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国籍美国专家沙博理先生的自传,是他八十年不寻常人生经历的动人的记述。
沙博理先生出生于美国纽约,曾任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入伍,学习中文,亲身经历了美国大萧条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艰难时世,1947年来到中国,与著名艺术家、作家凤子结婚,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终生事业和东方家园。
本书讲述了他在美国的生活,讲述了他定居中国五十余年,由一个旧上海的开业律师,成为翻译、研究中国文学、中国法律、中国犹太人历史的学者、作家、中国问题专家,成为中国公民、全国政协委员的传奇经历。
在两种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的背景下,沙博里先生目睹了中国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他动情地回顾了在中国的岁月,倾述了对他所经历的重大变革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已然成为他的中国的这个伟大国家的热爱。他说:“中国是我的家”,“我爱上了凤,也爱上了龙……”
尽管新中国有种种缺点,在新中国的生活却鼓励着我。人民正在兴高采
烈地、热心地努力把一个原来落后的、受压迫的国家,改变成一个富裕的国
家。我在学习他们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划时代的革命、他们大胆的想
像力。
我的中国朋友和邻居,我办公室的大多数同事,作为个人,也都有其缺
点。但是一般说来,他们热心、勤奋,能体谅人。他们想要一个更好的中国
和一个更好的世界,他们为这个目标而工作。我有一个知识分子气质浓厚的
中国妻子,一个以北京青少年特有的见识使我心满意足的中国女儿。
我能够阅读也确实在阅读中国书报杂志。我的中文不错,能听懂无线电
广播,看电影,去剧院,和人们聊天,开玩笑,讨论,辩论。我的熟人当中
,没有谁把我当外国人看待,只除了偶尔问问我对一些美国事情的看法和解
释。我感到又满意又窘迫,因为往往他们对美国的情况知道得比我多。不管
怎样,我是被接受了。
我仍旧是那个来自布鲁克林的小伙子,对此大家也都接受。我阅读航空
版的《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收听“美国之音”,能跟上阅读比较重
要的新书,与来自故国的访问者交谈,收藏了大量录音带,从索菲·塔克的
到超级乐队的全有。我想念许多东西和地方,想念一些人。
然而,我被中国的革命紧紧地抓住了,我越来越靠近社会主义,至少在
思想观点上是如此。到了60年代初期,我明白了我*想要的那种生活是在中
国。我同意中国的目标和政策,我喜欢这里的政治气氛、这里的文化生活和
社交生活。我有一个家,有亲人,有中国朋友和外国朋友。我感到在北京我
能够比在美国做更多有益的、令人满意的工作。总而言之,我决定要永久留
下来。
于是,1963年我申请成为中国公民。手续很简单:我写了一份申请书,
说明我为什么想要成为一个中国公民。没有形式,没有面谈。几个月以后,
要我填了一张小小的表格,写明我的姓名、出生日期和地点,还有原来的国
籍和现在的职业,交三张照片。一两个星期以后,给了我一张公民证,上面
有国徽和周恩来总理的签名。就这些,没有仪式,没有效忠宣誓。
从那天起,我能够投票选举,不受限制地在中国任何地方旅行,参加政
治学习和种种“运动”,听内部报告。我的中国同志一向很友好,现在更有
了一种新的亲密的友好关系。我感到我对自己的工作和中国所发生的一切,
都增强了责任感。我不再是一个关心的帮忙者,而是成了一个完全的参加者
。真好,我终于明确地知道我在往哪里走了。
中国人坚持要我保留外国专家的特殊待遇,使我感到有些为难。我跟以
前一样,拿同样相对高的薪金,继续享受每年的公费旅行,仍旧享有一个月
薪金照发的假期,得到免费赠送的戏票和体育比赛的入场券,被邀请出席国
宴,国庆节在观礼台上有我的位置。我的身份过去是“外国专家”,直到今
天仍然是“外国专家”。
我觉得这样有两种身份是不合适的。在随后的几年期间,我不时地拒绝
一些特殊照顾。中国朋友说我错了。他们说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共产
党的政策,不是为中国的穆斯林办有他们专用的厨房吗?不是鼓励各少数民
族穿他们的民族服装,讲他们的民族语言吗?一个从外国来的人,比中国人
有更多的花费,比如西餐要贵一些,他可能要从国外购买书籍和杂志,有时
他需要赡养他自己国内的直系亲属。
我让自己给说服了。为外国人安排的大部分活动,对于任何想要更多地
了解中国的人,都是有用的。我对自己说,参加国宴和观礼台上有一个位置
,不可能有什么坏处,只要我记住,我在那里只是中国人出于对外国人的礼
貌,而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特别值得表彰的事情就行了。但是在薪金问题上
我划了一条界限。我设法减少了1/3。并不是出于革命热情,我只是不愿意
生活得高出一般水平太多。
我每月工资440元,我*多拿300元,但这仍然太多。凤子拿200元左右
,我们总共有500元。我们的房租每月只是17元5角,伙食还不到100元。住
在我们家里的厨子兼管家,每月工钱30元。甚至在寄一百来元给凤子的亲戚
,常常请客,大手大脚地花费在像水果、酒、糖和烟这些额外的东西以后,
我们仍旧生活得很舒适。在一个中国人的家庭里,按照中国的方式生活,每
月还有两三百元的剩余。
东西越来越多,我们不知道怎样去掉它们。更糟糕的是政府一面满足我
的要求,给我*多300元一月,一面却把其余的钱在银行里给我专门立了一
个户头,而且常常提醒我随时可以取出来。我只是在1971年去美国的时候动
用过一点这笔存款。
学会做一个“外国”中国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不过总的说来,这是
一个幸福的过程。困难主要是在我自己思想上,*后我算是想通了。我有我
的西方音乐,我的西方书籍,我的西方朋友以及他们的中国同行。那不仅是
可以接受的,对于一个翻译中国文学在西方发行的人也是有用的。我已经在
吃中国饮食,夏天穿中式布鞋,冬天穿中式丝棉袄,那是因为我喜欢它们。
但是不论什么时候,我想吃的不一样或穿的不一样,都没有人在意。
表面的穿着,对大多数中国人不说明任何问题。一些外国“过分革命的
人”,穿着旧衣服,摆出一副俭朴的姿态,并不引人注意。要紧的是你对待
工作和对待一起工作的人们的态度,还有你在你生活环境中的社会行为。对
