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没有花瓣只有残砖断瓦的凋零
2003年12月11日,我远赴华东华南等地区采访两个月,匆匆返京后,就
忐忑不安地奔到花市。花市已经完全让我不敢相认。曾经熙熙攘攘的胡同,
到处残垣断壁。除了拾荒人的走动显示胡同还有些许的生气之外,就是一片
沉寂。许多曾经熟悉的老人、胡同以及四合院,踪迹全无。丁家祥老人说,
开始于2003年3月的东花市三期改造进行到目前,80%以上的房屋已经被拆
,原有的4’700户居民,已经迁走4000余户,花市就要完啦。黯然神伤的我
,伫立寒风中,慢l曼地回忆着记忆中花市那*初的样子。
2001年5月的一天,初来北京的我,骑着自行车毫无目的地乱撞。我来
到花市上四条21号的一座古老的二层楼前。只见一位中年妇女在织毛衣,一
位老者在做木匠活,一位中年男人蹲在地上,端着饭碗当街吃饭,老宅的花
丛中,还有几只麻雀呜叫着跳上跳下。这画面,让我不敢相信这是北京,我
立即举起了相机。后来我才知道,这老宅子就是当年久负盛名的“青山居”
玉器市场。至今许多老北京人对它还记忆犹新。
自从那一天起,我深深地迷恋上了胡同。我数十次深入花市地区,采访
拍摄,记录那里的胡同、四合院,追寻“大烟袋锅”、“内明远”等老店铺
,探访崇文门课税司、文秀的故居等历史遗迹。花市那较为完整的胡同、门
墩、门联、四合院;热情、慈祥、诚挚、大方的老人;还有房檐的乳燕,门
楼上的小猫,枝头的鸽子等等,无不让我魂牵梦绕。
2003年3月的一天,我拍摄中三条。来到53号时,眼睛一亮。只见古老
的松木大门上镌刻着一副京城少见的对联:“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
在斑驳树影的映衬下,生出了摄人心魄的美。正惊叹中,大门咯吱咯吱地打
开了,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聊天中,知道她叫刘秀英,时年68岁,租
住此院近40年。我想她与古老的门、高雅的对联组合在一起,该别有一番韵
致。我请她坐到门旁,拍摄了几张,但总觉得意犹未尽,琢磨半天,又请她
坐到门中间,我连拍了多张。
2003年3月25日,我在中三条30号前看到—位老奶奶正安详地晒太阳。
她的影子与树影叠在一起,那种沧桑的美让我的心一动。我立即拍摄。老奶
奶并没在意。后来,采访中我才知道老奶奶叫谢凤清,已经91岁。
2003年7月的一天,我在上三条采访。那天天气令人窒息地奇热,胡同
中热浪翻滚。我喝光了随身携带的两大瓶子水,嗓子还在冒烟。我知道附近
没有小卖店。我咬牙背扛着几十斤重的照相机以及三脚架,继续前行搜寻目
标。忽然,门道里的一位素昧平生的老大爷对我说,喝口水吧。他正在纳凉
。以往,我是绝对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但我接过了老人家的水,而且
一饮而尽后还索要了一大瓶子。不是因为渴,而是在于胡同老人的真诚值得
信赖,那也是我对胡同老人整体的信赖。那是来北京以后,**次喝别人送
的水。另外的一件事,也让我难以忘记。同年9月的一天,我急着寻找文秀
住过的地方(据说,当年文秀是从上头条辗转它处进宫的),连问了几人,均
无结果。这时,一位女士平静地告诉记者,到邪条胡同多少号门牌去找谁打
问。身边的一位老大爷说“这就是胡同!”P50-51
北京的变化确实超乎人们的想象,短短几个月甚至几天时间,地图上的坐标就可能消失了踪影,变成工地上的尘埃。这座古城里新鲜的东西越来越多,以至掩住了本来的面貌。胡同四合院、巷陌人家的感觉似乎就是在昨天,然而很多个怀念却没有了实地温故的可能。
距离《流年》主题丛刊**辑《古城,不能忘却的纪念》出版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我们的编辑主旨得到了很多热爱北京的读者的认同,但由于对这样的选题也是初次尝试,自然也会有疏漏和遗憾。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流年》第二辑《帝都,行将消失的古韵》就是对**辑的补充和完善,我们力求用更鲜活的话题来讲述和纪念这座千年都市的片羽点滴。面对着城市的大拆大建,总希望把一份份今天的视野所及记录下来,哪怕是已经成了残片的物态种种,哪怕是消失了环境承载的市井民风。
在**辑中,我们有一篇文章,照片配的是一年多前的砖塔胡同。那个时候砖塔胡同西口刚刚开始拆迁,到处是残垣断瓦。前些天,重访砖塔,却发现胡同的西半段已经完全消失了,从胡同西口、能仁胡同一直拆到了鲁迅故居。还好鲁迅故居暂且没有被拆掉,而西边的张恨水故居却永远消失了。砖塔胡同以及周边的丰盛胡同、武定胡同等等都是北京历史*为悠久的胡同,砖塔胡同更是形成于元代,可谓伴随了北京的都市历程。然而,这片地区现在多已支离破碎,很多精美的大宅院被拆掉了,保留下来的也只是钢筋水泥中的孤岛,失去了往事的依靠,历史毕竟不可重来。
如今的北京,原汁原味的东西越来越少,走在街上,无论是高大的建筑还是宽阔的街道,都仿佛似曾相识。千篇一律成为了城市的主流,粗糙的造型取代了文化的承续,温馨的素美只能去老旧的图片中找寻。这些年,北京失去了太多的传统,胡同拆了一条又一条,假古董也是盖了一处又一处。遂安伯没有了,花市没有了,南小街没有了,煤市街没有了;粗糙的永定门被盖了起来,不伦不类的正阳桥牌坊被立了起来;前不久,有报道说头几年修两广大街被拆掉的曹雪芹故居要复建,当年多方呼吁没有留下个真文物,如今却要劳民伤财建个假古董,孰是孰非自是一目了然。在这二拆一建中,北京的文化在慢慢变得模糊,以至有时侯走在宽阔的大街上突然会问自己,这是北京吗?北京不该只是皇家气,北京更多的应该是百姓气,应该是一段段平民的往事与传说。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流年》正是将历史尽可能还原到民间,通过若干篇有滋有味的文章,来纪念北京和抚摸北京。
有关古城北京的只言片语到本辑就暂时告一段落了,从下辑开始就要进入新的话题,但愿我们的文字能够给这座城市留下点实在的记录以及值得回忆的念想。
