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4日,星期四晚上,汉娜·阿伦特突然去世。当时,她正在款待一些朋友。在上星期六,她完成了《精神生活》的第二卷:《意志》。和她的前一部著作《人类状况》一样,《精神生活》也被设想为三个部分。副标题为“论现实生活”的《人类状况》分为“劳动”、“工作”和“行动”三个部分。根据计划,《精神生活》分为“思维”、“意志”和“判断”三个部分,她认为,它们是精神生活的三种基本活动。显然,她想到了中世纪关于人在世界上的现实生活和孤独的沉思生活之间作出的区分,虽然在她心目中的思维者、意愿者和判断者并不是仅限于僧侣职业的沉思者,而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普通人也运用这种人类特有的能力,经常离开现实,进入不可见的精神领域。
精神生活是否比所谓的现实生活更优越(正如古代和中世纪所认为的),是一个她从来没有加以详尽论述的问题。恰如其分地说,在其生命的*后几年里,阿伦特把本书的写作当做一项作为像她那样思维活跃的人应肩负的任务——要求她去完成的*高任务。在她承担的各种教学和讲课工作中,她穿梭于圆桌、专题小组讨论和咨询台之间(在普通人和知名人士的现实生活中,她始终是一个新手,尽管不是一个自愿者),与此同时,她致力于《精神生活》的写作。但是,该书的完成似乎不会使她如释重负,她好像跟它签署了一个协定。所有的次要活动,不管她有意向还是没有意向从事的日常教学工作,都*终归结到本书的写作。
1972年6月,阿伦特应邀来到阿伯丁大学的吉福德讲座授课,她利用这个机会试讲已在酝酿之中的各卷著作。吉福德讲座也是一个刺激。1885年,在亚当·吉福德——一位苏格兰司法和法律界头面人物的资助下,吉福德讲座创立,“其目的是在爱丁堡、格拉斯哥、阿伯丁和圣安德鲁斯四个城市……设立*广泛意义上的自然神学讲座”,曾经在该讲座讲过课的有:约西亚·罗伊斯、威廉·詹姆斯、柏格森、J.G.弗雷泽、怀特海、爱丁顿、约翰·杜威、维纳-耶格尔、卡尔·巴特、艾蒂安-吉尔松、加布里埃尔·马塞尔——能进入该讲座是一个荣誉,她为此感到自豪。即使她通常小心谨慎,她也必然把吉福德讲座视为机会之门:《各种宗教体验》、怀特海的《过程与实在》、杜威的《寻求确定性》、马塞尔的《存在的奥秘》、吉尔松的《中世纪哲学的精神》被当做吉福德讲座的亮点……在接受邀请后,阿伦特全力以赴,她必须在可支配的时间内作好准备。1973年春季,她进行了关于《思维》的**次系列讲课。1974年春季,她重返讲座,进行了关于《意志》的第二次系列讲课,但在**堂讲课后,因心脏病发作而停止。她准备在1976年春季重返讲座,以便完成系列讲课。其间,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讲课中,她讲述了《思维》和《意志》中的大部分内容。她没有开始撰写《判断》,尽管她在芝加哥大学和社会研究新学院关于康德政治哲学的讲课中已经使用了关于《判断》的材料。阿伦特逝世后,我们在她的打字机里发现了一页纸,除了标题“判断”和两句引语,其他地方为空白。在完成《意志》的上星期六和她去世的星期四之间的时间里,她一定坐下来看过*后的部分。
她的计划是撰写一部两卷本的著作。篇幅*大的**卷是《思维》,第二卷包括《意志》和《判断》。她告诉她的朋友,她计划撰写的《判断》比其他部分的篇幅要小得多。她也曾经说过,她认为这一部分是*容易处理的,*难处理的是关于意志的部分。《判断》的篇幅比较小,她给出的理由是缺乏原始资料:只有康德撰写了关于判断力的著作,除了在判断力被称为审美力的美学领域,康德之前的哲学家都没有提到过判断力。她之所以认为该卷的撰写是容易的,可能是因为她关于康德政治哲学的讲课已经详细地分析了《判断力批判》,为该部分的撰写奠定了基础。人们可能猜测,事情出乎她的意料,《判断》*终应成为独立的一卷。无论如何,为了提供给读者在*后部分论述的内容的某些概念,我们在第二卷之后添加了一个附录,内容是她的讲课节录。除了未包括在其中的一篇讨论会论文《想象》(因为它主要涉及想象在意志过程中的作用)外,这些东西是我们现在所能找到的所有她关于这个主题的思想材料(虽然当我们在编辑的时候,我们指望能在她的信件中发现其他材料)。不幸的是,我们没有发现其他材料。任何了解她思想倾向的人都相信,附录中的内容并没有全部涵盖当她在打字机里放人新的一页时已经在她的脑海里酝酿的思想。
汉娜·阿伦特,20世纪*伟大、*具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她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的门下,获哲学博士学位。其主要著作有:《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条件》《黑暗时代的人们》《康德哲学讲座》等。本书被公认为汉娜·阿伦特*伟大的著作,也是她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前的遗世之作。这本书探索了沉思生活中的思维本身。标志着一种转向,它以“思维”、“意志”和“判断”三卷的篇幅,对在阿伦特看来具有基石作用的精神活动作了深入的探索。
如果人们考察由宗教和世俗的理论和传统所揭示的这个历史记录,那么结论是不可避免的:哲学家始终不能解释某种精神现象及其在世界中的位置,我们相信思想家能对身体作出公正的评价,但不相信思想家能对意志作出公正的评价。但是,哲学家对身体的敌意是众所周知的,至少自柏拉图以来是有记录的。其主要原因不是由于感官经验的不可靠——因为这些错误能被纠正,也不是由于激情难以驾驭——因为激情能被理性制服,而仅仅是由于我们的身体需要和欲望的不可救药的本质。正如柏拉图正确强调的,身体始终“想得到照料”,即使在*有利的环境中——健康和空闲,以及秩序井然的国家——身体也因其反复无常的要求而打断思维的我的活动。根据洞穴比喻,身体迫使哲学家从理念世界回到人间事务的洞穴。(人们通常把这种敌意归咎于基督教对肉体的敌意。这种敌意不仅仅是古老的;人们甚至认为,基督教信条之一,即不同于古代关于灵魂不死的思想的肉体复活,不仅仅与神秘主义的一般信念,而且也与古典哲学的一般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然,思维的我对意志的敌意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敌意。在这里,冲突发生在两种不能共存的心理活动之间。当我们形成一种意志力的时候,也就是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将来计划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像我们关注一系列思想那样,离开现象世界。就思维和意志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而言,它们是不相容的;确实,思维和意志都把目前不在场的东西呈现给我们的精神,不过,思维使存在的东西或至少曾经存在的东西进入绵延的现在,而意志延伸到将来,在一个不存在这种确定性的领域里活动。我们的心理器官——不同于精神的灵魂——凭借预期,能处理从未知事物的领域进人其中的东西,而预期的主要方式是希望和恐惧。这两种感情形式有内在的联系,其中的每一个感情都倾向于转变为其表面上的对立面,由于范围的不确定性,这些转变几乎是自动的。任何一种希望本身都包含恐惧,任何一种恐惧都因转变成一种相应的希望而得到解除。由于它们的转变及其不稳定的和令人不安的性质,古典时代把它们列为潘多拉盒子里的有害礼物。
