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

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

作者:咸立强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年:2006-06-01

评分:5分

ISBN:7801864697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 目录

001/总序陈思和
001/前言
001/**章创造社同人
001/**节寻觅创造社同人
012/第二节创造社同人名录
079/第二章聚以学缘
079/**节大高同学系统
084/第二节理想与爱好:从理工医科到文学的转向
088/第三节同人文学团体的孕育
101/第三章成以泰东图书局
101/**节出版处的确定
106/第二节创造社的成立
11l/第三节泰东时期的刊物与丛书
124/第四章走向辉煌的文坛异军
124/**节咄咄逼人的译界新秀
134/第二节自我文学的创造
149/第五章初期创造社同人的离散与转向
149/**节流浪型知识分子与初期创造社同人的离散
159/第二节郭沫若的转向与新分歧的显露
171/第六章前期创造社出版部(一)上海出版部
171/**节散而重聚的创造社同人与出版部的筹建
174/第二节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
183/第三节围绕小伙计出现的社团矛盾
200/第七章前期创造社出版部(二)广州分部
200/**节创造社中心人物与广州分部
209/第二节“世纪末日”呓语的兴盛
224/第八章中期创造社出版部
224/**节创造社出版部的中兴
231/第二节郁达夫与新月社
237/第三节创造社成员的再次分化
249/第九章后期创造社出版部
249/**节创造社三股力量齐聚上海出版部
254/第二节创造式的狂飙突进与出版部人事重组
259/第三节鲁迅、革命文学论争与创造社的转向
277/结语
283/参考文献
289/后记流浪型知识分子的文学社团

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 内容简介

1930年3月2日,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北四川路窦乐安路中华
艺术大学二楼召开成立大会。在所有出席会议的盟员中,创造社同人占据了
三分之一强。在*初的左联盟员名单上,创造社共有19人被列入,他们是:
冯乃超、华汉、龚冰卢、沈叶沉、丘韵铎、彭康、周全平、郑伯奇、朱镜我
、田汉、王一榴、蒋光慈、叶灵凤、郁达夫、陶晶孙、李初梨、许幸之、郭
沫若、沈起予。另外,何畏、王学文、方光焘、白薇、穆木天、周毓英等创
造社同人也先后参加了左联。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创造社的人
们以后大半都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有了更远大的发展。”左联,实际上成
了被封后的创造社同人继续战斗的另一阵地;随着左联的成立,“创造社无
形消灭,成为文学史上的名词了。”
左联成立时,蒋光慈是太阳社成员,田汉是南国社成员,周全平、叶灵
凤、周毓英和郁达夫均已在事实上离开创造社;大革命失败后,潘汉年也不
再参与创造社的具体活动。虽然因各种原因又与其他创造社同人重新会聚在
左联的旗帜下,可是已经产生的缝隙毕竟无法彻底抹平,曾经的矛盾纠葛也
被带进了左联;原先使他们离开创造社的因素,再次促使他们脱离左联(实
际上是被开除了)。当然,由于时间环境以及政治等方面因素的变化,在离
开原因的具体表现上,也有了很大的差异。但无论差异如何大,将离开左联
的成员放在一块思索一下,就可以明白矛盾纠葛的延续性。1931年4月,周
全平被开除出左联。8月,叶灵凤和周毓英被开除。10月,蒋光慈退出左联
并被开除出党。11月16日,郁达夫被开除出左联。
围绕左联表现出来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后来各自的人生走
向。1937年7月,旅居日本十余年的郭沫若归国,并就任国民政府政治部第
三厅厅长。郭沫若麾下,重又聚集了许多创造社同人:郁达夫、田汉、冯乃
超、倪贻德、阳翰笙等,先后皆在第三厅各部门工作过。据姚楠回忆,郁达
夫在“一九三八年曾与郭沫若先生定下了复兴创造社的计划,初步打算出一
个文艺杂志。达夫先生希望这个计划能在星洲实现,后来果然在一九三九年
六月一日创办了《星洲文艺》,同《星洲日报半月刊》合在一起。他在《发
刊旨趣》中明确地提出了这一点。这个刊物请郭老题字,也含有两人合作复
兴创造社之意。”复兴之议自然与创造社同人再次会聚一堂密切相关。作为
一个文学社团,创造社早已消散,复兴亦只是画饼,曾经辉煌的文学社团活
动,却使一股不绝如缕的创造社情结流淌在离散了的同人心中,使“已经死
灭的创造社”仍然拥有“一种自然的向心力”,正如一位创造社小伙计所说
:“创造社的分子散布全国,每一个分子都是一个斗士,也许有人会说某人
衰老了、颓废了,可是就把这所谓衰老的颓废的来说,他们的活力也还是一
般人所不能企及的。”
对创造社内幕似乎很熟悉的史蟑,曾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创造社同人在20
世纪40年代的“下落”。“至于创造社那一班作家现在的下落,据我所知,
除了王独清病死,洪灵菲殉国,彭康,朱镜我,周全平等不知去向外,成仿
吾,潘汉年在赤都延安,郭沫若,冯乃超,黄药眠,李初梨,华汉,沈起予
,林伯修等在重庆和桂林,张资平,陶晶孙,周毓英,龚冰庐,邱韵铎均已
参加和运,郁达夫远走南洋,叶灵凤羁旅香港,郑伯奇在西安,穆木天在昆
明,云散风流,提起来也足以使人生沧桑之感哩!”除了洪灵菲、林伯修并
非创造社同人,其他同人“下落”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此外,敬隐渔在1929
年蹈海而死,蒋光慈在1931年病逝,李初梨、王学文等在1937年就去了延安
,沈西苓在1940年病逝,朱镜我在1941年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创造社同人
境遇差别之大,人生选择之多殊,在现代文学社团中并不多见。P278-279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