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故乡祥符镇位于杭州城区的北部,东临京杭大运河,素有杭城“北门重镇”之称。一条老屋夹出的小巷,……
**章
1
故乡祥符镇位于杭州城区的北部,东临京杭大运河,素有杭城“北门重
镇”之称。一条老屋夹出的小巷,几条油亮的青石板小道。庭院深深,门前
摆着一溜晒太阳的马桶,天井中立着锈迹斑斑的公用水龙头。小巷的尽头就
是繁华的街道,汽车的喇叭声,鼎沸的人声,都一同喧闹着。这是一块闹中
取静古色古香的圣地,外面的叫嚣、繁华都与此无关。
一路过去,那斑斑驳驳裸露着的青黑色砖墙,是那样的深邃。偶尔有几
株小草坚韧地从墙缝中挣扎着出来,似乎要讲述从墙洞里窥到的小巷模糊不
清的年轮和悠远古老的历史。走在其中,清风拂面,顿时会生出一种恍惚来
。我总以为这里的人们应该穿着古装,男子长袍全身,金锻镶边。女子衣裙
摇曳,活色生香。我不由猜测着,这小巷中隐藏着何种动人的故事?
一连几天,我穿行在祥符镇的街道和小巷之中,总诧异于小巷的幽静与
街道的繁华,仅仅是几十米的路段,竟然交替着古老与现代。小镇给了我太
多恍惚,太多思索……
我在祥符镇住了三个晚上,这是我**次赴祥符镇寻祖。城里人与文化
人的双重身份使我处处受到*高的礼遇,而我带回的只是那种魂牵梦绕的亲
情。我时常想,亲情不一定要时时挂在嘴边,也不要天天朝夕相处,它如同
一根弦子,不经意地轻轻一拨,便会产生震颤。看小鸟在清冷地飞,听家犬
怯怯地吠,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温情和柔美。一种居家的温暖,一种淡雅的
温馨亦相伴而生。出乎意料的是,我这次祥符镇之行,竟然使我对我们祥符
家族的时空观和生存观产生了很深刻的困惑。我迟迟不能找到感觉。也就是
说,对培育繁衍过我们祥符家族的这块土壤,我总是有些格格不入,感到很
陌生。
在祥符镇,人们谈论得*多的是我高祖父。他们也偶尔提到祥符家族的
其他人:“你曾祖父可是进过求是书院大学堂呢,他那呆气、迂腐劲儿,全
然与你高祖爷一模一样的。”曾祖父早年就读杭州求是书院大学堂,日后又
带着我祖父流离在外。在祥符镇人的心里,曾祖父乃一匆匆过客。他与祥符
镇来往甚少,情感上也就没有什么瓜葛。
多少年来,无论我使多么大的劲在脑子里幻想、猜测或组装,我都不能
获得一个完整的高祖父的形象。当然,我想获得的是高祖父的心理形象。至
于说,高祖父的生理形象,我们祥符家族有着极强的遗传性。男性公民清一
色的长相:身子细高,长脖,眼睛黑白分明,圆圆的,一笑,弯弯的,像弯
弯的月亮。头发,小平头,几代人不变。圆圆的脑袋实实在在地安在方方的
身体上,天圆地方。
小镇人对我高祖父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相传,是一种一代人一代人的相
传,几乎每一个上了年纪的小镇人,都可以随口说出一两个关于我高祖父的
故事。高祖父是我们祥符家族的象征,而我们祥符家族则是小镇人一个永恒
的话题。
小镇人称我高祖父为祥符公,这是一种流传下来的称呼,其中多少包含
着一些敬重的成分。
高祖父曾是清朝的官儿。他至少在江苏、浙江任过职。他一年四季在外
奔波,偶尔回家一趟也是来去匆匆。在祥符镇祖上已成废墟的宅基地上,小
镇的老人带着我找到了一截凸出砖碴地半尺的木桩,木桩直径一尺,是我老
祖家院里的旗杆座。旧时能在宅院里立杆树旗的,乃家中有人在朝廷里做官
的标志。祥符家族祖上立下的功名,已成过眼烟云,只有祖上留下的名声,
仍顽固地残留在小镇人的心里。
高祖父名必魁,字药雨,天聪多智,苦读成名。道光末年中进士,通音
律,擅书法。高祖父中进士后,就被朝廷任命为内阁侍读。清朝的内阁职务
