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是一组有关鲁迅的研究文章,包括探讨鲁迅致死的原因、近年来学术界研究鲁迅的述评、鲁迅著作整理出版中的问题,这些都属于鲁迅身后事的范围。此外,书中还有一组对鲁迅同时代作家例如胡适、朱自清、聂钳弩等人的研究文章。
书摘
邵燕祥与鲁迅文学传统
一九四五年秋天,抗日战争结束了。在沦陷了八年的北平,从天上飞来
了一些接收人员,从地下钻出了一些“地下工作人员”……这些人的作为给
了人们怎样的印象呢?
这时,在北平汇文中学,一个十二岁的初中学生,在他一个人办的壁报
《五十年代》上,发表了一个他写的小独幕剧。剧本前面的小引是:“伊人
天外飞来,此君地下钻出。”场景的布置是咸亨酒店门前,一开场,阿Q装
扮全然空军模样,扬长走上。剧中上场的还有王胡、孔乙己、酒店学徒、老
拱……这些《呐喊》中的人物。剧中的孔乙己说:“小弟也曾从事地下工作
,小弟之腿,便乃在敌宪兵队吊折的也。”
这个独幕剧的作者就是邵燕祥。那时,他从长他五岁的哥哥那里读到了
鲁迅的《野草》、《呐喊》和《彷徨》,也看到了田汉改编的剧本《阿Q正
传》。他的这个独幕剧,就是对田汉剧本的模仿。这想必是邵燕祥*初的文
学创作。他的起点,就同鲁迅有了这样一种渊源。(见邵燕祥著《热话冷说
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323页。)
五十年代初期,邵燕祥作为一颗文学新星受到公众注意的时候,是一位
抒情诗人。可是,他的文学活动,他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却是从杂文开始的
。据他自述,“我从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日在锦州一家报纸的副刊上发表了
杂文《由口舌说起》,开始通过报刊发言,算起来差一个月就满四十年。而
自一九四九年一解放,一度误以为‘杂文时代’真的结束,就少写杂文多写
诗歌了。”(见《邵燕祥文抄(三)·梦边说梦》,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第1
71页。)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大家都知道,在鲁迅的文学遗产中,不论就数量还
是就意义说,杂文都居于*重要的地位。有志继承鲁迅文学事业的邵燕祥,
从写杂文起步,就是很自然的了。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年轻的
邵燕祥以为,已经进入了不再需要杂文,只需要讴歌的崭新的时代。他就是
凭着这样一种建设新生活的激情,拿起他的诗笔:
收拾停当我的行装,
马上要登程去远方,
心爱的同志送我
告别天安门广场。
在我将去的铁路线上,
还没有铁路的影子。
在我将去的矿井,
还只是一片荒凉。
但是没有的都将会有,
美好的希望都不会落空。
在遥远的荒山僻壤,
将要涌起建设的喧声。(邵燕祥《到远方去》,1952年作)
这个年轻人,对于未来,就是这样充满希望,充满着信心。这种情绪,
确实也是更适宜于用抒情诗来表达。从此读者不时可以看到他清新的诗作。
鲁迅也写过几首新诗,刊登在《新青年》杂志上,也算是参加对于这一
新的文学体裁的“尝试”吧。那时,像胡适,刘大白等人的新诗作品中,旧
体诗词的痕迹还时有流露。比较起来,邵燕祥更喜爱鲁迅那些竭力摆脱旧诗
词影响的作品。他说:“我认为建立在现代汉语基础上的新诗和建立在古代
汉语基础上的诗词,分属两个不同的审美体系。……‘五四’时期**批新
诗作者,如胡适、康白情、俞平伯、刘半农、周氏兄弟和郭沫若,都于古典
浸润很深,但他们在写新诗时都竭力避免诗词的腔调,在这方面鲁迅和周作
人表现得*为彻底,……他们努力建设的是以现代汉语(包括书面语和口语)
为基础的新诗,基本上是自由体,即使创为格律也是自由地创设的新格律;
为此他们力求摆脱古典诗歌体裁和格律的影响。”(邵燕祥《一样情思,两
副笔墨》,见《非神化》,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83~84页。)这也是他
自己写新诗的态度吧。
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争,对于五十多万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道跨
不过去的门坎。邵燕祥也就从此在诗坛上消失了。二十二年之后,像一场噩
梦醒来,他重新出现在文学界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中年人,虽
然他依然怀着年轻时那样的信念和信心,可是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受难,对
于历史的曲折,已经作过许多深入的思考。他还在写诗,在北京鲁迅故居门
前,他写的是这样的诗句:
潮湿,阴冷。一九七六年的初春,
我又看见整整半个世纪前淡淡的血痕。
鲁迅先生那时候横眉怒斥屠杀者:
你们终久会知道——死尸有多么沉!
门前,逡巡……那永远微笑的温和的面影,
可不就是“自蹈死地”的“暴徒”刘和珍?
