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书的理由: 斯坦顿在林肯咽气时说:“现在,他属于世世代代。”林肯遇刺后一位演说家说:“耶稣基督为世界而死,亚伯拉罕·林肯为祖国而亡。”林肯早年执律师业时合伙人、林肯专家赫恩登说:“……像可燃气体似的,从一潭腐臭的死水中升起,以自己的能量和自然性质燃烧起来,向空际喷射而出,光辉,灿烂,明亮。”《华盛顿记事报》说:“……性情非常平和,意向坚定不移,道德原则高尚,爱国心极强。”英国《利物浦邮报》说:“……一个英雄崇拜者跑遍天涯找英雄,不如选择这位又瘦又高的美国佬”……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 草根阶层或纨绔子弟,“民主政治”之赞成者或反对者,美国文化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埃米尔·路德维希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林肯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打工者或即将打工者,大中学生……
假如你不知道一个私生女的儿子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赤贫家庭的孩子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九岁死了母亲的孩子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木匠的儿子能够做什幺,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当过劈柴工、店铺小伙计、只上过一年学的人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二十二岁经商夫败、二十三岁丢了工作、二十四岁借钱经商再次破产的人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二十三岁竞选州长失败、三十一岁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三十四岁参加国会大选失败、三十九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四十五岁竞选美国参议员失败的人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
他从“一无所有”之家庭背景出发,他从“备受歧视”之草根阶层出发,他从“屡战屡败”之政治生涯出发……开辟了一个“林肯时代”。马克思评价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本书源于“新传记派”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之名作《林肯传》。
林肯经历复杂,这使他过早地了解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他亲身体
会也深切了解世间的苦难和艰辛,他更加明白金钱的好处,自然他也知道竞
选成功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实惠和利益;可是,即便如此他也不会为此而不
择手段,这就是林肯的真实本性。
他看待问题总是一分为二,从不同的方面均衡有争议的意见,但是他这
样做决不是出于保住自身的考虑,而总是有他自己的道理。有一个例子恰恰
能证明这一点:
林肯和他的几位同仁主张将州府从现在的万达利亚迁至斯普林菲尔德。
因为相比较于万达利亚的贫穷落后,斯普林菲尔德这座大城市将能为这个州
的贸易、法制和基础建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迁址对林肯个人发展也
是极其有利的。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块闭塞的地盘,他需要到
更宽广的地方去大展手脚,不但如此,他的政治活动圈子也需要不断扩大,
他必须以自身的努力把这个圈子团聚在一起。但是,林肯的这一提案触及到
了另外一些人的利益,于是他们站出来反对这一议案。两派你来我往,观点
对峙,僵持不下,就在这时,手握关键几票的一帮人组成了第三派别,声称
如果哪一方能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他们就会转投谁的支持票。面对这一政
治诱惑,林肯给予了坚定的答复:“你们纵然能够将我的头烧成灰撒到风中
,或者把我的整个灵魂驱逐到黑暗又绝望的深渊中去,但是,你们休想让我
屈服于我认为不对的事情,更别想迫使我接受这些事情变成事实,因为我只
相信正义和真理,并为此坚持到底。”
这是多么豪迈的宣言,这也充分显示了林肯的性格:维护正义,坚持真
理,斗志昂扬,逻辑缜密,为人直率并且为理想奋斗不止。在这场议会斗争
中,林肯*终赢来了胜利。也正是林肯的这些性格特点使他能够在伊利诺伊
州做出那么多令人称道的功绩来。
恰恰是林肯性格中质朴率真的一面,为他赢得了朋友的支持,他们更愿
意围聚在林肯四周,对他投以真诚的信任。在议会休息所在地,常常有一堆
人围在林肯身旁,饶有兴致地听林肯讲那些奇闻趣事,总能把人们逗得哈哈
大笑。当他讲累了,就会让人趁机来上一段小提琴独奏,他则静静地坐在椅
子上慢慢地品味着音乐,这总会使他感到特别愉悦。这种场合开始大约一小
时左右就会进入一个高潮,道格拉斯那时会拉上几个人跳上桌子,来上段兴
致勃勃的恰恰舞,兴之所至还把餐具茶具打个粉碎以图痛快。而这时的林肯
总是很平静,他默默地坐在一边,既不大口地狂饮,也不会像道格拉斯他们
那样站在桌子上跳恰恰。但是,当他拿自己与眼前这些轻浮的人作比较后,
他就会信心陡增。所以,有一次林肯对自己的一位好友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要成为伊利诺伊州的改革先锋!”