是从明代沿袭而来,当时中外奏章均由内阁票拟进呈皇帝,御批后再由内阁
缮批颁发。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按说,高祖父担当的内阁官
职是十分显赫的。其实不然,清王朝虽然沿用了明王朝的内阁官职,可又设
立了军机处,一切奏章均由军机处直达宫廷。对于臣下的指示,或明发谕旨
,或用军机大臣字寄名义传达旨意,或就奏折上批示,不再经由内阁。仅明
发通行的谕旨才冠以“内阁奉上谕”字样。高祖父的官位名为华贵,实为闲
曹。号称侍读,而其职掌时为勘对本章,检校签章,与低级事务官无异。高
祖父闲极无聊,开始研读财赋一类的书籍,即财政理论。再就是以打算盘为
乐。他的手指细长且灵活,又加上他精通音律,打起算盘来是左右同时开拨
,红木算盘珠在他的手指下噼呖啪啦地响着,呈现出一种明快欢唱愉悦动听
的节奏感。
一天,道光帝无事到内阁各屋闲转,被我高祖父的算盘声迷住了,如醉
如痴,留连忘返。次日一早,高祖父仍在以算盘为乐,突然皇上圣旨驾到:
调任祥符必魁为户部中郎。户部是为朝廷掌管户口和财赋的官署。高祖父的
新官是给户部侍郎当副手。
为弄清高祖父的官名,我曾认真查阅了《清史》。当时户部的*高长官
是户部尚书,即当今的国家财政部长,户部侍郎即户部尚书的副职。高祖父
作为户部侍郎的副手,也就相当如今国家财政部里的一个司局级职位。显然
,这个官位是让皇上高看一眼的。我无法知道当时高祖父被道光帝重用后的
高兴心情,但高祖父仕途上的歪打正着,确实令他始料不及。高祖父高就户
部侍郎后,直接与财赋货币打起了交道,也许高祖父终身痴迷货币就从这一
刻开始。
清王朝的官吏多如牛毛,仅户部官署的户部侍郎就要分户部左侍郎和户
部右侍郎,左右侍郎又有多位。要想弄清楚高祖父当年是跟那位户部侍郎当
副职,确实不易,因为类似高祖父这样的司级官职还不够上《清史》的资格
。
根据我掌握的有限资料,有两点值得重视的线索:一是我们祥符家族与
王姓家族一直很是友好,据传是王姓家族有恩于我们的祖上;二是我们祥符
家族尽管十分痴迷古钱收藏,却从不收藏咸丰大钱。咸丰钱不乏珍品,可我
们祥符家族视而不见,这有悖收藏常理。如果按照高祖父当年就职的年代推
算,他的直接上司应该是一个名叫王茂荫的户部侍郎。
据《清史》记载:王茂荫,安徽歙县人,道光进士,历任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卿,户部、工部、兵部、吏部侍郎,前后历官道、咸、同三朝。在京
居官三十载,不携眷属,一直独居京城。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发生财政危机
,王茂荫向咸丰帝提出了**个货币改革方案《条议钞折》,建议发行可以
兑现的纸币,防止通货膨胀,但建议未被采纳。两年后,清政府为了筹措军
费镇压太平军起义,大量发行不兑换的以银两为单位的户部官票,并开始铸
造当百、当千的大钱,竭尽搜刮,以弥补财政的亏空,导致通货膨胀,市井
萧条。为此,王茂荫又提出了第二个货币改革方案《再议钞法折》,针对“
钞无从取钱”,不能兑换的矛盾,进一步提出银票和钱票必须兑现,反对铸
大钱,这个建议不仅未被采纳,清朝廷反将他“交部严加议处”。
我分析认为,王茂荫的两次上书,其具体内容都是与我高祖父一道认真
思量过的。高祖父作为王茂荫的智囊人物,同为进士,智力过人,又精通财
赋之论,他有责任有义务辅佐上司,以社稷安危为重,目的是为了“通商情
,利运转”。王茂荫的货币改革思想,深察民情的作风,敢于冒犯龙颜的骨
气,为官清廉的人格,确实难能可贵。也许咸丰帝还不是太糊涂,对王茂荫
“严加议处”的结果,是将他由户部调到了工部,专门负责营造工程事项。
