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被誉为美国“*畅销的学术类著作作家”,是后人本心理学*重要的思想家,本书堪称后人本心理学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气魄宏大,内容丰富,观点既融合了东西方在该领域该学科中研究的精华,又贯穿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和不凡见解。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娓娓道来,对我们人生的重大问题。对我们面临的困惑和不安给予了富有创见的解释。这些问题包括男女地位和角色的变化、环境的持续破坏、差异性和多元化、受压抑的记忆以及互联网在信息时代的地位.等等。
**章联结的模式
问:我们将从创世大爆炸本身开始论述,接着再描绘出从物质到生命,再从生命到心智(mind)的进化过程。然后,我们将考察随着心智或者说是人类意识的出现,人类进化的五个或六个主要时期。而且,所有这一切都是放置在一种灵性(spirituality)的背景之中的——也就是说,灵性的含义,它在历史上曾经采取的各种不同的形式,以及在今后可能采取的形式。是这样的吗?
肯•威尔伯:是的,这是一种关于万事万物历史的简要的论述。这听起来有一点冠冕堂皇,但却是建立在我称之为“定位概括”(orien-ting generalizations)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定位概括”极大地简化了所有事物。
问:准确地说,“定位概括”是什么含义?
肯•威尔伯:如果我们看一下人类知识的各个不同领域,从物理学到生物学再到心理学、社会学、神学和宗教,当某一个广泛的(broad)和普遍的主题出现时,事实上关于它的分歧是很小的。
例如,在道德发展的范围之内,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同意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对道德阶段的叙述,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同意卡罗尔•吉利根对劳伦斯•科尔伯格的体系所做的修改。但是,大家却有一种普遍而广泛的共识,那就是人类道德的发展至少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初,人类并未形成任何形式的道德体系——这是“前习俗”时期。在这之后,人类得到了一种普遍的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代表他们所处社会的基本价值——这是“传统”时期。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个人可以反思他(或她)所处的社会,与之拉开一定的适度的距离,有一种能力去批评或改革它——这种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后传统”的了。
这样,尽管对于发展层次的事实叙述和准确含义的辩论仍旧在热烈地进行,但大家都承认三个主要阶段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是普遍发生的。这就是“定位概括”:很多人都能够就那些重要的森林坐落在什么位置达成共识,尽管大家并不能就森林里有多少棵树达成一致意见。
我的观点是,如果我们从知识的各分支——从物理学到生物学,从生物学再到心理学、神学——中采用那些获得广泛共识的“定位概括”,而且如果我们把这些“定位概括”(的结果)串在一起,我们就会获得一些令人吃惊的而且通常是复杂的结论,这些结论卓越非凡,然而又不过体现了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的知识。这些珍珠般的知识早已经被我们接受了,但把它们串成一条项链还是必要的。
问:这样,在这些讨论中,我们将要串好某一条项链?
肯•威尔伯:是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如此。在致力于主要的定位概括时,我们可以使人们想象出与大宇宙、生命和大精神有关的,关于男人和女人位置的一幅广阔的定位地图。我们可以按我们的想象来勾勒这幅图画,但是其主要线条确实有着大量的支挣性证据,这些证据来自于定位性概括,简单然而完整,还来自于各种各样人类知识的分支。
大宇宙
问:进化过程通过各个领域(domains)展开,我们将跟随这一过程,从物质到生命再到心智。你把这三个主要的领域称为物质、生命以及心智。而这三个领域又被你统称为“大宇宙”(Kosmos)?
肯•威尔伯:毕达哥拉斯引人了“大宇宙”(Kosmos)这个词,我们现在通常把它译为“宇宙”。但是“Kosmos”*初的意思是“有结构的自然”(patterned nature),或者是各种存在领域必经的过程,即从物质到心智再到上帝的过程。它并不是仅仅指“物质的”(physical)宇宙,即今天由“cosmos”和“universe”所表示的那种含义。
因此,我愿意重新引人“大宇宙”(Kosmos)这个词。而且,正像你指出的那样,“大宇宙”包含了物质的宇宙(cosmos)(或物质世界)、生命(或生命世界)、精神(psyche,精神世界)和神(theos,神性世界)。
例如,我们可能会喋喋不休地争论物质究竟在何处变成了生命——或物质世界变成了生命世界——但是,正如弗朗西斯科•瓦拉(Fran—cisco Varela)所指出的,自动复制(或自我复制)只有在活的系统中才能发生。这种情况只在生命世界中发现过,在宇宙的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发现。它是一种重要而深奥的现象——新奇得令人吃惊——而且我还描述了大宇宙在进化过程中的几种复杂的、深奥的变形和现象。
问:那么在这些讨论中,我们所感兴趣的就不仅仅是物质的“宇宙”(cosmos),而是“大宇宙”(Kosmos)。
肯•威尔伯:是的。许多宇宙理论都有一种唯物论的偏见。不知为什么,物质的宇宙被认为是*真实的一维,万事万物都必须参照这种物质平面才能得到解释。那是一种蛮不讲理的方式!它以简化论的手段粉碎了整个大宇宙,除去物质之外的所有领域都在你面前慢慢流血而死。难道能够这样对待“大宇宙”吗?
