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叶这段时间在欧洲历史的研究中通常被称为“启蒙时代”,它*为明显地体现出蒙昧教权的衰落与理性精神之兴起相伴随的过程,习惯上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作为这个时代的终点。而这段时期又恰恰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个重要时期,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士经过在中国的多年渗透之后,自17世纪中期开始比较多地向欧洲介绍中国知识,同时对天主教在华传播史至为重要的礼仪之争也在17世纪中期正式爆发,从而更强化了耶稣会士向欧洲宣传中国的动机,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1775年左右在华耶稣会士传教团被解散。启蒙时代与中西初识时期在时间上大致吻合,那么在内容上是否也有交叉,在精神上是否也有碰撞?一个走向启蒙、走向近代文明的欧洲结识了一个被耶稣会士有意远古化了的中国,就好像原本是向两个方向流淌的水流,却经由时空隧道而神奇地交汇了,这会激荡起什么样的浪涛呢?作为一段历史,它充满了多姿多彩的故事,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它尤其耐人寻味。
耶稣会士就是那道不同寻常的时空隧道,他们出于自己的特定目的而回溯到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中的上古那一段,然后将其运载到正在向未来迈进的欧洲社会。而春秋以降直至耶稣会士所处时代的中国社会,尽管更加鲜活,但在耶稣会士笔下或者偶尔被作为古代文化精髓的对立面而批评,或者被其大袖轻扬所遮盖而省略。耶稣会士在这一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为何要向欧洲传输特定面目的中国,在《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张国刚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一书中已经详细讨论,《当诺亚方舟遭遇伏羲神农——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上古史论争》( 吴莉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对此也有深入分析,因此本书不再为此多施笔墨,而要将视线的重心落在变革中的欧洲这一舞台上,看看处在“启蒙”这一大变局中的欧洲人接触到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非常遥远的这些中国知识后有何反应。本书要谈论的是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中国观”应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作为认识对象的中国是何模样,一个是对这一认识对象的态度和评价。这一时期欧洲看到的“中国”主要是由耶稣会士描摹并在某些地方经其他旅行者粉饰,而且中国的模样从17世纪到18世纪没有很鲜明的出入。但这一百多年里欧洲人对自己所见之中国形象的态度却因人而异、因时而别,也即中国之于欧洲的意味在不断变化,因为欧洲自己在不断变化,它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在不断变化,由此而造成中国观前后有别。但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实际需求作为形成中国观的基础,这一原则是不变的。
反过来,在这个舞台上,中国静若处子,全不知身外事,任凭欧洲不断地从它那里获得灵感而起舞不休。所有这些故事都是随着欧洲文化脉搏的跳动而展开,中国在其中是个失语者,是个缺席演出者。中国表面上看是被欧洲认识的对象,但*终欧洲几乎没有认识中国,却借助中国更好地认识了自己。有趣也有趣在这里。唯一的例外是18世纪后半叶中国沿海地区大量生产的外销商品,在它们身上体现出基于文化互动的融合。当欧洲商人要求中国工匠根据他们提供的图样加工家具、器皿时,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西式器物就此产生,为纯然一色的欧洲化了的中国文化增加一点别致的点缀。不过这一现象出现的时间较晚,影响范围又极其有限,并非本书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自宗教改革以来,长期作为欧洲社会统治力量的教会就逐渐开始失势,整个社会被一股趋向世俗化的大潮暗暗鼓荡,但总体而言,中世纪末期以来教会与国王争权夺利的显著结果之一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双方达成妥协,“ 教会和贵族失去了几乎他们全部的政治权力,却保留了他们大部分的社会和经济特权”,这种妥协有助于社会团结和稳定,因而能为各方接受,18世纪初欧洲各国社会结构都还表现着这一特点。教会是国家温驯的助手而非敌人,宗教也仍然是社会的核心话题,所以公元1740年以前的欧洲仍是一个宗教问题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有思想讨沦往往都要在是否具有基督教意义上的合理性的背景下进行。直到18世纪中叶,从社会结构到哲学和科学等所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教士、贵族和国王的联盟开始丧失民心,反映在思想领域就是思想家们开始直面现实社会的弊端且批判纷至沓来,并且努力阐明和确立新的社会秩序,这意味着一种思想或言论的宗教合理性已经让位于其政治、经济或道德上的合理性。欧洲社会对中国事物的兴趣和态度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甚至传播中国知识的耶稣会士也不得不服从这一大势所需。
