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坚持不平等条约的政策在1925年再次受到中国新的爱国主义浪潮的
冲击。这年,上海发生的五卅惨案震惊全国,几十座城市的民众举行罢工、
罢市、罢课。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再次响遍各地。形势极
其严重,北京政府不得不于6月1日、4日、11日连续向列强发出抗议照会,
要求立即停止对上海平民百姓的枪击,释放被捕的学生,撤退海军陆战队等
。但各国在复照中都极力为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进行辩护,竟说这些巡捕
是忍无可忍。美国驻沪总领事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竟说,中国学生被枪杀是
有理由的。美国政府以保护美国人为由派往上海的舰只和军队比其他国家都
多,当时在该地区集结的33艘外国军舰中美国占13艘。美国国务院认为,在
惨案的交涉过程中美国要与其他列强保持一致,不能“以任何方式有损列强
的团结”。
驻华外交团根据美国使团的建议,组织有美、英、法、日、意、比等六
国人员组成的沪案调查委员会。尽管许多中国人要求进行中外联合调查,可
是美国政府认为“鉴于公共租界的特殊状况,任命一个中外联合调查组是不
可取的”。显然,这个由外国人组成的调查委员会不是想搞清真相,而是想
方设法来掩盖事实的严重性。事实上,这个委员会只是找几个工部局的负责
人和几名上海总商会介绍来的证人询问了一下情况,就结束了调查。他们的
主要任务是同北京政府派来的代表蔡廷斡等人进行谈判。中方提出解决五卅
惨案的13条条件,即释放被捕人员、赔偿伤亡人员和其他损失、道歉、收回
会审公廨、华人在租界有言论集会出版的自由等。谈判一度中断,改在北京
进行。直到10月,列强方面才陆续做出一系列表示:释放所有被捕人员,让
有关外国巡捕辞职,中国收回上海会审公廨,赔偿损失。但对言论出版集会
自由这样的要求没有做肯定的承诺。
从“五四运动”开始,反帝爱国主义运动已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逆潮流而动的对华政策显然已使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国形象遭到破坏。而
美国自19世纪中期开始执行的对华政策是很在意其形象的。一个良好的形象
有助于美国扩大其在华利益。面对中国人民反帝运动的发展,美国方面的态
度出现变化。6月19日,美国驻华代办梅耶即敦促政府尽快采取行动,对中
国人做出“一些让步”,“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后果将是严重的”。
6月24日,中国北京政府照会各国政府,指出五卅惨案的根源是不平等
条约,“必须重新调整中国与各列强的条约关系,使这种关系更符合于被国
际上普遍接受的正义和平等的观念,更适应于中国的现实情况”。中国外交
部代表向新任美国公使马慕瑞解释说,这么做是为了抵消要求废除不平等条
约的激进宣传,它不期待列强做出许多让步,但列强起码要同意在一年之内
召开新的国际会议讨论修约问题。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詹森建议美国带头
提议召开有关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的会议。国务卿凯洛格虽然担心这么做会遭
到其他列强对破坏合作的指责,但他还是向总统报告说:他准备考虑与中国
同时讨论这两个问题。他愿意尽可能地与其他列强合作,但是如果他们的意
见与美国政策不一致,他宁愿单独行动。6月30日,凯洛格接见中国驻美公
使时表示,美国将对修改条约的问题持积极态度。
P80-81美国坚持不平等条约的政策在1925年再次受到中国新的爱国主义浪潮的
冲击。这年,上海发生的五卅惨案震惊全国,几十座城市的民众举行罢工、
罢市、罢课。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再次响遍各地。形势极
其严重,北京政府不得不于6月1日、4日、11日连续向列强发出抗议照会,
要求立即停止对上海平民百姓的枪击,释放被捕的学生,撤退海军陆战队等
。但各国在复照中都极力为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进行辩护,竟说这些巡捕
是忍无可忍。美国驻沪总领事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竟说,中国学生被枪杀是
有理由的。美国政府以保护美国人为由派往上海的舰只和军队比其他国家都
多,当时在该地区集结的33艘外国军舰中美国占13艘。美国国务院认为,在
惨案的交涉过程中美国要与其他列强保持一致,不能“以任何方式有损列强
的团结”。
驻华外交团根据美国使团的建议,组织有美、英、法、日、意、比等六
国人员组成的沪案调查委员会。尽管许多中国人要求进行中外联合调查,可
是美国政府认为“鉴于公共租界的特殊状况,任命一个中外联合调查组是不
可取的”。显然,这个由外国人组成的调查委员会不是想搞清真相,而是想
方设法来掩盖事实的严重性。事实上,这个委员会只是找几个工部局的负责
人和几名上海总商会介绍来的证人询问了一下情况,就结束了调查。他们的
主要任务是同北京政府派来的代表蔡廷斡等人进行谈判。中方提出解决五卅
惨案的13条条件,即释放被捕人员、赔偿伤亡人员和其他损失、道歉、收回
会审公廨、华人在租界有言论集会出版的自由等。谈判一度中断,改在北京
进行。直到10月,列强方面才陆续做出一系列表示:释放所有被捕人员,让
有关外国巡捕辞职,中国收回上海会审公廨,赔偿损失。但对言论出版集会
自由这样的要求没有做肯定的承诺。
从“五四运动”开始,反帝爱国主义运动已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逆潮流而动的对华政策显然已使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国形象遭到破坏。而
美国自19世纪中期开始执行的对华政策是很在意其形象的。一个良好的形象
有助于美国扩大其在华利益。面对中国人民反帝运动的发展,美国方面的态
度出现变化。6月19日,美国驻华代办梅耶即敦促政府尽快采取行动,对中
国人做出“一些让步”,“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后果将是严重的”。
6月24日,中国北京政府照会各国政府,指出五卅惨案的根源是不平等
条约,“必须重新调整中国与各列强的条约关系,使这种关系更符合于被国
际上普遍接受的正义和平等的观念,更适应于中国的现实情况”。中国外交
部代表向新任美国公使马慕瑞解释说,这么做是为了抵消要求废除不平等条
