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出现和兴起是凯歌式的,无论对于过去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它的凯歌总是值得颂扬的;而苏联的没落和解体是悲壮的,其悲壮就在于它败于不该败、亡于不该亡。作者在书中即表达了自己对这一领域里诸多问题的多向度思考。全书分为“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五个专辑。其中涉及的论题广泛,有对苏联领导人的理解与评价,也有对苏联一系列政策方针、思想路线的全方位探讨与解析。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对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命运的回眸与省思。无论岁月怎样流尚、怎样消逝,对于苏联历史的评述总是不会停止下来的,因此怀疑、探索也就永远不会止息。苏联的兴衰沉浮牵动着关注中国命运的人的神经经,读者将会看到一段尘封的历史留给人们心目中的印痕。
在制订建设计划方面,这些史学家提得*多的是全俄电气化计划。他们
认为,这一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是苏维埃共和国经济生活的正常方面。这个
被列宁称为“统一的经济计划”的计划是1920年2月中旬以后着手进行组织
和编制的。它确实反映了列宁的从事有计划经济建设和“学会管理俄国”的
重要思想。但在这方面,不能忘记一个重要的事实,即这一计划是到1920年
12月才编制出来,提交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而实际执行这一
计划则要推迟到1921年了。所以说,全俄电气化计划虽然是“伟大经济创举
方面的**个步骤”,但在国内战争时期中却还不过是纸上文章,当然谈不
到对当时的经济生活有什么重要影响了。而正是由于逐步清除“战时共产主
义”的影响,这一计划才得以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顺利实施,这也是毋庸置
疑的。
吸收工农群众参加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在国内战争
时期是否存在着这种管理是值得探讨的。当时,在所有开工的工厂确实存在
工厂管理委员会和工人委员会一类的组织机构。但生产计划的制订、任务的
下达、生产情况、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检查以及产品的销售和原材料的供应
,实际上不是由工厂管理委员会或工人委员会来决定的。这一切都是由总管
理局的代表、上面各种委员会派来的代表或者由军代表来决定的。尽管工人
群众参加了执行管理工厂事务的某些具体职能,但也不是或者不完全是马克
思主义意义上的工农群众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所有这一切也都是为“战时共
产主义”体制的运转服务的。
至于说到国内战争时期国家对个体农民经济的领导,则是一个十分明显
的问题。应该说这种领导主要是通过粮食政策来实施的。而苏维埃共和国的
粮食政策从一开始就具有强制性质,是围绕解决危机,尤其是饥饿(包括人
的饥饿和工业的“饥饿”)的应急措施。这种措施随着国内战争的发展和苏
维埃俄国各方面情况的不断恶化,其强制性也日益严重。从粮食垄断、粮食
专卖到余粮征集制,强制性发展到“战时共产主义”的非常措施。这时对个
体农民经济的领导不像后来新经济政策时期那样,是以安排好千百万小农的
生活为依据的。正是在这一时期对待农民经济,尤其是对待个体农民经济上
,“战时共产主义”的影响比较深远广泛,其后果也要严重得多,也正是这
种影响和后果导致工农关系于1921年春处于了破裂的边缘。
所以,一些史学家所说的“非战时共产主义”的措施体现了国内战争时
期经济实质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第二,要把“战时共产主义”措施和“战时共产主义”思想区分开来。
“战时共产主义”思想指的是加速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基姆彼尔
松曾经对这一思想做过解释:“当时有一种十分流行的看法,苏维埃共和国
似乎已经在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了,似乎可以不经过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
义的过渡时期,甚至可以跳过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立即进入共产主义的高级
阶段。”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思想的存在和对这一思想和解释,应该说是
恰当的。
P22
闻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著述:
《苏联的过去和现在》(战士出版社)1980年。
《布哈林传》(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
《苏联史纲》(1917-1937)(合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
《苏联史纲》(1953-1964)(合著,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世界史通俗演义:现代卷)(合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走近俄罗斯》(三联书店)1997年。
《解体岁月》(《俄罗斯情结》三部曲之一,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
《谁为领袖谋划》(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
《俄罗斯大特写》(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重返莫斯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山外青山》(青岛出版社)2000年。
《俄罗斯深处》(《俄罗斯情结》三部曲之二,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年。
《回眸苏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绝色,俄罗斯》(台湾书林出版公司)2003年。
《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译著,商务印书馆)2004
幽灵帝国拜占庭-通往君士坦丁堡的传奇旅程 本书特色 刘禹锡有诗云,“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雍正继位新探 本书特色 雍正继位,是清宫三大疑案之一,篡位说、合法继位说、自立为帝说,始终莫衷一是。那么,雍正继位后为什么要编写《大义觉迷录》一书为自己辩白?康...
