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是一组有关鲁迅的研究文章,包括探讨鲁迅致死的原因、近年来学术界研究鲁迅的述评、鲁迅著作整理出版中的问题,这些都属于鲁迅身后事的范围。此外,书中还有一组对鲁迅同时代作家例如胡适、朱自清、聂钳弩等人的研究文章。
书摘
邵燕祥与鲁迅文学传统
一九四五年秋天,抗日战争结束了。在沦陷了八年的北平,从天上飞来
了一些接收人员,从地下钻出了一些“地下工作人员”……这些人的作为给
了人们怎样的印象呢?
这时,在北平汇文中学,一个十二岁的初中学生,在他一个人办的壁报
《五十年代》上,发表了一个他写的小独幕剧。剧本前面的小引是:“伊人
天外飞来,此君地下钻出。”场景的布置是咸亨酒店门前,一开场,阿Q装
扮全然空军模样,扬长走上。剧中上场的还有王胡、孔乙己、酒店学徒、老
拱……这些《呐喊》中的人物。剧中的孔乙己说:“小弟也曾从事地下工作
,小弟之腿,便乃在敌宪兵队吊折的也。”
这个独幕剧的作者就是邵燕祥。那时,他从长他五岁的哥哥那里读到了
鲁迅的《野草》、《呐喊》和《彷徨》,也看到了田汉改编的剧本《阿Q正
传》。他的这个独幕剧,就是对田汉剧本的模仿。这想必是邵燕祥*初的文
学创作。他的起点,就同鲁迅有了这样一种渊源。(见邵燕祥著《热话冷说
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323页。)
五十年代初期,邵燕祥作为一颗文学新星受到公众注意的时候,是一位
抒情诗人。可是,他的文学活动,他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却是从杂文开始的
。据他自述,“我从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日在锦州一家报纸的副刊上发表了
杂文《由口舌说起》,开始通过报刊发言,算起来差一个月就满四十年。而
自一九四九年一解放,一度误以为‘杂文时代’真的结束,就少写杂文多写
诗歌了。”(见《邵燕祥文抄(三)·梦边说梦》,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第1
71页。)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大家都知道,在鲁迅的文学遗产中,不论就数量还
是就意义说,杂文都居于*重要的地位。有志继承鲁迅文学事业的邵燕祥,
从写杂文起步,就是很自然的了。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年轻的
邵燕祥以为,已经进入了不再需要杂文,只需要讴歌的崭新的时代。他就是
凭着这样一种建设新生活的激情,拿起他的诗笔:
收拾停当我的行装,
马上要登程去远方,
心爱的同志送我
告别天安门广场。
在我将去的铁路线上,
还没有铁路的影子。
在我将去的矿井,
还只是一片荒凉。
但是没有的都将会有,
美好的希望都不会落空。
在遥远的荒山僻壤,
将要涌起建设的喧声。(邵燕祥《到远方去》,1952年作)
这个年轻人,对于未来,就是这样充满希望,充满着信心。这种情绪,
确实也是更适宜于用抒情诗来表达。从此读者不时可以看到他清新的诗作。
鲁迅也写过几首新诗,刊登在《新青年》杂志上,也算是参加对于这一
新的文学体裁的“尝试”吧。那时,像胡适,刘大白等人的新诗作品中,旧
体诗词的痕迹还时有流露。比较起来,邵燕祥更喜爱鲁迅那些竭力摆脱旧诗
词影响的作品。他说:“我认为建立在现代汉语基础上的新诗和建立在古代
汉语基础上的诗词,分属两个不同的审美体系。……‘五四’时期**批新
诗作者,如胡适、康白情、俞平伯、刘半农、周氏兄弟和郭沫若,都于古典
浸润很深,但他们在写新诗时都竭力避免诗词的腔调,在这方面鲁迅和周作
人表现得*为彻底,……他们努力建设的是以现代汉语(包括书面语和口语)
为基础的新诗,基本上是自由体,即使创为格律也是自由地创设的新格律;
为此他们力求摆脱古典诗歌体裁和格律的影响。”(邵燕祥《一样情思,两
副笔墨》,见《非神化》,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83~84页。)这也是他
自己写新诗的态度吧。
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争,对于五十多万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道跨
不过去的门坎。邵燕祥也就从此在诗坛上消失了。二十二年之后,像一场噩
梦醒来,他重新出现在文学界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中年人,虽
然他依然怀着年轻时那样的信念和信心,可是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受难,对
于历史的曲折,已经作过许多深入的思考。他还在写诗,在北京鲁迅故居门
前,他写的是这样的诗句:
潮湿,阴冷。一九七六年的初春,
我又看见整整半个世纪前淡淡的血痕。
鲁迅先生那时候横眉怒斥屠杀者:
你们终久会知道——死尸有多么沉!
门前,逡巡……那永远微笑的温和的面影,
可不就是“自蹈死地”的“暴徒”刘和珍?
