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残局

天下残局

作者:谭伯牛著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出版年:2006-06-01

评分:5分

ISBN:9787807162544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天下残局 目录

咸同纪事《咸同纪事》引言太平无事太平无事俺家就是翰林院学问优长

天下残局 本书特色

于是,再要听到谁说某翰林如何如何、翰林院又如何如何,龚自珍便满脸不屑,傲然说道:翰林有什么了不起?翰林院又有什么了不起?俺家女人个个都是翰林,俺家就是个翰林院!翰林?翰林院?什么玩意儿,哼!听大人物讲笑话,历来是件苦差,其一般运作程序为:大人物埋头讲毕笑话,随即亲自大笑出声,尔后抬首四顾,围观群众心领神会,乃轰然大笑。由李鸿章这段加快却可看出曾国藩不落窠臼,俨然是个搞笑高手。一贯火爆的彭玉麟二话不说,“遂用老拳”,玉麟个小,不到一米七,一米八几的李鸿章怎会怕他,“亦施毒手”。于是,参谋总长和海军司令“相扭扑地”,斯文尽丧。至于这场架谁打赢了,暂无史料佐证,据我分析:鸿章身体占优,玉麟格斗技巧娴熟,初一接战,当是两分之势,而旁人必会上前劝架扯开,*终应算平手。据清人笔记,在紫禁城外、北京城里,“当今圣上”同治至少公开露面过三次。他曾在酒楼引吭高歌,惹得旁人大声叫好;他曾去琉璃厂批发宣纸,让店伙跟到午门取钱,店伙不敢入午门,回头他让太监送还了纸钱;他还冒充江西陈举人,与进京赶考的士子们套近乎。当然,他出现*多的地方,还是妓院。这本书是一个杂集。所谓杂,首先是体裁的杂,有专栏短文,有图书评论,有述史长篇,还有考证兼抒情的散文。其次,是文体的杂,既有大白话,也有浅近文言。再次,则是图文相杂;如此,虽有趋附潮流的嫌疑,但是每幅彩图,都细心写了说明,释文以外,或对书画内容作一些解说,或对书画作者的故事做一点考证,或离开内容发几句感慨,总希望能在“看图说话”一类书中稍稍显得别致一点,庶几不致太招人厌。释名是这样的。残局,自然是说晚清的时局。虽有十年的“中兴”(此据美国汉学家芮玛丽的定义,指1860-1870年),终不免分崩离析,一朝倾塌。天下,比国家大,照顾炎武的说法,亡国犹不可怕,怕的是亡天下。于是,残局天下两个词合在一起,既有历史判断,也有对未来的期许,生灭常变,爱恨情仇,大道混沌,一锅煮了。我说,纯属瞎掰,下不为例。因此,有了这个书名。但心有不甘,还要加个尾巴,曰:断章取义晚清史。鄙见正题未免过于“大气”,添一条小气的补充说明,或能取得燮理阴阳、调适胃肠的作用。若说老实话,则是犯怯发虚,不敢以讲大话而自喜自欺也。读者其能亮之,则某幸甚。

