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天学中医内科-(第二版)

一百天学中医内科-(第二版)

作者:夏翔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6-10-01

评分:5分

ISBN:753238512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一百天学中医内科-(第二版) 内容简介

2 出血
出血是指各种内外出血以及紫癜、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儿血液不
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出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均
属本证范围。本篇所论的出血,主要为常见的内科出血急症,包括呕血、咯
血、便血、尿血、衄血等。出血之证,若及时救治,澄源塞流,则预后良好
。出血属中医“血证”范畴。
【病因病理】
出血原因甚多,不外邪热所迫、饮食所伤、情志所扰,或劳倦内伤等。
因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肺主气,故出血为病,多责之于心、脾、肝、
肺。其实者多由于火,火盛迫血妄行;虚者多由于气虚,气虚则血失统摄。
病理变化为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尤以感受热邪导致者为多
。饮食所伤,滋生湿热,湿热内蕴,熏灼血络,迫血妄行而引起衄血、吐血
、便血等症;或过食辛辣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虚衰,失其健运统摄之职,
以致血溢脉外而发生血证;情志过极,则火动于内,气逆于上,迫m妄行而
成血证;劳倦过度,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统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
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
血、紫斑。
【诊断要点】
1.一般出血量较多,或病情较急。
2.可有吐血、咯血、便血、尿血、衄血,或皮下出血。
3.出血之证可见于多种内科疾患中,如消化性溃疡、支气管扩张、血
小板减少症等。
【辨证分型】
1.胃火上冲
症状:呕血、咯血和衄血。出血量较多,血色鲜红,面赤口渴,便秘。
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证候分析:胃热炽盛,胃火上炎。热迫血行,故见呕血、咯血及衄血诸
症,且血色鲜红;胃火消灼胃津,故口渴,便秘;胃火上冲头面,则面赤。
舌红、苔黄、脉数为胃热炽盛之证。
2.邪热侵袭
症状:咯血、衄血或便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或有大
便不畅,腹痛等。舌红,苔少,脉数。
证候分析:风热燥等外邪侵袭,邪热入里,损伤脉络而致咯血、衄血、
便血等症。若风热上受,表卫受遏,则身热咽痛;热邪犯肺,肺气不宣,则
咳嗽痰少;热邪伤津,故口干鼻燥咽燥;若肠道湿热蕴结,传化失常,则大
便不畅,气机阻滞则腹痛。舌红,苔少,脉数为内有邪热之证。
3.阴虚火旺
症状:多见咯血、衄血及尿血。出血量不多,但反复难愈,色鲜红,常
伴头晕耳鸣,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口干心烦。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内热,虚火内炽,灼伤脉络,故见咯血、衄血、尿血 ……

一百天学中医内科-(第二版) 目录

编者寄语
**周
一、常见症状
头痛
眩晕
失眠
汗证
口疮
泄泻
第二周
便秘
出血
二、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症
第三周
肺炎
肺脓肿
肺结核
肺癌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律失常
心肌病
第四周
病毒性心肌炎
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
心脏神经症
第五周
四、消化系统疾病
返流性食管炎
食管癌
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胃下垂
肠易激综合征
第六周
肠癌
胃癌
溃疡性结肠炎
肠结核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第七周
急性胰腺炎
肝性脑病
胆囊炎、胆石症
病毒性肝炎
细菌性痢疾
五、泌尿系统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八周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肾盂肾炎
肾结核
泌尿系统结石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第九周
六、血液系统疾病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七、内分泌系统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十周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良性肿瘤
亚急性甲状腺炎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尿崩症
第十一周
皮质醇增多症
特发性水肿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八、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
重症肌无力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震颤麻痹
第十二周
面神经麻痹
缺血性中风
出血性中风
癫痫
精神分裂症
神经衰弱
老年性痴呆
第十三周
九、结缔组织疾病
风湿热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肌炎
硬皮症
白塞病
第十四周
干燥综合征
十、新陈代谢疾病
糖尿病
骨质疏松综合征
单纯性肥胖
痛风
高脂血症
方剂索引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