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上瘾的儿童
德国联邦政府的药物问题专员卡斯伯斯梅克一谈到哌醋甲酯就浑身不舒
服。她很惊讶这种药物的使用量每年增加一倍,因而展开调查。2000年德国
各邦的哌醋甲酯开药频率差距甚大,极不寻常:不来梅和汉堡两个城市的开
药次数远多于北威州和萨安州两个州。
有一些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医生常常开精神药物给儿童。卡斯伯斯梅克
从200家所谓的特约药店收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有1/3的处方并非来自儿
科医生或儿童精神科医生,而是检验室医生、放射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
妇产科医生,其中一例甚至开自牙医。卡斯伯斯梅克专员据此推论:“并非
所有开出哌醋甲酯的诊断证明都是毫无瑕疵的。”
卡斯伯斯梅克并非唯一有此疑虑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和治疗师出面指责
迅速膨胀的开药情况。柏林慈善医院的雷库尔和汉堡北区医院的菲肯等专家
一再发现儿童因误诊而服用哌醋甲酯的案例。有些小孩身上虽然有注意力障
碍的充分证据,但也只有1/3的人符合用药条件。
小孩每天服药的情况就这样盲目形成,要对抗的病状却十分模糊。“多
动症儿童”的沉重标签往往基于医生的主观印象;诊断多动行为的某些准则
也可以在多数健康儿童的身上找到,例如经常无法专注聆听他人说话、做作
业和组织活动经常有困难、回答问题经常不假思索。这些是症状吗?或者只
是令(某些)大人心烦的行为。
医生自己经常搞不清楚,因而常常误用有争议的诊断辅助工具。连多动
症支持者都估计,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有1/3是诊断模式下的牺牲品。比
较各国,也可以发现把多动症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是多么随便的事。根据研
究,巴西儿童有5.8%患多动症,芬兰有7.1%,阿联酋14.9%的孩子患
有注意力缺乏症。怎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谁知道!
美国服用哌醋甲酯的儿童中,甚至有一半根据多动症促进会的诊断协助
准则(标准化的判断表格)来看是没有多动症的。美国注意力缺乏症患者数量
全球领先,哌醋甲酯消耗量占全球80%。在当地,多动症就像汉堡王和麦当
劳一样,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约500万儿童被认为患有多动症。中小学校
每有一个小病人即可收到一笔每年400美元的补助费,以弥补学校可能因孩
子扰乱而造成的损失。1999年法院甚至判决一对父母必须让他们7岁的儿子
服药。哌醋甲酯类药物制造商细胞科技公司使用希望无穷的信息来为产品做
广告:“只要一颗,多动症儿童上一整天课都没有问题。”
美国国家心智健康研究院目前甚至资助一项儿童临床研究,地点在幼儿
园
小孩子缺乏注意力就是多动症?身强力壮的男性也需要“伟哥”?女性更年期必须服用激素来治疗?老年人骨头退化一定是骨质疏松?现代医疗产业正在卖掉我们的健康!这个生命医疗化的过程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到底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医疗体系、对我们每个人产生了何等重大的影响?这一切到现在还很少有人谈起,更没有引起过任何争议。本书将改变这种情况。书里将会谈到,贩卖健康的规则是哪些,而我们要如何才能保护自己的健康不被卖掉。《疾病发明者》这本书很有趣也颇有意义,作者从另类的角度来看医学,特别是在医学快速企业化、商品化及世俗化的时代,部分不当的行为已经扭曲了医学的真义。本书用不同的思考模式来批判医学,有振聋发聩的功能,但也有一些小小的偏差,为使这本足够颠覆医学的书不致于误导大众,便应允为序,借以提出另类的看法。
前言
**章 治疗无极限
耀眼的药品商机
贩卖疾病的操作方式
医疗化成为超级趋势
家访健康者
第二章 医学童话
被药商锁定的医生
厂商热心推荐
公正研究的假象
拿人钱财,看人脸色
被详尽告知信息的病人是一则神话
名流病人
广告攻势,请君入瓮
记者也来凑一脚
第三章 有种疾病叫诊断
没意义的检查讨病人欢心
医疗影像的狂热
全身扫描仪来了
用医学行话掩饰无知
治疗大自然的变化
疾病让人功成名就
有病就有药,有药才有病
第四章 风险大拍卖
恶性胆固醇的迷思
他汀传奇
高血压通缉令
唯恐天下不乱的骨质疏松症游说团体
健康!百分之百的新陈代谢疾病
第五章 发疯当正常
新精神疾病
诊断结果:怕生
第六章 精神药物成了下课点心
多动症歇斯底里
开启数十亿商机
医生的儿子也吃药
吃药上瘾的儿童
多动症:石器时代的遗产
哌醋甲酯在脑部——凡用过必留痕迹
第七章 女性综合征
妇产科终身相伴
改变月经周期
名叫怀孕的病
无痛分娩
母马尿制万灵丹
日本没人听过潮热
激素造福群众的神话破灭
第八章 老男人,新烦恼
老男人的病,名堂还真多
摆平了女性,下一个目标就是男性
男性更年期根本未获证实
为什么阉割者比较长寿
青春泉奇闻
第九章 完美性爱,随时可以
性爱是应尽的义务
女用万艾可
发现没有性欲的女性
正常人化身为精力无穷的性伴侣
第十章 基因变成宿命
崭新的基因检测服务
基因普查
基因成为欺骗的关键
健康——这还远远不够
第十一章 其实你比想象中健康
因药得病
比健康更多
生命喜悦变成生活恐惧