我认为,不能够这样。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大宇宙理论(Kosmol0—gy),而不是物质宇宙理论(cosmology)。
20条原则:联结的模式
问:我们可以通过回顾各个领域进化的特点开始这种大宇宙理论。你已经分离出20种模式,它们看起来对于无论在哪里发生的进化都是真实的,从物质到生命,从生命再到心智(mind)。
肯•威尔伯:是的,是这样。
问:让我们举例说明这20个原则所包含的内容。**个原则是说,实在(reality)是由“整体/部分”(whole/parts)组成的,或者说是由“全子”(holons)组成的。那么,实在真的是由全子组成的吗?
肯•威尔伯:难道那会有什么错吗?这还是令人困惑的事吗?阿瑟•凯斯特勒发明了“全子”这个词。它是指一个实体(entity),它本身既是“整体”,同时又是其他某一整体的一“部分”。如果你留意在实际上存在的事物和过程,你会明显地发现它们不仅是整体,同时也是其他事物的一部分。它们是“整体/部分”,是“全子”。
例如,原子是整个分子的一部分,分子是整个细胞的一部分,而细胞又是整个器官的一部分,等等。每一个这样的实体既不仅仅是整体也不仅仅是部分,而是一种“整体/部分”,是全子。
在这里,关键之处在于,每一个事物基本上都是另一种或另一个事物的一个全子。在原子论者和整体论者之间有一个已经有2 000多年的哲学争论:究竟哪一个*终是真实的,是整体还是部分?答案是:“都不是”。或者,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说“都是”。在所有的方向和所有的途径上,只有“整体/部分”。
有一个古老的笑话。一个国王去请教一位哲人:“是什么使地球不会坠落?”哲人回答说:“地球被一头狮子托着。”“那么,狮子被什么托着呢?”“狮子被一只大象托着。”“大象又被什么托着呢?”“大象被一只海龟托着。”“海龟又被什么托着呢?”“就在这儿停住吧,陛下,”哲人打断说,“海龟就是一切。”
海龟就是一切,全子就是一切。无论我们走多远,我们都会发现全子依赖于全子。在一种无限的可能性的波浪中,即使是亚原子粒子(subatomic particle)也消失在一种泡沫内有泡沫与全子内有全子的云烟里。全子就是一切。
问:正如你所说,全子就是一切。我们永不可能达到一种终极的整体。
肯•威尔伯:对。任何整体同时也是另外某一整体的一部分,这是相对的,无穷尽的。时光川流不息,今天的整体就会是明日的部分…
相对而言,即使大宇宙的“整体”也仅仅是下一时刻整体的一部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拥有整体,因为根本就没有整体,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整体/部分”。
所以,**条原则就是,实在既不是由物质或过程组成的,也不是由整体或部分组成的,它是由“整体/部分”或全子所组成的,自始至终都是如此。
问:所以实在并不是由亚原子粒子之类的东西所组成的?
肯•威尔伯:当然不是。这种说法是一种极度的删减,因为它是要给予物理宇宙以特权。按照这种说法,万事万物——包括从生命到心智再到灵性——都不得不起源于次原子微粒了,这是绝对讲不通的。
但是请注意,亚原子粒子本身就是一种全子。细胞也是一样。同样,符号、意象和概念等都是一种全子。所有这些实体在它们是其他东西之前,就是一种全子。因此世界不是由原子、符号、细胞、概念等组成的,而是由全子所组成的。
由于大宇宙是由全子所组成的,如果我们能发现所有全子所具有的共同点,也就能发现在各个领域里的进化的共同点。发现在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精神世界、神性世界中全子是如何展开的,以及它们所显示的共同的模式。
问:所有全子所共同具有的特点一一这就是你总结出20条原则的依据。
肯•威尔伯:是的。
自主性与共享性
问:那么,原则1是说,大宇宙是由全子组成的。原则2是说,所有的全子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肯•威尔伯:是的。因为每一个全子是一个“整体/部分”,它有两种“倾向”或者“驱力”,我们可以说——它不得不既保持其“完整性”,又保持其“部分性”。
……
肯·威尔伯(Ken Wilber,1949- )。目前被公认为“后人本心理学”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发言人,其影响已经跨越了心理学领域,波及哲学和神学领域。
由于肯·威尔伯在意识领域的研究极富基础性和开创性,他甚至获得了“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的美誉
作为心理学家,有评论认为他在整合西方心理学和东方智慧方面已经超过了荣格。肯·威尔伯23岁时发表《意识谱》,此后著述不断.迄今已有20余部著作。他的作品被翻译到20个国家名列美国同类作家之首,被称为美国“最畅销的学术类著作作家”。其主要著作有:《没有疆界》、《阿特计划》、《来自伊甸园》、《眼对眼》、《恩宠和勇气》、《性、生态、灵性》、《科学与宗教》、《一味》、《整合心理学》。