表面上是平调,实际上是为难了王茂荫,让一个对工程一窍不通的金融专家
去管理建筑工程和工役安排,的确很滑稽。
而我高祖父呢,则离开户部去了吏部,在一位负责文官阶品朝集禄赐告
身的吏部郎中手中做了一名督学。相当于现在的处级干部。也就是说,高祖
父从司局级降到了县处级,但官位的含金量明显高了。清王朝的吏部掌管着
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和调动等事务。高祖父尽管只是一个小学督,
可也是得了一个极大的肥差。据我们祥符家族流传下来的说法,当年高祖父
之所以在受到的户部侍郎株连后还能得到这样一个肥官职,是上司王茂荫将
罪过全都揽下了,而且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向皇上举荐我高祖父的才德。这
也许是王氏家族有恩于我们祥符家族祖上的原因所在。
后来我读《资本论》得知,王茂荫是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提及
的唯一中国人。王茂荫以高风亮节、直言敢谏著称,更以向皇帝建议发行纸
币,反对铸大钱而知名于世。王茂荫两次奏议未被采纳,并遭到咸丰帝的“
严行早饬”之事被帝俄使节写进《帝俄驻北京公使馆关于中国的著述》一书
中。马克思从俄国使节传到欧洲的材料中认识了王茂荫,将其提出的货币改
革方案作为理顺币制与商品流通关系的一个重要例证,写进了他正在写作的
《资本论》中。
为方便读者的理解,我特地查阅了《资本论》,在**卷**篇第三章
《货币与商品流通》的一个附注中找到了这样的记载:“清朝户部右侍郎王
茂荫向天子上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的钞票。在咸丰四年的
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严厉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
一九九九年春,我专程来到安徽歙县城南义成村,谒拜王茂荫故居。大
宅建于清代中叶,宅院简陋,门外没有显赫的装饰物,仅在门口两旁各有一
只石鼓。唯一能说明宅院身份的是厅屋“高仁堂”匾额,为李鸿章手书。据
歙县史志办主任周培金介绍道,王茂荫的后代没有做官的,作为徽商家族,
他们大多在外经商,飘泊远方。一九OO年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时,王茂荫的
儿子王铭慎经营的北京茶庄毁于兵火,王铭慎怀抱账簿在大火中与开业一百
二十年的茶庄同归于尽。
2
光绪年间秋日的一个凌晨,杭州城外的祥符镇还沉睡在人们甜甜的鼾声
之中。
即将隐退的悬月,残余着*后的清寒与凄怨。一缕缕袅袅升腾的白雾,
遮住了月色,在河面上活动着,很快弥漫开来。顷刻间,河面与天穹连成一
体,迷迷蒙蒙,混混沌沌,成了一个巨大的圆体。河边的桂树,散发着淡淡
的幽香,透过树影、微光仿佛可以看到点什么,却什么也看不到。片刻后,
白雾才很不情愿地四处扩散开去。
小镇豆腐作坊的挑水后生去挑水,他挑着水桶睡眼惺忪地摸索着走到河
边的码头,猛然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一条小乌蓬船上走了下来。挑水后
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揉了揉眼,拍了拍头,定过神来,看清下船人正是
远在南京城做官的祥符公,不由大惊失色,跌倒在地,肩上的两只水桶被摔
出老远。
祥符公哈哈一笑,躬身扶起挑水后生,和蔼可亲:“崽儿还没睡醒呢,
嘴啃泥了不是?”