穷人死得早
如何对付疾病发明者
沉着冷静才是良药
其实你很健康,只是不知道而已
注释
吃药上瘾的儿童 德国联邦政府的药物问题专员卡斯伯斯梅克一谈到哌醋甲酯就浑身不舒服。她很惊讶这种药物的使用量每年增加一倍,因而展开调查。2000年德国各邦的哌醋甲酯开药频率差距甚大,极不寻常:不来梅和汉堡两个城市的开药次数远多于北威州和萨安州两个州。 有一些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医生常常开精神药物给儿童。卡斯伯斯梅克从200家所谓的特约药店收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有1/3的处方并非来自儿科医生或儿童精神科医生,而是检验室医生、放射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其中一例甚至开自牙医。卡斯伯斯梅克专员据此推论:“并非所有开出哌醋甲酯的诊断证明都是毫无瑕疵的。” 卡斯伯斯梅克并非唯一有此疑虑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和治疗师出面指责迅速膨胀的开药情况。柏林慈善医院的雷库尔和汉堡北区医院的菲肯等专家一再发现儿童因误诊而服用哌醋甲酯的案例。有些小孩身上虽然有注意力障碍的充分证据,但也只有1/3的人符合用药条件。 小孩每天服药的情况就这样盲目形成,要对抗的病状却十分模糊。“多动症儿童”的沉重标签往往基于医生的主观印象;诊断多动行为的某些准则也可以在多数健康儿童的身上找到,例如经常无法专注聆听他人说话、做作业和组织活动经常有困难、回答问题经常不假思索。这些是症状吗?或者只是令(某些)大人心烦的行为。 医生自己经常搞不清楚,因而常常误用有争议的诊断辅助工具。连多动症支持者都估计,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有1/3是诊断模式下的牺牲品。比较各国,也可以发现把多动症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是多么随便的事。根据研究,巴西儿童有5.8%患多动症,芬兰有7.1%,阿联酋14.9%的孩子患有注意力缺乏症。怎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谁知道! 美国服用哌醋甲酯的儿童中,甚至有一半根据多动症促进会的诊断协助准则(标准化的判断表格)来看是没有多动症的。美国注意力缺乏症患者数量全球领先,哌醋甲酯消耗量占全球80%。在当地,多动症就像汉堡王和麦当劳一样,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约500万儿童被认为患有多动症。中小学校每有一个小病人即可收到一笔每年400美元的补助费,以弥补学校可能因孩子扰乱而造成的损失。1999年法院甚至判决一对父母必须让他们7岁的儿子服药。哌醋甲酯类药物制造商细胞科技公司使用希望无穷的信息来为产品做广告:“只要一颗,多动症儿童上一整天课都没有问题。” 美国国家心智健康研究院目前甚至资助一项儿童临床研究,地点在幼儿园,对象是300名才刚脱离尿布阶段的幼童。受测者年龄3—5岁,须在科学监督下服用3年哌醋甲酯。但哌醋甲酯是否真能长期帮助儿童提高学习能力还在争议中。这主要是因为目前长期追踪研究做得不多。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使用该药治疗既无法提高学校成绩,也无益于矫正社会行为。 不论在美国或德国,医生、治疗师和父母都对多动症的存在和原因争执不下。2002年4月在汉堡北区医院开了一场讨论会,群众蜂拥而至,会中提出的猜测和想法如同一般人无助的写照。一位母亲直指使用药物压抑好动是错的;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用药已使社会分际模糊;主持讨论会的医生则以独立抚养小孩的母亲人数增加为由而赞成用药。 另外,药剂师荷尔塔·哈佛的早期推论再度成为争论焦点。30年前,哈佛女士宣称食物(及人体)中的常见成分磷酸盐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她当时以儿子黑尔夫利为受试者,一周给他吃不含磷酸盐的特制香肠,一周给他吃含磷酸盐的正常香肠。 这个私人实验结果出炉了:黑尔夫利吃不含磷酸盐香肠的那周,异常行为即行消失。这个磷酸盐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信徒。汉堡屠宰场每天清晨6 点一到,就出现忧心忡忡的父母,只为抢到*新鲜的肉。他们相信现宰鲜肉的磷酸盐含量特别少。虽然磷酸盐减量论未获科学证实,却无损于它受欢迎的程度——哈佛女士写的专题书巳出到第6版。 对抗多动症的*新一波广告主打一种菌泥产品,叫Afa海藻。德国消费者健康保护协会2002年3月对此产品发出强烈警告,他们指出该产品宣称的疗效并无科学证明,而且可能含有毒物质,因此基本上儿童不应食用Afa海藻产品。 虽然没有医生能从求诊者的脑部结构得知是否患有多动症,但近年来兴起一种专家意见,认为多动症是器官障碍。这种看法尽管引人瞩目,但仍无法区分多动症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脑部有何不同。 P94-96
耶尔格·布勒希,德国最佳医药记者之一。他在德国和英国攻读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并曾在汉堡新闻学校进修。1994年起,他担任医药和科学编辑,先后在德国著名媒体《明星》和《时代》杂志社工作。1999年开始,任职于《明镜》周刊,针对医疗产业做适大量深度报道,其中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有《第二次性革命》、《儿童多动症》等。
