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融汇傅佩荣教授二十年钻研儒家思想的心得,目的在于为当代人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地阅《论语》的方法,并将个人心得和创见与读者分享。
在每一章原文之后,作者用白话取代一般《论语》读本的注释,与原文——对应,文字简明畅达,易于理解。解读部分,是在详细研读各家资料的基础上,从中拣择分辨,作出准确合理的解法,并多有契合当代人心灵需求的创见。
本书融汇傅佩荣教授二十年钻研儒家思想的心得,目的在于为当代人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地阅《论语》的方法,并将个人心得和创见与读者分享。在每一章原文之后,作者用白话取代一般《论语》读本的注释,与原文——对应,文字简明畅达,易于理解。解读部分,是在详细研读各家资料的基础上,从中拣择分辨,作出准确合理的解法,并多有契合当代人心灵需求的创见。
书评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战国】孟子(约前372一前289)《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宋】赵普(922—992)宗教所必具之要素,在孔子不具备;在孔子有他一种精神,又为宗教所不能有。这就是他相信人都有理性,而完全信赖人类自己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从理性上原自明白。一时若不明白,试想一想看,终可明白。因此孔子没有独断的标准给人,而要人自己反省。——梁漱溟(1893一1988)一个人如果没有读过孔子,就不能说他真正受到过教育。——【美】庞德(Ezra Pound,1885一1972)孔子是用*平凡的日常态度来揭示人性的奥秘。——【日】和过哲郎(1889一1960)孔子的远见是一种哲学的理想,甚至是一种宗教的远见。它揭示了人性的神圣和神奇的一面,这一面存在于人类的社群之中,而社群又植根于人类所继承的生活方式之中。——【美】赫伯特·芬格莱特(Iterbert Fingarette,1921一)
前言《论语》的普世价值正耀眼
导读一 简单而有效阅读《论语》的方法
导读二 解读说明
关于本书中几点特殊意见
导读三 《论语》源流
导读四 孔子小传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白话】
孔子说:”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
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
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解读】
子:古代对老师、长者的一种尊称,也可以在对话时用来互相称呼。在
《论语》中出现的“子日”,专指孔子所说的话,译文直接写成“孔子说”
,较为清楚。
本章内容有三段话,先是自己努力学习,其次朋友互相呼应,然后在学
习有成而未受重视时,可以坦然自处。
学:所学的泛指做人处事的道理。就学的内容而言,包括当时的知识(
五经:诗、书、礼、乐、易)与技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由
此成就为有用的人才。就学的方法而言,要配合思(主体的反省与理解),以
求温故知新,活学活用。
君子:在古代原指政治权贵(如:天子、诸侯、卿大夫)的子弟,或指有
官位者;孔子保留这种用法,同时更强调以“君子”代表学行兼备的有德之
人。因此之故,君子成为儒家的人格典型,指称有理想、有原则,不断进德
修业,追求至圣境界的人。
【白话】
有子说:“一个人能做到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那
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作乱的,那是不曾有过的。君子
要在根基上好好努力,根基稳固了,人生正途就会随之展现开来。孝顺父母
与尊敬兄长,就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啊!”
【解读】
有子:有若,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三十三岁。《论语》中,孔子的
学生只有四人得到“子”的尊称,就是有子、曾子、闵子、冉子;原因也许
是《论语》的编辑群出自他们的门下。
道:人所走的路,在此是指人生正途。可以引申为人生理想,事物法则
,社会正义,宇宙规律等。凡是描写一种状况“应该如何”的,就是在肯定
它的“道”是什么。
为仁:古代仁与人可以通用。“为人”以孝悌为本,并且由此引出人生
正途的道,可以完全呼应前半句的内容,亦即不会犯上与作乱。如果*后一
句所谈的是“为仁”,则仁与孝悌的关系将成为复杂的问题,而前半句的意
思也就落空了。或者,我们可以说:孝悌是人类真情的**步与*直接表现
,因而是行仁的出发点;不过,出发点与“本”毕竟不宜完全等同。
P2-3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本书特色 这部讲义是要说明清朝一代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分量的价值。晚明的二十多年,已经开清学的先河。民间的十来年,也可以算清学...
作者親身採訪7則實例20世紀末超類絕倫的虹身示現、光天化日下人身飛空失蹤、死亡後中陰現象真實顯現很多人因為接受現代偏西方式的
《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内容简介: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加快与西方世界
余嘉锡(1884-1955),字季豫,号狷庵。中央研究院院士,语言学家、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祖籍湖南常德,1884年2月9日出生于河南商
内在体验 本书特色 此书为巴塔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为其“无神学大全”三部曲的**部。该书出版于二战期间,是巴塔耶治疗肺病期间智力劳作的产...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作品-(全三册) 本书特色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
单独中的洞见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来自灵魂的内省之书。全书分十二卷,共有一千三百多条经典哲言随笔,涵盖了对人性、生命、关系、欲望、死亡、孤独、精神等多维层面的感悟...
波普尔论开放社会与极权 本书特色 卡尔·波普尔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经验观察必须以一定理论为指导,但理论本身又是可证伪的,因此应对之采取批判的态度。《波...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意外地哲学思考:与埃利.杜灵访谈 本书特色 媒体哲学在国内外都属于一种新兴的理论前沿。《意外地哲学思考:与埃利·杜灵访谈》作者的哲学思考开始...
东山法门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湖北省民族宗教局、黄梅县委宣传部、黄梅四祖寺主办的禅宗文化高峰论坛论文结集, 主题研究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生平与思想以及对禅宗...
经幢是唐代发展起来的以镌刻佛教经文为主的石柱建筑。在唐代,经幢所刻大多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此经是释迦牟尼佛为解救善住
恶的象征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运用现象学和释义学方法,描述了恶的原始象征系列以及成因,探讨了神话的动态联系及由此产生的哲学思想。作者将哲学家甚少关注的界域,诸如言...
人居地理学-易学经世真诠-4 本书特色 《人居地理学》对传统环境地理的主体与客体、形势与理气、空间与时间、砂水与飞星进行了全面而精辟的论证,辅以经典案例,极具实...
柏拉图全集-第三卷 本书特色 柏拉图是古希腊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与著作对西方哲学理念与整个文化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有着极...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西方学术经典译丛全新译本 内容简介 古希腊哲学曾被划分为三个学科: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这种划分完全适合主题的本性,人们对此能够加以改进的也...
谈美书简 本书特色 在《谈美书简》中,朱老以亲身的经验,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而且谈到了许多治学...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净土十要 本书特色 智旭编著的《浄土十要(上下)》,佛教净土宗著 作辑要,凡十卷,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师(智 旭)编,由门人...
本书系介绍60年代继存在主义之后在法国风行一时的结构主义思潮的综论性著作。书中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论述了五位结构主义思想家
卢卡奇文选 目录 出版说明编者说明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1919年)历史唯物主义的功能变化(1919年)无产阶级的立场(1922年)论战后的非理性主义(195...
消费时代审美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消费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审美实践的转向,是一个受到诸多思想家关注的重要学术命题。这一学术命题不仅贯穿于20世纪西方美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