本书宏构精思,不同凡响。三位一体的构架来自对主题的全面把握和史事辨析,逐章的重点评述得力于对中国与欧洲历史文化的认知广度和理解深度,流畅的文笔与犀利的弛解出自长期的反复琢磨和深入思考。从20世纪80 年代起,大航海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是学术研究的热门,本书宜是此领域*新的一大硕果。
本书研究的角度前人曾有所涉及,但研究的精深当为首出。启蒙时代的欧洲受中国思想的影响很大,或许这是一种想象式的对“他者”的理解,欧洲思想家以此来批判欧洲文明,入伏尔泰莱布尼茨等。但是后来,随着欧洲文化的强势崛起,中国成为了“落后的他者”。其中变故,值得深究。
张国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2000年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2000年至今主持教育部文科科研基地“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工作。著有《佛学与隋唐社会》及学术论文数十篇。
萧启庆治元史的多篇论文在台湾先后不重复地结集收入三本著作中,即《元代史新探》、《蒙元史新研》、《元朝史新论》。此次将其中
《古典时代的终结:罗马帝国晚期的历史》内容简介:《古典时代的终结:罗马帝国晚期的历史》以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且又发人深省的方
德意志皇帝史:卷二:皇权统治的兴盛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1.传记形式的德国史,填补德国史、中欧历史研究的空白;2.兰克学派的名著之一,史料丰富,考证翔实,...
本书收录《小巴黎人报》《小日报》等法国报纸所刊彩色石印版画近400张,及原刊报道20万字。既有重大历史节点的故事,也有浩大声势
中国游仙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依托大量史料,运用社会史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游仙文化的发生发展做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同时对游仙的主体—&mdas...
本书以经史之学为中心,通过关键论题、关键人物、关键著作的有机结合,从富于个性的视角探讨西力东侵、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近代学
《星月下的守望者》内容简介:国内顶级星空摄影大师雪夜公爵,公开天文摄影者的“追踪摄影”的天文摄影作品及背后的故事!白继开、
论《独立宣言》 本书特色 美国《独立宣言》是世界近代*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论》一书一方面考察《独立宣言》字斟句酌的起草、修改和定稿的过程,具体而微地展示一个政...
朱元璋为后继子孙设计了一套怎样的国家制度?为什么东宫制度不能定向培育出合格的皇帝?明代“兵将不相习”导致什么后果?分封制
永宪录 本书特色 本书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之一。本书系记录康熙六十一年(公元一七二二年)到雍正六年(公元一七二八年)七年间发生的几椿重大历史事件,如胤祯“夺嫡...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内容简介:《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一书是对唐诗名篇的赏析,书中解读了王勃、陈子昂、张若虚、王维、孟浩然、王
作者讲述了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既有事后的回忆与学者的发掘,更值得关注的是汇集了许多当事人的珍贵文字,这
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 本书特色 通过说明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和苏联精英们的利益、抱负、幻想、恐惧以及误解,祖博克对这个 20世纪*大的僵局提供了一种苏方...
本书利用河北省获鹿县的历史档案,探讨了19世纪晚期以及20世纪早期中国的乡村治理,细致地描述了村民们在治理村社及与国家打交道
中国通史纲要(精装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文革”后国内出版的*本社科史学学术书,也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纲要性和前瞻性的书籍。该书很好地将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起来...
帝国回光-清朝真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为我社2012年*新出版的“梅毅帝国真史系列”(共10册)中的*新两部“梅毅中华大历史书”之一。《帝国回光?清朝真史》乃是梅毅...
《石学蠡探》内容简介:石学,即“金石学”之“石学”,是研究并运用石刻文献之学。叶国良先生秉屈万里之传,受孔德成之业,研治石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内容简介:《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以作者最擅长的演讲形式,讲述了他在因重度抑郁症而一败涂地、几乎九
西安事变纪实(英文版) 目录 Foreword of the Renewed Edition /1Foreword /1The Red Army's Victo...
近现代世界史-上册-第十版英文影印版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从中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的近现代世界的历史。作者以其深刻的历史洞见和巧妙的叙述技巧,为纷繁复杂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