大生活系列-求医不如求食[最新修订版] 目录 Part 1家庭饮食本草良方开篇饮食郑重的**堂课五谷篇粳米玉米黑米粟米糯米小麦大麦燕麦荞麦高梁蔬菜篇番茄胡萝卜洋...
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第3版) 本书特色 为什么有些人有自残倾向 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难于面对人生 是什么使人脱离现实 很多人,要么本人、要么通过家人或朋友...
跑步一定要流汗?不累不喘、比「走路」還慢的跑步法,能「燃燒2倍」熱量?!--日本科學證實,史上最流行的全民運動--電視節目
《盖洛普科学家告诉你,三个细节决定健康》一书中,曾经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作者——汤姆•拉思向我们呈现了众多能够使
《本草纲目》养生速查图典 本书特色 全书精心挑选了120多种中药,文字部分分为功效、释名、药用部分、发明、医家名论、使用禁忌、形态特征、成品选鉴、产地分布、成熟...
现代家庭健康生活中医手册---肝胆病 药方大全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药方380首,所选方剂突出两个点:一是有效。经中医医生临床运用观察,有效率百分之八十以上,有的...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 本书特色 ★成年不等于长大,生活出的难题,不会因为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关于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和自我成长,你需要自己去提出问题,才有可能找到...
《特斯拉自传(经典权威译本)》内容简介:遭爱迪生妒忌与打压的科学怪才,曾十一次被授予诺贝尔奖,九次让贤,二次拒领,曾被美国
文小叔有医说医-中医药文化传承心录 本书特色 《文小叔有医说医:中医药文化传承心录》教你从中医的角度读懂身体和健康,不仅涉及中国饮食、身体的四季、女性健康,还包...
支气管炎 本书特色 由王桦主编的《支气管炎》旨在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支气管炎的一些基本知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度,提高健康水平。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可以快速查阅,轻松学...
梦的解析 本书特色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的《梦的解析》是精神分析**名著,用理性触摸欲望。几乎没有一项探讨人性的问题没有被弗洛伊德触及过。他的学说影响了心理学以...
预防艾滋病知识问答 本书特色 我国政府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四免”是指: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
Thestrengthofthisbookisinthedeterminedapproachittakestohelpingthereaderlearnthes...
沙盘游戏与心理疾病的治疗 本书特色 沙盘游戏疗法是目前在中国颇受欢迎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本书是一部能够反映沙盘游戏治疗*新进展的著作。著名沙盘游戏治疗师伊娃帕蒂...
糖尿病健康食疗图典 本书特色 《糖尿病健康食疗图典》: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食宝典糖尿病健康食疗图典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为你合理规划饮食,介绍正确的饮食原则和方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二十四节气不同的气候特点,进行深入和详尽的分析,提出了每年二十四
四周练出一身肌肉 本书特色 (一)本书看点◆ 雕塑man力,这本书给你全新的身体!◆ 全球*棒的4周饮食和重训计划,30天甩掉4.5公斤脂肪!◆ 介绍619种绝...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内容简介:《西尔斯橙色亲子课》是西尔斯夫妇根据自己养育第四个孩子海登的经历写成的,海登是典型的高需求宝
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我们的身体在塑造精神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被极大地忽视了。过去几年中,"具身认知"这门新
《忏悔录》内容简介:《忏悔录》是卢梭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之作。在这部自传里,卢梭将自己的心灵完全敞开,直率地坦白了自己的成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