《流年》心中永远会有一种责任,那就是带给老百姓*大限度的真实。
邱阳,人文图书策划出版人。策划出版有《流年》丛刊,《流年影像》,《品城》书系,《手艺北京》,《最后的故事》等,其中,《流年》第一辑:《古城,不能忘却的纪念》一书曾连续三周名列滔奋三联图书中心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名。
《陌生人社会》内容简介:从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现代化与现代性促成了传统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陌生人社会秩序的
《金融创新下的影子银行与利率市场化》内容简介:本书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主线,试图从非标准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体系这
北京水利史 本书特色 《北京水利史》作者(吴文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考古发掘、历史文献和当代研究成果,梳理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与其水源供给及水利开发存在的...
回忆赵寿山 本书特色 赵寿山(1894-1965),原名赵生龄。1924年春参加杨虎城部队,历任排、连、营、团、旅、师、军长,集团军总司令。1942年加入中国共...
《文明:文化、野心,以及人与自然的伟大博弈》内容简介:文明的故事该从哪里说起?是赫赫有名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奠基西方文明的希
发现特洛伊(寻金者谢里曼的故事)(特惠品)内容简介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部序幕中写道:历史变成了传奇,传奇变成了神话。 意...
《中国历史年表》(柏杨版)以表格形式,逐年记录,上自开天辟地,下至中华民国成立,数千年间的重要事件与人物,都一应网罗其中。
本书分析了世界各国对于资源的角逐,由于自身的利益,都不说明这样的资源竞争,西方是因为资源的掠夺殖民的需要,需要对于世界的
世界通史-家庭书架升级版 本书特色《世界通史(升级版)》中古代卷从古代世界的开端,按纵的历史发展进程依次对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分章编写;世界通史对公元前4世纪后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思想演变研究 内容简介 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动乱时期,又是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反思、创新和重组的时期。一方面自两汉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
民国前期总统制度研究(1912~1928)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总统制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中外学者在研究民国史、民国政府与政治、民国政治制度史、民...
谁能坐怀不乱 本书特色 这本由王开林等人所著的《谁能坐怀不乱》主要探讨先秦时期的中国历史,收入了《女娲穿什么》、《先祖蚩尤》、《闲话炎黄尧舜事》、《*早的降落伞...
欧洲文艺复兴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系列”之一的“欧洲文艺复兴史”专著,是我国人士所撰有关文艺复兴的**本著作,具体包括了:伊大利之文艺复兴、法国...
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本书特色 帝国是自己把自己杀死的。帝国制度被废除后,我们民族并没有立即走向共和,而是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内容简介:★《兴亡的世界史》第1册,葛兆光、白岩松、高晓松、罗振宇郑重推荐 ★人类历史上蕞瞩目的英雄
《闽味儿》内容简介:福建偏居东南一隅,山岭崎岖,江河纵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让八闽大地成为食材的天堂,山海之味,不可胜数
《藏拙的智慧》内容简介:本书撷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善于藏拙的事例典范,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因张扬和卖弄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广大读者在
共鉴 五四 本书特色 与李泽厚、李欧梵、林岗诸友人论衡五四新文学运动五四的历史功绩在于把梁启超、严复等近代思想家的以“国”“群”为目的为核心的价值观、拉向以个体...
《高阶思维》内容简介:思维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掌握的思维工具。所掌握思维工具的数量多少、层次高低以及效用如何
清朝前纪 节选 《清朝前纪》是孟森先生南京中央大学讲授满洲历史时的讲义,全书分纲领、女真纪**、建州纪第二、建州左卫前纪第三、肇祖纪第四、褚宴充善纪第五、妥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