天下残局 节选

于是,再要听到谁说某翰林如何如何、翰林院又如何如何,龚自珍便满脸不屑,傲然说道:翰林有什么了不起?翰林院又有什么了不起?俺家女人个个都是翰林,俺家就是个翰林院!翰林?翰林院?什么玩意儿,哼!听大人物讲笑话,历来是件苦差,其一般运作程序为:大人物埋头讲毕笑话,随即亲自大笑出声,尔后抬首四顾,围观群众心领神会,乃轰然大笑。由李鸿章这段加快却可看出曾国藩不落窠臼,俨然是个搞笑高手。一贯火爆的彭玉麟二话不说,“遂用老拳”,玉麟个小,不到一米七,一米八几的李鸿章怎会怕他,“亦施毒手”。于是,参谋总长和海军司令“相扭扑地”,斯文尽丧。至于这场架谁打赢了,暂无史料佐证,据我分析:鸿章身体占优,玉麟格斗技巧娴熟,初一接战,当是两分之势,而旁人必会上前劝架扯开,*终应算平手。据清人笔记,在紫禁城外、北京城里,“当今圣上”同治至少公开露面过三次。他曾在酒楼引吭高歌,惹得旁人大声叫好;他曾去琉璃厂批发宣纸,让店伙跟到午门取钱,店伙不敢入午门,回头他让太监送还了纸钱;他还冒充江西陈举人,与进京赶考的士子们套近乎。当然,他出现*多的地方,还是妓院。这本书是一个杂集。所谓杂,首先是体裁的杂,有专栏短文,有图书评论,有述史长篇,还有考证兼抒情的散文。其次,是文体的杂,既有大白话,也有浅近文言。再次,则是图文相杂;如此,虽有趋附潮流的嫌疑,但是每幅彩图,都细心写了说明,释文以外,或对书画内容作一些解说,或对书画作者的故事做一点考证,或离开内容发几句感慨,总希望能在“看图说话”一类书中稍稍显得别致一点,庶几不致太招人厌。释名是这样的。残局,自然是说晚清的时局。虽有十年的“中兴”(此据美国汉学家芮玛丽的定义,指1860-1870年),终不免分崩离析,一朝倾塌。天下,比国家大,照顾炎武的说法,亡国犹不可怕,怕的是亡天下。于是,残局天下两个词合在一起,既有历史判断,也有对未来的期许,生灭常变,爱恨情仇,大道混沌,一锅煮了。我说,纯属瞎掰,下不为例。因此,有了这个书名。但心有不甘,还要加个尾巴,曰:断章取义晚清史。鄙见正题未免过于“大气”,添一条小气的补充说明,或能取得燮理阴阳、调适胃肠的作用。若说老实话,则是犯怯发虚,不敢以讲大话而自喜自欺也。读者其能亮之,则某幸甚。

天下残局 相关资料

书摘1912年2月12日,溥仪与民国政府签订《清室优待条件》後,正式宣布退位。清朝灭亡,直接原因是去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而辛亥年之所以有革命,多少要归功于十一年前的义和团暴动;暴动激成八国联军进京,加快中外接轨的速度,为革命创造了条件。而义和团暴动之所以发生,则有赖于前数十年间的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为之提供了极端民族主义和腐朽官僚政治这两份催化剂。而看似突如其来的外患(鸦片战争)内忧(太平天国),则在乾隆朝以後便开始萌芽。道光皇帝旻宁生逢其盛,两件大事都赶上了。旻宁熬到四十岁才当上皇帝。他上台後执政约三十年,其执政风格可概括为“老成持重、讳言变革”八个字,正如龚自珍诗所谓:万马齐喑究可哀。在漫长而残酷的皇位争夺战中,谨慎、稳重的性格是旻宁赖以最终取胜的法宝,当上皇帝後,这种性格自然衍化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执政风格。将这种执政风格加以量化和制度化的功臣,则是军机大臣曹振镛曹文正公,今日不赘述文正公在军国大政方面的举措,只讲一条他在书法上的指导性意见,庶幾能见微知著,看出曹氏在政治学上的高深造诣。如果说天下太平是治国的最高境界,那么,这种境界的表征就是太平无事。果若无事,反映在臣子们的奏摺中,便是报报流水账,说一说套话。经过十馀年努力工作,旻宁自信天下差不多已经太平,可是,京中外省官员们的奏折依然长篇累牍,批阅起来,不胜其繁冗。看来,不是天下不太平,而是大臣太RAP,怎么办呢?曹文正公出了个主意:国家承平以久,天下本无事,但是,一些人偏就喜欢危言耸听,没事要找话说,小事往大里说,以博取善于办事的虚誉。皇上若因此怪罪呢,不免蒙上拒谏的恶名,他还捞着个敢言直谏的名声;但篇篇都看呢,实在又费时费力不讨好。我说哪,皇上今後看摺子,压根别看他内容如何、事情曲折,而是专挑那字体来看。凡奏折字体不用馆阁正体,学这个碑那个帖的,统统给他拈出来批评;要还有笔画错误、重字漏字的,就给他罚俸降职。他们若见皇上对字体纰漏这种细节都严格要求,自然就明白了皇上持重为体、不事虚言的心思,今後再有陈奏,必然深思熟虑,出言慎重,不敢造次了。主意不错。旻宁依计而行,逮着幾个点背的重重处罚。杀鸡儆猴,立竿见影,此後章奏便“语多吉祥,凶灾不敢入告”了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