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身后事-而已丛书

鲁迅身后事-而已丛书

作者:朱正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6-10-01

评分:4.8分

ISBN:7533445414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鲁迅身后事-而已丛书 目录

前记
鲁迅死因“正、反、合”
鲁迅交往中的右派分子
两篇《伤逝》
“木瓜”其人其事
回忆文的可信程度
小人张凤举
鲁迅与邵洵美
异中有同
关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几件事
《周佛海日记》中的鲁迅兄弟
邵燕祥与鲁迅文学传统
读资中筠,想起鲁迅
一个抄本
附录:戴文葆《<为了忘却的记念>抄后记》
初版本的特别价值
删掉的信息
这叫“审读”吗?
新版《鲁迅全集》的得失
“我”是谁?
略说《鲁迅全集》的五种版本
陈琼芝和《鲁迅全集》
贵在新见——读王福湘著《悲壮的历程》
“政客”这顶帽子
丁玲《“开会”之于鲁迅》一文的遭遇
隔膜——读胡风《三十万言书》札记
聂绀弩的“运动档案”
为反对而反对——从鲁迅《战略关系》谈起
关于1936年的那次访苏邀请
《胡适全集》中文书信部分勘误
略谈《胡适全集》**卷所用的底本和第四卷的校勘问题
《胡适全集》中的重复
《胡适全集》中的阙失
注释献芹
朱自清的一句诗
从一个人看一个时代——介绍《叶圣陶年谱长编》
一本亲切的人物传记
“我首先是个人”

鲁迅身后事-而已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是一组有关鲁迅的研究文章,包括探讨鲁迅致死的原因、近年来学术界研究鲁迅的述评、鲁迅著作整理出版中的问题,这些都属于鲁迅身后事的范围。此外,书中还有一组对鲁迅同时代作家例如胡适、朱自清、聂钳弩等人的研究文章。