几天前,祥符公在小镇度过五十大寿后,从这码头上刚刚离去。
祥符公身居江苏省丝绸布政史要职。那天他返南京时,乘坐的那种上下
两层底宽舷高的官船,豆腐作坊的挑水后生夹在小镇送行的人群里,目送祥
符公远行。
祥符公咋就这么快回来了?再瞧他身后停泊在岸边的小帆船,比运河上
打鱼摸虾的小筏子大不了多少。更奇怪的是,祥符公身上的天蓝色丝质两衩
王雄,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理事。毕业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中文系,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长篇小说《阴阳碑》《传世古》,中篇小说集《男钱》,积极倡导和努力实践"汉水文化小说"创作,是中国第一位倡导和实践"汉水文化小说"创作的作家。
第二十幕-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全三册) 本书特色 周大新所著的《第二十幕(上中下)》是作者用近十年时间构思写出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呈现了中原古城南阳一个丝织世...
《网络舆情与公共政策》内容简介: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不断积聚,突发性事件常常作为社会矛盾的引子或
惹我你就死定了 本书特色 *酷、*炫、*in的爆笑爱情小说 在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掀起又一轮青春酷靓狂潮 与可爱淘齐名的韩国超级美少女作家热辣登场 比“那小子...
夜火 本书特色 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魔鬼,当它隐藏在阴暗处时,你就是正常的人;一旦它从暗处窜出,你就会变成一个让自己都感到陌生和可拍的野兽。那一时发作的兽性,...
白蛇 本书特色 我以为中国文坛要非常认真地对待严歌苓的写作,这是汉语写作难得的精彩?她的小说艺术实在炉火纯青,那种内在节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 ——北京大学文学系...
大智门车站 本书特色 这是首部以火车站反映城市沧桑变化的长篇小说。大智门车站是京汉铁路南端的终点站,作为当时亚洲首屈一指的现代化车站,在它建成通车后,即改变了汉...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木精:一个关于青年时期和追忆的故事》内容简介:《木精》是日本芥川龙之介奖得主、著名作家北杜夫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
《消失的爱人》内容简介:尼克和艾米是别人眼中的完美恩爱夫妻。艾米每天都用日记来记录婚后生活,每个结婚纪念日都精心设计充满惊
鲤-最好的时光 内容简介 结束了“孤独”、“嫉妒”、“谎言”“暧昧”一系列对内心私密情感的探索,张悦然和她的伙伴们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层面,这期有关人生命中...
一路上-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 本书特色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
总统之令 内容简介 两名武装分子登上安哥拉国际机场停留的一架波音727。他们劫持了飞机,杀害了唯一的机上成员,随后便销声匿迹。这一事件立即引起恐慌,美国中央情报...
当我们一起去跳海 本书特色 韩国明星自杀,富士康跳楼自杀,大学生自杀,中小学生自杀,欧亚高自杀率国家,怎样面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即便遇上*绝望的困境,也不一定是...
北纬已北 本书特色 双橙色青春年华,绚丽忧伤的青春告白。2010年*具道德、情感争议的小说。日本nhk电视台总导演铃木肇、刘震云、贾樟柯、江南、周迅、阿信等联袂...
电波女与青春男7 本书特色 《电波女与青春男》是由小说家入间人间所著的轻小说作品,现已发行了7卷。本书即是《电波女与青春男7》,主要讲述了把心血投注在取得「青春...
大漠狼孩 本书特色 “需要郭雪波和他的小说。郭雪波写沙漠的灵魂与躯体,不但为我们的文学增添了新的画卷新地域文化背景,而且带来一种对于大自然,对于沙漠的新概念;它...
九州志VOL006 本书特色 掣出热血的长刀,踏上梦想的征程。满怀青春的悸动,谱写温情的故事。 ——《九州志》主编 江南 本期名家诸多,...
火星公主 本书特色 本书将向你展示一个危险的世界一个冒险的世界一个神密的世界一个魔幻的世界火星公主 内容简介 约翰·卡特与好友鲍威尔一起到西部去淘金,途中遭遇印...
草月译谭:世相 内容简介 场内漆黑一团,除了天花板上投影的星辰之外,连她稍向上翘的矮鼻头都看不见了,这样的黑暗真是求之不得——我就是如此畏惧美女。草月译谭:世相...
酉阳杂俎:全新彩图典藏版 本书特色 解密大唐的传世奇书全新彩图典藏版大唐气象、宫廷秘闻、市井八卦、异域瑰宝,无所不包。神话传说、仙佛鬼怪、天文地理、珍禽异兽,奇...