《金山、南洋与离散中国(东方历史评论第2辑)》内容简介:《东方历史评论02》以华人移民海外的历史为专题,展示从明末清初以来中国
《改造中国与世界》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作品集,收录了《中国革命运动与国际之关系》《中国劳动运动应取的方针》《妇女运动》《请
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布鲁斯·卡明斯在20世纪结束前对东亚地区历史和现状,以及美国与东亚关系所作的解读,至今仍具有启发意
乔治.华盛顿的秘密六人组-拯救国家命运的美国间谍 本书特色 一段尘封往事揭开高度保密的美国谍报网机密组织内幕一段惊心动魄的美国谍战历史,影响延续至今一群英勇无畏...
圣殿长存:古犹太文明探秘 内容简介 发端于4000年前的犹太文明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两个主体精神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文明之一。犹太·圣殿·耶路撒冷...
南北史考索 本书特色 ★ 《南北史》创造了研究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世族、门阀制度和门阀政治及其演变的良好条件,提供了南北朝南北政权的时间对照表等价值★ 作者高敏...
郑成功收复台湾 本书特色郑成功亲自率领大军20000万多名、战船数百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横渡海峡,向霸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进军;在大陆沿海和台湾同胞的全...
张勋复辟始末 本书特色 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中,政治舞台上,风云变幻,色彩纷呈,张勋复辟就是在此期间上演的一场闹剧。...
清世宗雍正权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九章,其内容包括:审时度势,不到时机不出头、成大事要有硬心肠、用好手中的两把刀、软硬兼施,两手都要硬、用智慧驾驭权力、危机意...
先秦那些人儿:煮酒论史 细数风流人物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五部分,通过一位位在历史天空中闪耀着星光的人物,演绎了先秦那样一段可以追忆...
走向自立之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的关税通货政策和经济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著名经济史学家久保享教授研究中华民中经济史的代表作。 作者依据大量国内学者能以见...
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甲申之变(明清卷.人物)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明清卷):甲申之变》主要内容包括:甲申之变前大动荡的政局、大顺军东进山西直逼北京...
《运动减脂讲义》内容简介:本书分为认识自己、大叔教你轻轻松松减肥健身、动起来,好身材人人都可以拥有、会吃会睡才能瘦的快、七
伟大的君王-中国历史大冒险-第一季 本书特色 系列介绍 你喜欢阅读历史故事吗?你崇拜那些英雄人物吗?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有机会回到过去,见证历史奇迹?在《中国历...
回族谱序与宗源考略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谱界名流考证,史料翔实可靠,编制世系总表,绘出回族在中华大家庭中的图景★古制保持原貌,现代版谱序...
甲午战争史 本书特色 《甲午战争史》史料渊富,考订精严,书中史识不凡,多独到之笔。作者把自己的智慧与心血都灌进了全里,这是他奉献给读者*宝贵而真挚的贡品。 —...
三国风云定军 本书特色 郭清华编著的《三国风云定军山》主题集中,眼光独到,构思新颖,引人深思。《三国风云定军山》 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可读性,全书用通俗...
三国归一统-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第四部 本书特色 司马懿真的不知道孔明用的是空城计吗?魏延在孔明病危时闯入帐中灭了孔明的主灯,是不是故意的?孙权死后东吴为什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