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1952年生,经济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近年主要研究战略问题,包括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与中国的战略问题。近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美国安全解读》,2002年,与张曙光合作;《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2005年,与胡鞍钢、王绍光合作,主编之一;《实力与威胁:美国国防战略界评估中国》,2004年,与张曙光合作;《社会政策:欧洲的启示与对中国的挑战》,2005年,主编。与张曙光合作编译的战略文献有:《以军事力量谋求绝对安全——美国新军事革命与国防转型文献选编》、《2001年四年防务评估——安全驱动的战略选择》、《中美“解冻”与台湾问题——尼克松外交文献选编》等。
序 言
**章 国防转型:面向21世纪战略转型的驱动器
**节 克林顿政府时期的接触战略
第二节 重新界定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
第三节 未来的威胁与风险
第四节 从现在到未来:战略关注点的转变
第五节 国防转型:转什么?
第六节 国防转型:挑战是什么?
第七节 国防转型的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途径
结束语
第二章 国防转型:从建议变为战略
**节 转型的紧迫性
第二节 用军事使命来解读国家利益
第三节 抛弃旧战略
第四节 国防转型的实施
结束语
第三章 美国陆军的转型:走向“全频谱”的“目标部队”
**节 陆军转型的动因:信息技术革命、新环境与新要求
第二节 实现转型的关键技术:主要挑战与应对措施
第三节 多手准备、齐头并进:三叉式的转型路线图
第四节 未雨绸缪:正视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五节 转型的速度选择:渐进、跃进,还是混合推进?
第六节 反恐战略与陆军转型:新使命、新要求
结束语
第四章 美国海军的转型:网络中心战与网络化部队
**节 美国海军的转型路线图
第二节 以网络为中心的转型
第三节 海军转型的技术要素
第四节 海军所需装备的转型
第五节 海军的结构与军事行动的转型
第六节 海军陆战队的转型
结束语
第五章 美国空军的转型:保持和扩大制空权
**节 从《空军转型计划(路线图)》看美国空军的转型
第二节 美国空军:使命与作用
第三节 空军转型的方向:克服制约因素与弱点
第四节 空军转型的基础:技术要素及其他
第五节 八大挑战:可能的对策
第六节 三大选择:非此即彼?
第七节 空军的未来:转型目标、路线与展望
结束语
第六章 美国太空军事力量的转型:全面控制太空
**节 美国的太空计划:对历史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美国的太空军事力量:使命、优势与三种相关趋势
第三节 太空军事力量的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第四节 呼之欲出的全时段监视能力:天基雷达与卫星集群系统
第五节 来自太空的攻击:天基武器
第六节 太空军事力量转型的关键:若干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结束语
第七章 改变核战略
**节 从国家安全战略看核战略
第二节 保留多大规模的核武库?
第三节 建立什么样的导弹防御体系?
第四节 如何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
第五节 新战略可能产生的地缘政治影响
结束语
第八章 加强国土安全
**节 美国本土的脆弱性与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二节 预防、保护和反应:国土安全的战略架构
第三节 情报:国土防卫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四节 国土安全的防范重点: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
第五节 国土防卫的组织模式
结束语
第九章 情报与后勤的转型
**节 构建不对称的情报能力
第二节 聚焦式后勤:《2020联合展望》方案
第三节 后勤组织与机构的转型
第四节 后勤转型的挑战
结束语
第十章 国防转型中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
**节 信息网络的起源及其作用
第二节 信息网络固有的脆弱性及其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三节 美国国防系统所面临的信息网络安全形势
第四节 针对信息安全的对策建议
结束语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与国防转型
**节 科学技术与军事活动之间的关系:九大特征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军事活动:历史的回顾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国防转型:评估与展望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国防转型:现存的障碍
结束语
第十二章 美国国防转型与同盟关系
**节 盟国间不同的利益、理念与战略目标
第二节 盟国间不同的国防发展计划
第三节 改变盟国的结构
结束语
第十三章 美国是更强了还是更弱了?
**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不同的战略选择
第二节 战略转型:给美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节 全球化的世界能接受一个美利坚帝国吗?
——军事力量的有效性与支持国家地位的局限性
第四节 美国往何处去?
