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画中,疏淡自是一种美感的形式与内容,它伴随着中国艺术精神和审美情趣,让人领略到一种单纯,本质的精神状态和人文境界。在传统艺术中,“疏淡”作为重要的美感品质,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疏淡”曾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情态,留下了遥远年代的精神印迹。当历史跨过新世纪的门槛时,我们看到一个思考的时代正在迎面走来,在此情势下,许多传统理念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出现了强烈反差、错位,如何应对这一两难境地,如何在结构中重构,已必然地成为当代画家必需面对的艺术命题。青年画家谭崇正的作品,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出自己的意义的。从作品来看,谭崇正以疏淡的笔墨为特点,去作人物及其意象表现的,去体现一种美感与境界的,它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审美的理想。当然,把“疏淡”的感觉从古典带入到现代之中,颇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转换意义,而这正是谭崇正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艺术命题,他的全部探索与实践,都可以统归于这一命题之下,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正是这样,在谭崇正的作品中,水墨的美感特征是疏淡的,获得了崭新的表现性和丰富性,显然,它体现出的是画家的一种艺术把握能力,以及一种艺术的敏锐感受力,事实上,我们还可以认为,画家的作品的疏淡美感去进入到对作品本体的叩向,同时,也是以疏淡的感觉去把握现象深层的本质;所以,在谭崇正的水墨中,疏淡乃是他作品的必要品质。在艺术创作中,谭崇正是竭诚努力的,在数年的艺术实践中,他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他善于以疏淡、简约笔墨表情达意,使之成为一种审美取向的依托。现代审美中的“疏淡”,是“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本质表现,它洗去“铅华”剥去矫情,关照“自身”;谭崇正的作品从内在结构到外在形态,都体现为“疏淡”感,并以此为契机,去调动、整合自己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显然,“疏淡”在画家是创作中,得益他自身敏锐的艺术感觉和对现象世界的归纳,概括与简约,看似简单,其实在实践中,相当复杂,也相当丰富。不同于传统审美范畴的是,谭崇正作品中的疏淡,与现代写意表现性紧密联系,而且疏淡的笔墨本身便具有美感的独立性,甚至自成表意体系。谭崇正作品中的疏淡,在于水法、墨法与笔法,基本上是以湿墨、淡墨,在淋漓之中传就;点、线、墨似在有意无意之间或若即若离之中,使虚中有实,实中朦胧,含蓄,如同幻影一样;加上平面化的空间处理,人物的符号化,作品便如同虚而不实的有形世界图景。在看似“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无心、随意的笔墨之中,有形的空间与物质的世界被成功的转换为飘渺恍惚,难以确定的玄达与迷离,这一切如气、如云、如风,似空无一物,又似处处皆是,使之空灵之至,飘渺之至,似有若无,似淡若浓,现象世界被虚化了,持实成虚,*终成为心灵的折射的解化。有形的世界在画炎笔下被幻化成“心象”,在似画非画,以笔非笔与以墨非墨中,一痕、一渍、一点、一线,都无言地诉说着一种心声,象《新时代的脚步》、《赏花图》、《觅句图》、《花样年华》、《高原晨风》、《江南丝竹图》、《高原风》等,其笔墨运用,几乎都在不经意中,淡墨轻施、疏笔流痕,中锋敷过,飘忽而潇洒,既不凝滞,又不乱舞,笔势疏松而灵秀;我们看到,每件作品在率意之中有控制,笔迹似落非落,与此同时,心灵也似往非往,营造的笔墨图景似乎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如此空灵的笔墨方式,使笔也轻轻,墨也淡淡,一切都在流动之中,大千世界的人与物如同过眼烟云一样,在虚无空灵之中蕴含着情感的波澜;但是,谭崇正作为当代画家,是以当代人的精神去面对这一切,以当代人的精神操接这一切的,所以,尽管作品笔墨是虚无的,但作品整体的审美情趣并不寂寥与冷寞。应该肯定的是,当代画家谭崇正对传统美感的“疏淡”,给以崭新的诠释,使这一经典典理念翻出新意;在谭崇正的作品中,“疏淡”是水墨艺术的精华,中国画的气韵与灵动,没有疏淡,必然失去灵魂,因为,在疏淡之中孕育着造化之真气,“疏淡”的迷离形态又是造化之气的存在形式之一。谭崇正以其疏淡的笔墨,疏淡的风格,表现的都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笔墨的疏淡,是一种特殊的气势美感,在氤氲之中,其内部产生的激荡,其节奏、韵律都呈现为一种现代感,譬如《新时代的脚步》、《激情燃烧的岁月》、《得鱼图》、《黑花瓶》、《中华太极图》、《花样年华》、《高原晨风》、《山丫》等作品,都因此洋溢着一股“浮空流动”使一切都因而具有生命的活力。在谭崇正笔下,人与物、物质与精神都是在疏淡之中获得浑然整体感的,并进而结构成气化流荡的生命世界,含蓄的笔墨,在“飘”、“湿”、“浑”之中,产生流动、淋漓的浑成气象;看的出,画家正在强化从内心到艺术实践之间的动作,使他笔下的疏淡,以一种自然从容的方式“款款而动”,以容纳更多关于造化、生命、想象的内容。因此,我们对谭崇正充满愿望。
1968年生。199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师范系中国画专业,2000—2002年在湖北美院研修中国画。现为湖北中国画研究院现代水墨创作室主任,兴国画院院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画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2002年全国中国画展”、“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展”、“中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展”、“第二届全国青年国画展”、“第六届全国体育美展”、“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2005年中国中青年艺术家精品展”、“新经典.重提学院派——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200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第三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作品曾获“2004年全国中国画展”铜奖、“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展”铜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纪念奖、“全国美术院校青年教师国画作品展”提名奖、“湖北省小幅中国画展”学术奖等多种奖项。多幅作品被海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出版有《谭崇正水墨画集》、《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集——谭崇正》、《谭崇正水墨人物作品选辑》等个人画集。
-书籍简介-捷克艺术家和“新艺术运动”大师阿尔冯斯·慕夏 (1860-1939)使用其颇具个人色彩的艺术风格,定义了“世纪末”的轮廓。在那些令人触景生情的色彩—...