于一个来自高压、急躁、注重实利的社会,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人,开始学
着自我批评并从长远的社会与世界方面着想,是一个有启发作用的经历。
P178-P180
沙博理(SidneyShapiro),1915年12月生于美国纽约,1937年于圣约翰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担任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应征入伍。之后进入耶鲁大学学习中文。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和充满创造精神的漫长历史吸引了他,他告别了母亲和祖国,用退伍费买了前往中国的船票,于1947年4月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上海。
在上海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一些进步的中外人士。他逐渐认识了中国社会,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有了初步了解,由同情转而投身子中国革命。他曾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掩护革命青年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杀,帮助进步学生编辑主张土地改革的英文杂志;还曾把律师事务所用来做开会的地方,与解放区来的密使讨论如何通过国民党的封锁将药品运送到解放区;曾用做律师所得到的钱,支持中国同志创办进步刊物《人世间》。在共同的斗争中,他与凤子建立了友谊,并于1948年结为夫妇。一个美国人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归宿。他与中国人民一起,迎接了新中
《创业创品牌》内容简介:创业就是创品牌 只要提供更好的产品就能胜出竞争吗? 在两台一模一样的空调上分别贴上格力和美的的标志,
风雅丛书--千古风流 内容简介 本丛书是一套按词牌分册欣赏词作的图书,本书为其中介绍并赏析“念奴娇”一调。编选自宋代至清代的佳作60阕,加以简注,介绍作意与作者...
中国古代曲体文学格律研究 本书特色 南京大学俞为民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曲体格律研究。《中国古代曲体文学格律研究》从考查曲调乐体的外在形式出发,具体涉及了曲调的渊源和...
耕海一二三-杨义谈读书与治学 本书特色 耕海先生者,广东电白杨义教授是也。何为“耕海一二三”,就是《老子》说的:“道生一,一...
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下)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杨匡汉主编,各章节由20余位...
担保法实务与案例评析 本书特色 ,根据*高人民法院*新司法解释编撰。 本书以《担保法》及其他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为基础,结合司法实践和行政执法实...
神墓 7 死亡之地 本书特色 《神墓7:死亡之地》以主角辰南寻找万年前爱人雨馨、追索神魔灭亡遗秘的行迹为线索,引出浩茫六道、天地棋局,演绎出一部充满热血、壮烈、...
唐代白话诗派研究 本书特色 《唐代白话诗派研究》由项楚、张子开、谭伟和何剑平著,沿佛教白话诗从唐前(南北朝)至晚唐起源、发展、鼎盛、分裂的历史脉络,考证了宝志、...
爱不设防 本书特色 美要设防,爱不设防,北漂的帅哥靓妹们又美又爱,但来自自身的欲望和面对外面世界耀眼的精彩与扫不住的诱惑,一颗颗漂浮的心倾斜着、跌落着……爱不设...
中国断代文化诗学-唐诗宋词元曲文化概论稿 本书特色 劳秦汉编著的《中国断代文化诗学(唐诗宋词元曲文化概论稿)》将诗学与文化学融于一体,从环境论、发生论、存在论、...
约翰玛西文学的故事 本书特色 前言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全世界时至今日仍然有着重要价值的文学书籍。什么才算得上有重要价值呢?这是必须由每个人——如果他有能...
近年來國內最炙手可熱的繪本作家。1998年8月首度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1999年以《向左走‧向右走》、《聽幾米唱歌》和《月亮忘記了
中国文学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文学史》是刘大白没有完成的一部巨著,仅写了引论、上古至商、周至秦、两汉、三国至隋、唐六章。主要叙...
中外名人名著精华快读 内容简介 这本书凝聚了几千年来人类积淀的智慧。书中所选的60位中外文化名人搏击人生、开创事业的精神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作家的信念:生活、技巧、艺术(经典写作课) 本书特色 ★★ 美国当代重量级作家,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女福克纳”,欧亨利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国家人文奖章...
1994年以作品〈雨转晴〉出道,杉浦志保与ぁべ美幸、小田切ほたる、森本秀等人同期出道,同属大然出版社。作品列表灰姑娘男孩的至
太函集(全4册) 内容简介 汪道昆(1525~1593) 明代文学家。字伯玉,号南溟,又号太函。歙县(今属安徽)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擅长古文辞,工...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论调查研究 内容简介 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
内容简介:在十幾年前,賣春防治法被廢除,紅燈區又再度復活。以前的花街柳巷和高級娼館也重建了。吉原以溫柔鄉的姿態再度復活。性
骨鲠处世-吴云讲陶渊明 内容简介 《骨鲠处世:吴云讲陶渊明》为名家讲堂丛书之一。全书分作两大部分:一为陶渊明研究的散论,涉及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陶渊明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