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系《清季民国康区藏族文献辑要》、《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的姊妹篇,这三部书籍合称《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资料集》。
《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主要收录稿本、抄本或市面上少见的资料。由于它们数量少,篇幅不一,难以按照内容加以分类,只是依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本辑共搜集了各类资料13部,其中稿本有6部,它们是《西藏改流本末记》、《道孚公牍》、《治理康区意见书》、《昌都历史述》、《廿四军机要处有关康区交通档案》以及《玉树地区调查记》,约占资料集的50%。
可以这样说,除了目前康区各地政府存藏的历史档案,以及《赵尔丰川边奏牍》、《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等重要资料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资料集》基本上搜集了现在社会上能够找到的资料。余下的工作便是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充分发挥这些资料的积极作用。
赵心愚,男,1953年7月出生,历史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从事和藏族纳西族关系史、西南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及地方史志研究等工作。
中国的修养 本书特色 ★★学人文库★★★1895-1915年的中国:大变革时代(社科院研究员、著名学者马勇全面解读1895-1915年间的中国变革史,探讨历史中...
语言与文化-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语言与文化-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语言与文化》是一位...
于君方教授40年教學願力之作,中文版上市!2020年英文版出版,即獲歐美諸多學者讚許,並採用為教科書。☆ 專題涵蓋:經論介紹、佛菩薩信仰、節日儀式、宗派(天台、...
洪丕谟说文房四宝-艺术品鉴藏大家讲坛 本书特色 《洪丕谟说文房四宝》:传承千年的文明载体,江南才子论说“文房四宝”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图文并茂演绎其收藏与投资价...
江湖社会习俗 本书特色 俗文化,古而不老,历久而弥新。它在人们的身边,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趣。总结俗文化,剔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对...
粤剧 本书特色 王馗所著的《粤剧》是提纲挈领式的小册子,广泛地吸收和综合了当前粤剧研究著述的主要观点,并且参考了半个世纪以来对粤剧文化遗产的集成性的著作,如《粤...
常用东巴文字名言俗语欣赏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收集了大量游客常用的祝福汉语字句用纳西象形文字一一对应,尽量表达汉语意思。力求每一个象形文字都有汉译、字义、字源等方...
人其实有两条命-梦到底预言什么 本书特色 国内**次用如此通俗的语言讲述生命科学*深奥的领域。《黄帝内经》赢得世代敬仰,其到底因何伟大?难道仅仅是养生?南怀瑾在...
邯郸-地区民俗辑录 内容简介 这是一项由著名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专家欧大年教授领衔、邮邯郸地区著名的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参与的课题。本册书收录了15篇报告,其中8篇关于...
湖北文化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湖北文化史学的开山之作,也是国内地域文化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分为“导论”、“文学篇”、“艺术篇”、“学术篇”、“教育篇”、“科技篇”...
图腾(奇异的原始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图文并茂,结合多幅插图,阐述了图腾基本知识,世界各地的图腾,图腾禁忌与祭祀,图腾名称趣谈,以及图腾与社会、习俗的关系等。图...
烹宰为乐-蔡澜作品自选集-卷二 本书特色 金庸/倪匡/曹景行/陈晓卿/陈子善/沈宏非/殳俏联袂倾情推荐 ! 三十年文字生涯,首次自选精编结集,呈现才子蔡澜的多彩...
《了不起的中国制造》内容简介:本书内容选自网易传媒旗下科普专栏《了不起的中国制造》,以案例形式呈现行业权威和资深玩家眼中的
基于EGG的吴语阻塞音发声研究 本书特色 宋益丹的研究专著《基于EGG的吴语阻塞音发声研究》是以吴语为研究对象,利用了先进的语言发声研究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吴...
书法之美 本书特色 简墨著的《书法之美/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主要以著名的书法家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写书家,更写书魂;写作品,更写性情。作者用被许多人称赞的上佳文笔,...
随书随笔-(外五种) 本书特色 《刘师培国学讲论丛书:读书随笔(外五种)》内容包括《读书随笔》、《读书续笔》、《左盦题跋》、《读道藏记》、《敦煌新出唐写本提要》...
读库-1604 本书特色 本辑《读库》是2016年第四期,共有七篇文章。贾行家的《他们》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描摹,而瘂弦口述的《从军记》则是对国共内战时期的回忆。...
故事学纲要 目录 **章民间故事的范围和分类**节广义的“民间故事”与狭义的“民间故事”第二节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界限第三节民间故事的分类第二章幻想故事(民间...
汉藏语研究四十年-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07年9月在哈尔滨召开的“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的论文选集,收载...
文学,走向文化的变革 本书特色 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正在逐步改变着我们的基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文学接受方式,并将培养一代以新的方式感受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