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支英勇善战、叱咤风云并演绎了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历史事件的军队。这支军队,它名叫十九路军。
十九路军,因福建事变而名垂史册。十九路军,也因福建事变而成为历史。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福建事变,史称“闽变”,又称“十九路军事变”。是九一八事变后日益高涨的反蒋抗日运动和国共“两个政权尖锐的对立”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局部抗战阶段一起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之一。它虽然仅历时50多天,便在悲壮的旋律声中落下帷幕,但是历史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闽变作为反蒋抗日运动的里程碑和西安事变的序曲而载入史册。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走上正道的。这是因为,正道不是笔直又笔直的,而是要经过艰难困苦的探索和奋斗才能取得的,甚至是要付出流血牺牲代价的。历史是一面镜子。十九路军和福建人民政府领导人陈铭枢、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人的艰辛革命历程表明,尽管各人的信仰和身份地位不同,立身立言立德的方式也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也是共同的:拥有一颗博大而又真诚的爱国爱民之心,是走上“顺乎历史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正道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之一。
人常言:研究历史,可以有三种眼光,一种是维持历史当时人的眼光,一种是研究者所处时代的眼光,再就是对这两种眼光的超越,寻求一种立足于历史真实之上,又不囿于时代习见的立场。三种眼光显示三层历史研究境界。无疑,第三种眼光是*难的,但又是每个历史研究者所应该追求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不被历史或时代的偏见所遮蔽,对历史进行深刻的思索。
作为一名从事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的史学工作者,长期以来,就一直力图用第三种眼光审视历史,追求第三种研究境界。自知天资愚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本书便是所作的一个努力尝试,即立足于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试图把纪实性与学术性二者相融合,叙述十九路军与福建事变的历史概貌与特点。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卡莱尔说:“记述历史的才能,可以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它是我们的主要禀赋;在某种意义上,人人都是历史学家。”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每个读者都是一名历史学家。如果有幸把您带入20世纪初叶那革命风云激荡、大浪淘沙的峥嵘岁月,领略和品味十九路军跌宕起伏的历史、福建事变慷慨悲歌的一幕,你从中若可得到享受,获得些许感悟,并能得到您的评判和指正,则心愿足矣!
**章 十九路军的由来 20世纪初叶的中国,是一个国难深重、革命风云激荡的国度。在救国救民的呼唤下,许多有志青年抛家舍业,奋勇入伍,投身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洪流中去。在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驰骋20世纪中国历史舞台的风云人物。陈铭枢、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便是这批历史风云人物群体中较有代表性的成员之一。他们在国民革命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代名将。他们率领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长为粤军“模范师”主力之一;在北伐战争中打出军威,成为“铁军?”第四军主力之一;大革命失败后,一度参加著名的南昌起义;拥蒋投宁后,积极参加南北新军阀混乱,屡建奇功,赢得十九路军番号。 一、孙中山麾下的一支粤军劲旅 提起福建事变,人们谈论*多的是十九路军。的确,可以说没有十九路军,就没有福建事变的发生。这是因为:一是福建事变的主要领导者和策划者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是十九路军的重要领导人;二是福建事变的精神领袖李济深是十九路军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三是参加福建事变的黄琪翔、陈友仁等一干人物都与十九路军有或多或少的历史渊源关系。因而,我们就从十九路军的发展历史和番号由来谈起。 追根溯源,十九路军的前身是粤军**师第四团之一部。该部是陈铭枢在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中逐渐培植发展起来的。 陈铭枢,字真如,1889年生,广东会浦县(现已划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家境殷实,6岁入学堂,开始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会浦县虽小,但人杰地灵,历史上出过一些地方军事首领。教书先生经常用这些人物作范例教育学生,在陈铭枢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1900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革命党人在广东惠州三州田发动武装起义。惠州起义尽管失败了,但革命声势传播四方,振奋人心,令不少有志青少年心向往之,立志从事军事活动,干一番大事业。1905年,年仅16岁的陈铭枢邀集几位同乡同窗前往革命的中心广州,并于1906年秋被选人广东黄埔陆军小学第二期。黄埔陆军小学,是革命党人进行宣传革命、发展组织的一个场所。在革命思想的教育和影响下,陈铭枢不久便步入革命行列,加入同盟会。 当时,和陈铭枢一起应试被录取进入黄埔陆军小学的还有蒋光鼐、邓演达、李章达等民主革命积极分子。 蒋光鼐,1988年出生在广东省东莞县新基村(今名三蒋村)一个衰败的书香世家。祖父蒋理祥,清咸丰年间进士,被钦点为翰林,家道曾盛极一时,村前为其立了功名大石牌坊。父亲蒋子敏,清光绪年间举人,以教书为业。至蒋光鼐出生时,家道已趋破落。1903年,目睹家道沧桑的母亲郑氏病危。临终时,她把蒋光鼐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你爸爸读了一世书,也教了一世书,虽然满腹经纶,却无所作为。将来的世界是军人的世界。你还年轻,既然文字不足以救国,你就弃文从武,发奋做人吧!”不久,蒋光鼐的父亲由于郑氏的早逝和自己的不得志,加上生活的窘迫,也在郁闷中随妻而去,时年仅48岁。父母双亡后,年仅15岁的蒋光鼐不得不为今后的生计和出路打算。幸好,他自幼耳濡目染,文章书法皆颇具功底,翌年他就以一份获得“贴堂”荣誉的试卷,进入免费的东莞师范学堂读书,并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 在黄埔陆军小学就读期间,陈铭枢、蒋光鼐这两位意气风发的革命“小卒”,自此结识,开始了他们不平凡的革命生涯。P1-2
翁心存日记-(全五册) 内容简介 翁心存(1791—1862),江苏常熟人,历官工、刑、兵、吏、户部尚书,直至入阁拜相,是道、咸两朝的重臣,他的日记,不仅涉及到...