鲁迅先生!先生!我终于没有敲你的门。
我不愿再惊扰——您的怒犹未息的灵魂。(见《邵燕祥诗抄》,百花文
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67~68页。)
这时,他有许多思考,却是抒情诗所无法容纳,无法表现的。年轻时写
过杂文的邵燕祥,很自然的又拿起杂文的笔了。他在《绿灯小集》的“前记
”中说:“我多年来主要是兴之所至,写些抒情小诗。近来,特别是从一九
八四年初至今,转而多写杂文,——‘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一
方面是由于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一方面也是找到了一个能对社会生活
及时作出反应,能把我和群众的一些思考、情绪、意向直接加以表达的形式
。自然不是无病呻吟,而且即使是面对某些客观存在的弊病和精神领域的锢
疾,也是谋求疗救,而不出以呻吟的。”
P105-108
朱正,1931年生于湖南长沙。以编辑为职业,业余从事写作。在鲁迅研究方面出版的著作,先后有《鲁迅传略》、《鲁迅回忆录正误》、《鲁迅论集》、《周氏三兄弟》等。杂文集出版有《留一点谜语给你猜》、《思想的风景》、《辫子小脚及其它》、《字纸篓》等。近年来研究范畴扩及当代史方面,著作有《反右派斗争始末》(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和《报人浦熙修》。曾参加1981年版和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编注工作。
韦杰故事 本书特色 曾经辉煌,曾经把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那段历史书写得轰轰烈烈、波澜起伏的这一代将军,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留下的生命历程和极致品格,却是那样...
癫书狂画-米芾传 本书特色 米芾是中世纪时伟大的书法家、画家,也是有作为的诗人。他位列北宋“四大家”之中,留存的作品甚多,书风狂放刷掠,独成一家,画风不拘成法,...
钱君匋传 本书特色 作者以真实的、形象的、生动的笔触,不仅全面地展示了这位世纪老人“三起三落”的风雨人生。生动地勾画了他“过五关”的辉煌岁月,反映了他“走麦城”...
爱因斯坦年谱 本书特色 爱因斯坦年谱认识方式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黄钟大吕中国古代和十六世纪声学成就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寻求哲人石炼金术文化史科学的统...
在这本自传中,美籍波兰钢琴家鲁宾斯坦回顾了自己从琴童到优秀钢琴家的成长过程。读伟人的传记,尤其是自传,往往给人以丰富的知
麦田怪圈凡.高传奇 本书特色 在众多闻名世界的画家里,凡·高是很与众不同的一个,他一生多舛,画却不晦涩,颜色鲜妍明媚,风物和眼神都能让观者怦然心动。为什么会这样...
1976年,经友人推荐,年轻的《纽约书评》助理编辑、文学女青年努涅斯成为处于癌症术后恢复期的苏珊·桑塔格的助手,由此进入一代
张爱玲--花自飘零 本书特色 上海、天津、香港、旧金山……辗转几座城弗朗士、胡兰成、桑弧、赖雅……爱过几个人张爱玲美人如花自飘零张爱玲--花自飘零 内容简介 本...
黎元洪 内容简介 黎元洪(1864--1928),原名秉经,字宋卿,湖北黄陂(今孝感)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后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也是民国历史上唯一个两任大总统...
影响时代的力量-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内容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以社会写实著称。与李白...
《容忍与自由》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19篇胡适先生的经典杂文,主题契合当代青年人的诸多困惑:如何看待理想、安身立命;如何学习、
《时代的旋律》内容简介:本书是为满足广大中老年音乐爱好者演唱和欣赏的需要,从影视歌曲挑选的受听众欢迎、传唱度高的简谱歌曲,
丰臣秀吉-太阁青云记-战国四雄 本书特色 在日本,丰臣秀吉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他是日本历史上罕见的平民英雄,他创造了一个从流浪汉到帝国宰辅的传...
六角丛书中外名著榜中榜居里夫人自传(新版) 本书特色 《居里夫人自传》是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留下的唯一的人生自述,真实再现了居里夫人凭着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执著...
约翰•牛顿(JohnNewton)《奇异恩典》是一首广为传唱的经典圣诗,它的作者约翰•牛顿曾经是一个罪恶深重的奴隶贩子,但是神奇妙的
汪伪特工李士群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的史料及敌伪档案,以朴实的行文、丰富的哲理,通过这一人物为读者和历史研究人员提供了我党在严酷的白色统治区卓绝的斗争事迹,同时...
《“西游”新说十三讲》内容简介:本书是南开大学陈洪教授《西游记》研究代表作。本书根据《西游记》中随处可见、令人费解的道教话
顽固非尽守旧也:晚年林纾的困惑与坚守 本书特色 晚年林纾可谓一个文化符号。因其曾在“儒学存废”与“文白之争”问题上与“五四”新文化阵营对垒,长期以来被史家们定性...
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内容简介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是近代物理科学的奠基人、开拓者,被公认为实验自然科学的创始人,科学革命的先驱。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
顾正秋戏传-休恋逝水-(全两册) 本书特色 《休恋逝水:顾正秋自传》,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不可再现的梨园传奇,顾正秋口述实录,尽览生命在动荡年代的繁华与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