《千里之行:启程用户体验设计之路》内容简介:在这个体验为王的时代,用户体验成为评判产品好坏的一个标准。用户体验是一个新的行
西方绘画大师:夏尔丹 内容简介 夏尔丹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
牡丹条屏-原大版实用白描画稿 本书特色 实用白描画稿系列对于工笔画爱好者是一套非常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丛书,它每册一个主题,并且是一本纯粹的美术教学示范作品集,并且...
西方油画全技法-完成油画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油画材料与工具、油画造型与色彩、油画技法、油画主题探索、画室实践这五个章节,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丰富的图例及步骤图,...
怎样摄影系列-怎样拍摄野生动物 本书特色 本书是怎样摄影系列中的《怎样拍摄野生动物》分册,书中收录了近百张优秀的野生动物照片,以及作者在拍摄途中的感受和技巧。 ...
中国宗教美术史料辑要 本书特色 上海市重点图书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项目资助出版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2007年度重点项目(项目代号:08zs56)国家&ldq...
《今日摄影:1960年以来的影像艺术》是一部内容丰富,轻松易读的当代影像艺术百科全书。从摄影在波普和观念艺术中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到数码时代它自身所经历的惊...
“上海,是一个充满了美妙的矛盾与奇异反差的国际大都会。她俗艳,然而美丽;虚荣,但又高雅。上海是一幅宽广壮阔、斑驳陆离的画
美术丛书-33-四集第三辑 本书特色 《美术丛书》是上海神州国光社从1911年春开始刊行的一大套关于中国美术的丛书,编者是神州国光社的创办人邓实,后来又有黄宾虹...
《Think:新摩登》内容简介:比利时著名艺术史学家、建筑杂志记者皮埃特•斯温伯格用专业、精准的目光挑选遍及荷兰、比利时、法国等
宫六朝水粉写生艺术教学系列。北方风情 目录 一、感悟四季之美二、工具与材料的选择三、室外写生需要具备的工具四、美景就在身边五、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六、沂蒙山上好风光...
时代微影-中国角色 本书特色 ★ 16开软精装,本书部分附有签名,随机发货,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角色”油画曾荣获《新周刊》杂志社主办的“凯迪拉克·201...
金鱼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题是金鱼,以线描的形式展示了各种观赏金鱼的姿态,有单独金鱼的线描,也有配景形式的线描。作者的线描功底扎实,造型准确,构图饱满。书中加上设...
《世界简史》内容简介:从地球的诞生一直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约》,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再现了人类文明波澜壮阔的历
花鸟画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画花鸟画科专业教材,讲授内容包括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工笔花鸟画、写意花鸟画的技法形式、笔墨建构、章法构成以及临摹、写生、创...
摄影与摄影批评家:1839年~1900年的文化史 本书特色 摄影既是一种变化着的技术,又是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方面有益和有害的变革的一种方便的隐喻;摄影既是一种观...
作品目录幸福的开端Part 1 准备幸福 认识工具&布料&针法 【工具篇】 剪裁和刺绣工具 【布料篇】 各式棉布 在布上描绘图
古都南京 本书特色 这本书拟放入《故园画忆》系列丛书,主要以南京的建筑、风俗、历史为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拥有着6000多...
黑白百花绘;100种花语绘盛宴 内容简介 《黑白百花绘 100种花语绘盛宴》展示了4个季节的100个案例的花朵线稿绘画教程,每个季节每一种花朵都是精心挑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