约的激进宣传,它不期待列强做出许多让步,但列强起码要同意在一年之内
召开新的国际会议讨论修约问题。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詹森建议美国带头
提议召开有关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的会议。国务卿凯洛格虽然担心这么做会遭
到其他列强对破坏合作的指责,但他还是向总统报告说:他准备考虑与中国
同时讨论这两个问题。他愿意尽可能地与其他列强合作,但是如果他们的意
见与美国政策不一致,他宁愿单独行动。6月30日,凯洛格接见中国驻美公
使时表示,美国将对修改条约的问题持积极态度。
P80-81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给人以启迪。历史发人深思。历史能使人振奋。
《百年中外关系系列丛书》由外交学院牵头,集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家研究机构和高等学府的研究成果,历时八年编撰而成。这是一套研究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和周边国家双边关系的大型学术专著,其内容的时间跨度涉及 19、20、21三个世纪,囊括了清政府中后期、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代的100多年历史,充分展示了各个时期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外交政策及当时的国际形势,记录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展示了中国边界的历史演变,中国在冷战时期的历史事变与经历,反映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国际地位的提升,也忠实地记录了冷战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有关各国双边关系的快速发展。
本丛书以忠实于历史事实为宗旨,准确评述了主要历史事件,反映了作者们的学术观点。该系列丛书是国际问题研究人员、从事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专业大中专院校学生**的参考书,也是关心国际问题和中国外交读者的良师益友。
《百年中外关系系列丛书》总序总结历史,面向未来/7
序言/11
诸论/1
**节 中美关系史的研究情况
第二节 主要研究资料
第三节 关于本书的一点说明
第—编 新兴强国对古老帝国的扩张(1900-1949)/13
**章 中美两国发展轨迹的差异
**节 中国在列强欺压中求得生存与独立
第二节 美国利用两战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第二章 美国力图扩大在华利益(1900~1911)
**节 中美关系的开端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与“门户开放”政策
第三节 美国与日俄争夺在中国东北的权益
第四节 反对美国排华和抵制美货运动
第五节 庚款留学
第六节 湖广铁路借款
第三章 中国争取实现主权平等(1911~1930)
**节 中华民国寻求外国承认
第二节 “蓝辛—石井协定”与巴黎和约
第三节 九国公约与收回山东主权
第四节 美国与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
第五节 美国接受中国实现关税自主
第四章 中美面对日本扩张(1931~1945)
**节 “九一八事变”与“不承认主义”
第二节 “棉麦借款”与“白银协定”
第三节 争取美国对抗日的支持
第四节 中美结盟与中美新约
第五节 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
第六节 “史迪威事件”与美国扶蒋反共政策
第七节 《雅尔塔协定》与国民党的反共方针
第五章 美国介入中国内战(1945~1949)
**节 马歇尔调处国共矛盾
第二节 “中美商约”与“援华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与美国《白皮书》
小结
第二编 两大国从对峙走向缓和(1949—1976)/161
**章 中美两国分道扬镳
**节 中国当社会主义阵营的反帝先锋
第二节 美国做资本主义阵营的反共领袖
第二章 中美陷于敌对关系(1949—1959)
**节 美国不承认新中国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
第三节 和平谈判
第四节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第五节 中美在日内瓦的初次接触
第六节 中美开始大使级会谈
第七节 台湾海峡危机
第三章 美国试图调整对华政策(1959—1969)
**节 对华“遏制而不孤立”政策
第二节 中国支持越南的抗美战争
第三节 “反美统一战线”
第四章 中美探索关系正常化(1969~1976)
**节 中美乒乓外交
第二节 基辛格秘密访华
第三节 尼克松访华
第四节 中美建立联络处
小结
第三编 在合作与冲撞中共同前进(1977—2005)/271
**章 中美两股轨道出现交叉
**节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求得富强壮大
第二节 美国凭借创新进取稳居超级地位
第二章 中美两国关系迅速升温(1977—1988)
**节 中美建交与邓小平访美
第二节 美国通过《与台湾关系法》
第三节 中美发表《八一七公报》
第四节 中国调整对外政策与中美政府首脑实现互访
第五节 经贸关系快速发展
第六节 科技文教交流丰富多彩
第七节 中美军事关系不断加强
第八节 两岸关系的发展与美国
第三章 中美两方纠纷不断沟通不止(1989—1997)
**节 人权问题与布什访华风波
第二节 制裁与反制裁
第三节 美国国务卿贝克访问中国
第四节 西雅图中美首脑会晤
第五节 台湾海峡新危机
第六节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谈判
第七节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第八节 克林顿、江泽民互访
第四章 中美安全和经济利益日益突出(1997—2000)
**节 冷战后的中美安全关系
第二节 朱镕基总理访美
第三节 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
第四节 反对台湾当局“两国论”的斗争