清世宗雍正传 本书特色《清世宗雍正传》是13本“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丛书”中的一本。该书以清世宗雍正的政治生涯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位政治强人、权谋家的一...
《中国民间故事》内容简介:《中国民间故事》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郑土有选编,收录了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各
明代方志选编序跋凡例卷-(全二册) 本书特色 ★ 32开布面精装,中国书店出版★ 《中国地方志年鉴》编辑部主任王熹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德信等...
努斯鲍姆教授在本书中论证了小说等文学作品通过使人们对于异于自己的他者生活的体味与同情,扩展勒那种有助于公共生活决策的想象
《引领世界的中国创新》内容简介:过去的中国企业靠学习和模仿国外先进的商业模式而成功,而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在移动互联网等领域领
《文明的故事10:卢梭与大革命》内容简介:《卢梭大革命》,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10卷。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
灯塔之书:灯塔杂史:a miscellany of lighthouses past 本书特色 1.一部庞大又别致的灯塔“纪录片”,精心筛选了*早的灯塔、*孤独...
隨著德軍第6軍團的全滅,史達林格勒攻防戰宣告落幕。面對著在防線各處全面進攻的蘇聯軍,德軍的東線部隊勉強在卡爾可夫攻防戰中取
重订增注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上下册) 本书特色 喜剧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人民的美好愿望。也凝聚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王季思主编的《重订增注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上下...
上海美法租界寻旧 本书特色 近代上海,景观怪异,结构独特,历史奇谲,实在是异数,不可复制的特例。本书是一位旅居海外三十多年的老上海的思乡之作,也是一部上海寻旧指...
《养脾三步走:祛湿、补虚、养气血》内容简介:脾是“生化气血之源”,负责将人体摄入的营养输送至各个器官,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
正确的选择-实现梦想的10个关键问题 本书特色 正确的选择让你远离飘忽的生活状态,成为清醒的领航员,创造属于自己的现实。正确的选择-实现梦想的10个关键问题 内...
高昌王国传奇-吐鲁番不寂寞-原创白金版 本书特色 《吐鲁番不寂寞?高昌王国传奇》是首部完整且系统展现植根于吐鲁番的高昌王国历史的著作。作者为西域历史研究的80后...
监察史话 本书特色 《监察史话》以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对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历代封建王朝监察机构的设置与监察官员的职...
质疑四大文明古国-颠覆历史常识 内容简介 人类曾经开创多处(主要有五处)文明摇篮,后来渐渐融合成为少数几种地区的传统文明。传统文明中的精华部分彼此学习交流,到全...
蔡东藩中华史南北朝/蔡东藩中华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蔡东藩中华史”系列之一,讲述了南北朝的历史兴衰。《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原为旧白话,为便...
《双典批判》内容简介:影响中国世道人心的书,不是政治、哲学、历史经典,也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各种经典,而是《水浒传》和《三
这才是岳飞 本书特色 热播电视剧《精忠岳飞》配套历史书《这才是岳飞》不美化,不神化,不异化,还原一个走下神坛、有血有肉、并非完人却勇于担当的血性男儿——岳飞!酗...
不可不读外国史大人物-高中图文版 本书特色 《无敌不可不读系列:外国史大人物(高中图文版)》的写作对象虽然都是外国历史人物,但伟人的品格魅力是穿越时空的,是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