鲁迅身后事-而已丛书 节选

书摘
邵燕祥与鲁迅文学传统
一九四五年秋天,抗日战争结束了。在沦陷了八年的北平,从天上飞来
了一些接收人员,从地下钻出了一些“地下工作人员”……这些人的作为给
了人们怎样的印象呢?
这时,在北平汇文中学,一个十二岁的初中学生,在他一个人办的壁报
《五十年代》上,发表了一个他写的小独幕剧。剧本前面的小引是:“伊人
天外飞来,此君地下钻出。”场景的布置是咸亨酒店门前,一开场,阿Q装
扮全然空军模样,扬长走上。剧中上场的还有王胡、孔乙己、酒店学徒、老
拱……这些《呐喊》中的人物。剧中的孔乙己说:“小弟也曾从事地下工作
,小弟之腿,便乃在敌宪兵队吊折的也。”
这个独幕剧的作者就是邵燕祥。那时,他从长他五岁的哥哥那里读到了
鲁迅的《野草》、《呐喊》和《彷徨》,也看到了田汉改编的剧本《阿Q正
传》。他的这个独幕剧,就是对田汉剧本的模仿。这想必是邵燕祥*初的文
学创作。他的起点,就同鲁迅有了这样一种渊源。(见邵燕祥著《热话冷说
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323页。)
五十年代初期,邵燕祥作为一颗文学新星受到公众注意的时候,是一位
抒情诗人。可是,他的文学活动,他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却是从杂文开始的
。据他自述,“我从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日在锦州一家报纸的副刊上发表了
杂文《由口舌说起》,开始通过报刊发言,算起来差一个月就满四十年。而
自一九四九年一解放,一度误以为‘杂文时代’真的结束,就少写杂文多写
诗歌了。”(见《邵燕祥文抄(三)·梦边说梦》,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第1
71页。)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大家都知道,在鲁迅的文学遗产中,不论就数量还
是就意义说,杂文都居于*重要的地位。有志继承鲁迅文学事业的邵燕祥,
从写杂文起步,就是很自然的了。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年轻的
邵燕祥以为,已经进入了不再需要杂文,只需要讴歌的崭新的时代。他就是
凭着这样一种建设新生活的激情,拿起他的诗笔:
收拾停当我的行装,
马上要登程去远方,
心爱的同志送我
告别天安门广场。
在我将去的铁路线上,
还没有铁路的影子。
在我将去的矿井,
还只是一片荒凉。
但是没有的都将会有,
美好的希望都不会落空。
在遥远的荒山僻壤,
将要涌起建设的喧声。(邵燕祥《到远方去》,1952年作)
这个年轻人,对于未来,就是这样充满希望,充满着信心。这种情绪,
确实也是更适宜于用抒情诗来表达。从此读者不时可以看到他清新的诗作。
鲁迅也写过几首新诗,刊登在《新青年》杂志上,也算是参加对于这一
新的文学体裁的“尝试”吧。那时,像胡适,刘大白等人的新诗作品中,旧
体诗词的痕迹还时有流露。比较起来,邵燕祥更喜爱鲁迅那些竭力摆脱旧诗
词影响的作品。他说:“我认为建立在现代汉语基础上的新诗和建立在古代
汉语基础上的诗词,分属两个不同的审美体系。……‘五四’时期**批新
诗作者,如胡适、康白情、俞平伯、刘半农、周氏兄弟和郭沫若,都于古典
浸润很深,但他们在写新诗时都竭力避免诗词的腔调,在这方面鲁迅和周作
人表现得*为彻底,……他们努力建设的是以现代汉语(包括书面语和口语)
为基础的新诗,基本上是自由体,即使创为格律也是自由地创设的新格律;
为此他们力求摆脱古典诗歌体裁和格律的影响。”(邵燕祥《一样情思,两
副笔墨》,见《非神化》,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83~84页。)这也是他
自己写新诗的态度吧。
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争,对于五十多万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道跨
不过去的门坎。邵燕祥也就从此在诗坛上消失了。二十二年之后,像一场噩
梦醒来,他重新出现在文学界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中年人,虽
然他依然怀着年轻时那样的信念和信心,可是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受难,对
于历史的曲折,已经作过许多深入的思考。他还在写诗,在北京鲁迅故居门
前,他写的是这样的诗句:
潮湿,阴冷。一九七六年的初春,
我又看见整整半个世纪前淡淡的血痕。
鲁迅先生那时候横眉怒斥屠杀者:
你们终久会知道——死尸有多么沉!
门前,逡巡……那永远微笑的温和的面影,
可不就是“自蹈死地”的“暴徒”刘和珍?
鲁迅先生!先生!我终于没有敲你的门。
我不愿再惊扰——您的怒犹未息的灵魂。(见《邵燕祥诗抄》,百花文
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67~68页。)
这时,他有许多思考,却是抒情诗所无法容纳,无法表现的。年轻时写
过杂文的邵燕祥,很自然的又拿起杂文的笔了。他在《绿灯小集》的“前记
”中说:“我多年来主要是兴之所至,写些抒情小诗。近来,特别是从一九
八四年初至今,转而多写杂文,——‘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一
方面是由于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一方面也是找到了一个能对社会生活
及时作出反应,能把我和群众的一些思考、情绪、意向直接加以表达的形式
。自然不是无病呻吟,而且即使是面对某些客观存在的弊病和精神领域的锢
疾,也是谋求疗救,而不出以呻吟的。”
P105-108

鲁迅身后事-而已丛书 作者简介

朱正,1931年生于湖南长沙。以编辑为职业,业余从事写作。在鲁迅研究方面出版的著作,先后有《鲁迅传略》、《鲁迅回忆录正误》、《鲁迅论集》、《周氏三兄弟》等。杂文集出版有《留一点谜语给你猜》、《思想的风景》、《辫子小脚及其它》、《字纸篓》等。近年来研究范畴扩及当代史方面,著作有《反右派斗争始末》(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和《报人浦熙修》。曾参加1981年版和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编注工作。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