鲁迅先生!先生!我终于没有敲你的门。
我不愿再惊扰——您的怒犹未息的灵魂。(见《邵燕祥诗抄》,百花文
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67~68页。)
这时,他有许多思考,却是抒情诗所无法容纳,无法表现的。年轻时写
过杂文的邵燕祥,很自然的又拿起杂文的笔了。他在《绿灯小集》的“前记
”中说:“我多年来主要是兴之所至,写些抒情小诗。近来,特别是从一九
八四年初至今,转而多写杂文,——‘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一
方面是由于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一方面也是找到了一个能对社会生活
及时作出反应,能把我和群众的一些思考、情绪、意向直接加以表达的形式
。自然不是无病呻吟,而且即使是面对某些客观存在的弊病和精神领域的锢
疾,也是谋求疗救,而不出以呻吟的。”
P105-108
朱正,1931年生于湖南长沙。以编辑为职业,业余从事写作。在鲁迅研究方面出版的著作,先后有《鲁迅传略》、《鲁迅回忆录正误》、《鲁迅论集》、《周氏三兄弟》等。杂文集出版有《留一点谜语给你猜》、《思想的风景》、《辫子小脚及其它》、《字纸篓》等。近年来研究范畴扩及当代史方面,著作有《反右派斗争始末》(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和《报人浦熙修》。曾参加1981年版和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编注工作。
《皇位之争:奥朗则布和他的时代Ⅰ》内容简介:莫卧儿帝国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代南下印度建立的政权,传至第五代皇帝沙贾汗时,
女人的私房历史书-1 本书特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冰冷的荧光屏取代了粗糙的牛皮纸,机械的电子音取代了悦耳的沙沙声,我们有了手机,有了ipad,有了更多方便快捷...
BeforeLizLemon,before"WeekendUpdate,"before"SarahPalin,"TinaFeywasjustayounggirl...
白屋诗人吴芳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吴芳吉读物,主要介绍了传奇的童年、苦难的生活是诗歌的源泉、家难国难风雨交加 海外知己倾情相助、忧国宜忧在心头 爱国宜爱得长久...
《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北朝的遗产》内容简介:汉人大世族崔浩的悲剧有什么偶然和必然?力推汉化的孝文帝有哪些遗泽与遗祸?班禄制、
音乐巨人贝多芬 本书特色 《中国孩子的好榜样:音乐巨人贝多芬》: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图书音乐巨人贝多芬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三楼上有间小房子、亲爱的妈妈、我是...
《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0个错误》内容简介:《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0个错误》可谓别具一格,具有较大创新性。《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
一生守候(马季著) 本书特色 一生守候,这个书名是父亲事先定好的,12月18日还和编辑说好要自己题写,看着现在封面上工整的印刷体,我心里别扭,好像生怕他生动的一...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内容简介:《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是心理学大师荣格在83岁时,回忆自己一生的关键事件,写下的
《潮流与点滴》的意思有三层:其一是潮流中之点滴,其二是从潮流看点滴,其三是从点滴看潮流。书中的篇章,不是文,而是笔。所谓
奥罗宾多-大家精要 目录 引言第1章 生平与时代民族觉醒的时代家世十四年的留学生涯投身民族独立运动潜心创立新学说主要著作第2章 新吠檀多哲学的杰出代表吠檀多哲学...
魅.生-清末民国伶人秘史 内容简介 乾隆皇帝与京剧的渊源,徽班进京历史与趣闻;梨园生活要素:关公、鸦片与扔鞋各自究竟如何;谭叫天戏里戏外跌宕起伏;梅兰芳...
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他在戏剧、电影乃至文学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曾于197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苏轼传-最新修订版 本书特色诗词+书画+政治+东坡肉=一肚皮不合时宜*失意的官员*得意的文人 复旦大学中文系首席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王水照先生及其学生同济...
毛泽东传-(全6卷) 本书特色 编写毛泽东同志的传记,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套装共6册)》依据中央档案...
《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作者那志良生生,1925年1月进入故宫工作,那时正是,溥仪出宫后一个月,也就是“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
功夫皇帝李连杰画传 内容简介 8.拒当总统保镖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下来,特工们和代表团成员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和李连杰这样的小队员们。他们一直把代表团护送...
《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主要讲述了:关于一个时代的文学回忆录,30年先锋文学的隐秘地图,30年中国文学一条勃动的根茎,一
哥伦布全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哥伦布这位出生于约公元1451年探险家的传记,记述其发现古巴,发现西班牙岛,及1498年发现“新大陆”等一生的经历。哥伦布全传 目录...
魏忠贤-帝国阴谋家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的是明末太监魏忠贤如何从一个乡野村夫一步一步爬上高位及至权倾天下的过程,通过魏忠贤的命运起伏,真实反映了明末宫廷与官场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