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篇
**章 心理障碍和心理治疗
**节 心理、生理与心理障碍
一、心理
二、心理与生理的关系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客观原因
一、心理一社会因素
二、应激反应
三、应激反应与疾病
第三节 心理障碍的个性基础
一、个性
二、个性的形成
第四节 心理治疗
第二章 心理疏导疗法概述
**节 心理疏导疗法简介
一、概念
二、基本理论
三、心理疏导治疗模式
四、治疗程序及操作要点
五、特点
第二节 心理疏导的方法
一、灵活的疏导方法
二、科学的疏导
三、精湛的语言技巧
四、准确的分析
五、和谐的氛围
六、有效地引导
七、坚定地实践
第三节 心理疏导的任务、范围、内容、方式及注意事项
一、任务
二、范围
三、内容
四、方式
五、注意事项
第三章 疏导者(医生)应具备的条件、技巧和要点
**节 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节 做好信息收集
第三节 培养治疗情感
第四节 加强语言艺术修养
第五节 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
第六节 掌握循序渐进原则
第七节 指导患者做好信息反馈
一、反馈回路
二、反馈回路的重要意义
三、如何引导患者做好反馈回路
第八节 鼓励患者树立坚强的自信心
一、培养自信心的重要意义
二、如何培养患者的自信心
第九节 调动患者的治疗能动性
第十节 激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新领悟
第十一节 培养患者自我认识和矫正的能力
第四章 心理疏导疗法的理论基础
**节 传统文化与心理疏导疗法
一、儒家文化
二、道家文化
三、传统医学
第二节 信息论与心理疏导疗法
一、信息与心理疏导治疗
二、心理疏导中的信息加工
第三节 系统论与心理疏导疗法
一、系统论与心理疏导治疗
二、心理疏导与疏导治疗系统
第四节 控制论与心理疏导疗法
一、控制论与心理疏导治疗
二、控制论在心理疏导疗法中的应用
第五节 理论的实践与检验一一典型病例介绍
第五章 心理疏导疗法的实施
**节 一般程序
第二节 个别治疗
第三节 集体治疗
下 篇
第六章 心理障碍的集体疏导治疗程序及操作示范
**节 集体疏导治疗概述
第二节 正确认识心理障碍
一、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二、正确认识心理的正常与异常
三、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第三节 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疏导疗法的三个主要特点
二、疏导疗法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心理与心理障碍
一、心理活动的基本知识
二、心理障碍及相关因素
第五节 心理障碍“树”的模型
一、心理障碍之“树”
二、克服“怕”字,消除症状
三、克服“怕”字“三步曲”
第六节 深化认识,勇于实践
第七节 认识、改造个性缺陷是根本
一、认识是改造个性的前提
二、改造个性是长期、艰苦的过程
第八节 如何改造个性
第九节 集体治疗总结
第七章 强迫症、恐怖症的心理疏导治疗
**节 强迫症、恐怖症的疏导治疗概述
一、概念及临床类型
二、强迫症、恐怖症的心理疏导治疗原则
第二节 强迫思维的心理疏导治疗
一、概述
二、强迫思维与改造个性
第三节 恐怖症的心理疏导治疗
一、恐怖症的心理疏导治疗原则
二、恐怖症的心理疏导治疗要点
三、克服逃避心理
第八章 社交障碍与体象障碍的心理疏导治疗
**节 社交障碍的心理疏导治疗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分类
四、特征
五、社交障碍心理疏导技巧“三步曲”
第二节 体象障碍的心理疏导治疗
一、临床表现
二、产生机制及相关因素
三、心理疏导治疗原则
第九章 社会适应障碍和抑郁性疾病的心理疏导治疗
**节 适应障碍概述
一、社会适应障碍的基本概念
二、现代社会适应不良应激源及其评价
三、适应障碍的表现
四、现代人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二节 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障碍
一、高心理素质的表现
二、心理素质与人生成功
第三节 如何提高心理素质
一、要从婴、幼儿时抓起
二、认识自己是根本
三、建立价值目标
四、总结过去,着眼未来
五、珍惜时间,把握机遇
六、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七、胜不骄,败不馁
八、不要低估自己
九、把握人生之“度”
十、凡事要看淡一点
第四节 抑郁性疾病的心理疏导治疗
一、概述
二、分类
三、心理疏导治疗原则
四、战胜抑郁的自我疏导十项法则
第十章 心身疾病的心理疏导治疗
**节 概述
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心理疏导治疗
一、心身疾病的心理疏导治疗
二、辅助药物治疗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心理疏导治疗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心理疏导治疗
第五节 手术后并发心理障碍的心理疏导治疗
一、节育手术后并发心理障碍
二、节育术后并发心理障碍的心理疏导治疗
三、节育术后并发心理障碍的暗示治疗
第十一章 性功能障碍的心理疏导治疗
**节 性功能及性功能障碍
一、人类的性功能
二、性功能障碍及心理疏导治疗要点
第二节 心因性阳痿的心理疏导治疗
一、引起心因性阳痿的原因
二、心因性阳痿的疏导治疗原则
第三节 心因性不射精的心理疏导治疗
第四节 性欲抑制的心理疏导治疗
第十二章 性心理障碍的心理疏导治疗
**节 性心理障碍的疏导治疗原则与程序
一、概述
二、心理疏导治疗原则
三、心理疏导治疗程序
第二节 异装症的心理疏导治疗
第三节 恋物症的心理疏导治疗
第四节 露阴症和窥阴症的心理疏导治疗
一、露阴症
二、窥阴症
第十三章 情绪危机及精神障碍恢复期的心理疏导治疗
**节 情绪危机的心理疏导治疗
一、概述