肯·威尔伯是独树一帜的。在新近出现的美国独有的智慧中,他的思想毫无疑问是其中最令人信服、最具有穿透力者之一。我没有见过任何人比他更详细和系统地描述过人类的发展以及意识的进化。
从整体上看,本书内容精练而且紧凑。题为“万物筒史”,十分宏大,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它恰恰陈述了它所承诺的内容,它有着宽广的历史跨度,从创世大爆炸直到枯竭的后现代的今天。沿着这条道路,肯·威尔伯采用一种简单的、让人容易接受的对话体娓娓道来,试图弄清楚人类在物质、感情、智力、道德、灵性上经常被困扰的一些矛盾的形式。
——【美】托尼·舒瓦茨
《抗逆力养成指南》内容简介:当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困难时,为什么一些人崩溃、放弃,而另一些人却能渡过难关并继续奋发向上?本书
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 本书特色 《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包皮过长一定要手术吗?做了手术我会不会“不行”了呀?总是出现性幻想...
地球上最健康的150种食材轻图典 本书特色 本书涵盖了蔬菜、谷类、豆类、水果、坚果与种子、大豆、乳制品、肉禽蛋、鱼类与海产、特殊食品、饮品、调味料、油品、甜味剂...
《伟大的天赋,巨大的缺点》内容简介:她是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敢于刺破表象,剥离层层禁锢,探索心灵深处的隐秘角落。她
可怕的盲从-习惯如何左右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特色 在什么情况下,不服从会被认为是明智的呢?我们一定不会认为那些发布命令、制定规则的权威是一贯正确的。他们的初衷...
冠心病合理用药 节选 nbsp; 言 “人与动脉同寿”,故有人形象地把动脉血管比作“生命的蜡烛”。如果...
《人体X形平衡法》是作者自学中医30余年的心得体会。其理论来自《黄帝内经》中的“缪刺论”。作者从中总结出“高低医疗学”,即研
《疾病发明者》这本书很有趣也颇有意义,作者从另类的角度来看医学,特别是在医学快速企业化、商品化及世俗化的时代,部分不当的
医学博士博尔温·班德洛告诉我们:如果戴安娜不是王妃,她也会是个郁郁寡欢、暴饮暴食、自我戕害的购物狂;如果梦露没有成为明星
饮食小偏方 孩子大健康 本书特色 方便、安全、省钱、见效部分食疗方的功能:解决孩子的消化不良、便秘、不爱吃饭、积食等各种问题饮食小偏方的取材:红枣、枸杞、姜、梨...
百病按摩一穴灵-(赠光盘) 本书特色 王富春、黄铁银主编的《百病按摩一穴灵》介绍了按摩治疗常见病的方法,与其他书不同的是只用一穴就能治好疾病。全书以病为纲,对每...
妇科病药膳60种 本书特色 该书所写的药膳方剂,既有古方,又有创新;每个配方根据药食性味、功能、特点等,进行科学配伍;每个菜品、汤羹,既有配方、功效,又有制作方...
名家会诊--肾脏疾病 目录 查查你的尿常规 专家忠告:(1)肾——人体排污的枢纽 (2)警惕尿液异常 (3)肾脏病的常见信号——水肿 (4)高血压与肾脏病 (5...
山药治病亦养生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山药治内科病、山药治儿科病、山药治妇科病、山药治男科病、山药治外科病、山药治皮肤病性病等。山药治病亦养生 目录 **章概...
我们常常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背后都有一个很好的理由。但是,我们从未考虑的是,其实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为背后实际上有一股未
整骨医师所极力推崇的功能整体性原则以及胚胎学、生理学、神经病理学原理都可用于解释某些模式的起源。《肌肉链与扳机点:手法镇痛
《愿为你赴一场前路不明的旅途》内容简介:人生路长,不是每一次的出发,都能看到确定的终点。不确定,才是生活的常态。很多时候,
存在 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心方向 本书特色 《存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新方向》是由“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罗洛·梅与另外两位存在心理学先驱者安杰尔和艾伦伯格合作主编...
《诠释人性》内容简介:本书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科学去解读人类。作者利用自己独特的专业知识以及很熟悉的科学语言,在本书中指出了
《男性健康使用手册》是本对任何年龄段的男性的健康和高品位的生活给予全面指导的健康宝典,它告诉你如何活得更长久、更健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