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西比较小说学

二十世纪中西比较小说学

作者:何永康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6-07-01

评分:5分

ISBN:7534376068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二十世纪中西比较小说学 内容简介

“小说学”的兴起,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为突出的现象之一。西方文学观念的输入,将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抬到了文学正宗的地位,并使小说成为中国文学创作实力的主要标志。这对“六经之外无文章”的传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更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在文学领域中的体现。在20世纪中国“小说学”中,浓缩着中华民族沧桑百年的精神历程。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汇、挑战与回应、沟通与对话的复杂情境中,研究20世纪中西小说学的深刻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的“小说学”研究,经世纪初梁启超、王国维等学术大师的发轫之功,“五四”时期鲁迅、胡适等文学巨匠的开拓,取得了巨大成就。20世纪下半叶,又蔚为显学。本书立足于中国小说、中国学术的主体地位,在与西方小说的比较中,考察20世纪中国小说的独特历程;从中西差异的研究中,获得一种更高的视点,展望中国小说的开放、包容、自由、自主的创造精神。因此,本书在“引言”中开宗明义:研究小说学,我们首先要坚实地伫立在中国的大地上;同西方比较,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分析自己,解剖自己,发现自己。全书以“百年沧桑”的宏观审视为开端,以“中国气派”的“小说学”为学术归结,鲜明地凸显了研究的宗旨。作为学术研究,必须在以往的研究上有新的探索和发现。这就要求有超越教科书式的思路、结构和写法,把心血凝聚在*为核心、*为突出的问题和领域中。本书在“小说观”、“叙事观”两章中,研究“小说学”中*为根本的问题;又在“政治美学形态”、“现代主义形态”两章中,集中探讨20世纪中西小说交汇中的两大“焦点”和“难点”,力求进入“小说学”的深层奥秘。如果说“小说观”、“叙事观”的研究侧重于“内部”,那么,“政治美学”、“现代主义”研究则是从看似“外部”的因素,深入到问题的核心,使“小说学”研究得到融通和突破。有了这四个部分的坚实学理研究,加之“百年沧桑”的历史审视和“中国气派”的总体照察,本书才获得了比较厚重、比较灵动的精神气韵。本书努力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提出了新的见解。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历时和共时的坐标中,以“历史——关学”的方法,重新审视、判断沧桑百年中国小说的事实与价值。回顾中国小说的“千载之蕴”,反思中国小说的“百年之遇”。本书将中西小说的三次交汇,放置在民族解放、现实政治、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对一些相当艰难、复杂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关于“延安小说”,本书认为,当时历史情境的“实事”是,中华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候,亿万抗日民众、无数抗日志士,需要文学艺术来激励精神,呐喊助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文艺的本源切入话题,说清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他所提出的“政治标准”,是看对“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用;有用了,方才谈得上“艺术性”,谈得上“审美”。毛泽东既不赞成把政治等同于艺术,也不赞成把一般的宇宙观等同于创作方法和批评方法;既否定“抽象的绝对不变的政治标准”,也否定“抽象的绝对不变的艺术标准”,相当辩证,实事求是。因此,这一“讲话”对中国小说创作和小说学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关于“十七年小说”,本书正视其主要理论来源和艺术资源,对这一阶段“政治·文学”产生失误的主客观原因,以及小说创作的坎坷曲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认为,在艰难的创作征程中,小说家以一种纯真和激情,以直面时代的责任感和紧跟时势的求知精神,创作了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作品。在农村题材小说中,作家们以自己的视角,捕捉和记录了“合作化”、“公社化”时期中国农村的生活画面和复杂情感波澜;在一些“非主流”甚至“异端”的小说中,人物的个体情感和共同命运,总是不屈地呼唤着人性和人情的“再生”。在叙写“革命战争”的小说作品中,则体现了丰富的情感和崇高的境界;此外,还有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悲剧”作品等等,与上述小说一起,构成了“十七年小说”的复杂而又深厚的内涵。二、提出“一切叙事皆为纪实”的小说叙事观。认为,“虚构”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和聚讼的概念,而“构虚”则是“以实构虚”,在艺术虚境中包含了更大的真实。“构虚”中的“虚”,之所以能够超越“小实”(生活原型),进入艺术的“虚”境(“大实”),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由“周边”到“世界”的愿望,都有一种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逻辑推测未知、遥想未来的祈求。所以,在描述小说叙事本质特征的时候,*好放弃“虚构”,采用“构虚”;并且认定,整个“构造”过程(叙事过程),皆为“纪实”。三、小说“政治美学”形态的研究。认为,对于同样的生活世界,政治家、美学家、小说家的“眼睛”看到的不同内容,来自于同一个“心灵”。“政治美学”,是观察20世纪小说世界的重要“眼睛”。因为,政治本身就是审美的一种表现,政治制度、政治运作、政治家的风格,在在表现出美学的精神。只有在“政治美学”层面上,政治与小说之间*为微妙、灵动、深刻的关系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这是“政治决策”层面、“政治文化”层面所无法比拟的。20世纪中国“小说学”,与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冲突及其极端情态、政治运行、政治变革等等,都有着复杂的关系。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本书考察了20世纪中国“小说学”的“政治美学形态”,颇有首发之辞,谨供读者参考。四、提出中国小说创作和“小说学”建设,必须坚守并弘扬自己的“诗性特质”、“历史意识”和“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独特的“中国气派”。认为,小说与诗歌的复杂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中西小说的差异。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史诗”传统不同的“诗史”特征,唐诗兴盛与小说兴起的内在关系,以及诗歌体式与小说发展历程中“异形同构”的推进,形成了中西小说的不同道路。中国现代诗歌的“凤凰涅檠”,以及中国现代小说的成长发育,“诗性特质”始终是或隐或显的“中国”神韵所在。小说中蕴含的历史意识,则以历史的敬畏与批判、历史的悲情与悲歌、历史的回环与超越、历史的远游与归栖等方面,铸就了百年中国小说艺术的历史魂魄。小说作为“小道”,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大道”,涵茹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和深刻精神。作为中国文化之“道”的感性显现,中国小说在“文化的生态与心态”、“文化的边缘与异端”、“文化的间性与本性”、“文化的承传与创新”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在中西比较中,建立并守护、开放并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小说学”,是本书的归宿,也是一种学术的祈求。本书的文字表述,亦如本书的研究旨趣所示,追求的是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因此,力戒食洋不化的欧式句法,力戒名词概念的生硬堆砌,努力复归中国古代文论大家的那种“诗意的思”;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严谨之中的活泼,理性之中的激情,深思之后的平易……是耶非耶,优乎劣乎?尚祈有识者教正。

