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书的理由: 斯坦顿在林肯咽气时说:“现在,他属于世世代代。”林肯遇刺后一位演说家说:“耶稣基督为世界而死,亚伯拉罕·林肯为祖国而亡。”林肯早年执律师业时合伙人、林肯专家赫恩登说:“……像可燃气体似的,从一潭腐臭的死水中升起,以自己的能量和自然性质燃烧起来,向空际喷射而出,光辉,灿烂,明亮。”《华盛顿记事报》说:“……性情非常平和,意向坚定不移,道德原则高尚,爱国心极强。”英国《利物浦邮报》说:“……一个英雄崇拜者跑遍天涯找英雄,不如选择这位又瘦又高的美国佬”……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 草根阶层或纨绔子弟,“民主政治”之赞成者或反对者,美国文化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埃米尔·路德维希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林肯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打工者或即将打工者,大中学生……
假如你不知道一个私生女的儿子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赤贫家庭的孩子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九岁死了母亲的孩子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木匠的儿子能够做什幺,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当过劈柴工、店铺小伙计、只上过一年学的人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二十二岁经商夫败、二十三岁丢了工作、二十四岁借钱经商再次破产的人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二十三岁竞选州长失败、三十一岁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三十四岁参加国会大选失败、三十九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四十五岁竞选美国参议员失败的人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
他从“一无所有”之家庭背景出发,他从“备受歧视”之草根阶层出发,他从“屡战屡败”之政治生涯出发……开辟了一个“林肯时代”。马克思评价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本书源于“新传记派”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之名作《林肯传》。
林肯经历复杂,这使他过早地了解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他亲身体
会也深切了解世间的苦难和艰辛,他更加明白金钱的好处,自然他也知道竞
选成功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实惠和利益;可是,即便如此他也不会为此而不
择手段,这就是林肯的真实本性。
他看待问题总是一分为二,从不同的方面均衡有争议的意见,但是他这
样做决不是出于保住自身的考虑,而总是有他自己的道理。有一个例子恰恰
能证明这一点:
林肯和他的几位同仁主张将州府从现在的万达利亚迁至斯普林菲尔德。
因为相比较于万达利亚的贫穷落后,斯普林菲尔德这座大城市将能为这个州
的贸易、法制和基础建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迁址对林肯个人发展也
是极其有利的。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块闭塞的地盘,他需要到
更宽广的地方去大展手脚,不但如此,他的政治活动圈子也需要不断扩大,
他必须以自身的努力把这个圈子团聚在一起。但是,林肯的这一提案触及到
了另外一些人的利益,于是他们站出来反对这一议案。两派你来我往,观点
对峙,僵持不下,就在这时,手握关键几票的一帮人组成了第三派别,声称
如果哪一方能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他们就会转投谁的支持票。面对这一政
治诱惑,林肯给予了坚定的答复:“你们纵然能够将我的头烧成灰撒到风中
,或者把我的整个灵魂驱逐到黑暗又绝望的深渊中去,但是,你们休想让我
屈服于我认为不对的事情,更别想迫使我接受这些事情变成事实,因为我只
相信正义和真理,并为此坚持到底。”
这是多么豪迈的宣言,这也充分显示了林肯的性格:维护正义,坚持真
理,斗志昂扬,逻辑缜密,为人直率并且为理想奋斗不止。在这场议会斗争
中,林肯*终赢来了胜利。也正是林肯的这些性格特点使他能够在伊利诺伊
州做出那么多令人称道的功绩来。
恰恰是林肯性格中质朴率真的一面,为他赢得了朋友的支持,他们更愿
意围聚在林肯四周,对他投以真诚的信任。在议会休息所在地,常常有一堆
人围在林肯身旁,饶有兴致地听林肯讲那些奇闻趣事,总能把人们逗得哈哈
大笑。当他讲累了,就会让人趁机来上一段小提琴独奏,他则静静地坐在椅
子上慢慢地品味着音乐,这总会使他感到特别愉悦。这种场合开始大约一小
时左右就会进入一个高潮,道格拉斯那时会拉上几个人跳上桌子,来上段兴
致勃勃的恰恰舞,兴之所至还把餐具茶具打个粉碎以图痛快。而这时的林肯
总是很平静,他默默地坐在一边,既不大口地狂饮,也不会像道格拉斯他们
那样站在桌子上跳恰恰。但是,当他拿自己与眼前这些轻浮的人作比较后,
他就会信心陡增。所以,有一次林肯对自己的一位好友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要成为伊利诺伊州的改革先锋!”
