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民族,继匈奴、鲜卑之后,主要就是敕勒和柔然。这两个古代民族,不仅对我国北方和中亚发生过较大的影响,而且也是历史上形成的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历史也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部分。因此,研究他们的历史,就成为我国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辟的任务。
可是,关于这两个古代民族,除了我国历史文献有一些简约的记载外,其它各种资料(包括文物考古、外国资料)也是寥寥无几。这给研究他们历史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截至目前,国内对他们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甚至远远落后于对匈奴、鲜卑、突厥等古代民族的研究。这种情况不应长期继续下去。
敕勒和柔然主要活动在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这正是中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分裂割据的时期。在南方,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等政权;在北方,先后有十六国、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其中北方各政权,大都是由鲜卑、匈奴、羯胡、氐、羌等兄弟民族建立的。我们所要讨论的敕勒和柔然,在这一时期内,也建立过自己的政权。
三八八年,早已入居黄河流域的敕勒(丁零)翟辽,曾在今河南滑县建立“魏”政权,史称“翟魏”,存在约四年,于三九二年为后燕所灭。四八七年,在漠北受柔然统治的敕勒(高车)副伏罗部阿伏至罗等,脱离柔然,西迁至今新疆北部阿尔泰山一带,建立了一个“高车国。(或称“阿至罗国”、“阿伏至罗国”),一共存在了五十四年,后被柔然所灭。
柔然自四〇二年摆脱北魏的统治后,在漠北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其*盛时,北达贝加尔湖,西至新疆北部,东到朝鲜之西,南隔戈壁与当时北魏相接。柔然政权存在时间*长,约一个半世纪之久。*后,为其奴役的突厥部所灭,敕勒与柔然所建政权的性质,完全同这一时期国内其它割据政权的性质一样,都是我国历史上暂时处于分裂时期的产物。自秦以来,我国就逐渐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短时期出现分裂,形成一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或割据政权,是常有的现象。敕勒所建的“翟魏”、“高车国”及柔然在漠北所建的政权,都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暂时分裂时形成的割据政权。它们不仅在政治上与内地政权有一定的臣属关系,而且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情况的产生,是自秦、汉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后,随着这种情况的发展,又必然导致隋、唐时期大一统的出现。因此,研究敕勒、柔然与内地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就是本书试图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国古代民族的族源、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是研究民族历史十分重要的问题。敕勒和柔然都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民族。在历史文献中,可以把他们的族源和早期话动,追溯到公元前五-前四世纪。以后的七、八百年时间,我们都可以从文献上找到他们活动的踪迹。到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他们更是活跃在黄河以北,包括蒙古草原的广大地区,与汉、鲜卑、匈奴以及西域各族人民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有数十万在漠北的敕勒和柔然人,因各族统治者之间的相互战争或其它原因,迁徙到了漠南或内地。在北方各政权统治者的压迫、剥削下,他们曾不断地掀起了反抗压迫的斗争,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内地的汉族或汉化了的鲜卑族错居杂处,*后,均融合到汉族之中。
敕勒和柔然及其所建的政权,还对我国西北及中亚等地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漠北的敕勒曾在五世纪八十年代迁徙到今新疆北部,建立了政权,一度控制了高昌、焉耆、鄯善等地,引起当地人民的迁徙。这可算是属突厥语族的民族(敕勒)进入我国西北地区较早的一次。而大批入居漠南和内地的敕勒人,不仅积极参与了当时北方历次政治斗争,而且同其它民族一起,建设了漠南地区,使我国漠南之地畜牧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至于柔然,由于他建立的政权时间长,实力雄厚,因而对我国北方以及中亚的影响更为巨大。柔然政权继承了漠北地区自匈奴、鲜卑以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传统,并吸取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把我国漠北地区历史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柔然的一些政治制度,为以后崛起于我国西北及中亚的突噘所继承。蒙古草原佛教文化的传播,可以说首先是从柔然时代开始的。柔然对原居住于我国西北及中亚的嚈哒(滑国)、乌孙、大月氏等的进攻和压迫,迫使他们南移或西迁,影响所及,直达中亚,波及东欧。
此外,作者根据现有的资料,对敕勒、柔然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周伟洲,一九四零年生,广东开平人.一九六二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考取该校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民族学家马长寿教授。一九六五年毕业后,先后在陕西省博物馆及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从事中同民族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一九八六年由讲师破格提升为教授。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原全长)。中国民族文学会顾问(原副会长)、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副理事长等。主要论著有《效勒与柔然》、《吐谷浑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边疆民族历史文物考论》、《长安与南海诸国》等。
《特殊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内容简介:本书精心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制造的两百余种特殊武器,涵盖了特殊海战武器
《明代粮长制度》中所讲的粮长制度是明代田赋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明代的里甲制度有密切联系。《明代粮长制度》系统论述了这
中国小说史略:精装索引版 本书特色 本书在资料上搜罗宏富,采辑审慎。分析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该,评断允当,是二十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中国小...
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名家文库·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考察、以史家为对象的...
山崖上的图像叙事:贵州古代岩画的文化释读 本书特色 贵州岩画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物,在这份形象化的图式文本中积淀着贵州古代历史以及贵州本土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信...
大运河-环境 人居 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论述古代尤其是明、清、民国时期大运河的演变、环境变迁的得与失,城市和乡镇空间的特征,人居环境的变迁,包...
二十四史 本书特色 ★ 16开函套精装,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十四史》记叙的时间,从第壹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十七...
中國的知識分子在過去做了些什麼事?在未來還有哪些該做的事?十位中外知名的史學家與社會學家,針對中國歷史幾個重要轉折點上知
中国历史图谱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新研究成果,以时间为主线,横向以图的形式在有时间刻度的横坐标上铺展开来,纵向以年为单位对历史事件加以描述。...
国宝流失之谜 本书特色 《国宝流失之谜》主要讲述了我国数件国宝文物流失与回归的传奇故事。泱泱中华,国宝无限,但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变中,有许多国之瑰宝消亡不见,或...
大国衰落之鉴 内容简介 所谓大国,主要就其在国际上或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而言。人类文明历史长河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大国在其中演绎着一部部或辉煌、或悲壮的惊心动魄...
老佛爷不高兴 本书特色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早年丧夫中年丧子,晚年又觉得遭自己的儿皇帝背叛,她有苦恼与无奈。而作为晚清这艘破船的老船长,她时常困惑和迷茫,因为她的...
《电商产品经理宝典》内容简介:时至今日,对于产品经理的要求趋向业务型、平台型,甚至产生了细分领域专家。纯粹的前端产品经理(
《藏传佛教史话》内容简介:本书以生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藏传佛教的发展所史,梳理了佛教传人西藏后与苯教之间的纷争和融通,揭示
告别皇帝的中国 本书特色 百家争鸣在采访者的叩问下,书中十二位学者基于各自的学问背景与独思创见,表述了对辛亥百年之间大事件不同的解读与评价,形成一场在认知与价值...
《《太平记》的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内容简介: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六卷,讲述的是日本南北朝时代至室町时代的
晚清财政说明书(全九册)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获第三届湖北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主编陈锋教授长期从事清代财政史研究,是国内研究中国财政史...
铁证如山-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邮政检阅月报专辑2-3 本书特色 《铁证如山——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邮政检阅月报专辑》丛书是吉林省档案馆专业研究人员在多年...
《解放战争》为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最大的作品。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庞大的军队,数量不
InthispowerfulnewstudyEdwardBaringshedsfreshlightonJacquesDerrida,oneofthemos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