二十世纪中西比较小说学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中国小说、中国学术的主体地位,在与西方小说的比较中,考察20世纪中国小说的独特历程;从中西差异的研究中,获得一种更高的视点,展望中国小说的开放、包容、自由、自主的创造精神。

二十世纪中西比较小说学 目录

引言
**章百年沧桑
**节千载之蕴
第二节百年之遇
第三节**次交汇:以民族解放为背景
第四节第二次交汇:以现实政治为背景
第五节第三次交汇:以改革开放为背景
第二章小说观
**节“小说观念”界定
第二节中国现代小说观念之肇始
第三节中国现代小说观念之形成
第四节中国现代小说观念的文化意味
第五节小说的困境与未来
第三章叙事观
**节一切叙事皆为纪实
第二节作者、叙述者和隐含作者
第三节小说叙事伦理
第四节中国小说叙事的史传模式
第五节现代派小说叙事
第四章政治美学形态
**节悠悠旆旌
第二节礼乐征伐
第三节仰观俯察
第四节美在生活
第五章现代主义形态
**节反英雄:心理人物、匿名人物和喜剧人物
第二节反小说:对传统小说技艺的颠覆
第三节接受论:作者“死了”与读者“活了”
第六章中国气派
**节诗性特质
第二节历史意识
第三节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