P72-73
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Ludwig,1881一1948),德国作家,籍通俗传记而名满天下。学法律出身,二十五岁始写剧本与诗歌。一战时期任德国报纸驻外记肯,游历欧美。切身体验混乱动荡之现实世界。注重人物曲折心路历程,擅写人物多面复杂性。文笔简练通俗,富于表现,感人罕深。所写传记熔真实与想象、历史与现实于一炉,既能让读者近距离观察其笔下人物,又能让读者从传主身上获取面对纷繁复杂世界之应对良策。
一九一八至一九一九年写出长篇小蜕《狄安娜》。一九二0年写出歌德传记,并藉此成为强调人物个性之“新传记派”作家。此类传记已译成英文者有《拿破仑》(1927)、《俾斯麦》(1927)、《威廉·霍亨索伦》(1917)、《歌德》(1928)、《人之子》(耶稣传记,1928)、《林肯》(1929)、《兴登堡》(1935)、《克娄巴特拉:一个女王的故事》(1937)、《罗斯福:命运和权力的研究》(1938)、《三幅画像: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夫林》(1940)、《贝多芬》(1943)等。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抗战时代-肆 本书特色 大师们的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大文人的悲壮迁徙和抗战史诗 ★《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入选《作家文摘》2015年度十大...
巴黎左岸的一个小书店,何以成为文艺青年的乌托邦?莫塞尔是一名加拿大记者,负责报道犯罪新闻,在千禧年前夕,因不慎透露一个线
大藏家张伯驹-天下第一藏 本书特色 《大藏家张伯驹》张伯驹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收藏家,他一生收藏了百馀件具有极高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书画作品,如西晋陆机《平复帖》...
《表现力!画出夸张百变的漫画人物表情》内容简介:在漫画作品中,夸张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法,简练而又夸张的表情能让人感受到人物的
蒋介石评传:下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曾历时一年编辑整理、...
红:艺术张国荣 本书特色 红 像年华盛放的气焰;红 像斜阳渐远的纪念;是你与我纷飞的那副笑脸;如你与我掌心的生命伏线;也像 红尘泛过一样 明艳。《红》是张国荣签...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马端临评传(107) 内容简介 马端临是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他为谋求治国安民之术,探讨会通因仍之道,讲究变通张驰之故,以杜佑《通典》为蓝本...
#1NEWYORKTIMESBESTSELLER,NAMEDBYTHETIMESASONEOF"6BOOKSTOHELPUNDERSTANDTRUMPSWIN"...
《奇妙的盘算社团》内容简介:一部帮助孩子了解金钱、探索世界、认识自己的青春成长小说。初中2年级的木户隼人是个喜欢篮球的平凡男
升迁就学曾国藩-草根官圣最干净的仕途升迁 本书特色 曾国藩升官牛b“秘经”◎“官圣”是如何炼成的,曾国藩剖肝砺胆告诉你!◎他草根出身,没有任何背景,一生又正又愣...
《是翔子啊》内容简介:金泽翔子,唐氏综合征患者,书法作品选作东京奥运会官方宣传海报。作为特殊儿童的母亲,金泽泰子用真挚动人
《翻译(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培训教程)》内容简介:本书是针对翻译部分的专项辅导书,分成汉译英及英译汉两个大部分。从词语翻译、句
俞敏洪口述-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本书特色 **部由“中国*有钱的教师”、“学生规模*大的校长”、“知识分子成功创业的典范”俞敏洪口述(自述)的作品。具有俞敏...
从文自传-沈从文集 本书特色 沈从文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张充和为沈从文撰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从文自传-沈...
曾国藩家书-精装珍藏本 本书特色 做人处世之典范修身养性之圭*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箴言曾国藩家书-精装珍藏本 内容简介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
新华秘记 本书特色 本书详细记述了袁世凯称帝时的各种逸闻及其私人生活,某些具体情节的描写,乃出于作者的发抒,但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民情。作者文笔流畅,注意对人物的...
《人生的枷锁(全两册)》内容简介:《人生的枷锁》是英国作家毛姆被公认的杰作,也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本书问世至今,曾三
曾国潘传 内容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
百岁忆往 本书特色 周有光,不只是有学问,年龄奇特,据我所知,此老品德尤其高尚,不随世俗,不迷上,不迷信,敢说公道话,值得历史记载,值得敬仰学习。 ——杜导正 ...
巴金(在历史叙述中)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辉传记作品》系列之一,为读者介绍了现当代名家巴金的生平事迹,主要内容包括巴金的梦想与现实之路、作品、情感生活、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