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解放军女中将聂力回忆她的父亲——聂荣臻元帅光辉一生的纪实文学作品。
作品以女儿独特的视角,叙述父亲戎马倥偬的战斗岁月,为国防科技事业特别是“两弹一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此外本书还展现了聂帅作为一个体贴爱人的丈夫、牵挂女儿的慈父、疼爱孙女的祖父的普通人的情感侧面,充分展示了他开国元勋、科技主帅、厚道长者的形象。
聂帅的许多故事,人们已是耳熟能详。但在本书中,我们还是能够读到许多新鲜的内容,譬如他早期在上海、香港从事地下工作的秘密岁月;与林彪的数度合作;以及建国前后担任北京市市长;担任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主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的谈判;在决策与领导“两弹一星”中的重大贡献;与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以及他与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密切交往等等,这些鲜为人知的事情的披露,丰富了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解读聂帅、认识聂帅,而这也是本书的亮点。
本书求真尚实,经过作者长期的生活积累和广泛的搜集资料,大量采访事件的当事人,还原了历史及人物的真实性。鲜活感人的细节、震撼人心的场面,层出不穷,为本书增添了极大感染力。
本书还收入聂帅及家人照片九十多幅,其中不少系首次公开发表,弥足珍贵。
本书是解放军女中将聂力回忆她的父亲——聂荣臻元帅光辉一生的纪实文学作品。作品以女儿独特的视角,叙述父亲戎马倥偬的战斗岁月,为国防科技事业特别是“两弹一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聂帅的许多故事,人们已是耳熟能详。但在本书中,我们还是能够读到许多新鲜的内容,譬如他早期在上海、香港从事地下工作的秘密岁月;与林彪的数度合作;以及建国前后担任北京市市长;担任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主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的谈判;在决策与领导“两弹一星”中的重大贡献;与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以及他与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密切交往等等,这些鲜为人知的事情的披露,丰富了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解读聂帅、认识聂帅,而这也是本书的亮点。
后记
父亲逝世后,许多同志热情地鼓励我,要求我讲讲有关父亲的故事。
我却迟迟没有动笔。我一岁多离开父亲,十六岁才回到父亲身边;后来又去苏联学习,回国后到国防科技战线工作。几十年中,与父亲聚少离多。
我担心自己对父亲了解不够、理解不够,有负同志们的期望和重托。
父亲离开我们十几年了,我总觉得父亲并没有离去,他仍然和我们在一起。当我来到国防科研试验基地,当我来到科研院所,当我来到晋察冀革命老区,当我来到故乡重庆江津,从科技战线老一辈领导者、科学家的回忆中,从广大指战员的怀念中,从老区乡亲们的讲述中,从故乡父老的思念中,总能听到父亲那么多的事迹,总能听到人们那么亲切地说起“聂帅”、“聂总”…… 记得父亲逝世前对我说:“你的童年受了许多磨难,你能有今天,完全是由于党对你的教育和培养。你的成长历史应该写下来,很有意义。同时我也非常感谢你的母亲,没有你母亲,就没有我们全家今天的团圆。你要好好照顾母亲啊!” 三年后的1995年,母亲也逝世了。
在绵绵不断的缅怀和思念中,我终于下定决心,讲讲父亲的故事。
这是我的心愿,更是我的责任。
作为女儿,他是我亲爱的爸爸;作为军人,他是我敬爱的元帅;作为科技工作者,他是我尊敬的领导者。父亲不仅仅属于我自己,他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属于那个伟大的时代,属于那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属于我们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
于是,从2002年寻访晋察冀老区开始,我着手对父亲的经历和故事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
是回忆,是怀念,是寻找,是发现,在一次次的采访、座谈中,在一次次的阅读、思考中,父亲的足迹越来越清晰,父亲的形象越来越亲切。
我想说,父亲是一座山,无论从哪个角度走近,都能发现美好的风景; 我想说,父亲是一本书,无论从哪一页阅读,都能受到启迪和激励; 我想说,父亲是一双明澈的眼睛,无论走多远的路,他都在深情地注视着你、祝福着你; 我更想说,父亲就是父亲。他是一个厚道的人、高尚的人…… 如果我的这些感受能够传达给读者朋友们,那将是我极大的欣慰。
谨以此书献给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献给我的父亲诞辰110周年、母亲诞辰100周年。
父亲的一生波澜壮阔、丰富多彩,我在这本书中讲的只是自己经历和后来了解的故事。限于篇幅,还有许多事情未能一一详述,难免有不足之处,衷心希望前辈、同志和读者批评指正。
感谢李继耐、陈炳德和迟万春同志对于我写作本书的热情鼓励;感谢总装备部政治部和北京军区政治部的领导同志给予的积极支持;感谢我的爱人丁衡高同志,他对本书的写作一直热情支持,全力帮助;感谢原聂帅办公室、聂帅传记组工作人员周均伦、陈克勤、王红云同志,他们帮助我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感谢父亲的老秘书范济生、刘长明、甘子玉同志和聂勋材、周继强等同志,他们认真审稿,核实史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感谢总装备部宣传部有关同志和常红同志,他们积极协调、联络,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感谢作家彭继超、陶纯同志,为资料和文字的整理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协助我完成了本书的写作;感谢所有为本书的写作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同志们。
聂力,汉族,重庆江津市人,1930年生于上海。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参加工作,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学文化,留学苏联,高级工程师。原人大常委、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中将。
1960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程组组长;1965年任七机部十三所仪器室主任;1972年在海军科装部科研处工作;1974年在国务院、中央军委“09、718”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后任副主任;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党委常委;1985年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党委常委。曾任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第四、五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第一、二、三、四届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因言获罪-帕慕克传 本书特色 帕慕克,土耳其著名小说家,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因为一句话引起右翼的发怒,进而被指控。经历了六年的漫长讼战,帕慕克终于为自...
