晋文的霸业,各归尘土七争雄的风光,只能想见。这转折的年代,涤荡去腐旧,荫生出新芽。...
抗战时期的广东保甲制度 本书特色 保甲制度是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项行政管理制度。它是政府强力控制基层、有效动员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映衬出乡村社会的各方势力关系,是...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 本书特色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聚焦大 宋王朝,以6位历史人物为纲太祖赵匡胤、宋徽宗 赵佶、宋高宗赵构、...
《不可不知的36种电子元器件(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36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包括阻抗元件、二极管
史记辞典 内容简介 《史记》是西汉时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作的一部伟大的历史名著,是我国**部纪传体通史,并且是清代乾隆年间刊布的《二十四史》之首部。全书用五种体例...
康熙大帝 本书特色 阎崇年说:中国两千年皇朝史,堪称大帝者:前有唐太宗,后有康熙帝。《百家讲坛》开坛元勋阎崇年五种视角全新解读康熙大帝!本书以作者在《百家讲坛》...
先秦篇-女人的私房历史书-1 本书特色 先秦是我们五千年文明的发源时期,这个时代的女性都有一种伟大的母性意味,正是由于她们,我们的文明才会变得如此绚烂多...
世界遗产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1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剧组成员稿酬全部损献给因汶川大地震而遭受重大损失的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和都江堰景区! 38集系列纪录片《世界...
中国经学史 本书特色 《中国经学史》是经典型的学术名著。本次重新出版,在文字上进行了很大的加工处理。使引文更准确。中国经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将经学的历史按照起源...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内容简介:《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
《礼部韵略》与宋代科举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科举文化通志》之一种,探讨《礼部韵略》与宋代科举文化的关系,共分为六章,介绍《礼部韵略》的来源、版本及增订情况,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