汉娜· 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年出身于德国汉诺威一个犹太人家庭,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的门下,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国,1951年成为美国公民。同年,《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出版,为她奠定了作为一个政治理论家的国际声望。
流亡之前,阿伦特以一个犹太人的身份协助犹太组织工作,为此曾被纳粹政府关押过。去美国之后,她为流亡者杂志《建设》撰写评论等;做过肯舍出版社的编辑;1952年担任过“犹太文化重建委员会”的负责人。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后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随着《人的状况》、《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等著作的出版,使她成为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上的瞩目人物,近年来声誉日隆。1975年12月阿伦特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本书特色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中出现的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词语Ereignis,我原译之为"大道",在其他几个译本中现已统一改译为"本有"(如译...
休谟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哲学史,所昭示给我们的,是一系列的高尚的心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们的展览,他们凭藉理性的力量深入事物、自然和心灵的本质——深入上帝的本...
福柯思想辞典 本书特色《福柯思想辞典》由近60个术语组成的“术语篇”和13个人名组成的“人物篇”构成。 在“术语篇”,作者既介绍了福柯从其他思想家那里借来的哲学...
过河卒子,何以适之:胡适论人生 本书特色 不肯定胡适的大方向,中国便没有前途!但是,不打破胡适的框框,中国学术便没有进步!——唐德刚我们现在是文化沙漠,胡适的重...
维特根斯坦谈话录 本书特色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言行录。“子午线译丛精选”阅读+手账系列。1、 20世纪的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具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在整个...
《牛津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具有权威性和综合性的单卷本哲学史,充分体现了牛津版思想史著作的特点。该书包括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
蒋庆与盛洪对话-以善致善-[增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浓缩了两位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蒋庆先生与盛洪先生的主要思想,两位思想者共同探讨了政治儒学的王道理想等问题。十年...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当代阐释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理论研究”的*终成果。本书与《科学无神论研究》这两本书所研究的问题是基本一...
王阳明人生励心课-幸福只在心中求 本书特色 用正能量激励内心,开启幸福的活法。知名王阳明研究专家鹤阑珊专门写给大众的心灵修行课继《一生伏首拜阳明》《王阳明:人生...
《吕氏春秋》的内容主要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为主,同时又汇集了墨、法、兵等学派的学说,成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
哲学史 本书特色 杜威是20世纪美国*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曾于20世纪“五四”时期应邀来华讲学两年零两个月有余,对中国现代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访华期间,杜威在...
现代性和距离-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美学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了齐美尔思想中的三个关键词:现代性、碎片和距离来对齐美尔的美学思想展开探讨。与国内外学者将齐美尔...
关于形而上学的书有很多,但是以形而上学为题的书却没有那么多。首先,我在这里主要想做的既不是阐发我个人的形而上学观点,也不
熊图腾.中华祖先神话探源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的,是作者考察中华熊图腾神话的始末。为探索、研究做个专题的年记,是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写作形式。我希望通过这个形式,把探...
形而上学 本书特色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世纪文库以“梳理西方思...
四书新解 本书特色 《四书新解》原名《语译广解四书读本》,是由沈知方主编,蒋伯潜注释的四书通俗读本,被学界公认为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后*权威的四书注释本,为...
陌生人溺水 本书特色 这本书将会挑衅甚至颠覆你的三观!妈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应该先救谁?爱人犯了可怕的重罪,应该举报吗?你眼前有个人在受苦,同时新闻报道里有一百...
《论语》《孟子》疑义研究 内容简介 依照《论语》《孟子》的内容次序,用笔记体的形式,对两部儒家经典著作中思想、训诂、典章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
《博伽梵歌原意》主要内容:《博伽梵歌》是一本对现代生活充满生活启示的古老经典,其中告诉阿尔诸纳如何解决他所面临的危险,而
弗洛伊德论美 本书特色 《弗洛伊德论美》:我应该立即声明自己在艺术上并不是鉴赏家,只是个外行精神分析首开艺评先河剖析文艺创作之原动力哥白尼结束信仰时代开辟了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