我的规则——科里纳自传 内容简介 皮埃尔路易吉·科里纳(博洛尼亚人,生于1960年2月13日),经济和贸易专业学士,居住在维亚雷焦,在那里的工作是一名投资顾问。...
山河判断笔尖头 本书特色 《山河判断笔尖头》:王铭铭:把人类学做到绝望;刘小枫:天不丧斯文;张汝伦:八千里路云和月;郑也夫:刺头、边缘人或魅力人物;杜维明:此心...
唐宋八大家--苏辙 本书特色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界名人英文传记:奥普拉·温费莉 内容简介 奥普拉·温费莉是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33岁成为脱口秀女皇,48岁成为亿万富翁。奥普拉·温费莉的人生之路是一个奇迹...
曹雪芹传 本书特色 曹雪芹是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关于曹雪芹的民族,学术界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满族,也有人认为他先世是汉族,后来入了汉军正白旗。他出身于...
斯坦利•库布里克(1928—1999),美国电影导演。曾执导《光荣之路》、《斯巴达克斯》、《洛丽塔》、《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
《奇妙的树与木》内容简介:树木常伴我们左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世界不能没有树木。本书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奇妙的树与木
罗斯福-轮椅上的英勇斗士-(上下册) 本书特色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美国31位、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 ...
西泠印社创始人吴隐研究·西泠印社己丑春季雅集专辑-总第二十二辑 内容简介 吴隐是西冷印社四位创始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西泠印社早期发展的许多关键点,都有他...
《SMT工艺不良与组装可靠性》内容简介:本书是写给那些在生产一线忙碌的工程师的。全书以工程应用为目标,聚焦基本概念与原理、表面
图说义宁陈氏 本书特色 义宁陈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艺术史、学术史都写下了灿烂的一笔,散原老人陈三立以诗名,陈衡恪是名画家,而陈寅恪更不仅仅是历史学泰斗,更成为...
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大师的背影 本书特色 本书描述了当代中国顶级文学大师的人生经历、思想追求,以及晚年的生活,时间跨度三十余年(1977至今),囊括了二十世纪中...
袁绍:庶出的盟主(不可不说的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三国纷争中的失败者袁绍悲剧性的人生历程,深入分析了他因出身庶子而带来的心理自卑,以及由此导致的刚愎自用。...
季羡林-季羡林自传 本书特色 我现在一闭眼就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夏天里浑身上下一丝不挂,滚在黄土地里,然后跳入浑浊的小里去冲洗。再滚,再冲;再冲,再滚。难道这就是...
《刑法学的发展脉络(1997-2018)》内容简介:近十年中国刑法学学术研究突飞猛进,在刑法学术史中将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对1997年至2
《提高:胡适治学讲演集》内容简介:《读点大师: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治学方面的讲演,内容
山东明清进士通览(全2册) 本书特色 ★ 本书所载人物的生平事迹,主要依据山东地方旧志所编写,对旧志中出于各种原因的过度赞誉、故意掩饰及错讹失实,参照各种权*资...
威凤悲歌:狂人李贽传 本书特色 李贽(1527~1602)明代官员、思想家、禅师、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
一生充和 本书特色 张充和一生颠沛流离,生于上海,长在合肥,求学北平,辗转昆明,远赴美国,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什么事都经过,我不大在乎,没有什么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