二、诱发情绪危机的因素
三、情绪危机的救护方法
四、情绪危机的心理疏导原则及程序
第二节 精神障碍恢复期的心理疏导治疗
一、概述
二、精神障碍恢复期的心理疏导治疗原则
对于心理治疗来说,要想拿出一个现成的固定模式或人人适用的具体治疗过程是十分困难的,而这又恰恰是许多读者所急于了解的。因此,本书试图从对强迫症和恐惧症的集体治疗中总结出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模式,供读者参考。在集体治疗的章节中,编入了根据集体治疗录音**、二、三讲整理的内容,可作为集体治疗的示范。为避免重复和方便叙述,也为了照顾到各个方面的读者,在总结这个模式的基础上,其他的章节中有的只谈及治疗原则,附上反映患者心理转化过程的全部或部分原始反馈材料;有的则介绍典型病例,希望读者予以理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心理疏导治疗的对象个体差异极大,治疗的每个步骤、环节又较为复杂,因此对各种疾病的治疗不是通过简单的文字叙述所能讲清楚的,如果遇到特殊问题,应向专业人员咨询,以求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鲁龙光,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从事临床心理卫生工作50余年,对心理疾病、心理咨询及治疗有独特的研究和很深的造诣,所创立的“疏导心理疗法”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专念创造力:学学艺术家的减法创意 本书特色 ★2012年积极心理学*重要概念“专念”在艺术领域的重新解读,解开创意密码,用专念创造力踢开创意的绊脚石。★积极心理...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是惊悚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探索人类心灵的十大发现,“普通心理学”课程必读。作者重新诠释了20世纪
儿童教育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与培养 本书特色在本书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结合自己多年来为儿童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历,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深入地...
《失误:为什么我们总爱犯错?》内容简介:“正确”会让人心情愉快,但人类无法一直保持正确。错误会让人感觉泄气、尴尬,带来焦虑
墨菲定律 本书特色 从被发现的*天起,墨菲定律就被证明是对事情出错的*好解释。它告诉我们,容易犯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错误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
《朗读者Ⅱ(第3辑)》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朗读者II》同名图书,共分三辑,本书为第三辑。全套书共收录6
《儿童教育心理学》内容简介:本书就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着重强调要用正确
光脚穿凉鞋,露脐超短裙,裙子配丝袜,吃冰淇淋,吹空调……这些生活习惯,无疑会给身体淤积寒气,导致手脚冰凉、脸色苍白、肤色
《按手按脚养生疗病》通过按压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的速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身体的诸多不适症状。《按手按脚养
《玫瑰与蠕虫》内容简介:2295年,一场来自天鹰座未知文明的袭击使地球化作一片荒芜废土。为反制天鹰座敌人的新一轮进攻,百余年后
本书是作者晚期的一部著名著作,该书的出版是作者一生思想的结晶代表作者的最高成就。本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被
养好肾 多活十年 本书特色 养肾就是养寿,93个补肾小菜谱,15个补肾小运动,19个养肾特效穴,10个肾虚小毛病的自疗方法,让您肾不虚,人不老,活到110岁。本...
性学三论 本书特色 1. 性学理论开山鼻祖深入解读人类性与爱的行为动机之作。在本书中,弗洛伊德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
腹肌锻炼法 内容简介 可以做到,从现在开始也不时不晚!为了使身材变得更优美,身体变得更健康,本书为你介绍各种有效的腹肌锻炼法。腹肌锻炼法 目录 绪言加油!锻炼腹...
《INIF超常教育法》内容简介:“INIF”是英语“Induced by non-intelligence factors”的首字母缩写,意指“诱发非智力因素”...
《刻意练习》内容简介:本书是两位作者合作撰写的,一位是心理学家,另一位是科学作家。10多年前,我们开始经常探讨杰出人物和“刻
最新饮食养生图典-全彩超值版 本书特色 《*新饮食养生图典(全彩超值版)》: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专题采访的医药名家为您介绍700多道实用食疗方,配图讲解,阅读...
家庭刮痧图解 内容简介 本书扼要介绍了刮痧疗法的种类,所用器具与介质,具体操作手法,适应证、禁忌证等;重点介绍了130种常见病症的刮治穴位,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温故(之七)》内容简介: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历史的投影有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的渺然足迹,近的如昨天刚刚
《重塑心灵(李中莹2019新版)》内容简介:“我没有资格享有美好生活。”“只有你才能给我快乐!”“你怎么就是不听我的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