结束语
第十四章 美国的国防转型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节 对国防转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美国国防转型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表格目录
表2—1 国家安全利益和军事使命
表2—2 生死攸关的利益目标与军事使命
表2—3 极端重要的利益目标与军事使命
表2—4 价值的利益
表11—1 1920年对美国的转型性军事技术进行的抽象预测
表11—2 转型性技术:一战、二战和冷战
表11—3 具有转型性影响的技术(以军事任务为参照)
表11—4 未来可能的转型性技术
表12—1 1990年代以来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表12—2 欧洲主要防御投资计划节选:计划、参与国、预定投入使用日期及简评
表13—1 美国贸易、资本经常账户与财政平衡情况
表13—2 对美欧、美加同盟关系的支持度
表13—3 西方公众对主要大国的好感度
表13—4 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否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
表13—5 如果出现一个美国的军事竞争对手是否是好事?
表13—6 布什再当选对美国形象的影响
插图目录
图3—1 美国陆军的转型路线图
图5—1 空中力量在摧毁机动装甲部队方面的能力提高情况
图13—1 2001年至2004年美元对欧元的汇率趋势
图13—2 2001年至2004年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趋势
图13—3 2001年至2004年美元对加元的汇率趋势
图13—4 2001年至2004年美元对英镑的汇率趋势
图13—5 2001年至2004年美元对澳元的汇率趋势
社会契约论 本书特色 《社会契约论》,又译《民约论》,是卢梭重要的政治学著作。卢梭在书中提出了“主权在民&rdquo...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 本书特色 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认真回顾和总结了50多年来所制定的十个五年计划和实施国民经济宏观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
实话实说西花厅 本书特色 周恩来一生廉洁奉公,为党、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曾经在周恩来身边生活、工作过的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周恩来这一伟人的睿智风范、品格气...
X战机档案-III 本书特色 世界各国X战机的重要特征、关键性技术和特点,X战机经典图片档案及战术数据,解读X战机的研发历史及精美工艺彩色大图,与同类战机在各种...
《中国历代战争史18:太平天国》讲述太平天国从兴起到失败全般时期之战争。具体包括:金田起义、奠都金陵诸战役,内乱及天京解围诸
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运动纪实 本书特色 《“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运动纪实》一书沿历史发展脉络,对“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友好月”、“苏联专家来华支援中国建设”等重大...
中国崛起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本书特色 《中国崛起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由李形主编,林宏宇等人译。中国的崛起,是一个长期的进程;中国的崛起,将是一个长期的话题。崛起...
四个全面党员干部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紧密结合中央文件精神和党员干部工作实际,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任务、工作...
在200多年前,美国立宪制度的奠基者之一汉密尔顿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
轰炸机·经典版 目录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轰炸机He-111H型轰炸机“惠特利”式轰炸机B-17型轰炸机“飞行束”轰炸机“麻雀鹰”轰炸机“容克”88型轰炸机“哈...
为人民服务-真抓实干的十个方法 本书特色 衡量一个干部的好与差,就是看他能不能办实事,能不能打开局面。人间万事出艰辛、一勤天下无难事。实现中国梦靠什么?靠实干,...
(精)中国飞机1951-1997 本书特色 本书策划于1996年初,在庆祝中国航空工业创建45周年时提出了初步设想,并于1996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
【作者简介】[英]托马斯·希尔·格林(Thomas Hill Green,1836~1882)是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伦理学家,英国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 内容简介 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
此世的君王-《约翰启示录》解经及政治神学文稿 本书特色 在《圣经》各卷中,佩特森对《约翰启示录》情有独钟,终其一生都对之倾注了极大的研究热情,而且硕果颇丰。佩特...
装备标准化实践与探索 内容简介 《装备标准化实践与探索》包括三篇。认识篇概括介绍标准和标准化,同时提出对标准和标准化的一些新的认识。实践篇用六章的篇幅介绍以五个...
1934-1936-长征 本书特色 《长征1934—1936》是一部详细描写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道路上所经历的经典战役的实战案例集,为胜利丛...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 本书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习近平同志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对于我们深刻理解...
社会主义通史-第五卷 本书特色 本选题2001年8月3日选题论证会通过,当时名为《科学社会主义史》,选题为我们自己提出并做出初步方案,约请中央党校组织专家撰写,...
《血战太平洋》一书从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太平洋地区群雄逐鹿的历史画卷,紧接着全景式地描绘了日本在1941年至1942年间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