P72-73
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Ludwig,1881一1948),德国作家,籍通俗传记而名满天下。学法律出身,二十五岁始写剧本与诗歌。一战时期任德国报纸驻外记肯,游历欧美。切身体验混乱动荡之现实世界。注重人物曲折心路历程,擅写人物多面复杂性。文笔简练通俗,富于表现,感人罕深。所写传记熔真实与想象、历史与现实于一炉,既能让读者近距离观察其笔下人物,又能让读者从传主身上获取面对纷繁复杂世界之应对良策。
一九一八至一九一九年写出长篇小蜕《狄安娜》。一九二0年写出歌德传记,并藉此成为强调人物个性之“新传记派”作家。此类传记已译成英文者有《拿破仑》(1927)、《俾斯麦》(1927)、《威廉·霍亨索伦》(1917)、《歌德》(1928)、《人之子》(耶稣传记,1928)、《林肯》(1929)、《兴登堡》(1935)、《克娄巴特拉:一个女王的故事》(1937)、《罗斯福:命运和权力的研究》(1938)、《三幅画像: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夫林》(1940)、《贝多芬》(1943)等。
胡愈之 内容简介 胡愈之(1896—1986),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民盟历史人物胡愈之》以丰富的史料、娓娓道...
据日本集英社,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第十四次印刷本译出。-本书是日本著名的电影演员和歌星山口百惠的自叙传,在日本是一本畅销
宋庆龄画传:1893~1981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41章,记录了宋庆龄的一生,其内容包括:宋庆龄不姓宋?这得从她传奇之父说起;名门名媛、明代大教育家徐光启后裔的...
恩格斯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的简明传记。麦克莱伦在30多年前出版的《恩格斯传》*版中力图表明,近年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日益增加,但恩格斯的...
历代寓湘人物传略-(82) 内容简介 湖南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湖南文脉得以绵延不绝并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千百年来湖湘人民生产生活的历史印...
深情的背叛-作家劳伦斯和他妻子的一切 本书特色 1912年,英国现代*受关注的作家之一d.h.劳伦斯认识了并爱上了他老师的德国贵族妻子弗里达。弗里达抛下三个孩子...
三国大赢家:2:最牛的打工仔司马懿 本书特色 正确认识司马懿,评价司马懿,借鉴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为后辈之责任。韩垒编著的《三国大赢家(2*牛的打工仔...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s with truth 本书特色《甘地自传》是印度著名人物“圣雄”甘地于192...
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 本书特色 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毛泽东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
难忘的非常岁月 本书特色 虽然“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三十多年了,但是,它给作者陈瑞生的影响和记忆却始终挥之不去。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作者力图忘记那十年浩劫对作...
《四川历史名人丛书研究系列:苏轼研究文选》内容简介:本书精选1911年以来关于国内外知名学者撰写的关于四川十大历史名人之一的苏
《西方法哲学探究》内容简介: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西方法哲学名著的解析,全面介绍了法律的概念、正义论等法哲学名著惊醒
风雨世纪行 目录 目录 **章 人之初 故里难忘 出生 家中人物 过大年和看社戏 进“子曰馆” 与诗文结缘 小镇书迷 “兰窗” 第二章 从“五四”走来 惊蛰 五...
将军无泪 本书特色 《将军无泪:现代武人风云秘史》属传记文学,主要讲述的是现代历史上一些消逝的政治人物和军事人物的旧情往事。《将军无泪:现代武人风云秘史》收录十...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内容简介: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主、俄罗斯持不同政见者索尔仁尼琴的重量级传记,由欧美最重要的
《论电影音乐》内容简介:♪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经典 ♪ 电影音乐的美学理论典范 ♪ 大众流行文化研究滥觞之作 本书是关于
《机器人的世界》内容简介:机器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意义非凡。它既是人类探索自身的重要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与社
本书所据即为台北联经版,全书未作任何删改,只是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另外增加了几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照片说明中的人名与
《生命因你而火热》内容简介:新裤子乐队是现今中国最耀眼、最别具一格,也最具冒险精神的摇滚乐队。乐队成军至今,新裤子始终站在
《卡夫卡传》内容简介:⭐️一面照亮卡夫卡文学天才的镜子,一部不可思议的传记 ⭐️他是观察的旅行者、充满幻想的孤独者,也是反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