第五节 就中国加入世贸达成双赢协议
第五章 中美两国日益密切的复杂关系(2000-2005)
**节 不平坦的前进道路
第二节 撞机事件的处理
第三节 高层交往频繁
第四节 反对“台独”
第五节 中美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合作
第六节 中美之间经济合作与经济摩擦
第七节 扩大交流增进理解
小结
附录/451
百年中美关系大事记
参考书目
后记/465
熊志勇 1951年出生。1981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4年又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获国际政策硕士。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任教,在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工作。还曾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国家从事过研究工作。现为外交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外关系史、中美关系和美国外交。
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及其变化 目录 引言**章不抵抗政策的产生与发展一不抵抗政策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述二不抵抗政策的出台和产生原因三不抵抗政策的实施与调整四不抵抗政策的...
国家决断-中国崛起进程中的战略抉择 本书特色 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什么时候韬光养晦,什么时候发力奋起,那是政治家的判断力,而在其背后支撑他的,则是一个民族...
20世纪的中国(全1-10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1版2印★ 资料丰富,主要事件或事变尽可能地收入、不遗漏,具有相当高的参考...
基于层次任务网络规划的应急响应决策理论与方法 本书特色 应急响应决策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组织根 据当前应急态势识别应急任务目标,制订应急行动方 案,并快速地...
海洋文库大舰队:1906-1922年战舰设计与演变/英国皇家海军战舰设计发展史(卷3) 本书特色 本书由知名军舰作家大卫·K.布朗所著,所述“大舰队”在英国战舰...
王尽美文集 本书特色 王尽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与和领导学生、...
世界战争简史 本书特色《世界战争简史》从上古时期的战争写到近现代战争,选取*典型、*生动的事例,涉及汉谟拉比战争、美吉多战争、巴比伦战争、伯罗奔尼撤战争等等,给...
内容介绍本图集以考古发现的古兵器实物为主要资料,结合古代文献的有关记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介绍了自原始社会晚期至清朝
战争的艺术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战争的艺术》又名《战争艺术概论》★ 本书总结了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经验,概括了十八世纪末和十...
林育南文集 本书特色 林育南文集编选了林育南于1917年至1931年期间,所发表的演讲、撰写的文章、草拟的文件以及与革命同仁的来往信件等历史资料。林育南是中国共...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2: 铁幕 本书特色 本书记述了二战后期盟军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雅尔塔会议的顺利召开,苏联红军直捣柏林,德国法西斯的溃败...
《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内容简介:以西学、东学、中学为支点,打破分科治学的局限,不以变化为进化,不以现在为现代,从多学科的角
亚洲海洋战略 本书特色 ★亚洲海权格局是中国和亚洲各国海洋力量的动态发展的结果。21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走向海洋的时代,也是亚洲各国海洋能力共同发展的时代。该书在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主要内容包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淮海战役-大决战 本书特色 国共王牌集团军的大决战,展现解放军无与伦比的战斗力。淮海战役-大决战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一本通俗读物。作者在写作上更...
纵论改革开放30年 本书特色 30年中国的经济奇迹再一次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值得大书特书。 河南人民出版社特邀请...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与人民政协之间的相互关系。全书围绕党的领导和执政与人民政协的相互关系这条主线,全面回顾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本书特色 本文集共收录论文27篇,内容涉及近代以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国际组织等领域。除了本学科和专业创始人齐世荣先生的1篇外,所选...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参考-世界百年战争全景 本书特色 历史真相,谨供《参考》!世界百年和平,人类文明史上两次战争劫难军史权威的评点,战争前后的内幕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参...
《完美人设》内容简介:不少人在朋友圈里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人设”:为了晒厨艺,给一道味道古怪的菜肴精心打光;为了秀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